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水西周墓地部分青铜器残留泥芯的矿物组成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南普恒 秦颍 +4 位作者 谢尧亭 范文谦 韩楚文 罗武干 金爽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镜观察等理化分析测试手段对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部分青铜器残留的泥芯进行了成分、物相等检测分析,并与山西侯马、陕西扶风李家铸铜遗址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横水西周墓地泥芯与当地土壤在成... 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镜观察等理化分析测试手段对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部分青铜器残留的泥芯进行了成分、物相等检测分析,并与山西侯马、陕西扶风李家铸铜遗址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横水西周墓地泥芯与当地土壤在成分、物相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多数青铜器可能在当地铸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芯 铸造地 矿物组成 化学成分 横水 西周墓地
下载PDF
襄樊陈坡楚墓出土青铜器残留泥芯的X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南普恒 秦颍 +1 位作者 罗武干 韩楚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7-471,475,共6页
利用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对湖北省襄樊市陈坡战国楚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残留泥芯进行了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分析,并与当地原生土、附近出土时代相近的陶片、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侯马东周陶范及长江流域的... 利用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对湖北省襄樊市陈坡战国楚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残留泥芯进行了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分析,并与当地原生土、附近出土时代相近的陶片、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侯马东周陶范及长江流域的典型红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残留泥芯在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方面与当地土壤、附近出土陶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与侯马陶范及典型红土有显著差别,说明这批青铜器应为本地铸造而成;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残留泥芯的地球化学示踪可能是利用自然科学手段判断古代青铜器铸造地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芯 铸造地 青铜器 襄樊 楚墓 X荧光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下载PDF
平遥弓村遗址出土猪骨骨架的现场保护及整体提取 被引量:11
3
作者 南普恒 田进明 王京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实施安全、有效的技术保护,采用低浓度Paraloid B-72丙烯酸树脂对出土于平遥弓村遗址,侵蚀严重、强度较低的猪骨骨架进行了现场保护加固处理。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整体切割,套箱提取,完整的将其提取回实验室。结果表明,使用的方法合理,... 为实施安全、有效的技术保护,采用低浓度Paraloid B-72丙烯酸树脂对出土于平遥弓村遗址,侵蚀严重、强度较低的猪骨骨架进行了现场保护加固处理。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整体切割,套箱提取,完整的将其提取回实验室。结果表明,使用的方法合理,材料有效。保护工作对今后类似文物的现场保护和整体提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村遗址 猪骨骨架 现场保护 加固 整体提取
下载PDF
一件战国时期青铜鼎鼎耳的铸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南普恒 秦颍 +1 位作者 罗武干 韩楚文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0-934,共5页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金相显微观察对湖北省襄樊陈坡M10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鼎的耳部连接标本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结果表明:已铸附件的表面处理或整型是分铸铸接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分铸铸接是一种依靠浇铸主体...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金相显微观察对湖北省襄樊陈坡M10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鼎的耳部连接标本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结果表明:已铸附件的表面处理或整型是分铸铸接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分铸铸接是一种依靠浇铸主体时铜液凝固收缩致使附件紧贴主体的机械式连接。结合相关文献对此铸接工艺流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连接 战国 襄樊 楚墓
下载PDF
古墓葬出土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南普恒 金普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对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结合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说明西周时期山西... 利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对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结合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说明西周时期山西南部地区已经采用苎麻、大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编制织物。研究结果也表明,显微分析技术非常适合古墓葬出土少量甚至微量纺织品的分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墓葬 西周 纺织纤维 扫描电镜 偏光显微镜
下载PDF
湖北柳树沟墓群M24出土汉代薄胎铜镜的保护修复 被引量:3
6
作者 南普恒 田进明 +1 位作者 王晓毅 李志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借助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检测分析仪器对湖北柳树沟墓群出土的一件汉代薄胎残损铜镜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包括基体的微观腐蚀形貌、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表面锈蚀物的物相和元素组成,从而确定了此面铜镜的腐... 借助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检测分析仪器对湖北柳树沟墓群出土的一件汉代薄胎残损铜镜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包括基体的微观腐蚀形貌、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表面锈蚀物的物相和元素组成,从而确定了此面铜镜的腐蚀程度、材质、组织结构及表面锈蚀物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表面清洁、点焊粘接、补全、随色及缓蚀封护等保护修复措施恢复了铜镜的器型,展现了文物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修复 汉代铜镜 科学分析 保护修复 湖北柳树沟墓群
下载PDF
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南普恒 马江波 《文物世界》 2012年第4期10-16,共7页
一、前言 自然界中任何形式的铅都是由非放射性成因的204Pb和放射性成因的206Pb、207Pb及208Pb混合组成。受冶炼技术所限,古代青铜器所使用的铜、锡、铅金属原料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铅。
关键词 铅同位素 青铜器 比值 墓地 西周 绛县 冶炼技术 放射性
下载PDF
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青铜器的合金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南普恒 《文物世界》 2012年第2期8-14,7,共8页
一、前言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以西约11公里的横北村之北,南北约长200米,东西约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1]。2004-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西周鼎、簋、甗、盘、盉、鬲、觚、爵等铜礼乐器... 一、前言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以西约11公里的横北村之北,南北约长200米,东西约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1]。2004-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西周鼎、簋、甗、盘、盉、鬲、觚、爵等铜礼乐器180余件。从铜器铭文、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级别可知,该墓地为西周时期佣国国君、夫人及其国人的墓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期 青铜器 墓地 绛县 技术 合金 考古发掘 铜器铭文
下载PDF
相近社会等级先民的食物结构差异——以山西聂店遗址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洋 南普恒 +3 位作者 王晓毅 魏东 胡耀武 王昌燧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9,共8页
一般认为,先民食物结构的差异是人类不同社会等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对于考古学资料中未见明显等级差异的先民来说,其是否存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别,仍需认真加以探讨。为此,本文对山西聂店遗址墓葬(基本无随葬品或随葬品较少)中出... 一般认为,先民食物结构的差异是人类不同社会等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对于考古学资料中未见明显等级差异的先民来说,其是否存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别,仍需认真加以探讨。为此,本文对山西聂店遗址墓葬(基本无随葬品或随葬品较少)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民的食物结构,体现了典型中国北方农业经济的特点,即以粟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为生。此外,尽管在考古学意义上聂店先民的等级相近,但其在食物资源的获取上却显示出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先民的性别、年龄和随葬品的种类和多寡无关。因此,在社会等级较为模糊的人类社会,先民对食物资源的获取,很可能更多地受到人群组成、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与社会等级的相对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分化 C N稳定同位素 先民食谱
下载PDF
山西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彩绘陶器颜料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晓毅 南普恒 金普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对山西南部三处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或墓地出土陶器表面的彩绘颜料进行了显微元素分析,并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衍射及红外三种微损结构分析技术对元素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红色颜料均为朱砂,白... 利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对山西南部三处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或墓地出土陶器表面的彩绘颜料进行了显微元素分析,并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衍射及红外三种微损结构分析技术对元素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红色颜料均为朱砂,白色颜料为方解石,黑色颜料为石墨,绿色颜料为孔雀石。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此地区颜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南部 新石器时代末期 彩绘陶器 颜料 陶寺 下靳 清凉寺
下载PDF
河曲坪头遗址龙山时期陶器及其制陶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小娟 南普恒 郭银堂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9,共9页
为了对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坪头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的陶器以及制陶原料中的粘土原料的种类和来源进行相关探讨,利用ICP-OES对出土的陶器、坯料,以及遗址附近采集的土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并使用SPSS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降维处理和主成分... 为了对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坪头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的陶器以及制陶原料中的粘土原料的种类和来源进行相关探讨,利用ICP-OES对出土的陶器、坯料,以及遗址附近采集的土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并使用SPSS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降维处理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坪头遗址不同质地的陶器陶土原料相同,只是在钙含量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制作陶器所用的粘土原料很可能取自附近的红色古土壤层。该遗址是古人在当地制作陶器的一个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坪头遗址 龙山时期 制陶原料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西安碑林博物馆库房降尘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牟炜 金普军 南普恒 《文博》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本文利用了环境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AX),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碑林博物馆新旧库房中的降尘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碑林新旧库房中的灰尘成分复杂,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老库房灰尘有机物含量显著下降,新灰尘中则存在... 本文利用了环境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AX),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碑林博物馆新旧库房中的降尘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碑林新旧库房中的灰尘成分复杂,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老库房灰尘有机物含量显著下降,新灰尘中则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灰尘中主要物质为石英(SiO_2),碳酸钙(CaCO_3),石膏(CaSO_4·2H_2O)和钠长石(NaAlSi_3O_8),具有一定的酸性。库房降尘的组成结构特点说明对其中保存的字画类文物需要开展必要的防尘处理,以避免灰尘中霉菌和酸性物质对纸张纤维结构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库房 降尘 纸张酸化 硫酸钙 碳酸钙
下载PDF
重庆地区出土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研究
13
作者 杨小刚 邹后曦 +3 位作者 金普军 赵丛苍 凌雪 南普恒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63,共9页
青铜器矿料来源和产地研究,是青铜时代至关重要的考古问题,也是考古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比较青铜器样品和矿床的Pb同位素分析数据,可以进行青铜金属原料来源的产地研究。为此,本工作利用MAT262固态离子源型质谱仪对重庆地区云阳李家... 青铜器矿料来源和产地研究,是青铜时代至关重要的考古问题,也是考古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比较青铜器样品和矿床的Pb同位素分析数据,可以进行青铜金属原料来源的产地研究。为此,本工作利用MAT262固态离子源型质谱仪对重庆地区云阳李家坝遗址,涪陵小田溪墓群,万州大坪墓群,开县余家坝遗址东周时期巴地青铜器的铅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和比值研究。结果显示其中合金中铅都为普通铅,而非放射性成因铅。实验数据反映出206Pb/204Pb比值分布在17.4630~18.6960,207Pb/204Pb比值分布在15.5573~15.8490,208Pb/204Pb比值分布在36.7828~39.3869,除了两个数据外,大部分器物铅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围几乎重叠,显示了稳定铅源的存在。此外,这批数据与滇川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底苏和大梁子矿床数据分布范围相近,局部重合,表明其铅料来源与这一地区有着一定的关系。实验结果反映了重庆地区东周青铜器群在铅料来源上具有同一性和连续性,说明了巴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建立了独立的青铜冶铸业,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铅同位素 巴文化 科技考古
下载PDF
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曾国青铜器残留泥芯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南普恒 秦颍 +1 位作者 黄建勋 董亚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3期36-41,共6页
利用XRF、ICP-AES对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部分曾国青铜器残留泥芯进行了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分析,并与墓区原生土、附近出土的时代相近的陶片、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侯马东周陶范及长江流域的典型红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 利用XRF、ICP-AES对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部分曾国青铜器残留泥芯进行了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分析,并与墓区原生土、附近出土的时代相近的陶片、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侯马东周陶范及长江流域的典型红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残留泥芯在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方面与墓地出土陶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与侯马陶范及典型红土皆有显著差别,说明这批青铜器应在随枣地区铸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芯 铸造地 青铜器 随州 擂鼓墩二号墓
下载PDF
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的科学分析与保护修复
15
作者 南普恒 田进明 +1 位作者 王晓毅 张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93,共11页
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是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碑文字体具魏碑向唐楷过渡的书法风格,碑文内容也为研究隋代佛教和佛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保护修复前,碑座表面溶蚀、裂隙病害较多,碑身断裂病害严重... 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是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碑文字体具魏碑向唐楷过渡的书法风格,碑文内容也为研究隋代佛教和佛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保护修复前,碑座表面溶蚀、裂隙病害较多,碑身断裂病害严重,残块多达百余块。相比以往报道的馆藏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案例,其断裂病害极为典型,保护修复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研究利用XRF、XRD、Raman、超景深视频显微系统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对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的材质、病害及粘接材料性能进行了科学分析,并结合三维数字化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确立了碑座和碑身分离保存或展示的保护修复思路。同时,结合保管和展陈实际需要,设计并制作了专用移动保护平台,通过清洗、粘接、补全等系列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措施对碑座和碑身分别进行了保护修复,基本恢复了碑身原貌,使文物处于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状态。相比以往石碑保护修复实践,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拓展:其一,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石碑的病害和材质,揭示了病害和材料特征;其二,借助三维扫描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断裂石碑的复原进行了数字化模拟和安全性评估,从有利于文物安全和保护的角度确定了碑座和碑身分离、碑身侧立放置的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提高了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其三,结合文物保存和展陈需要,设计制作了专用的移动保护平台,既实现了石碑的安全保存,又有利于后期的展示和利用。本研究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修复相结合,为断裂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技术借鉴,对于推动有限元分析在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提高文物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岩道场 舍利塔碑 科学分析 保护修复
下载PDF
山西浮山南霍东周墓出土铜容器制作工艺考察
16
作者 南普恒 王秦岭 王金平 《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南霍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南霍村。199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春秋晚期铜容器墓5座(M9~M13),出土铜容器鼎、甗、敦、豆、盘、匜、共23件[1]。本文分类考察此批铜容器的制作工艺,以期揭示其工艺特征和技... 南霍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南霍村。199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春秋晚期铜容器墓5座(M9~M13),出土铜容器鼎、甗、敦、豆、盘、匜、共23件[1]。本文分类考察此批铜容器的制作工艺,以期揭示其工艺特征和技术水平,为晋国铜器和晋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发掘 南霍 铜容器 春秋晚期 工艺特征 技术水平 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临汾市
原文传递
湖北盘龙城出土部分商代青铜器铸造地的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南普恒 秦颍 +1 位作者 李桃元 董亚巍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82,共6页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约5公里的黄陂区滠口镇叶店村,是长江流域一处十分重要的商代遗址,其时代早于殷墟,与郑州商城大体一致。整个遗址由夯土城址及其周围的若干一般遗址组成,总面积逾1平方公里。自1963年发掘以来,盘龙城...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约5公里的黄陂区滠口镇叶店村,是长江流域一处十分重要的商代遗址,其时代早于殷墟,与郑州商城大体一致。整个遗址由夯土城址及其周围的若干一般遗址组成,总面积逾1平方公里。自1963年发掘以来,盘龙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经研究,容器中鼎、鬲、觑、簋、盘、晷、卣、爵、觚、聋等器物形制和工艺特点都与郑州商城同时期同类型器物近似。对于这些青铜器的来源,迄今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商代青铜器 湖北省 出土 铸造 郑州商城 器物形制 商代遗址
原文传递
羊舌晋侯墓地铜器矿料来源的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南普恒 潜伟 +1 位作者 李延祥 吉琨璋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了解羊舌晋侯墓地铜器的矿料来源,本文采用ICP-AES对部分铜器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并与晋国东周铜器、长江中下游春秋楚墓铜器及古铜矿采冶遗址的铜锭、铜颗粒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羊舌墓地铜器的微量元素差异较大,铜料来源多样... 为了解羊舌晋侯墓地铜器的矿料来源,本文采用ICP-AES对部分铜器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并与晋国东周铜器、长江中下游春秋楚墓铜器及古铜矿采冶遗址的铜锭、铜颗粒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羊舌墓地铜器的微量元素差异较大,铜料来源多样,锡料来源单一,且以富Bi为显著特征;其微量元素特征与晋国东周铜器差异显著,表明晋国铜器生产所用铜料在春秋时期发生了较大转变;其部分铜料当来源于长江中下游铜矿带,应与春秋初年晋楚之间的盐铜贸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舌墓地 两周之际 铜器 矿料来源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M23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南普恒 王晓毅 潜伟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了解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晋国铜器的技术变化,本文对瓦窑坡墓地M23部分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铸造工艺考察,并结合侯马陶范和部分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的科学分析结果对此时期晋国铜器的技术特征、纹饰模印法及技术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了解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晋国铜器的技术变化,本文对瓦窑坡墓地M23部分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铸造工艺考察,并结合侯马陶范和部分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的科学分析结果对此时期晋国铜器的技术特征、纹饰模印法及技术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侯马铸铜作坊兴起前后,晋国铜器铸造技术的简化趋向极为显著,为晋系风格铜器的形成和侯马铸铜作坊中批量化、规模化及规范化的铜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模印法也具有较为明确的技术演进过程,其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效率,为铜器表面纹饰的规范化和铜器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坡墓地 春秋晚期 青铜器 科学分析 侯马铸铜作坊
原文传递
古墓葬出土纺织纤维化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南普恒 金普军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0年第4期16-19,共4页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横水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相关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大体可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证实,西周时期山...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横水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相关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大体可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证实,西周时期山西南部地区已经采用苎麻、大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编制织物。同时,这一研究结果也表明,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非常适合古墓葬出土少量甚至微量纺织纤维的化学结构分析及种属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青铜器 纺织纤维 化学结构 古墓葬 红外光谱分析 大麻纤维 傅立叶变换 纤维素纤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