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学地理课堂深度学习研究
1
作者 樊灵草 南海平 邵岳棽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3年第9期37-42,共6页
STEAM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五大学科融合,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工程设计过程,来连接抽象知识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ST... STEAM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五大学科融合,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工程设计过程,来连接抽象知识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STEAM教育有别于单学科、重书本知识以及以考试为主导的传统教育。这也说明STEAM教育理念并不是孤立于知识教育之外的,而是主张基于知识且着眼于知识的应用与创造的深化学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科融合 科学探究过程 中学地理课堂 工程设计过程 深化学习
下载PDF
情境教学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南海平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美术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的这种不可替代及启迪心智的作用尚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常规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如何让师生在课堂上通过教... 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美术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的这种不可替代及启迪心智的作用尚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常规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如何让师生在课堂上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愉悦,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创造 兴趣
下载PDF
发现美 创造美——中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南海平 《艺术时尚》 2023年第17期129-131,共3页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传统美术教育以技巧和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对于艺术的主观体验和个人创造力的培养。然而,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美的发现和创造的热情。重新修订的...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传统美术教育以技巧和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对于艺术的主观体验和个人创造力的培养。然而,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美的发现和创造的热情。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在生活情感和艺术欣赏中进行审美感知,通过课堂内外的综合学习增强艺术想象和表现能力,在艺术表现活动中提升创意实践能力,在大量欣赏、实践和创造性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文化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及全面发展。”艺术核心素养被凝练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其中审美感知是学生艺术学习的基础,表现为审美主体基于多感官综合的对艺术、生活的感受力,艺术表现是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素质、能力及其外化形式,是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必备能力。所以,教师要深入研读新课标,落实新理念,准确把握艺术核心素养内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中学美术课堂需要通过实践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土传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4
作者 南海平 窦改玲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5年第9期54-55,共2页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和集约化逐步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实践证明,保护地栽培能4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同时,所栽培的作物由之前较为单一的蔬菜转变为综合性的花卉、苗圃、...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和集约化逐步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实践证明,保护地栽培能4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同时,所栽培的作物由之前较为单一的蔬菜转变为综合性的花卉、苗圃、中草药等方向。但随着保护地的发展,土传病害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基于此,从农业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3个方面展开对土传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害防治技术 土传病害 保护地栽培 种植业结构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根结线虫 农业发展 实践证明
原文传递
扶贫谋长远 脱贫可持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谈
5
作者 南海平 《海南人大》 2018年第6期1-1,共1页
脱贫攻坚方向何在?表面上看,是为了提升收入,让贫困户远离贫困线,而究其本质,则是为了赋予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些地方扶贫取巧,发放扶贫物资,上马“短平快”项目,扶贫工作很热闹,百姓脱贫也很快,可不久又出... 脱贫攻坚方向何在?表面上看,是为了提升收入,让贫困户远离贫困线,而究其本质,则是为了赋予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些地方扶贫取巧,发放扶贫物资,上马“短平快”项目,扶贫工作很热闹,百姓脱贫也很快,可不久又出现返贫现象。何以如此?靶子打偏了,扶贫变成了单纯寻求贫困户收入的增长,而忽视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这不是“真扶贫”。“真扶贫”应抓在根子上,既要提高群众收入,又要提升群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工作 脱贫 自我发展能力 攻坚战 贫困群众 贫困户 贫困地区 返贫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