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庆大学B区校园开放空间认知使用后评价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南漪
-
机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出处
《重庆建筑》
2017年第7期20-22,共3页
-
文摘
使用后评价作为评价建筑性能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估建成环境对今后的设计策划以及运营提供参考。该文研究以重庆大学B区为例,对校园开放空间进行建成环境空间认知使用后评价,通过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认知地图与SD语义法的调研,针对重庆大学B区寻路难、空间认知模糊的问题,剖析校园开放空间在空间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环境提出改进的策略。评价数据将作为现有校园开放空间改造的指导资料,同时为新建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校园开放空间
空间认知
认知地图
SD法
-
Keywords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campus open space
spatial cognition
cognitive maps
SD method
-
分类号
TU984.1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问题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吴光升
南漪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90,共21页
-
基金
作者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项目批准号:12BFX060)的阶段成果之一
-
文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7年1月颁发的《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该规定在违法所得没收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分配与证明标准等三个方面均存在不足。在证明对象方面,应当根据不同没收对象明确规定相应的证明对象。在证明责任分配方面,应当规定检察机关就程序法事实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申请没收财物是否属于可没收财物等实体法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利害关系人应当就存在善意取得或申请没收财物属于其合法财产的积极抗辩事由承担证明责任。在证明标准方面,应当规定程序法事实采取优势证据标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的事实采取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拟没收财物与犯罪行为是否具有实质联系的事实采取高度可能性标准,利害关系人承担的证明要求采取优势证据标准。
-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分配
证明标准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