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2℃温升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鲍艳 魏宇晨 +1 位作者 南素兰 臧文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9,共11页
《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暖化程度在21世纪末相对工业革命前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对全球变暖非常敏感,在2℃温升这个边界增温条件下研究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到高原生态安全问题,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CMIP5... 《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暖化程度在21世纪末相对工业革命前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对全球变暖非常敏感,在2℃温升这个边界增温条件下研究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到高原生态安全问题,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CMIP5多模式模拟预测结果研究了高原植被对2℃温升的响应,并探讨了高原植被对于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在全球2℃温升背景下,高原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较历史参考期显著增加,高原变绿,其中高原中部LAI和植被碳存储增加最为显著,三江源是植被LAI增加较快的区域。增温后裸地面积迅速减少,植被覆盖率总体增加,大部分地区草地呈增加趋势,森林减少趋势变缓,说明在2℃温升期高原植被有所改善。在全球2℃温升背景下,高原植被覆盖率表现出对温度和降水率等气候因子更强的依赖性和敏感性,在增暖环境中,气温仍是影响高原植被生态系统变化的主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2℃温升 植被变化 叶面积指数(LAI) CMIP5
下载PDF
青藏高原植被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反馈 被引量:2
2
作者 鲍艳 王玉琦 +1 位作者 南素兰 俞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3-563,共11页
本文使用NCAR的公共陆面过程模型CLM4.5-CNDV对21世纪末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植被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进行了预测,以研究高原植被对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的反馈。模式大气驱动数据基于“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NCEP历史时期的气... 本文使用NCAR的公共陆面过程模型CLM4.5-CNDV对21世纪末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植被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进行了预测,以研究高原植被对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的反馈。模式大气驱动数据基于“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NCEP历史时期的气候数据和“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多模式集成数据未来气候的变化构建而成,目的是为模式提供高原未来相对真实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未来高原叶面积指数(LAI)总体呈增加趋势,植被覆盖度增加,高原总体变绿。在未来高原气候变暖湿的状况下,高原植被迁移活动明显,以乔木为代表的植被功能类型倾向于向更冷干的西北方向扩展,覆盖面积增大,高原植被类型整体呈现从冷到暖的一个“升级”调整过程。在未来气候进一步暖化的情况下,高原植被LAI的显著变化区与降水和土壤水变化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未来地表水循环分量(尤其是降水和土壤水)可能成为限制植被生长的最重要的气候因子。研究中也发现CLM4.5-CNDV模式初始植被类型设置与高原实际植被分布严重不符,导致了高原植被模拟和预测上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未来模式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变化 覆盖度
下载PDF
动态植被模型对青藏高原植被的模拟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鲍艳 王玉琦 +1 位作者 南素兰 俞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动态植被模型是研究植被变化对气候反馈和影响的重要模型工具。本文对耦合了动态植被(Dynamic Vegetation,DV)和碳氮(Carbon and Nitrogen,CN)模型的NCAR陆面过程模式CLM4.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 动态植被模型是研究植被变化对气候反馈和影响的重要模型工具。本文对耦合了动态植被(Dynamic Vegetation,DV)和碳氮(Carbon and Nitrogen,CN)模型的NCAR陆面过程模式CLM4.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植被的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估,获得了定量化的偏差信息,并对高原植被和气候变化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模型能大致再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历史时期的季节循环、长期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但空间变率较遥感资料大。模拟的乔木覆盖度偏大,草地覆盖度偏小,因此严重高估了植被高原南部和东部的LAI。与遥感观测相比,模拟的LAI呈现了1~2个月的滞后,这与模式本身的植被动力机制不完善和模式的降水驱动偏差有关。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与表层土壤水和降水等气象因子的趋势变化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在该研究时段,地表水循环的变化(主要是降水和土壤水含量)对高原植被生长可能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覆盖度 动态植被模型 CLM4.5-CNDV
下载PDF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Ⅱ印度洋和南海海温的“海洋桥”作用 被引量:44
4
作者 南素兰 李建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7-856,共10页
用回归、合成、相关、ESVD等方法分析了春夏季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在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春季南半球环状模指数(SAMI)正(负)异常时,同期南印度洋中高纬、北印度洋海域海温出现了明显正(负... 用回归、合成、相关、ESVD等方法分析了春夏季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在春季南半球环状模(SAM)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春季南半球环状模指数(SAMI)正(负)异常时,同期南印度洋中高纬、北印度洋海域海温出现了明显正(负)异常,这种海温的正(负)异常在夏季依然存在,并且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得到加强。对印度洋和南海海域详细划分区域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春季南半球热带外大气环流(SAM)异常可以强迫南印度洋中高纬海域海温发生明显异常。这种异常可以持续到夏季,而且表现出传播特性,即:南印度洋中高纬海温异常可以传播到北印度洋(包括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和南海海域,加强这些海域的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与夏季海温关系的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异常对应的夏季北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与春季SAM异常对应的夏季北印度洋、南海海温异常的形势相似,符号相反。说明印度洋、南海海温是春季SAM影响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的一个“桥梁”。基本思路为:强(弱)春季SAM可以引起南印度洋中高纬海域海温的偏高(偏低);南印度洋中高纬海域偏高(偏低)的海温从春季持续到夏季并且传播到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海域;这些海区偏高(偏低)的海温可以导致东亚夏季风减弱(加强),而东亚夏季风减弱(加强)是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偏少)的一种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半球环状模 长江流域降水 印度洋 南海海温 海洋桥
下载PDF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Ⅰ基本事实 被引量:40
5
作者 南素兰 李建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7-846,共10页
利用统计方法对春季(4~5月)南半球环状模(SAM)与夏季(6~8月)中国降水的关系作了分析,发现春季南半球环状模指数(SAMI)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春季SAM偏强的同期对流层下层在欧亚大陆存在-以蒙古高原和天山山... 利用统计方法对春季(4~5月)南半球环状模(SAM)与夏季(6~8月)中国降水的关系作了分析,发现春季南半球环状模指数(SAMI)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春季SAM偏强的同期对流层下层在欧亚大陆存在-以蒙古高原和天山山脉为中心的异常反气旋对,从中国东北到华南中纬度地区均为异常的偏北气流控制.这种环流异常形式可以持续到夏季并加强,致使东亚夏季风减弱;春季SAM偏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脊强度加强,位置偏西,这些异常环流都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另外,春季SAM偏强,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含量增大,向上的垂直运动得到加强,为该地区降水偏多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春季SAM偏弱时,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和水汽条件相反.因此,春季SAM为夏季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提供了一有用的前期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半球环状模 长江流域降水 正相关 东亚大气环流
下载PDF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大气环流和季风降水 被引量:64
6
作者 赵平 陈军明 +3 位作者 肖栋 南素兰 邹燕 周波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6-729,共14页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亚洲—太平洋区域的大气遥相关以及与亚洲季风降水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气候特征的关系,探讨了青藏高原加热和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对遥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亚洲—太平洋区域的大气遥相关以及与亚洲季风降水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气候特征的关系,探讨了青藏高原加热和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对遥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APO)是夏季对流层扰动温度在亚洲与太平洋中纬度之间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当亚洲大陆中纬度对流层偏冷时,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偏暖,反之亦然;这种遥相关也出现在平流层中,只是其位相与对流层的相反。APO为研究亚洲与太平洋大气环流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途径。APO指数也是亚洲—太平洋对流层热力差异指数,它具有年际和年代际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在1958—2001年亚洲与太平洋之间的对流层热力差异呈现出减弱趋势,同时也有显著的5.5a周期。APO形成可能与太阳辐射在亚洲陆地和太平洋的加热差异所造成的纬向垂直环流有关,数值模拟进一步表明: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可以造成高原附近对流层温度升高、上升运动加强,太平洋下沉运动加强、温度下降,从而形成APO现象;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和赤道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若现象对APO的影响可能较小。当夏季APO异常时,南亚高压、欧亚中纬度西风急流、南亚热带东风急流以及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都出现显著变化,并伴随着亚洲季风降水及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异常。过去40多年来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夏季变冷与APO有关,可能是全球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在该区域的一种反映。APO异常信号可以传播到南、北两极。此外,亚洲—太平洋之间的这种遥相关型也出现在其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太平洋涛动 大气环流 季风降水 台风
下载PDF
中国季风区降水氧同位素年际变化的“环流效应”初探 被引量:36
7
作者 谭明 南素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0-622,共3页
大气降水氧同位素受温度、雨量、纬度、高程、距海远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诸多“环境效应”。假设气候系统长年稳定不变,上述效应依然存在。所以说,“环境效应”本质上不是“气候变化效应”——虽然从同位素气候学角度研究问题时... 大气降水氧同位素受温度、雨量、纬度、高程、距海远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诸多“环境效应”。假设气候系统长年稳定不变,上述效应依然存在。所以说,“环境效应”本质上不是“气候变化效应”——虽然从同位素气候学角度研究问题时它们是必须考虑的基本关系。表征气候要以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为依据,但由于“气候”是长时间气象要素或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因而气候变化研究更需要分析年际及以上尺度的统计观测结果或代用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大气降水 年际变化 季风区 气候系统 环流 中国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上空热力异常与其上下游大气环流联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舸 赵平 +2 位作者 南素兰 陈军明 王慧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1-869,共9页
围绕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其上、下游大气环流在年际尺度变化上的联系,对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介绍。通过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试验,指出在年际尺度上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同期亚洲-太平洋涛动(APO)具有显著且稳定的联系,前者可能... 围绕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其上、下游大气环流在年际尺度变化上的联系,对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介绍。通过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试验,指出在年际尺度上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同期亚洲-太平洋涛动(APO)具有显著且稳定的联系,前者可能通过调节亚洲和中东太平洋热带外大尺度垂直环流异常影响后者。另外,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高原上空及更大范围上对流层温度的年际变化也有一定贡献,进而通过对上游大尺度环流的调节作用影响到同期西非萨赫勒地区的降水。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只是导致其上、下游大气环流年际变化的一个原因,其他影响效应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太平洋涛动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 萨赫勒 西非季风降水
下载PDF
气候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平 南素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5-735,共11页
该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对我国历史气候资料的恢复、重建和整理,气候区划,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研究,对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近地层与边界层地-气过程,大气热源特征和臭氧变化... 该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对我国历史气候资料的恢复、重建和整理,气候区划,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研究,对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近地层与边界层地-气过程,大气热源特征和臭氧变化的研究,古气候模拟,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理论和方法以及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近50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收集大量气候资料并整理出版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对风能等资源进行了气候区划;明确了近几十年中国地区在20世纪4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两个暖期,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相对冷期;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在变冷;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雨带由华北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提出青藏高原近地层与边界层地-气过程的综合物理图像;发现青藏高原夏季臭氧低值中心;模拟出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中国气候变化特征;揭示出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及其成员;设计了多种预报方法;还将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向国家经济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气候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下载PDF
降水-滴水的δ^(18)O/δD年季变化及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以重庆芙蓉洞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娜 李廷勇 +6 位作者 王海波 李俊云 南素兰 韩立银 黄春霞 赵鑫 张涛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139,共7页
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重庆市芙蓉洞外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降水量、温度和洞穴滴水、池水中δD,δ18 O的连续监测,分析了芙蓉洞地区降水中δD,δ18 O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和季风指数的关系.当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截... 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重庆市芙蓉洞外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降水量、温度和洞穴滴水、池水中δD,δ18 O的连续监测,分析了芙蓉洞地区降水中δD,δ18 O的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和季风指数的关系.当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截距和斜率均大于全球大气降水线,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 O值与大气温度成负相关关系,δ18 O与温度的相关系数为r=-0.693(n=20);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r=-0.121(n=20);过量氘(d)也体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点.不同季节的水汽源地差异是导致该地区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 O值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芙蓉洞所在的中国南方季风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与ENSO有密切联系.当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西北太平洋季风指数高,导致中国南方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值偏重;拉尼娜发生时,东南信风强,印度洋季风指数高,降水稳定同位素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区 大气降水 δD Δ18O ENSO 季风指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未来气候变化的热动力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玉琦 鲍艳 南素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41,共13页
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the Fifth Phase of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 IP5)的8个模式在高浓度排放路径RCP8. 5下的输出资料对青藏高原(下称高原) 21世纪未来气候变化进行预测,基于水汽收支方程对高原局地地... 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the Fifth Phase of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 IP5)的8个模式在高浓度排放路径RCP8. 5下的输出资料对青藏高原(下称高原) 21世纪未来气候变化进行预测,基于水汽收支方程对高原局地地表水通量P-E(降水-蒸发)变化进行热动力过程分解,求取平均环流(动力因子Mean Circulation Dynamic,MCD)、水汽辐合项(热动力因子,Thermal Dynamic,TH)等对P-E通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建立大尺度环流变化和高原局地气候变化的定量关系,探讨高原未来气候变化的热动力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高原未来整体变暖湿,与历史参考时期1986-2005年相比,21世纪末P-E通量增加17. 9%,增湿梯度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以高原东南部林木分布区增加最显著;(2)在高原湿季(5-9月,也即高原植被生长季)内,因平均环流变化导致的水汽输送变化是高原未来变湿的主要原因,贡献了约53%的P-E通量增加,这与气候变暖后Hadley环流下沉支和中高纬西风环流的极向扩展有关;热动力因子贡献了12%P-E通量的增加,对高原未来的整体变湿贡献相对较小,但在三江源区热动力贡献较大,这与该区未来植被覆盖增加,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加强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受CMIP5多模式分辨率粗糙、模拟性能在高原地区差异较大等的影响,分析结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结论比较初步,未来使用分辨率更高、物理过程更完善的模式,结合统计方法提高预测精度可进一步改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热动力成因 CMIP5
下载PDF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12
作者 李琳琳 南素兰 +1 位作者 赵平 巩远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前南亚高压与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联系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很少研究与南半球气候系统之间的联系。因此主要应用相关、合成方法,利用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选取南亚高压中心区域平均的位势高度来指示南亚高压强度,探讨... 目前南亚高压与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联系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很少研究与南半球气候系统之间的联系。因此主要应用相关、合成方法,利用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选取南亚高压中心区域平均的位势高度来指示南亚高压强度,探讨对流层中高层欧亚大陆与南半球印度洋中、低纬地区大气环流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该区域在高度场和温度场上呈现以热带为轴的对称结构,这与南亚高压密切相关,并且与异常的纬向-垂直环流密切相关。该环流圈减弱了北半球欧亚大陆区域Hadley环流的下沉支,加强了南半球印度洋区域Hadley环流的下沉支。因此,该环流圈可能是南北半球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通道",可以在欧亚大陆与南印度洋地区热量、能量等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青藏高原气候学 南亚高压 青藏高原 对称结构 经向环流 欧亚大陆-南印度洋中低纬度
下载PDF
中国季风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的季节尺度环流效应 被引量:28
13
作者 谭明 南素兰 段武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5-580,共6页
Dansgaard于1964提出月尺度降水δ18O的的降水量效应(或称雨量效应),之后在古气候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古季风强度的变化以及重建降水量。但在具有复合水源的中国季风区,这一应用遇到了困难。近年来,根据大量的观测数据,指出至... Dansgaard于1964提出月尺度降水δ18O的的降水量效应(或称雨量效应),之后在古气候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古季风强度的变化以及重建降水量。但在具有复合水源的中国季风区,这一应用遇到了困难。近年来,根据大量的观测数据,指出至少在中国季风区还存在另外一种同位素效应:环流效应。对于中国东部广大季风区来说,临近的太平洋提供近源水汽,而印度洋提供远源水汽。由于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如热带太平洋海温梯度的变化,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等,可导致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向中国季风区输送的近远源水汽比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大气降水δ18O变化:无论降水量大或小,如果水汽来自太平洋,则降水δ18O的值偏高,如果水汽来自印度洋,则降水δ18O值偏低。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降水同位素季节尺度的环流效应,并引用SPR(江南春雨)这个气候学概念,成功地解释了2012年的降水量效应佯谬。降水同位素的环流效应概念不仅对同位素气象学和气候学有参考价值,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的占。℃的信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同位素 季节尺度 降水量效应 环流效应 江南春雨
原文传递
Summer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Monsoon Rainfall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平 陈军明 +3 位作者 肖栋 南素兰 邹燕 周波涛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8年第4期455-471,共17页
Using the ERA-40 data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eleconnection over the extratropical Asian-Pacific reg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sian monsoon rainfall and the climatological chara... Using the ERA-40 data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eleconnection over the extratropical Asian-Pacific reg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sian monsoon rainfall and the 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analyzed impa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P) heating and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n the teleconnection. The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APO) is defined as a zonal seesaw of the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in the midlatitudes of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When the troposphere is cooling in the midlatitudes of the Asian continent, it is warming in the midlatitudes of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North Pacific; and vice versa. The APO also appears in the stratosphere, but with a reversed phase. Used as an index of the thermal contrast between Asia and the North Pacific, it provides a new way to explor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sian and Pacific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The APO index exhibits the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It shows a downward trend during 1958-2001, indicating a weakening of the thermal contrast, and shows a 5.5-yr oscillation period. The formation of the APO is associated with the zonal vertical circulation caused by a difference in the solar radiative heating between the Asian continent and the North Pacific.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further reveal that the summer TP heating enhances the local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upward motion, and then strengthens downward motion and decreases the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North Pacific. Thi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APO.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and El Nino/La Nina over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do not exert strong influences on the APO. When there is an anomaly in the summer APO, the South Asian high, the westerly jet over Eurasia, the tropical easterly jet over South Asia, and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North Pacific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anomalous Asian monsoon rainfall and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i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he summer cooling along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past 40 more years is related to the APO, which is possibly a regional response to th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 anomalous signal of the APO may propagate to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Moreover, the APO also appears in other seas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AP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monsoon rainfal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