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MRI定量评估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 被引量:20
1
作者 南聪慧 张伟 +2 位作者 王慧颖 华薇 袁宝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病灶及背景实质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接受乳腺DCE-MRI检查的患者(共45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21个(良性组),恶性病变24个(恶性组),测量病灶及背景实质的容量转移常...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病灶及背景实质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接受乳腺DCE-MRI检查的患者(共45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21个(良性组),恶性病变24个(恶性组),测量病灶及背景实质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分数(V^p),对2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各参数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结果恶性组病灶K^(trans)和K^(ep)、背景实质K^(trans)和K^(ep)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2组病灶V^p和背景实质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乳腺恶性病变时,背景实质K^(trans)的AUC较其他参数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6.19%。所有参数联合的Logistic回归模型AUC值最高,为0.86(P<0.001)。结论 DCE-MRI相关参数中,背景实质K^(trans)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定量分析DCE-MRI数据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其背景实质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望成为无创诊断乳腺病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背景实质
下载PDF
乳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与分子受体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南聪慧 孟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影像征象及其与分子受体表达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纳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1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相关数据,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分子受体表达状态下乳腺腺体分型、肿块形态、边缘、...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影像征象及其与分子受体表达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纳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1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相关数据,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分子受体表达状态下乳腺腺体分型、肿块形态、边缘、密度的差异。结果: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及阴性者在肿块形态及肿块边缘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孕激素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的X线征象,在肿块边缘方面也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肿块形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X线征象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为在肿块边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受体不同表达情况在腺体分型、肿块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uminal A型及非Luminal A型患者的X线征象在肿块形态及肿块边缘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乳腺腺体分型及肿块密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征象有助于分辨不同分子受体表达状态,有望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及开展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浸润性导管癌 X线征象 分子受体 相关性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