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联合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价值
1
作者 张娆娆 郭科航 +10 位作者 卜克 王璐 徐瑞华 王明珠 丁一芮 段文文 刘贤良 翟萌萌 张强 郑亚绘 秦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0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0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非老年aSAH患者中预后不良组48例,预后良好组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CRP、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SⅡ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CRP、SⅡ是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与SⅡ预测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9.9%、60.0%、0.874和95.8%、63.3%、0.881,二者联合预测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72.9%、95.0%、0.911。结论升高的CRP与SⅡ是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非老年 C反应蛋白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下载PDF
保护素DX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卜克 王璐 刘林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保护素DX(PDX)对小鼠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PDX干预组,每组15只,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术毕60 min后,PDX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1μg的PDX,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保护素DX(PDX)对小鼠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PDX干预组,每组15只,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术毕60 min后,PDX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1μg的PDX,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建模24 h后,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胞核中核因子κB(NF-κB)和胞浆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抗原(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和PDX干预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组织学评分均升高,与脓毒症组比较,PDX干预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组织学评分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323,P=0.000);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和PDX干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SOD及MDA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PDX干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SOD及MD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和PDX干预组小鼠肺组织胞核中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而胞浆中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PDX干预组小鼠肺组织胞核中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胞浆中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X可减轻脓毒症所致小鼠肺组织损伤,其机制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通过调控NF-κB/IκB-α通路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X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小鼠
下载PDF
不同镇静程度在成人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卜克 刘林刚 张娆娆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9期778-78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镇静程度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5例有创械通气治疗大于48小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间断镇静组(192例)和持续镇静组(213例),根据Ricker... 目的评价不同镇静程度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5例有创械通气治疗大于48小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间断镇静组(192例)和持续镇静组(213例),根据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将持续镇静患者分为浅镇静组(SAS评分2~3级)和深镇静组(SAS评分4~5级)。每组均给予芬太尼持续镇痛,异丙酚或咪达唑仑镇静,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间断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持续镇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持续浅镇静组相比,持续深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持续深镇静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增高(均P<0.05),住院病死率,谵妄及意外拔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过程中应用间断镇静与持续镇静都是可行的,但持续浅镇静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清醒镇静 深度镇静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H_2S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卜克 王璐 +2 位作者 王伟 张晶芳 刘林刚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H_2S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H_2S干预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模型,H_2S干预组于造模后30min腹腔注射Na HS 10mg/kg,生理盐... 目的探讨H_2S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H_2S干预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模型,H_2S干预组于造模后30min腹腔注射Na HS 10mg/kg,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肾脏组织中MDA、SOD、IL-1β、TNF-α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_2S干预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_2S干预组大鼠血清和肾脏组织中MDA、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而SO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_2S干预组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H_2S干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_2S可有效改善脓毒症AKI大鼠肾功能,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抑制凋亡相关基因活化,从而减少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H2S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微小RNA-10a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卜克 王璐 刘林刚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0a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0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7例)、严重组(33例)和休克组(46例),再根据患者入院后28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3...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0a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0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7例)、严重组(33例)和休克组(46例),再根据患者入院后28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31例),选取非脓毒症的感染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0a的表达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miR-10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70±0.19)比(1.41±0.13),t=10.81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miR—10a相对表达量在预测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病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休克组患者血清miR-10a相对表达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E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28d病死率(P〈0.05)均高于严重组和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miR-10a的相对表达量与APE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417、r=0.335,P均〈0.05);死亡组患者血清miR-10a相对表达量[(1.89±0.13)比(1.63±0.15)]、APEACHEⅡ评分[(27.06±9.03)分比(15.01±6.78)分]和SOFA评分[(14.12±3.71)分比(7.41±3.30)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miR-10a相对表达量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时AUC为0.909。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miR-10a表达量升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患者发病及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微小RNA-10a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对老年重症肺炎应用比阿培南临床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卜克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8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年龄在65-85岁之间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对给予比阿培南治疗前后相比。结果:给予比阿培南治疗前体温、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年龄在65-85岁之间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对给予比阿培南治疗前后相比。结果:给予比阿培南治疗前体温、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原(PCT)、胸部X线或CT检查变化不明显,给予比阿培南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明显且肺部炎症渗出完全吸收并痊愈。结论:应用比阿培南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重症肺炎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奥丁氏综合征病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林刚 卜克 石宗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118-118,121,共2页
本文介绍2009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1例奥丁氏综合征(Ondine's curse)患者,经临床分析及追踪患者家族中2例相同病例后得以确定诊断。Ondine's curse综合征在临床中非常少见,容易漏诊,此疾病预后不良。通过本病例分析,可以证实人体除了... 本文介绍2009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1例奥丁氏综合征(Ondine's curse)患者,经临床分析及追踪患者家族中2例相同病例后得以确定诊断。Ondine's curse综合征在临床中非常少见,容易漏诊,此疾病预后不良。通过本病例分析,可以证实人体除了延髓呼吸中枢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dine's curse综合征 遗传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MMP-2、GM-CSF、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瑞华 张娆娆 +2 位作者 秦超 卜克 王明珠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194-1196,1214,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ARDS患者(ARDS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ARDS患者(ARDS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2、GM-CSF、TNF-α水平,比较检测结果,分析ARDS组检测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及各指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ARDS组MMP-2、GM-CSF、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患者中,MMP-2、GM-CSF、TNF-α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死亡患者>存活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GM-CSF、TNF-α水平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r=0.732,0.869,0.787,P<0.05)正相关;血清MMP-2、GM-CSF、TNF-α水平联合检测对ARDS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MMP-2、GM-CSF、TNF-Α水平与ARD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监测ARDS病情发展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娆娆 叶艳芳 卜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7期3087-3089,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机械通气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其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入住ICU的机械通气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3例患者... 目的探讨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机械通气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其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入住ICU的机械通气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23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压下降,平台压下降,肺顺应性增加,氧合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能够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改善氧合状态,对机械通气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应积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尤其是肺顺应性良好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胸腔积液 呼吸力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外周血JNK通路磷酸酶、Th1和Th17细胞比率检测在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秦超 冯永海 +2 位作者 张娆娆 卜克 王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脓毒症患者中外周血JNK通路磷酸酶(JKAP)水平与Th1、Th17细胞的关联性,以及它们与脓毒症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79例脓毒症患者和8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采集外周血后分离血清及CD4+T细胞,采用酶联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脓毒症患者中外周血JNK通路磷酸酶(JKAP)水平与Th1、Th17细胞的关联性,以及它们与脓毒症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79例脓毒症患者和8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采集外周血后分离血清及CD4+T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JKAP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中Th1和Th17比率。结果脓毒症患者中JKAP水平相比较对照显著降低(P<0.001),而Th1(P<0.001)和Th17(P<0.001)细胞比率相较于对照显著升高。进一步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表明JKAP、Th1和Th17细胞水平均可以较好地区分脓毒症患者和对照者。脓毒症患者中,JKAP水平与Th1、Th17细胞比率,TNF-α、IL^(-1)β和IL^(-1)7均呈负相关(均P<0.05),并且与APACHEⅡ评分(P<0.001)和SOFA评分也呈负相关(P<0.001)。此外,脓毒症死亡患者JKAP水平低于生存患者(P<0.001),Th1(P=0.001)和Th17(P=0.001)细胞水平在脓毒症死亡患者中高于生存患者;进一步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表明三者均可以一定程度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结论JKAP与Th1、Th17细胞高度相关,并且有作为脓毒症患病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监控及短期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外周血 JNK通路磷酸酶 TH1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15例肺结核误诊为肺癌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刘林刚 卜克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5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误诊肺癌的肺结核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为肺结核的15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回顾性评价其胸部X线及螺旋CT表现及相关病理基础。结果①3例表现为肺叶或段实变或不张,12例为块状、球状或结节状影,周围卫星病灶3例... 目的探讨误诊肺癌的肺结核的影像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为肺结核的15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回顾性评价其胸部X线及螺旋CT表现及相关病理基础。结果①3例表现为肺叶或段实变或不张,12例为块状、球状或结节状影,周围卫星病灶3例。②螺旋CT发现支气管狭窄伴肺不张1例。病变密度不均匀3例,钙化灶7例,1例病变周围有支气管扩张。③病理为干酪灶与增殖结节融合。结论①应用X线片形态模式识别有助于鉴别诊断。②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特征及卫星病灶、病变周围支气管扩张等螺旋CT征象,有助于不典型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结论结合应用X线形态判别分析和螺旋CT扫描有助于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X-ray 误诊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6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伟 秦超 +2 位作者 卜克 张晶芳 王明珠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脓毒症休克病人临床预后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标准的脓毒症休克病人147例,根据病人是否给予SFI治疗分为SFI组(n=67)和非SFI组(n=8...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脓毒症休克病人临床预后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标准的脓毒症休克病人147例,根据病人是否给予SFI治疗分为SFI组(n=67)和非SFI组(n=80),病人的性别、年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NE)用量、乳酸、SOFA评分、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小板(PLT)、引起脓毒症休克的原发感染灶、ICU住院天数及预后等指标被收集。结果 SFI组与非SFI组两组一般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FI组与非SFI组BNP、NE用量、乳酸、SOFA评分在诊断脓毒症休克第6天[109.0(74.0,217.0)ng/L、147.5(101.3,327.0)ng/L,0.10(0.04,0.20)μg·kg^(-1)·min^(-1)、0.30(0.17,0.39)μg·kg^(-1)·min^(-1),(1.66±1.53)mmol/L、(2.41±1.46)mmol/L,7.0(5.0,9.0)分、8.0(6.0,10.0)分]均低于第1天[459.0(294.0,935.0)ng/L、502.0(224.5,863.8)ng/L,0.60(0.40,0.80)μg·kg^(-1)·min^(-1)、0.55(0.45,0.70)μg·kg^(-1)·min^(-1),(4.12±1.89)mmol/L、(4.31±1.44)mmol/L,10.0(8.0,13.0)分、10.0(8.3,12.0)分],LVEF[(57.9±6.3)%、(54.7±6.2)%]均高于第1天[(45.2±6.7)%、(44.1±7.6)%](均P<0.05),且SFI组比非SFI组均改善更明显[109.0(74.0,217.0)ng/L比147.5(101.3,327.0)ng/L、0.10(0.04,0.20)μg·kg^(-1)·min^(-1)比0.30(0.17,0.39)μg·kg^(-1)·min^(-1)、(1.66±1.53)mmol/L比(2.41±1.46)mmol/L、7.0(5.0,9.0)分比8.0(6.0,10.0)分、(57.9±6.3)%比(54.7±6.2)%](均P<0.05),SFI组病人ICU住院天数短于非SFI组[(12.8±5.1)d比(14.9±6.9)d,P=0.036],生存时间长于非SFI组(log-rank检验,P=0.036),两组28d病死率比较[40.3%(27/67)比55.0%(4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COX回归分析显示,SFI治疗[HR=0.19,95%CI:0.10~0.37]、ICU住院天数(HR=0.83,95%CI:0.77~0.8879)、年龄(HR=1.04,95%CI:1.02~1.06)、乳酸(HR=1.56,95%CI:1.26~1.94)是病人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SFI可以改善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指标及病情,减少升压药物用量及ICU住院时间,延长其生存时间,但不能降低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参附注射液 预后
下载PDF
ALX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晶芳 张绕绕 +1 位作者 王璐 卜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673-367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ALX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寻找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方法收集25例大肠癌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使用亚硫酸氢钠提取血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分析ALX4基因启动子区C... 目的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ALX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寻找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方法收集25例大肠癌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使用亚硫酸氢钠提取血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分析ALX4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25例大肠癌患者中有18例存在ALX4基因甲基化,25例健康对照组中4例存在甲基化。肿瘤组样本中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4%。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ALX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X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筛查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ALX4基因 DNA甲基化
下载PDF
针刺加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卜克 李平 杨昌宽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5期462-463,共2页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患者头痛顽固,一般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有的只能靠常年服止痛药缓解症状。我科自2007年11月-2008年11月采用针刺加小针刀治疗...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患者头痛顽固,一般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有的只能靠常年服止痛药缓解症状。我科自2007年11月-2008年11月采用针刺加小针刀治疗本病,并与同期采用颈椎牵引加静脉滴注葛根素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小针刀 颈源性头痛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注射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卜克 《中医外治杂志》 2008年第5期41-42,共2页
目的:寻找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注射臭氧治疗。结果:经过1个~工2个疗程的治疗,120例患者中,治愈84例占70.00%,有效31例占25.83%,无效5例占4.14%。结论:以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注... 目的:寻找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注射臭氧治疗。结果:经过1个~工2个疗程的治疗,120例患者中,治愈84例占70.00%,有效31例占25.83%,无效5例占4.14%。结论:以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注射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牵引 臭氧 穴位注射
下载PDF
骨盆牵引配合循经排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0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卜克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2期176-177,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腰腿疼痛或患肢麻木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目前有关该病的治疗方法众多,积极与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是绝大多数患者的首选,为尽快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采用骨盆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腰腿疼痛或患肢麻木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目前有关该病的治疗方法众多,积极与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是绝大多数患者的首选,为尽快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采用骨盆牵引配合循经排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盆牵引 循经排刺法
下载PDF
鲤鱼住在水稻家
17
作者 陈守常 陈家礼 卜克 《中国水产》 1980年第2期8-11,共4页
关键词 水稻 金鲤
下载PDF
淋巴细胞计数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伟 秦超 +2 位作者 卜克 张晶芳 王明珠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4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31例,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17例)和死亡组(114例);再根据确诊脓毒症后24 h内淋...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31例,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17例)和死亡组(114例);再根据确诊脓毒症后24 h内淋巴细胞计数分为≤0.50×10^9/L组(A组,71例),(0.50~1.00)×10^9/L组(B组,70例)和≥1.00×10^9/L组(C组,89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引起脓毒症的原发感染灶、确诊脓毒症24 h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淋巴细胞计数以及预后等指标。结果生存组患者SOFA评分低于死亡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生存率低于B、C组,生存时间短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B组与C组生存率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8 d的死亡风险高于B、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与C组死亡风险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于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淋巴细胞计数≤0.50×109/L的脓毒症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