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平原不同流域水土流失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卜坤 张树文 +2 位作者 闫业超 王文娟 张宇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1-368,共8页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中水土流失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图。通过与2000年遥感普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中水土流失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图。通过与2000年遥感普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三江平原六个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有重要影响,农田开发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土地垦荒活动强度降低以及部分旱地改种水田后,水土流失面积增加的幅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USLE 三江平原 水土流失 农田化
下载PDF
三江平原大豆种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卜坤 王治良 +1 位作者 张树文 杨久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9-428,共10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施肥效应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国内一系列旨在促进大豆种植的政策,可能导致三江平原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在此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和肥厚的土壤资源,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配置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大豆种植... 受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施肥效应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国内一系列旨在促进大豆种植的政策,可能导致三江平原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在此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和肥厚的土壤资源,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配置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大豆种植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作者依据FAO/IIASA发布的GAEZ研究框架:首先根据大豆对气候、土壤的需求,对三江平原气象资料进行气候清查,评价大豆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再考虑地形因素对气候条件的影响,使用Fourier指数和坡度条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然后,进行土壤清查,选取土层厚度、质地、pH、排水级与淹水情况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三江平原大豆种植进行土壤适宜性评价,并对含白浆层的各类土壤进行适宜性降级处理;最后,在栅格像元尺度上进行图层叠加,得到三江平原大豆种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另外引入了适宜度指数(S_I),对三江平原23个县市大豆种植的土地适宜度进行了空间上的比较。结果表明:(1)除了坡度大于30%的山区外,三江平原大部地区适宜大豆种植,面积达8.5×10~4 km^2,约占总面积的78.75%;(2)沿松花江、倭肯河、穆棱河等两岸的平缓(2%~5%)和微起伏(5%~8%)地区,土壤质地和排水状况良好,最适宜大豆种植;(3)勃利、依兰、汤原、佳木斯、集贤、桦川、友谊、绥滨和富锦9个县市,适宜度指数均超过70%;其次是同江、桦南、虎林、宝清、抚远、七台河、萝北、鸡东、饶河和双鸭山10个县市;鹤岗、密山、鸡西、穆棱4县市,适宜度一般;(4)GAEZ模型流程化评价方法能够在区域尺度上有效实现大豆种植适宜性的空间差异分析,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EZ模型 大豆种植 土地适宜性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Shapefile几何纠正算法与实现 被引量:6
3
作者 卜坤 张树文 +1 位作者 杨久春 张宇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1-526,共6页
一般的商业软件只提供比较简单的算法,能够对矢量数据几何纠正实现简单的、全局意义上的处理。研究以Delaunay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二维平面剖分的、具有局部意义的矢量数据几何纠正算法。在Visual Studio2005开发环境下,使用C#2.0与C+... 一般的商业软件只提供比较简单的算法,能够对矢量数据几何纠正实现简单的、全局意义上的处理。研究以Delaunay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二维平面剖分的、具有局部意义的矢量数据几何纠正算法。在Visual Studio2005开发环境下,使用C#2.0与C++分别实现相关功能,完成了算法的实现。文中提到的解决方法在东北地区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项目的空间数据集成问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SHAPEFILE 矢量数据纠正 DELAUNAY三角网 空间数据集成
下载PDF
栅格数据坐标变换模型在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卜坤 张树文 +1 位作者 杨久春 张宇博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09,共3页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地保证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成为限制GIS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针对GIS矢量数据在数据转换过程中选点难,转换之后出现几何位置差异的问题,提出基于栅格数据坐标变换模型,采用图像数据转换时的控制点,将矢...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地保证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成为限制GIS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针对GIS矢量数据在数据转换过程中选点难,转换之后出现几何位置差异的问题,提出基于栅格数据坐标变换模型,采用图像数据转换时的控制点,将矢量数据纠正到标准的目标构件图库中,达到矢量空间数据有效匹配的效果。进行矢量数据变换时,针对仿射变换、多项式模型等变换模型的限制性,基于Delaunay三角网对平面进行剖分,将纠正误差进行局部控制。最后,以ShapeFile为例实现了几何纠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据坐标变换模型 数据集成 矢量数据纠正 DELAUNAY三角网
下载PDF
基于IDL的栅格地图代数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卜坤 张树文 张宇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4-177,共4页
ArcGIS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地图代数计算功能,可以有效地针对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但是,由于其运算效率较低而成为一些项目应用的瓶颈。研究认为ArcGIS进行地图代数计算效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在计算时首先对数据进行重采样。通过使... ArcGIS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地图代数计算功能,可以有效地针对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但是,由于其运算效率较低而成为一些项目应用的瓶颈。研究认为ArcGIS进行地图代数计算效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在计算时首先对数据进行重采样。通过使用IDL提供的栅格数据处理功能,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进行地图代数计算时的模版,将进行地图代数计算的各个图层依照地图代数模版重新进行范围的分割,并根据原始栅格数据及研究内容确定像元大小,对栅格数据进行重采样,得到可以用IDL进行地图代数运算的栅格数据集。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内容,设计地图代数的算法,实现地图代数运算。最后,以使用USLE方程计算三江平原土壤侵蚀模数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L 地图代数 空间分析
下载PDF
遥感影像镶嵌中平面剖分模型的应用及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卜坤 王治良 +3 位作者 王卷乐 张树文 杨久春 于灵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5-230,共6页
针对目前遥感商用软件影像镶嵌过程中人工干预过多、自动化程度不高和不易修改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平面剖分的遥感影像镶嵌模型。模型基于开源类库空间数据抽象库(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GDAL),在GNU/Linux平台下,使用Pytho... 针对目前遥感商用软件影像镶嵌过程中人工干预过多、自动化程度不高和不易修改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平面剖分的遥感影像镶嵌模型。模型基于开源类库空间数据抽象库(geospatial data abstraction library,GDAL),在GNU/Linux平台下,使用Python语言,实现了遥感影像按研究区域进行掩模及镶嵌的功能,并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 view controller,MVC)的设计模式,应用跨平台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库wx Python实现了软件的封装,提供了完整的、功能键全的GUI用户界面。程序可以基于GUI界面或命令行方式运行,参数简单、可定制性强、可以批处理数据,提高了影像镶嵌自动化水平,在东北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中被用于Landsat5 TM影像镶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镶嵌 平面剖分模型 GNU/Linux平台 PYTHON语言
下载PDF
自然土壤类型对近50年三江平原农田化过程的影响
7
作者 卜坤 张树文 +2 位作者 张养贞 王文娟 张宇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2-708,共7页
土壤、地形等因素对农田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江平原1954年~2005年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DEM,通过使用Rough集理论进行重要性测度计算,发现三江平原农田化过程中,土壤类型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因子的影响;地形特... 土壤、地形等因素对农田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江平原1954年~2005年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DEM,通过使用Rough集理论进行重要性测度计算,发现三江平原农田化过程中,土壤类型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因子的影响;地形特征中,坡度对农田化过程的影响程度较大,高程与起伏度的影响相当。从土壤类型影响农田化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在三江平原农田大幅度扩张期间,农田开发总体呈现出逐渐由松花江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过渡的趋势,土壤类型的开发也由分布于地势较高地区的草甸土向地势低洼地区的白浆土、沼泽土变化。从时间变化来看,随着三江平原不断地进行拓荒开发,草地、林地与沼泽湿地被大面积地开发为农田,使得相应的草甸土、暗棕壤、白浆土和沼泽土的农田开发比重越来越大,并且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白浆土和沼泽土的农田面积比例进一步增大,2000年以后土地垦荒状况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农田化过程 ROUGH集理论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湿地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8
作者 张树文 颜凤芹 +3 位作者 于灵雪 卜坤 杨久春 常丽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6-1412,共7页
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湿地转化为农业和城市用地,湿地的质量退化和数量减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遥感技术为湿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从遥感... 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湿地转化为农业和城市用地,湿地的质量退化和数量减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遥感技术为湿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从遥感影像数据源、湿地分类、湿地调查3个方面论述遥感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指出目前湿地遥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 遥感影像
下载PDF
蚌埠市1997年无偿献血结果分析
9
作者 卜坤 徐恒仕 《淮海医药》 1999年第2期34-34,共1页
蚌埠市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公民无偿献血,成绩斐然。1997年度无偿献血人数已突破5000人次.在整个供血量中占近20%,已跨进全国无偿献血行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蚌埠市 1997年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三江平原浓江、别拉洪河地区湿地退缩过程及其成因 被引量:18
10
作者 侯伟 张树文 +3 位作者 卜坤 张养贞 李颖 常丽萍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2,i0001,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江平原北部的浓江、别拉洪河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开荒,使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同时耕地面积迅速扩大,湿地环境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分析1954、1967、1976、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江平原北部的浓江、别拉洪河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开荒,使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同时耕地面积迅速扩大,湿地环境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分析1954、1967、1976、1986以及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揭示研究区50年来的土地开发和湿地退缩过程。着重进行1954年与2000年、1976年与1986年景观的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湿地面积退缩的原因分析,指出1954年以来人类开发活动是该地区湿地面积退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退缩 空间格局 耕地 湿地面积 三江平原 退缩 洪河 20世纪50年代 景观生态学 2000年 1954年 成因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近50年来三江平原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树文 王文娟 +2 位作者 李颖 卜坤 闫业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3-849,共7页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坡面土壤侵蚀量分布图,据此了解了该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近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坡面土壤侵蚀量分布图,据此了解了该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近50年来的土壤侵蚀动态、各县市侵蚀状况以及讨论了不同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得出以下结论:三江平原现主要以轻度侵蚀尤其以轻Ⅰ型侵蚀为主;该区近50年来侵蚀面积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并且侵蚀强度逐年加重,表现为低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减少和高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增加,侵蚀强度等级越高,增加越明显;穆棱、鸡西、鸡东、依兰、桦南、佳木斯、双鸭山等县(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都是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七台河县(市)由20世纪50年代侵蚀不严重的县(市)逐渐变为目前三江平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就各流域来说,穆陵河流域一直是侵蚀面积最大的地区,而以挠力河流域侵蚀面积增加最大;通过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侵蚀防治、开展水土保持等政府宏观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USLE 三江平原 土壤侵蚀
下载PDF
雪数据集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2
作者 于灵雪 张树文 +3 位作者 卜坤 杨久春 颜凤芹 常丽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8-883,共6页
大范围的雪盖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剂,雪通过其自身的物理性质调节着地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还能影响地表径流,调节水文循环,甚至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数据集,实时监测雪盖的变化就变得非常必要。通过阅读大量... 大范围的雪盖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剂,雪通过其自身的物理性质调节着地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还能影响地表径流,调节水文循环,甚至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数据集,实时监测雪盖的变化就变得非常必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数据集,主要包括可见光/近红外数据集如NOAA数据集、MODIS数据集,微波数据集如SMMR数据集、AMSR-E数据集,以及多数据源的数据集。分析各种数据集的生成原理和优缺点,对目前雪数据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数据集 积雪覆盖 雪水当量 雪深 遥感
下载PDF
基于GIS和USLE的三江平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文娟 张树文 +1 位作者 李颖 卜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117,共6页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2005年的土壤侵蚀量分布图,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坡度、地貌和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壤...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2005年的土壤侵蚀量分布图,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坡度、地貌和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据此了解了该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土壤侵蚀的坡度和地貌分异特征以及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通过该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侵蚀防治、开展水土保持等政府宏观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USLE 三江平原 土壤侵蚀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LUCC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朝斌 张树文 +4 位作者 卜坤 于灵雪 颜凤芹 常丽萍 杨久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9-297,共9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清晰度、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它的出现极大提高了遥感在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能力.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准确分类是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高分辨遥感影像凭借其自身优势...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清晰度、信息量丰富等优点,它的出现极大提高了遥感在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能力.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准确分类是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前提,高分辨遥感影像凭借其自身优势成为最重要的数据源.本研究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发展与特点、分类方法及其在城市专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回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的代表性方法及其在城市系统中提取建筑物、道路和绿地等专题信息的方法和应用进展,最后指出高分辨遥感影像在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 城市LUCC 分类方法 信息提取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飞 张树文 +3 位作者 杨久春 常丽萍 卜坤 王晴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8-333,共6页
选取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作为研究区,对不同海拔、坡度、坡向等要素上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农村居民点对农牧交错带内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 m以下,坡度小于6°... 选取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作为研究区,对不同海拔、坡度、坡向等要素上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农村居民点对农牧交错带内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 m以下,坡度小于6°的地区以及阴坡上;2农村居民点对土地利用格局有着直接影响,居民点密度越高的地区,耕地所占比重越大,草地越少;反之,则草地所占比重越大,耕地越少;3在牧业区,距离居民点越远,草地比例越小,耕地比例越大,农业区和农牧区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东北部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文娟 张树文 +2 位作者 李颖 岳书平 卜坤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500-505,共6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过程影响深刻。以1987~2000年间的Landsat/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生态效应指数来反映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过程影响深刻。以1987~2000年间的Landsat/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生态效应指数来反映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并且定量评价了该区生态效应与土地利用、土壤以及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987年相比,2000年研究区水田和耕地面积都增加了2000km2以上,毁林、毁草和将沼泽湿地开垦为耕地等人类活动导致该区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研究区2000年的全区平均生态效应指数比1987年高0.02;2000年,研究区中同江市的生态风险最高;土壤类型与生态效应指数的对应关系显示,泥炭土区和黑土区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土壤侵蚀等级越大,生态效应指数越高,2000年各等级土壤侵蚀强度的生态效应指数均高于198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效应指数 三江平原东北部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影像的湿地信息提取最佳波段组合 被引量:11
17
作者 颜凤芹 于灵雪 +4 位作者 杨朝斌 卜坤 杨久春 常丽萍 张树文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5期339-343,352,共6页
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湿地的监测与保护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湿地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湿地遥感中,目视解译仍然是湿地信息提取的重要方法。影像的最佳波段的选取与合成作为色... 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湿地的监测与保护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湿地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湿地遥感中,目视解译仍然是湿地信息提取的重要方法。影像的最佳波段的选取与合成作为色彩合成的重要部分,直接对目视解译的精度产生影响。因而,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三江平原为例,探讨了Landsat 8影像用于湿地目视解译时的最佳波段选择与组合,以期为Landsat 8影像更有效地应用于湿地信息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影像 最佳波段组合 最佳指数(OIF) 湿地
下载PDF
2008~2010年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余加宏 沈军 +2 位作者 陈远贵 卜坤 王南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项目的分布,以及不同献血模式、不同年龄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方法对蚌埠地区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中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献血模式的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项目的分布,以及不同献血模式、不同年龄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方法对蚌埠地区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中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献血模式的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军人、学生、教师的不合格率分别为4.1%、2.5%、4.5%,远低于平均不合格率5.7%;公务员、农民的不合格率分别为6.6%和8.9%(远高于5.6%)。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献血不合格率为4.8%,专科以下的不合格率为6.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不合格率为5.6%,与团体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不合格率(6.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军人、学生、教师是相对较安全的献血者;个体与团体无偿献血招募模式对血液质量安全无显著影响;ALT异常是血液检测不合格最主要的因素;文化程度较高人群的血液相对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合格率 献血招募 低危人群
下载PDF
侵蚀沟与耕地垄向之关系探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飞 张树文 +3 位作者 杨久春 卜坤 常丽萍 李天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沟壑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根据野外调查数据、DEM数据和Google earth影像数据,分析了不同海拔、坡度、坡形上侵蚀沟与耕地垄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斜坡起垄的耕地内... 沟壑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根据野外调查数据、DEM数据和Google earth影像数据,分析了不同海拔、坡度、坡形上侵蚀沟与耕地垄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斜坡起垄的耕地内最不易形成侵蚀沟,横坡起垄的耕地内最易产生侵蚀沟;(2)在海拔小于240m的耕地内,斜坡起垄能够减缓或防止侵蚀沟的产生,横坡起垄最易于产生侵蚀沟;海拔大于240m的耕地内,斜坡起垄最易产生侵蚀沟,横坡起垄最不易产生侵蚀沟;(3)在0~2°坡度上,顺坡起垄的耕地内侵蚀沟密度最大,斜坡起垄的耕地内的侵蚀沟密度最小;在2°~6°坡度上,由于"渠系效应"的作用,横坡起垄的耕地内最易产生侵蚀沟,坡度大于6°时,侵蚀沟最易在顺坡起垄的耕地中产生发展;(4)无论坡形如何,横坡起垄的耕地内的侵蚀沟密度都大于顺坡起垄,斜坡起垄能够有效减缓甚至防止侵蚀沟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 顺坡起垄 横坡起垄 斜坡起垄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HBsAg灰区和单试剂反应性样本的确认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秀慧 余加宏 +2 位作者 钟政荣 卜坤 孙国伟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判定灰区设置的必要性,以及中和试验对HBsAg灰区和单试剂反应性样本的确认情况。方法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ELISA HBsAg试剂对献血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在0.7≤S/CO〈1或单试剂为反应性的标本,...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判定灰区设置的必要性,以及中和试验对HBsAg灰区和单试剂反应性样本的确认情况。方法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ELISA HBsAg试剂对献血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在0.7≤S/CO〈1或单试剂为反应性的标本,再用同种试剂进行双孔复试,双孔中至少有1孔结果仍在灰区内或仍为反应性,留取标本做HBsAg中和试验确证。结果 136例灰区标本中HBsAg中和试验检测出阳性标本10例,阳性率为7.35%,结果异常标本14例;159例单试剂反应性标本中HBsAg中和试验检测出阳性标本19例,阳性率为11.95%,结果异常标本16例。灰区与单试剂反应性样本阳性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CO值在0.70~0.79区间、0.80~0.89区间、0.90~0.99区间的阳性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双试剂灰区的阳性率高于单试剂灰区的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HBsAg灰区和单试剂反应性标本,ELISA检测漏检率较高,应结合自己实验室实际设置合适的灰区,最大限度地检出这些可疑标本,并进行确认实验,进一步减少HBsAg漏检和误检率,以提高输血安全,同时避免血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灰区 单试剂反应性 中和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