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外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晨光 傅芬兰 +1 位作者 卜承亮 徐臣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胃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将4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PN组与EN组,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并发症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组血清蛋白的变化、免疫功能状况指标。结果:E...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胃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将4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PN组与EN组,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并发症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组血清蛋白的变化、免疫功能状况指标。结果:EN组和TPN组比较,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3 d及术后第14 d,EN组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术后第7 d两组CD4+T细胞、NK细胞、IgM、IgG均明显升高,EN组高于TPN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应用吻合器行回肠双腔造瘘术30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晨光 卜承亮 +1 位作者 徐臣焱 金理慧 《腹部外科》 2013年第5期335-336,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回肠双腔造瘘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回肠双腔造瘘术30例,其中结肠癌伴急性完全性肠梗阻13例,外伤性结肠破裂17例.取同期进行手工空肠双腔造瘘术3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 目的 探讨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回肠双腔造瘘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回肠双腔造瘘术30例,其中结肠癌伴急性完全性肠梗阻13例,外伤性结肠破裂17例.取同期进行手工空肠双腔造瘘术3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应用吻合器组造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5/30),低于手工造口组的36.8%(14/38),P<0.05.应用吻合器组造瘘还纳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3/30),亦低于手工造口组的28.9%(11/38),P<0.05.结论 应用管状吻合器进行回肠双腔造瘘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明显减少,造瘘口形态一致,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 结肠 管状吻合器 吻合术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特征
3
作者 卜承亮 胡先贵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总结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IPMT)的临床表现,提高对IPMT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3月至2008年9月间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49例IPM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比较分析良性、交界性、恶性I... 目的总结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IPMT)的临床表现,提高对IPMT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3月至2008年9月间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49例IPM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比较分析良性、交界性、恶性IPMT的临床表现。结果49例IPMT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11)岁。良性19例,交界性9例,恶性21例。3类IPMT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烟酒史、胰腺炎发作史、糖尿病病史,是否存在腹痛、腰背部放射痛、腹胀、腹泻、消瘦等症状,血CEA、AST、ALT水平,肿瘤位置及肿瘤分型上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黄疸、术前CA19-9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肿瘤直径、主胰管直径、囊性肿瘤内是否存在隔膜、附壁结节的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IPMT术后5年有1例病死,1例复发;交界性和良性IPMT有1例复发,1例因其他疾病病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IPMT临床特征存在一些差异,需综合判断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症状和体征 放射学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