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卜献卫 袁耀初 刘勇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7,共10页
基于 1 998年 6~ 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 ,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 .计算结果 :黑潮向西入侵南海 ,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 ,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 .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 ,这... 基于 1 998年 6~ 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 ,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 .计算结果 :黑潮向西入侵南海 ,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 ,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 .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 ,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 .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 ,尤其在 2 0 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 ,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 ,其中心位置在 1 1°5 3′N ,1 1 1°5 0′E ,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 1 3°1 7′N ,1 1 2°5 5′E ,两者的尺度皆约为 2 5 0km .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 .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 ,1 0 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 .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矢量方法 夏季 南海 环流 黑潮 气旋式环流 诊断计算
下载PDF
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诊断计算 被引量:23
2
作者 袁耀初 卜献卫 +2 位作者 楼如云 苏纪兰 王康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共10页
基于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的调查航次的CTD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对调查期间南海环流进行了诊断计算,也对比了在此期间TOPEX/ERS卫星高度计SSH的资料,得到了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的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南海中部环流系统主要特征:在... 基于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的调查航次的CTD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对调查期间南海环流进行了诊断计算,也对比了在此期间TOPEX/ERS卫星高度计SSH的资料,得到了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的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南海中部环流系统主要特征:在冬季越南近岸出现西边界南向射流.这支沿岸南向射流以东、114°E以西存在一个尺度大的、显著气旋式环流,它位于南自10°N左右北至16°N附近区域.在区域东中部存在一个尺度不大的、较弱的反气旋暖涡.该反气旋涡中心约位于14°N附近.在上述强的气旋式环流涡与较弱的反气旋式环流涡之间,存在一支强的、逆风方向的,即偏东北方向的海流.上述是冬季南海中部基本流态,并与200m处水平温度分布与密度分布有很好的对应.产生上述基本流态的动力原因有两个:1)在偏东北季风作用下,与地形变化相互作用,是本文首次提出的,并指出,其动力原因与冬季黄海暖流形成机制有相似之处;2)由于斜压场与地形的联合效应(JEBAT).(2)在海区南部存在一个反气旋式环流,在加里曼丹岛西北还有一个尺度不大、冷的气旋式涡.(3)南海北部环流系统:1)在吕宋岛西北明显地存在一个气旋环流系统,并有3个冷水中心;2)在此气旋式环流系统的一个冷水中心(约19°30′N,119°30′E)以西,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环流 气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赤潮发生和蔓延的动力机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卫忆 朱德弟 +1 位作者 卜献卫 陈耕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97,共7页
海洋中发生的赤潮不是单纯的生物生态问题 ,而是在海洋动力环境条件控制下的生物生态问题 .对 4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来证明动力条件对赤潮的发生、蔓延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 4种情况是 :( 1 ) 1 998年春实际发生在香港海域的赤潮的生消全过... 海洋中发生的赤潮不是单纯的生物生态问题 ,而是在海洋动力环境条件控制下的生物生态问题 .对 4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来证明动力条件对赤潮的发生、蔓延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 4种情况是 :( 1 ) 1 998年春实际发生在香港海域的赤潮的生消全过程 ;( 2 )改变潮差后的赤潮生消全过程 ;( 3)改变流场的扩散强度后的赤潮生消全过程 ;( 4 )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海区的周边地形来控制赤潮的蔓延途径 .这些模拟结果表明海洋的动力条件不仅对赤潮的蔓延发挥输运作用 ,而且对赤潮的形成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数值模拟 动力机制 地形 动力条件 海洋生态环境
下载PDF
1999年6月南黄海和东海东北部的水文及环流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楼如云 袁耀初 卜献卫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2-52,共11页
基于 1 999年 6月“向阳红 1 4”号调查船的观测资料 ,对南黄海和东海东北部区域的水文及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 1 )夏季本海域的陆架海区分层显著 .长江冲淡水在近海面约 1 0m的薄层内呈低盐水舌状向济州岛方向扩展 ,以盐度... 基于 1 999年 6月“向阳红 1 4”号调查船的观测资料 ,对南黄海和东海东北部区域的水文及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 1 )夏季本海域的陆架海区分层显著 .长江冲淡水在近海面约 1 0m的薄层内呈低盐水舌状向济州岛方向扩展 ,以盐度 31作为低盐水舌的外缘指标 ,其前缘越过 1 2 4°E .( 2 )黄海冷水团向东南方向伸展 .在C3断面上出现一个离底厚约 2 0m的均匀混合层 ,温度约为 9℃ ,盐度约为 32 8.( 3)黄海沿岸流及部分东海陆架水向南流动 ,沿黄海冷水团外缘作气旋式弯曲后 ,转向东北 .( 4 )在济州岛西南 30°4 0′~ 31°50′N ,1 2 5°~ 1 2 6°30′E处出现一个气旋式冷涡 ,具有高密、低温水的特性 ,其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逐渐向东移动 .( 5)东海黑潮位于本计算海区东南部 ,为一支东北向强流 ,计算得到的表层最大流速为 1 0 8cm/s,通过PN断面的流量约为 2 6 3× 1 0 6m3 /s.此外黑潮主流的东侧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暖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东海东北部 夏季水文与环流特征
下载PDF
六横大岙附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魏琳瑛 卜献卫 《东海海洋》 1999年第1期66-71,共6页
根据1995年4月对码头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现场调查,采用环境质量指数法,评价了该海区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水质中无机氮严重超标,超三类标准的超标率达100%。无机磷超一类标准的超标... 根据1995年4月对码头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现场调查,采用环境质量指数法,评价了该海区水质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水质中无机氮严重超标,超三类标准的超标率达100%。无机磷超一类标准的超标率达100%,有个别测站超二类标准。COD、pH、DO、油类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潮间带水质基本符合一类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沉积物 环境评价 六横大岙 东海 海域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石油烃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卢冰 熊健 +1 位作者 竺建芬 卜献卫 《东海海洋》 1994年第4期43-47,共5页
本文根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石油烃和苯并芘的含量分布,并对其归宿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悬浮物质的吸附沉降作用是影响石油烃含量的主要因素,而长江冲淡水的稀释作用为次。长江口区及邻近海域具有较大... 本文根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石油烃和苯并芘的含量分布,并对其归宿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悬浮物质的吸附沉降作用是影响石油烃含量的主要因素,而长江冲淡水的稀释作用为次。长江口区及邻近海域具有较大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故该调查区基本可视为未污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苯并芘 悬浮泥沙 地球化学 长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