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组分对原煤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卜良辉 秦志宏 李祥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38-44,49,共8页
为了研究煤族组分含量及热解特性与原煤热解流动性的关系,将炼焦煤全组分分离后各族组分收率Y_(DMC)、Y_(LMC)、Y_(HC)、Y_(LC)和疏中质组奥阿膨胀度(a+b)_(LMC)对lg F_(wa)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解释变量的筛选,并从族... 为了研究煤族组分含量及热解特性与原煤热解流动性的关系,将炼焦煤全组分分离后各族组分收率Y_(DMC)、Y_(LMC)、Y_(HC)、Y_(LC)和疏中质组奥阿膨胀度(a+b)_(LMC)对lg F_(wa)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解释变量的筛选,并从族组分组成结构角度解释了不同族组分对原煤流动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重质组在原煤中起到"骨架"作用,是阻碍原煤流动性的主要组分,其含量是影响煤流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密中质组虽然是促进煤流动性的主要组分,但其含量对原煤流动性只起到辅助作用。对原煤流动性来说,只需要适当的密中质组产生胶质体液相起到"润滑"作用即可;密中质组与重质组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共同决定了原煤流动性,而轻质组含量、疏中质组含量及其性质(膨胀性)对原煤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族组分 组成结构 热解特性 煤热解流动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炼焦煤的官能团结构分析及其黏结性产生机理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祥 秦志宏 +2 位作者 卜良辉 杨状 沈辰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93,共9页
以11种炼焦煤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FT-IR和黏结指数G测试。采用Peak Fit软件对FT-IR谱峰进行分峰拟合和定量计算,研究炼焦煤特征官能团含量与其黏结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黏结性大小与其FT-IR吸收峰密切相关,特别是3 000-2 800和3 700-... 以11种炼焦煤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FT-IR和黏结指数G测试。采用Peak Fit软件对FT-IR谱峰进行分峰拟合和定量计算,研究炼焦煤特征官能团含量与其黏结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黏结性大小与其FT-IR吸收峰密切相关,特别是3 000-2 800和3 700-3 000 cm-1两个吸收带;脂肪族结构是煤黏结性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通常脂肪链越短或支链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煤的黏结性形成;含-OH(或-NH)的氢键缔合结构可以与脂肪链协同作用,共同决定煤的黏结性能。不论煤分子有多大,只要是结构单元缩合度较小而作为桥键的脂肪链较多的结构形式,在热解过程中就会生成大量适度分子量、以结构单元为基元的液相物质。氢键是煤中主要的分子间作用形式,当若干形成氢键的官能团聚集缔合时,其相互作用会更强,甚至会形成类似超分子的结构;在形成胶质体阶段,这类氢键缔合的结构也会被打破,并形成以胶质体液相为主的物质。这些液相物质的存在,有利于胶质体的流动、黏连和固化成为半焦,从而最终获得优越的黏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 FT-IR 定量分析 Peakfit 黏结性
下载PDF
基于煤疏中质组分的泡沫炭制备与机理 被引量:6
3
作者 秦志宏 常鹏 +3 位作者 邓兵 陈航 卜良辉 周丽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1,共7页
以煤萃取反萃取分离所获得的疏中质组分为原料,通过简单的炭化过程制备了泡沫炭并进行了石墨化处理.采用热重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以及压汞仪等对原料的结构特征、热反应性质及产品特性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 以煤萃取反萃取分离所获得的疏中质组分为原料,通过简单的炭化过程制备了泡沫炭并进行了石墨化处理.采用热重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以及压汞仪等对原料的结构特征、热反应性质及产品特性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疏中质组因其在分离的同时并行发泡,形成微纳尺度下的泡状结构,且分子质量中等,灰分极低,有较强的黏结性能,是制备煤基泡沫炭的优良前驱体;经塑型和炭化后所制得的泡沫炭主要由球形"泡"和超薄"泡壁"构成三维立体结构,泡孔密集且连续排布,泡沫炭孔隙率最高可达81.32%.疏中质组中最主要的作用力是氢键作用,是导致萃取反萃取过程析出疏中质组分结构疏松并呈现泡状结构的最主要原因;疏中质组本身的微纳级泡状结构,使其成为炭化过程中生成的热解气体的聚集地,并由此推动泡孔不断长大,从而形成所需要的泡沫炭泡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反萃取 全组分族分离 疏中质组 泡沫炭 炭化
下载PDF
基于源质的煤基中间相小球体生成与可控演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秦志宏 单良 +2 位作者 刘旭 郭伟 卜良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33-2740,共8页
煤全组分族分离所得的密中质组是中间相小球体生成的来源物质(即源质)。以该源质为原料,制备煤基碳质中间相。考察了炭化过程中温度、恒温时间、氮气流速、原料进样方式和添加剂等因素对中间相小球体生成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中间相小球体... 煤全组分族分离所得的密中质组是中间相小球体生成的来源物质(即源质)。以该源质为原料,制备煤基碳质中间相。考察了炭化过程中温度、恒温时间、氮气流速、原料进样方式和添加剂等因素对中间相小球体生成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中间相小球体演化过程的可控性。结果表明:温度、恒温时间、进样方式是影响中间相小球体生成的主要因素,能够控制生成中间相小球体粒径大小;温度升高或恒温时间延长均会加剧原料分子的热反应,促进中间相小球体的生成和融并;大面积的融并将使粒度迅速增加,部分球体解体,球体数目下降,最终形成体中间相;进样方式主要通过影响小球体演化过程中挥发性气体的逸出及原料颗粒间热传递效率影响小球体的生成和发展;氮气流速起到辅助调控作用;添加剂的加入促进了原料成核,加速了小球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中质组 源质 中间相小球体 生成规律
下载PDF
基于炼焦煤族组成和结构参数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及其成焦机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志宏 卜良辉 李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9-1422,共14页
以五种炼焦煤和44组配合煤为研究对象,在40 kg小焦炉环境下完成煤杯炼焦实验,以煤全组分分离所获得的煤重质组、密中质组和疏中质组收率Y_(HC)、Y_(DMC)、Y_(LMC)及反映煤中氢键缔合情况和脂肪链长短或支链化程度的红外光谱参数I3、I4... 以五种炼焦煤和44组配合煤为研究对象,在40 kg小焦炉环境下完成煤杯炼焦实验,以煤全组分分离所获得的煤重质组、密中质组和疏中质组收率Y_(HC)、Y_(DMC)、Y_(LMC)及反映煤中氢键缔合情况和脂肪链长短或支链化程度的红外光谱参数I3、I4为主要指标,通过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特点,分析了新模型下的成焦机理。结果表明,使用新的煤组成结构参数预测焦炭质量具有一定优势,成焦率(CR)、显微强度(MSI)、粒焦反应性(PRI)和反应后强度(PSR)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有较好一致性,对y=x的拟合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86、0.982、0.956和0.926。模型对CR、MSI和PRI的预测效果较好,九个预测样本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53%、1.58%和1.28%;但对反应后强度PSR预测效果较差,平均偏差在12.22%。研究结果为建立炼焦配煤新方法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配煤 焦炭质量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成焦机理
下载PDF
低阶煤溶剂萃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洋洋 卜良辉 +1 位作者 孙宁陵 赵云鹏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8期5-6,9,共3页
低阶煤的高效利用是近年来煤化工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索氏萃取、超声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化学处理辅助萃取和热萃取等溶剂萃取技术在低阶煤组成结构和转化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随着萃取技术的发展,可望从分子... 低阶煤的高效利用是近年来煤化工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索氏萃取、超声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化学处理辅助萃取和热萃取等溶剂萃取技术在低阶煤组成结构和转化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随着萃取技术的发展,可望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低阶煤的组成结构特征,从而实现其高效洁净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溶剂萃取 分子水平 结构特征
下载PDF
生活质量与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卜良辉 杨志波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4期133-134,共2页
论述生存质量(QOL)的定义及其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针对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和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疗效评价现状,提出将QOL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疗效评价。
关键词 生存质量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预防有并发症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卜良辉 罗建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5期52-52,101,共2页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预防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后遗神经痛(PHN)N疗效;及糖皮质激素对有合并症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对有并发症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加用糖皮质激素的(试验组)对照治疗。观察...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对预防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后遗神经痛(PHN)N疗效;及糖皮质激素对有合并症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对有并发症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加用糖皮质激素的(试验组)对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防PHN的疗效:结果:激素组病例愈后PHN出现率低、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通过观察或恢复及增加治疗其并发症的药量,可预防并发症的复发或加重。结论: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少有并发症老年带状疱疹患者PHN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带状疱疹 老年 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伐昔洛韦颗粒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谭谈 卜良辉 《天津社会保险》 2019年第2期42-42,共1页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伐昔洛韦颗粒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单纯伐昔洛韦颗粒治疗方案于对照组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伐昔洛韦颗粒联合治...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伐昔洛韦颗粒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单纯伐昔洛韦颗粒治疗方案于对照组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伐昔洛韦颗粒联合治疗方案于观察组实施。结果:经不同治疗干预方案实施后观察组(86%)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68%)明显提升(P<0.05)。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水疱消退时间、患处结痂时间及结痂全部脱落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伐昔洛韦颗粒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伐昔洛韦颗粒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谭谈 卜良辉 《天津社会保险》 2019年第1期141-141,共1页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的效果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于我院纳入,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5例。在治疗方案的实施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枸地氯雷他定片...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的效果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于我院纳入,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5例。在治疗方案的实施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枸地氯雷他定片、卡介菌多糖核酸。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结果:经不同治疗干预方案实施后观察组(91.1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66.67%)明显提升(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平均IL-17、IL-23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卡介菌多糖核酸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