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侗族歌谣人物形象审美说
1
作者 吴浩 卜蓬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23-26,共4页
一、抗争、进击型的女性形象今天,大家一致认为农业是女性发明的,随着离农业时代越近,女性权威也就越明显,男女分工两性互补的价值天平秤上出现了倾斜:女性备受崇敬。但是当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的时候,男性依靠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生产和生... 一、抗争、进击型的女性形象今天,大家一致认为农业是女性发明的,随着离农业时代越近,女性权威也就越明显,男女分工两性互补的价值天平秤上出现了倾斜:女性备受崇敬。但是当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的时候,男性依靠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生产和生活技术,同时将自己的特权拓展到政治、宗教、社团活动等方面,并人为地制造许多忌讳女性的领域,这样一来,面对强悍的男性世界,女性感到了男性威胁的痛苦及地位彼长此消的困惑,只是随着女性对抗的逐日柔弱,女性对男性随心所欲营造的男性特权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困惑、阵痛也随着年代的推移而随之消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歌谣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母权制 母系氏族 社团活动 父权制 农业时代 形象审美 困惑
下载PDF
月光下的美丽
2
作者 卜蓬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1-41,共1页
年初,法国友人安妮·居里安女士来信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现代中国研究室要出一本书,谈中国本世纪的历史、社会问题,她选择了侗族文化,谈我和贵州一位作家的写作。我理解她那用意。写作当然是有其初衷的。我是侗族,当初选择文学,无... 年初,法国友人安妮·居里安女士来信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现代中国研究室要出一本书,谈中国本世纪的历史、社会问题,她选择了侗族文化,谈我和贵州一位作家的写作。我理解她那用意。写作当然是有其初衷的。我是侗族,当初选择文学,无疑是想借文学这种形式,传达我的思想情感,进行我的思索,为我的民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侗族是一个善良、柔弱的民族。在侗寨里,老人的老人都这样说,荒古洪水滔天,侗族先祖姜良妹在葫芦里幸存下来,用肠子做汉人,骨头做苗人,肉团做侗族,所以汉人聪明,苗人勇猛刚强,而肉团做成的侗人唯有善良与柔弱。就像牛死留下角一样,老人们的话传了一代又一代。侗胞对老辈人的话深信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文化 科研中心 现代中国研究 中华民族大家庭 社会问题 古洪水 思想情感 写作 文学 老人
原文传递
曾波老师
3
作者 卜蓬 《民族文学》 1991年第10期63-66,共4页
74年我到公社中学教书,才算认识了曾波老师。 66年老师集中在县城闹革命,最先刷出的大字报就是打倒牛鬼蛇神曾波。那时我正读高中,颇爱看些志怪之类的书,想象中于是把连名带姓被打上"××"的牛鬼蛇神曾波,和妖魔鬼怪... 74年我到公社中学教书,才算认识了曾波老师。 66年老师集中在县城闹革命,最先刷出的大字报就是打倒牛鬼蛇神曾波。那时我正读高中,颇爱看些志怪之类的书,想象中于是把连名带姓被打上"××"的牛鬼蛇神曾波,和妖魔鬼怪联到一块。后来局势乱糟糟,我回到了乡下,一天,在田头看见一个携红十字药箱的老头正忙着给社员抓药打针灸,老头个子矮墩,说话嗓音略为嘶哑,额头、鼻尖沁着汗水珠,我到公社中学后才知道那是新近调来的老师,叫曾波,我大为惊讶:原来曾波老师是一个和善的老头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波 生理卫生 摇摇头 不分皂白 夜空下 正常教学秩序 校医室 出点 探亲避孕药 身体发育
原文传递
侗族歌谣与侗族民俗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浩 卜蓬 《民族艺术》 1990年第4期93-103,共11页
在侗族地区,民俗与歌谣是紧密相联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侗族民俗,酿造了多彩多姿、品种齐全的侗族歌谣。上山拉木,有拉木歌;下河放排,有放排歌;迎亲嫁娶,有婚嫁歌;竖柱上梁,有上梁歌;宴请宾客,有迎客歌和酒歌……对于侗族来说,要研... 在侗族地区,民俗与歌谣是紧密相联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侗族民俗,酿造了多彩多姿、品种齐全的侗族歌谣。上山拉木,有拉木歌;下河放排,有放排歌;迎亲嫁娶,有婚嫁歌;竖柱上梁,有上梁歌;宴请宾客,有迎客歌和酒歌……对于侗族来说,要研究其歌谣,就不能不论及其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事象 侗族歌谣 民歌演唱 习俗 风俗 人生礼仪 酒歌 民俗活动 婚俗 方言区
原文传递
侗族歌谣审美意识浅谈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浩 卜蓬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15,共5页
侗族歌谣的母体,是侗族先民的原始劳动。侗族先民在围山打猎、围渊驱鱼、伐木拉山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最初的艺术——耶歌。至今流传在湘、黔、桂毗邻地区的原始耶歌,有《捕鱼耶》、《围猎耶》、《拉山耶》等。耶歌内容大都极为简单,如... 侗族歌谣的母体,是侗族先民的原始劳动。侗族先民在围山打猎、围渊驱鱼、伐木拉山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最初的艺术——耶歌。至今流传在湘、黔、桂毗邻地区的原始耶歌,有《捕鱼耶》、《围猎耶》、《拉山耶》等。耶歌内容大都极为简单,如《拉山耶》:“(领)呀罗号/(众)嘿确/(领)拉大木罗/(众)嘿确/(领)脚跟脚罗/(众)嘿确呜/嘿确耶/嘿确/嘿确/嘿确/……”一首耶歌其实就是一句话:“拉大木,脚跟脚”。反复出现的是没有确切含义的纯属鼓动情绪的词句:“嘿确!嘿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歌谣 侗族大歌 叙事歌 歌师 笛子 大段 审美意识 美歌 抒情歌 琵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