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中国乡土语言英译研究——评周领顺等《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灿 卞建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77-80,113,共5页
周领顺等《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立足中国译学语境,以乡土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译者行为批评为理论工具,深入而全面地剖析了中国文学中乡土语言在文化外译中的译介之难与解决策略。以葛浩文为例,从主客观双重角度论述译者翻译思... 周领顺等《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立足中国译学语境,以乡土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译者行为批评为理论工具,深入而全面地剖析了中国文学中乡土语言在文化外译中的译介之难与解决策略。以葛浩文为例,从主客观双重角度论述译者翻译思想与行为的相互印证关系,重点阐释了文本特征对译者翻译思想的干预与塑造。其数据库的建立、新概念的提炼、新模式的总结等学术努力与尝试对在中国文化外译中塑造可敬、可爱、自信的中国形象,增强新时期我国译学的主体性,促进翻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 乡土语言 翻译思想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 被引量:63
2
作者 卞建华 崔永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8,共7页
中国译界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研究从引进、发展、直至深入,历经10余年,成果累累,而各家意见纷纭,有待梳理,以利于开展今后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中国译界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研究从引进、发展、直至深入,历经10余年,成果累累,而各家意见纷纭,有待梳理,以利于开展今后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目的论 引进 应用 研究
下载PDF
汉学与翻译学研究的互促与并进——美国汉学家艾朗诺访谈录 被引量:4
3
作者 卞建华 艾朗诺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3期15-20,共6页
访谈按语:艾朗诺(Ronald Egan),美国著名汉学家,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文化系汉学教授,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攻宋代诗学、宋代士大夫文化与宋代艺术史,尤以《左传》为主。著有《欧阳... 访谈按语:艾朗诺(Ronald Egan),美国著名汉学家,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文化系汉学教授,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攻宋代诗学、宋代士大夫文化与宋代艺术史,尤以《左传》为主。著有《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1984)、《苏轼的言、象、行》(Word,Image,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Shi),1994《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以下简称《美的焦虑》)、《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2013)(以下简称《才女之累》)。译有《李清照集》(The Works of Li Qingzhao,2019),选译过钱謹书的《管锥篇》,即《有限的视野:钱锺书的思想与书信随笔》(Limited Views: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1998),参与撰写《中国剑桥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10)等。2019年2—7月,笔者就美国汉学研究与翻译研究方面的相关问题对艾朗诺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美国汉学研究与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及其与翻译学研究的异同,诗歌翻译中的可译性、策略方法、理想的翻译以及译者的风格,汉学研究与翻译学研究的契合路径及学者型翻译与作家型翻译的异同,中国语言文化如何更好地在英语世界传播及艾朗诺教授的未来翻译计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研究 美国汉学 汉语言文学 学者型 著名汉学家 中国语言文化
下载PDF
文学翻译批评中运用文学接受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被引量:25
4
作者 卞建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苔丝>三个中译本中人物描绘的译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将文学接受理论运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认为:文学接受理论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值得重视和借鉴.然而,如果全盘接受文学接受理论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苔丝>三个中译本中人物描绘的译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将文学接受理论运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认为:文学接受理论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值得重视和借鉴.然而,如果全盘接受文学接受理论的观点,把文学翻译仅仅看作一种译者主体行为,势必会导致唯心主义而陷入理论的谬误,最终使文学翻译批评丧失应有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接受理论 翻译批评 《苔丝》中译本
下载PDF
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 被引量:38
5
作者 卞建华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不再把翻译看作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 ,而是看作一种目的性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研究因而从对译作与原作等值的关注转向对译作发起人、译者和目标语接受者等对译作影响的关注 ,为我们重新思考、评价... 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不再把翻译看作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 ,而是看作一种目的性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研究因而从对译作与原作等值的关注转向对译作发起人、译者和目标语接受者等对译作影响的关注 ,为我们重新思考、评价林语堂的“文化变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派翻译理论 林语堂 文化变译 翻译目的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对诺德“忠诚原则”的解读 被引量:17
6
作者 卞建华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6,13,共5页
中外译界学者对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的“忠诚原则”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旨在探讨该原则的基本内涵、各方评述、进而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作者的观点,并由此引发对原文权威性、规定性和描述性... 中外译界学者对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的“忠诚原则”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旨在探讨该原则的基本内涵、各方评述、进而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作者的观点,并由此引发对原文权威性、规定性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原则 合理性 局限性 原文权威性 规定性 描述性
下载PDF
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 被引量:15
7
作者 卞建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0-45,共6页
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再把翻译看作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而是看作一种目的性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研究因而从对译作与原作等值的关注转向对译作发起人、译者和目标语接受者对等对译作影响的关注,为我们重新思考、评价林... 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再把翻译看作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而是看作一种目的性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研究因而从对译作与原作等值的关注转向对译作发起人、译者和目标语接受者对等对译作影响的关注,为我们重新思考、评价林语堂的“文化变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文化变译” 中国文化典籍 英语 翻译
下载PDF
自译中的变译——以《小评论:林语堂双语文集》为个案 被引量:2
8
作者 卞建华 张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90-95,共6页
林语堂在自译中,未拘泥于原文结构和行文模式,而是针对原文与译文不同的预期读者,采用变译方法,用目的语对原文进行二次阐述。从林语堂的自译效果看,"忠实性"与"创造性"可以并行不悖,忠实是再创造的基础,再创造是... 林语堂在自译中,未拘泥于原文结构和行文模式,而是针对原文与译文不同的预期读者,采用变译方法,用目的语对原文进行二次阐述。从林语堂的自译效果看,"忠实性"与"创造性"可以并行不悖,忠实是再创造的基础,再创造是忠实的表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评论:林语堂双语文集》 自译 变译 忠实 创造
下载PDF
略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变译理论的异同 被引量:5
9
作者 卞建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32-635,共4页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和变译理论都从理想中的翻译走向了现实中的翻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对翻译本质的再思考;对原文的重新定位;对忠实对等观的质疑;对译者和接受者的重视;对翻译目的的强调;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多元化。不过,二者的理...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和变译理论都从理想中的翻译走向了现实中的翻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对翻译本质的再思考;对原文的重新定位;对忠实对等观的质疑;对译者和接受者的重视;对翻译目的的强调;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多元化。不过,二者的理论来源同中有异;在研究态度和研究侧重点上存在着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变译理论 相似性 差别
下载PDF
略谈英语精读课课堂提问的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卞建华 赵威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提问是英语精读课堂教学的常用方式之一 ,体现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交际性。课堂提问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一堂英语精读课成功与否。笔者在十年精读课教学实践基础上 ,从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方式两个方面探讨了英语精读课课堂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精读课教学 提问策略 高校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翻译课中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卞建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传统教学手段限制了翻译课教学的速度和教学信息量的输入,对翻译课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文章参照信息论和文本类型理论的观点,探讨了在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
关键词 翻译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 信息论 必要性 策略
下载PDF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卞建华 《德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3-38,共6页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教学方面多有建树。本文在总结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弗米尔、诺德对翻译教学相关论述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翻译教学现状、不足以及该派理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翻译教学 翻译目的 翻译类型 翻译标准
下载PDF
“译”即“易”——林语堂“入西述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卞建华 石灿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从“翻译”“对西讲中”和“入西述中”等概念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林语堂“入西述中”过程中采取的导语整合、互文类比、阐释注释、萃取拓展和亦译亦写型策略。结果发现,林语堂具有多维身份,他不仅是中西文化大使,而且是语言学家、... 从“翻译”“对西讲中”和“入西述中”等概念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林语堂“入西述中”过程中采取的导语整合、互文类比、阐释注释、萃取拓展和亦译亦写型策略。结果发现,林语堂具有多维身份,他不仅是中西文化大使,而且是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编辑,因而其文化观、语言观、文学观和翻译观四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其“入西述中”策略是其文化观、翻译观和文化译介目的在实践层面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对西讲中 入西述中 中西融通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下载PDF
历史语境中的译者身份之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卞建华 石灿 《德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4-67,共4页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连接文本、读者乃至源语言语境、目的语语境的关键因素。历史语境中的译者身份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被忽视到被认可的过程,这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对翻译的认知差异,更是我们进一步研究译者主体性的基础。
关键词 译者身份 译者主体性 翻译史
下载PDF
“创优似竞赛”溯源
15
作者 卞建华 刘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观点 ,译界对此褒贬不一。本文旨在对该观点进行追根溯源 ,进而对其内涵以及翻译中的译文与原文、译者与原作者、翻译与创作的关系问题作出探讨。“创优似竞赛”的翻译观 ,既是许先生个人经验所出 ,又... “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观点 ,译界对此褒贬不一。本文旨在对该观点进行追根溯源 ,进而对其内涵以及翻译中的译文与原文、译者与原作者、翻译与创作的关系问题作出探讨。“创优似竞赛”的翻译观 ,既是许先生个人经验所出 ,又是中外翻译理论的结晶 ,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优似竞赛 溯源 原文 译文 关系
下载PDF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渭川田家》三种英译文谈起
16
作者 卞建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9-12,21,共5页
作者通过对<渭川田家>三种英译文的比较赏析,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作出思考,认为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的主体性的影响;散体译诗和韵体译诗并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翻... 作者通过对<渭川田家>三种英译文的比较赏析,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作出思考,认为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的主体性的影响;散体译诗和韵体译诗并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容的翻译方法;评价译诗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译者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原诗的命脉,在措辞和句式上进行精心选择,并创作出了具有独立内在生命的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川田家》 命脉 选择 译者主体性 期待视野
下载PDF
《渭川田家》三种英译文的比较赏析及思考
17
作者 卞建华 《德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4-98,共5页
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赏析王维《渭川田家》的三种英译文,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做出思考,认为译者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原诗的命脉,在措辞和句式上进... 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赏析王维《渭川田家》的三种英译文,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做出思考,认为译者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原诗的命脉,在措辞和句式上进行精心选择,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独立意义和内在生命的译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英译文 原诗 诗歌翻译 译诗 措辞 句式 内在生命 王维 唐诗 《渭川田家》 唐诗
下载PDF
基于中西融通的文本选择与对外译介
18
作者 卞建华 石灿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30-36,共7页
促进中外话语体系的有效对接,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助力中外文化的和谐共生,是翻译在新时代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下,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且要融进去的当代,... 促进中外话语体系的有效对接,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助力中外文化的和谐共生,是翻译在新时代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下,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且要融进去的当代,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及其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思想和实践,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依然值得学习和借鉴。面对全球化过程中的"逆全球化"声音,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实践启示我们要瞄准西方受众及其特定文化需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清晰筹划,制定合理的措施,采取合适的策略,助力中国文化走进西方受众的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融通 文本选择 对外译介 中外话语体系 有效对接
下载PDF
词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9
作者 卞建华 闫德凤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从词语的角度 ,分五个方面举例探讨了词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中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词语翻译问题 。
关键词 词语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商业银行个人信用等级评估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卞建华 瞿坦 《中国金融电脑》 2003年第7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信用等级评估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