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惊恐障碍误诊62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费春华 卞慧莲 +4 位作者 张平 李颖 周德云 张敏 杜昊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在诊治过程中的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6月我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接诊的62例惊恐障碍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首诊因胸闷、心慌、头晕或恶心等表现误诊为冠心病29例,脑供血不...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在诊治过程中的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6月我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接诊的62例惊恐障碍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首诊因胸闷、心慌、头晕或恶心等表现误诊为冠心病29例,脑供血不足12例,高血压7例,胃肠神经症7例,颈性眩晕4例,哮喘2例,癔病1例。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均确诊为惊恐障碍,予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抗焦虑治疗,60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偶有发作,但能完全自我控制。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多首诊于多在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误诊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障碍 误诊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哮喘
下载PDF
哌甲酯控释片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费春华 杜昊 +5 位作者 卫霞 张平 卞慧莲 褚叶青 朱群花 钱斌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片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41例ADHD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哌甲酯控释片口服12周。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每周1次的CBT,共12次。分别在基线、治... 目的:探讨哌甲酯控释片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41例ADHD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哌甲酯控释片口服12周。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每周1次的CBT,共12次。分别在基线、治疗后4、8、12周末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SQ)、ADHD筛查量表(SNAP-IV)-父母版的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SNAP-IV总分、注意力因子分、多动冲动因子分均较基线显著下降(F=125.14,70.58,126.44;P均<0.001);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F=42.18,32.72,43.75;P均<0.01)。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SAS及ASQ评分均较基线时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12周时研究组SAS评分及AS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哌甲酯控释片联合CBT较单一哌甲酯控释片能更有效地改善ADH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哌甲酯控释片
下载PDF
上海市远郊社区全科医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费春华 杜昊 +1 位作者 张平 卞慧莲 《国际神经精神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7-47,共11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3月至9月,对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焦虑、抑郁情绪和职业倦怠状况,其中焦虑情绪调查采用广泛焦虑量表(GAD-7),抑...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3月至9月,对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焦虑、抑郁情绪和职业倦怠状况,其中焦虑情绪调查采用广泛焦虑量表(GAD-7),抑郁情绪调查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职业倦怠情况调查采用22项汉化版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采用二分类logistic后退法回归分析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采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242例全科医生(100%)的问卷被有效回收。职业倦怠症状检出率为66.5% (161人),其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的检出率分别为18.6% (45人),51.2% (124人)和16.5% (40人)。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工作压力和抑郁情绪是职业倦怠及职业倦怠各维度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尤其是去人格化。缺乏合理的晋升机制、较大的工作压力和抑郁情绪,收入不高可能是影响全科医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建立科学的晋升机制,优化全科医生工作任务分配,重视全科医生抑郁情绪,提高收入,从而缓解全科医师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职业倦怠 社区卫生中心 PHQ-9 GAD-7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卞慧莲 郑敏 +1 位作者 袁丹红 张群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0期151-153,共3页
目的对照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0例抑郁症患者,以入组顺序分为对照组(单数)和观察组(偶数),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 目的对照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0例抑郁症患者,以入组顺序分为对照组(单数)和观察组(偶数),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帕罗西汀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自评量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