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分配正义
1
作者 卞桂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诉求机会均等与伦理关怀的分配正义是新时代社会公共信任建设的题中之义。公共资源是公配正义的物质前提,品德是分配正义的必备条件。分配正义不仅可促成经济−政治−社会的有效互动、推动社会信任的合理循环,也有益于提升公民的权力−权... 诉求机会均等与伦理关怀的分配正义是新时代社会公共信任建设的题中之义。公共资源是公配正义的物质前提,品德是分配正义的必备条件。分配正义不仅可促成经济−政治−社会的有效互动、推动社会信任的合理循环,也有益于提升公民的权力−权利意识。强化分配正义中的社会公共信任建设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分配正义的实践既要谨防分配的绝对平均化,忽视个体差异的经济化,更要杜绝过程中对地位、金钱或关系的依赖。理想的分配是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在分配−发展中诉求公共资源分配的他律与自律结合,突出分配的发展原则、公正原则及共享原则。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有赖于执政党认知力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升,要有对社会客观规律与人民群众的敬畏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共信任 分配正义 伦理 道德
下载PDF
“愚公移山”:新时代党员干部道德示范的精神支点
2
作者 卞桂平 《理论导刊》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毛泽东同志的“老三篇”从不同侧面树立了三个不同的道德示范典型。《愚公移山》因与中华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相通而彰显出典型的实践价值,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道德示范的精神支点。立足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弘扬“愚公移山”的四种精神... 毛泽东同志的“老三篇”从不同侧面树立了三个不同的道德示范典型。《愚公移山》因与中华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相通而彰显出典型的实践价值,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道德示范的精神支点。立足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弘扬“愚公移山”的四种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精神、“埋头苦干”的实干笃行精神、“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知难而进”的历史主动精神。这四种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的历史情境下“愚公移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公移山” 道德示范 精神支点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意识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卞桂平 张朝霞 焦晶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7,共3页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物化意识凸显、自卑心理强、务实精神不足等主体意识弱化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变迁的成长环境,不良的教育状况,消极的文化心理,以及现行体制的负面影响。为此,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物化意识凸显、自卑心理强、务实精神不足等主体意识弱化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变迁的成长环境,不良的教育状况,消极的文化心理,以及现行体制的负面影响。为此,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识,要优化教育环境,注重人文关怀,消除体制上的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主体意识 原因 塑造
下载PDF
回眸与展望: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主体意识建构的理性审视 被引量:4
4
作者 卞桂平 焦晶 杨艳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提高农民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主体素质的内在要求。重点应从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弘扬先进文化、培育主体精神;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民权益等四个方面建构农民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回眸 展望 主体意识 理性审视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与多方协同治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卞桂平 焦晶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173,共3页
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所凸显的消极依赖意识、自我封闭意识、唯我独尊意识及放任自流意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逐渐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瓶颈。当前,塑造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着力提升留守儿童独立自主意... 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所凸显的消极依赖意识、自我封闭意识、唯我独尊意识及放任自流意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逐渐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瓶颈。当前,塑造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着力提升留守儿童独立自主意识;扎实推进农村教育,创新留守儿童德育培养新模式;落实政府相关决策,夯实留守儿童精神关爱的现实基础等方面,经多方协同治理从而实现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精神世界 困境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基于Canny算法的自适应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卞桂平 秦益霖 《电子设计工程》 2017年第10期53-56,60,共5页
图像边缘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存在高斯滤波函数方差和阈值选取上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首先运用复合形态学滤波取代高斯滤波,然后运用Otsu算法进行高低双... 图像边缘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存在高斯滤波函数方差和阈值选取上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首先运用复合形态学滤波取代高斯滤波,然后运用Otsu算法进行高低双阈值的自适应选取;最后连接边缘并运用数学形态学对边缘进行细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和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CANNY算子 形态学 OTSU法 边缘细化
下载PDF
从主体意识到公共意识:现代人价值思维之应然转换 被引量:6
7
作者 卞桂平 邹颖佳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37,共4页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当前,在市场经济促成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私欲膨胀又让人陷入"自我沉沦"的危机,突出表现为政治领域的用权不当、经济领域的物化...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当前,在市场经济促成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私欲膨胀又让人陷入"自我沉沦"的危机,突出表现为政治领域的用权不当、经济领域的物化泛滥、文化领域的学术腐败以及公共领域的公德沦丧等等。其原因主要在于:政治公信力式微、市场经济逐利性、传统文化负效应以及公共舆论缺失。主体意识的当下纠偏,要求必须确立公共意识的价值取向。要确保制度公正、培育公共理念、弘扬核心价值观以及构建公民社会,在多维关照中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 价值思维 主体意识 公共意识 应然转换
下载PDF
浅议立德树人:内涵、实质及要求 被引量:17
8
作者 卞桂平 焦晶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50-52,共3页
"立德树人"是指作为起主导功能的教育者不断涵养内在品质,并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断培育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起积极贡献的人才的过程。"立德树人"的主体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立德"与&q... "立德树人"是指作为起主导功能的教育者不断涵养内在品质,并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断培育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起积极贡献的人才的过程。"立德树人"的主体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立德"与"树人"的关系是"德"与"得"的关系;"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是关联"立德树人"的价值指向问题。当前,"立德树人"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不断提升教育者的道德水准以及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内涵 实质 要求
下载PDF
当代农民精神世界构建:主体意识及其培养 被引量:2
9
作者 卞桂平 杨艳春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93,共3页
提高农民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主体素质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农民主体意识的实然现状及其原因做了系统、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弘扬先进文化、培育主体精神;加强制度建... 提高农民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主体素质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农民主体意识的实然现状及其原因做了系统、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弘扬先进文化、培育主体精神;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民权益等四个方面探索了农民主体意识构建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主体意识 现状 路径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成因与对策——基于江西省部分市县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卞桂平 焦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5-60,共6页
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对部分县市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普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儒家伦理中的公共精神困境与超越径路——以“差序格局”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卞桂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72,共4页
公共精神的普遍缺失已然成为时下不争的客观事实。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剥离出问题的真正动因成为当务之急。追根溯源,作为个体精神结构之一的儒家伦理就成为问题肇始的原始成因之一。"差序格局"概念因其对儒家伦理特有的... 公共精神的普遍缺失已然成为时下不争的客观事实。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剥离出问题的真正动因成为当务之急。追根溯源,作为个体精神结构之一的儒家伦理就成为问题肇始的原始成因之一。"差序格局"概念因其对儒家伦理特有的理论解释力,成为当下探讨儒家伦理公共精神困境以及重建的有效借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差序格局 公共精神 超越径路
下载PDF
刍议公共精神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8
12
作者 卞桂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作为思维与意志的内在统一,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与"精神"的生态式联袂。其中,"公共"所凸显的是"伦理同一性",而"精神"则标示着"道德主体性"。公共精神就是以"伦理... 作为思维与意志的内在统一,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与"精神"的生态式联袂。其中,"公共"所凸显的是"伦理同一性",而"精神"则标示着"道德主体性"。公共精神就是以"伦理同一性"为价值根基的"道德主体性",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是否具有公共精神是衡量个体、民族以及国家能否迈向现代化的价值依据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精神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下载PDF
基于伦理视阈的公共信任意涵阐释 被引量:7
13
作者 卞桂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5,共7页
公共信任与公共不信任的本质区分在于,行为主体能否基于价值层面形成对伦理普遍性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除此以外,公共信任是基于伦理之"公"的普遍性信任,而私人信任则是基于私人生活的"圈子信任"。因而,公共信任就... 公共信任与公共不信任的本质区分在于,行为主体能否基于价值层面形成对伦理普遍性的认知、认同与践行。除此以外,公共信任是基于伦理之"公"的普遍性信任,而私人信任则是基于私人生活的"圈子信任"。因而,公共信任就是思维与意志的同一,是基于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性。公共信任与政府信任、公众信任、信任公共品以及公共信用诸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既属于公共信任的不同侧面,同时又是对伦理普遍性与道德主体性的不同向度的诠释。培育公共信任,既有赖于私人信任的拓展,更要铸就制度信任的伦理普遍性基础,唯有如此才会实现伦理之"公"从"概念"到"理念"的转换,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预定和谐"才有生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任 伦理同一性 道德主体性 意涵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世界:主体意识及其培养 被引量:6
14
作者 卞桂平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2,共3页
作为当今社会涌现的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主体意识的消极样态难免影响到这一特殊群体内在潜能的有效生长。积极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健全的主体精神,... 作为当今社会涌现的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主体意识的消极样态难免影响到这一特殊群体内在潜能的有效生长。积极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健全的主体精神,对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主体意识 困惑 培养
下载PDF
自由与孤独:农民工生存困境的心理机制探析——从弗洛姆《逃避自由》一书说起 被引量:5
15
作者 卞桂平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68,共3页
由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民工潮",一方面使农民工从原始束缚中获得自由,确证了自身力量;另一方面,在陌生环境与竞争压力面前,他们也倍感孤独与彷徨,在"消极的自由"中却无法得到真实的安全感。"城市化"弊端的... 由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民工潮",一方面使农民工从原始束缚中获得自由,确证了自身力量;另一方面,在陌生环境与竞争压力面前,他们也倍感孤独与彷徨,在"消极的自由"中却无法得到真实的安全感。"城市化"弊端的克服,一是农民工要确立积极心态、提升个体素质;二是城市要注重人文关怀、拓展归属意识;三是政府要消除制度壁垒、确保农民权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生互动中使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得以健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自由 孤独 生存困境 心理机制
下载PDF
公共精神:共产党员的核心品质 被引量:4
16
作者 卞桂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76-80,117,共6页
基于个体品质的公共精神是共产党员所具有的应然特质,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表征与保证。当前,党员的平等、权利、责任及参与等公共精神的相对式微必然成为其先进性作用发挥的潜在阻力,势必影响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明... 基于个体品质的公共精神是共产党员所具有的应然特质,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表征与保证。当前,党员的平等、权利、责任及参与等公共精神的相对式微必然成为其先进性作用发挥的潜在阻力,势必影响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明确与夯实党员的公共精神已成为现时代的必须: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明辨意识;二是坚持党性修养,培育宗旨意识;三是夯实制度基础,建立规范意识;四是要践履公共生活,强化参与意识,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党员公共精神的合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 公共精神 先锋模范作用 平等 权利 责任
下载PDF
伦理精神:爱国主义之价值维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卞桂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46,82,共6页
爱国主义之本质在于伦理,以"精神"为其显著标识。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价值霸权初现端倪,公权与财富之伦理日渐丧失,以"伦理精神"为标识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衰落。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必须基于"个体—国家"... 爱国主义之本质在于伦理,以"精神"为其显著标识。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价值霸权初现端倪,公权与财富之伦理日渐丧失,以"伦理精神"为标识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衰落。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必须基于"个体—国家"之伦理实体性,不断夯实"为人民服务"的制度基础,实施多层面的伦理精神生态链修复,在"个体"伦理情感的持续归属中迈向社会的和谐与至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伦理 伦理精神
下载PDF
公共精神的“伦理—道德”形态及其现实意蕴 被引量:5
18
作者 卞桂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4,共5页
公共精神的"伦理"形态和"道德"形态实质上是两种"异质同构"的存在。"伦理"形态是客观的存在,"道德"形态是主观存在,二者统一于人伦规范和人德规范。因此,公共精神的普遍构建不仅要... 公共精神的"伦理"形态和"道德"形态实质上是两种"异质同构"的存在。"伦理"形态是客观的存在,"道德"形态是主观存在,二者统一于人伦规范和人德规范。因此,公共精神的普遍构建不仅要求内在德性的造就,也要依赖外在刚性要求的型塑,在"外—内"的生态中造就公共精神。当代公共精神的构建应包含如下举措:加强公德教育,培育现代人的公共感;完善奖惩机制,形成"德—得"生态互动;净化社会环境,形成遵道贵德的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伦理 道德
下载PDF
略论“伦理能力”:意涵、问题与培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卞桂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伦理能力指主体在实践境域中认知、认同并践行伦理同一性之能力,是道德主体性的重要表征。伦理能力日渐退隐之中国表征是:政治领域官员与群众之于权力及权利的伦理认知缺失,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物化,文化领域价值多元、多样及多变,公共领... 伦理能力指主体在实践境域中认知、认同并践行伦理同一性之能力,是道德主体性的重要表征。伦理能力日渐退隐之中国表征是:政治领域官员与群众之于权力及权利的伦理认知缺失,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物化,文化领域价值多元、多样及多变,公共领域社会公德沦丧。其成因在于传统人伦终结、现实境域不公、法治精神式微及公共舆论缺失。主体伦理能力养育必须基于家庭、社会、国家诸实体的伦理场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伦理能力 意涵 问题 培育
下载PDF
公共精神的伦理形态及逻辑进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卞桂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7,共5页
公共精神的实质在于人们在现代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价值进行澄明、维护和持守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品质与精神样态,其生成进路依循的是"伦理—道德"的生态范式,体现的是"规范→德性→德行"的动态逻辑过程。公共精神的"... 公共精神的实质在于人们在现代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价值进行澄明、维护和持守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品质与精神样态,其生成进路依循的是"伦理—道德"的生态范式,体现的是"规范→德性→德行"的动态逻辑过程。公共精神的"规范"形态是原始、自然样态,依据并呈现的是"伦—理"生态;公共精神的"德性"形态是形象、现实样态,依据并呈现的是"道—德"生态;公共精神的"德行"形态是真实、充分样态,依据并呈现的是"德—行"生态。"规范→德性→德行"的伦理形态所标识的正是公共精神"潜在→自在→自为"的逻辑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规范 德性 德行 进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