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链RNA通过激活PKR/eIF2α通路抑制恶性胶质瘤生长和迁移
1
作者 燕群 卞莎莎 束敏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目的研究放疗模拟剂博来霉素(Zeocin)诱导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对PKR(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通路激活和RNA m6A相关酶的影响,从而探索其抑制恶性胶质瘤生长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划痕实... 目的研究放疗模拟剂博来霉素(Zeocin)诱导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对PKR(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通路激活和RNA m6A相关酶的影响,从而探索其抑制恶性胶质瘤生长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划痕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实验检测Zeocin处理后的恶性胶质瘤细胞生长和迁移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检测甲基修饰酶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J2抗体检测Zeocin处理胶质瘤细胞后细胞内dsRNA的产生水平;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相关甲基修饰酶的表达水平、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R(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R)及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ng factor 2α,eIF2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放疗模拟剂Zeocin显著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Zeocin处理恶性胶质瘤细胞可产生内源的双链RNA增多;随着Zeocin浓度的增加,磷酸化的PKR与eIF2α水平均显著上升;Zeocin可以剂量依赖性下调胶质瘤细胞内总m6A水平;Zeocin可以选择性下调甲基化酶METTL14的蛋白水平;Zeocin对m6A相关酶的mRNA水平无影响。结论Zeocin可能通过下调恶性胶质瘤细胞中RNA的m6A水平,产生较多的dsRNA,进而激活PKR/eIF2α免疫调节通路,最终导致肿瘤生长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m6A甲基化 RNA修饰 双链RNA PKR
下载PDF
一个Cockayne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娜娜 卞莎莎 +4 位作者 王青青 杨科 娄桂予 霍晓东 廖世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0-795,共6页
目的:分析一个Cockayne综合征家系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分析该家系成员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2742个基因靶向捕获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对患者... 目的:分析一个Cockayne综合征家系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分析该家系成员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2742个基因靶向捕获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对患者及家属的致病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先证者表现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特殊面容以及脑萎缩、钙化等表现;其弟弟临床表现类似。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发现先证者为ERCC8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包括c.394-398 delTTACA(p.L132fs*6)的缺失移码突变和c.37G>T(p.E13*)的无义突变,分别来源于表型正常的父亲和表型正常的母亲;其妹妹为ERCC8 c.394-398 delTTACA突变携带者,表型正常。产前诊断结果提示胎儿ERCC8基因c.394-398、c.37均为野生型,新生儿随访表型正常。结论:先证者的发病基础为母源性和父源性的ERCC8基因突变,该研究可为Cockayne综合征的遗传学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ayne综合征 ERCC8基因 高通量测序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一个B1型短指/趾畸形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青青 卞莎莎 +5 位作者 王圣然 娄桂予 王鑫 秦利涛 郝冰涛 廖世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一个B1型短指/趾畸形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该家系成员进行临床检查,采集3例正常亲属和5例B1型短指/趾畸形患者的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2742个基因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发现基因突变位点后对家系患者及正常亲属... 目的:研究一个B1型短指/趾畸形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该家系成员进行临床检查,采集3例正常亲属和5例B1型短指/趾畸形患者的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2742个基因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发现基因突变位点后对家系患者及正常亲属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患者的手足外观均可见双手大拇指宽大畸形,2~5指短小、末节指骨明显缩短或缺失,中、末节指骨关节处皮肤纹理消失,畸形指/趾的指甲小而且发黑;所有患者足部均有受累;X线片显示双手大拇指末节指骨发育畸形,第2~5指骨末端缺失,部分中节指骨发育不良及中、末节指骨融合;双足X线片显示双足第2~5趾均有中节趾骨缺失,部分末节趾骨发育畸形。在该家系所有患者中均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基因上c.2290delG(p.A764fs*10)杂合突变,而在正常亲属中未发现此突变。结论:ROR2基因的c.2290delG突变可能为该家系的致病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型短指/趾 ROR2基因 二代测序 ROR2蛋白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财政工作创新思路分析
4
作者 杨渊 卞莎莎 《金融文坛》 2021年第2期0246-0248,共3页
进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 进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眼下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比较多。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和起到关键性意义的工作,就是乡镇财政工作。如何做好乡镇财政工作,帮助乡镇财政工作的思路进行创新,使乡镇财政工作能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发展过程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帮助,是本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镇财政 创新
下载PDF
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家系的MYO7A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圣然 秦利涛 +7 位作者 丁克越 郝冰涛 卞莎莎 王兆坤 王青青 王鑫 张卫华 廖世秀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65-969,共5页
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MYO7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病史采集、全身体格检查、听力检查.收集先证者及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使用二代捕获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对先... 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MYO7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病史采集、全身体格检查、听力检查.收集先证者及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使用二代捕获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对先证者父母MYO7A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qPCR分析.结果先证者双耳对称,出生后3天发现双耳听力异常,听阈110~120 dBnHL,无前庭及视网膜病变,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哥哥为耳聋患儿,父母无耳聋病史.二代捕获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为MYO7A基因c.462C>A(p.Cys154Ter)无义和第43~46外显子缺失(EX4346 Del)复合杂合突变.经Sanger测序和qPCR分析验证,c.462C>A突变遗传自母亲,而EX43_46 Del突变来源于父亲.氨基酸功能影响预测提示两种突变均为致病性突变.结论发现了一个新的MYO7A基因突变EX43_46Del及一个新的MYO7A基因致病性复合杂合突变,丰富了MYO7A基因突变谱,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耳聋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耳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MYO7A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一例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的突变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莉 娄桂予 +4 位作者 卞莎莎 秦利涛 杨科 张冰 廖世秀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对一例疑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Juvenile Parkinsonism,JP)的患者进行临床及遗传学分析。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采用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技术对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并对可疑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 目的对一例疑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Juvenile Parkinsonism,JP)的患者进行临床及遗传学分析。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采用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技术对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并对可疑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患者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姿势障碍,多巴胺治疗效果好。高通量测序显示其Parkin基因存在c.1381dupC和c.619-1G>C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生物信息学预测二者均为致病性突变。结论患者为Parki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引起的JP。高通量测序技术是JP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二代测序 PARKIN基因
原文传递
1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角蛋白9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兆坤 秦利涛 +3 位作者 王圣然 卞莎莎 王鑫 廖世秀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7期662-664,共3页
目的分析1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EPPK)家系角蛋白9(keratin 9,KRT9)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产前诊断.方法收集EPPK家系6例患者及家系所有表型正常成员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KRT9基因第1~7... 目的分析1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EPPK)家系角蛋白9(keratin 9,KRT9)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产前诊断.方法收集EPPK家系6例患者及家系所有表型正常成员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KRT9基因第1~7外显子,并采用Sanger法进行基因测序检测KRT9基因突变.明确KRT9基因突变后,采集先证者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并随访.结果 6例患者均检测到KRT9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c.487C>T(p.R163W)杂合突变,该突变可导致其编码的第163位精氨酸被色氨酸代替(p.R163W),家系中表型正常成员该位点均无突变;先证者羊水产前诊断结果示胎儿未携带致病突变c.487C>T,新生儿出生后随访12个月,未见EPPK表型.结论 KRT9基因c.487C>T(p.R163W)杂合突变是该EPPK家系的致病机制,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可有效降低生育患病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 KRT9基因 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