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热层子午风季节变化特征分析——EISCAT雷达观测与HWM07模型比较
1
作者
占卫家
蔡红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5-31,共7页
利用2008~2011年间EISCAT(european incoherent SCATter)雷达场向观测数据计算低F层子午风,分析比较了其季节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低太阳活动期间,白天的极向子午风在冬季最强,在夏季最弱;白天极向子午风在夏季的持续时间最短;夜晚...
利用2008~2011年间EISCAT(european incoherent SCATter)雷达场向观测数据计算低F层子午风,分析比较了其季节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低太阳活动期间,白天的极向子午风在冬季最强,在夏季最弱;白天极向子午风在夏季的持续时间最短;夜晚的赤道向子午风在春季最大。对比发现HWM07(horizontal wind model 07)模式在低太阳活动期间基本上能够较好重现低F层中性子午风的日变化特征,预测结果和雷达观测都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即白天出现极向子午风夜晚,出现赤道向子午风。具体地比较发现,模式的预测结果在春夏季与雷达结果相差较大,而在秋冬季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风
季节变化
太阳活动低年
EISCAT
HWM0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暴期间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特征——DMSP卫星观测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康俊
蔡红涛
+4 位作者
程力君
马淑英
占卫家
沈格
李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41-3550,共10页
本文利用DMSP F13和F15卫星观测数据,对2001—2005年58个磁暴(-472nT≤Min.Dst≤-71nT)期间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观测表明,磁暴期间,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主要发生在极尖区和夜间极光椭圆区.在北半球,磁正午前,...
本文利用DMSP F13和F15卫星观测数据,对2001—2005年58个磁暴(-472nT≤Min.Dst≤-71nT)期间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观测表明,磁暴期间,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主要发生在极尖区和夜间极光椭圆区.在北半球,磁正午前,高速的离子上行(≥500m·s-1)多集中在65°MLat以上;午后,高速离子上行区向低纬度扩展,上行速度要略高于午前;在南半球,磁午夜前,DMSP卫星在考察区域内几乎所有的纬度上都观测到了高速上行的离子;午夜后,各纬度上观测到上行离子的速度明显降低.离子上行期间,DMSP卫星在极区顶部电离层高度上也频繁地观测到电子/离子增温,且电子增温发生的频率要远高于离子增温.O+密度变化分析显示,DMSP卫星磁暴期间观测到的上行离子更多地源于顶部电离层高度.这些结果表明电子增温在驱动暴时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上行
电子增温
高纬电离层
磁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LDI的EISCAT/ESR雷达观测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格
蔡红涛
+3 位作者
李飞
周康俊
占卫家
黄定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32-3540,共9页
本文利用2009—2011年EISCAT/ESR雷达的场向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层占优电离层(ELDI)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特征.地面雷达观测表明,极区ELDI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冬季和早春发生率较高.EISCAT雷达(极光椭圆纬...
本文利用2009—2011年EISCAT/ESR雷达的场向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层占优电离层(ELDI)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特征.地面雷达观测表明,极区ELDI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冬季和早春发生率较高.EISCAT雷达(极光椭圆纬度)观测到的ELDI多出现在磁午夜扇区,平均持续30min;ESR雷达(极尖/极隙区纬度)观测到的ELDI多出现在磁正午附近,平均持续14min,表现出与之前无线电掩星观测结果不一致的日变化特征.在ELDI事件期间,两处雷达观测到的电离层NmE/NmF2比值和E层厚度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事例分析证实E层电子增强和F层电子密度耗空都能够独立地导致ELDI,然而,统计分析表明上述两个过程对ELDI的形成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
E层占优电离层
粒子沉降
等离子体对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热层子午风季节变化特征分析——EISCAT雷达观测与HWM07模型比较
1
作者
占卫家
蔡红涛
机构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自然科学与数学学院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5-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159,41431073,41574148)资助
文摘
利用2008~2011年间EISCAT(european incoherent SCATter)雷达场向观测数据计算低F层子午风,分析比较了其季节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低太阳活动期间,白天的极向子午风在冬季最强,在夏季最弱;白天极向子午风在夏季的持续时间最短;夜晚的赤道向子午风在春季最大。对比发现HWM07(horizontal wind model 07)模式在低太阳活动期间基本上能够较好重现低F层中性子午风的日变化特征,预测结果和雷达观测都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即白天出现极向子午风夜晚,出现赤道向子午风。具体地比较发现,模式的预测结果在春夏季与雷达结果相差较大,而在秋冬季比较一致。
关键词
子午风
季节变化
太阳活动低年
EISCAT
HWM07
Keywords
meridional wind
seasonal variation
solar minimum
european incoherent SCATter
horizontal wind model 07
分类号
P352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暴期间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特征——DMSP卫星观测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康俊
蔡红涛
程力君
马淑英
占卫家
沈格
李飞
机构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武汉大学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41-355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4122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159)
+2 种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20130141110032)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P20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41431073)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利用DMSP F13和F15卫星观测数据,对2001—2005年58个磁暴(-472nT≤Min.Dst≤-71nT)期间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观测表明,磁暴期间,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主要发生在极尖区和夜间极光椭圆区.在北半球,磁正午前,高速的离子上行(≥500m·s-1)多集中在65°MLat以上;午后,高速离子上行区向低纬度扩展,上行速度要略高于午前;在南半球,磁午夜前,DMSP卫星在考察区域内几乎所有的纬度上都观测到了高速上行的离子;午夜后,各纬度上观测到上行离子的速度明显降低.离子上行期间,DMSP卫星在极区顶部电离层高度上也频繁地观测到电子/离子增温,且电子增温发生的频率要远高于离子增温.O+密度变化分析显示,DMSP卫星磁暴期间观测到的上行离子更多地源于顶部电离层高度.这些结果表明电子增温在驱动暴时电离层离子整体上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离子上行
电子增温
高纬电离层
磁暴
Keywords
Ion up-flow
Electron heating
High-latitude ionosphere
Geomagnetic storm
分类号
P352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LDI的EISCAT/ESR雷达观测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格
蔡红涛
李飞
周康俊
占卫家
黄定娟
机构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武汉大学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32-354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4122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159
+2 种基金
4143107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20130141110032)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P201002)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利用2009—2011年EISCAT/ESR雷达的场向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层占优电离层(ELDI)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特征.地面雷达观测表明,极区ELDI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冬季和早春发生率较高.EISCAT雷达(极光椭圆纬度)观测到的ELDI多出现在磁午夜扇区,平均持续30min;ESR雷达(极尖/极隙区纬度)观测到的ELDI多出现在磁正午附近,平均持续14min,表现出与之前无线电掩星观测结果不一致的日变化特征.在ELDI事件期间,两处雷达观测到的电离层NmE/NmF2比值和E层厚度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事例分析证实E层电子增强和F层电子密度耗空都能够独立地导致ELDI,然而,统计分析表明上述两个过程对ELDI的形成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极区
E层占优电离层
粒子沉降
等离子体对流
Keywords
Polar region
E-layer dominated ionosphere
Auroral precipitation
Plasma convection
分类号
P352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热层子午风季节变化特征分析——EISCAT雷达观测与HWM07模型比较
占卫家
蔡红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磁暴期间高纬顶部电离层离子上行特征——DMSP卫星观测
周康俊
蔡红涛
程力君
马淑英
占卫家
沈格
李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太阳活动期间极区ELDI的EISCAT/ESR雷达观测
沈格
蔡红涛
李飞
周康俊
占卫家
黄定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