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与患者年龄比值对不同手术方法远期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林任 占松彪 +7 位作者 钱结胜 贺海朋 招扬 吕俊兵 彭嘉欣 张义博 陈惠宁 殷恒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8-605,共8页
目的探讨瘤体最大径与患者年龄的比值(R)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患者接受血管腔内修复术(EVAR)与开放手术修复(OSR)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接... 目的探讨瘤体最大径与患者年龄的比值(R)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患者接受血管腔内修复术(EVAR)与开放手术修复(OSR)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17例I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6例,女性51例,年龄(69.7±8.3)岁(范围:37~87岁)。计算所有患者的R值,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立模型,计算最佳截断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EVAR组和OSR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EVAR组和OSR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3∶1匹配(卡钳值为0.05),并根据R的截断值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患者术后疗效及生存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病死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干预率。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生存曲线使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差异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EVAR组198例,OSR组66例。ROC曲线建立模型得出R值的最佳截断值为0.90,将两组病例分为R<0.90、R≥0.90两层。其中R<0.90的患者112例(EVAR 84例,OSR 28例);R≥0.90的患者152例(EVAR 114例,OSR 38例);随访时间为(23.6±1.6)个月(范围:1~70个月)。在R≥0.90分层中,EVAR组在全因病死率(26.3%比5.3%,χ^(2)=7.600,P=0.006)、并发症发生率(44.7%比26.3%,χ^(2)=4.025,P=0.045)、二次干预率(31.6%比13.2%,χ^(2)=4.910,P=0.027)均高于OSR组。而在R<0.90分层中,两组全因病死率(13.1%比10.7%,χ^(2)=0.109,P=0.741)、并发症发生率(28.6%比35.7%,χ^(2)=0.507,P=0.477)及二次干预率(14.3%比21.4%,χ^(2)=0.353,P=0.55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R≥0.90的IAAA患者,OSR的术后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干预率较EVAR可能更优;对于R<0.90的IAAA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干预率未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治疗结果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 开放手术修复 血管腔内修复术 年龄 瘤体最大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