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重“首次感知”提高课堂有效性
1
作者 卢仲飞 陈爱新 《新课程学习》 2009年第2期15-15,共1页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这里所说的"第一次出现"。
关键词 协同感知 德国心理学 第一印象 艾宾浩斯 数学概念 心理活动 小学生 抽象思维 教师 有效性
下载PDF
对低年级学生“比轻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仲飞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第11期37-40,共4页
一年级的“比轻重”是学生学习“比多少”后的深入学习,也是认识克、千克、吨等质量单位的基础。教材中呈现的情境由两种物体间的轻重比较拓展到三种物体间的轻重比较.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因缺乏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感到困难。... 一年级的“比轻重”是学生学习“比多少”后的深入学习,也是认识克、千克、吨等质量单位的基础。教材中呈现的情境由两种物体间的轻重比较拓展到三种物体间的轻重比较.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因缺乏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感到困难。那么.这种“比轻重”的问题在教材中有哪些呈现形式?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都有哪些思考方法.又遇到哪些困惑?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这类题目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 质量单位 推理能力 思考方法 目的价值 一年级
下载PDF
多一个视角 多一份精彩——《梯形的认识》教学片段与思考
3
作者 卢仲飞 赵红婷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2年第12期71-73,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我们尝试变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我们尝试变换视角,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梯形的概念,获得更丰富的认识图形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的认识》 教学片段 数学课程标准 图形特征 平行四边形 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 学生
下载PDF
巧用错误资源 释放学习新活力——由三则简便计算案例引起的思考
4
作者 卢仲飞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第11期30-31,共2页
失败与成功是学习的孪生兄弟,它们都如影随形。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提炼蕴含于错误中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感悟到,犯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尝试的过程,是一个走了点弯路的探索过程,也是自己最朴实的思想经验不足的暴露过程。允许... 失败与成功是学习的孪生兄弟,它们都如影随形。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提炼蕴含于错误中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感悟到,犯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尝试的过程,是一个走了点弯路的探索过程,也是自己最朴实的思想经验不足的暴露过程。允许、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并引领学生学会正视错误,科学地解读错误,让学习释放出最抢镜的活力,也成为新的学习探索的力量之源。在此,以三则简便计算学习案例为媒,粗浅地谈谈教师如何巧用错误,使之演变为教学资源,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习克服困难误区走向坦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便计算 学习 错误资源 案例 巧用 教学资源 数学教师 孪生兄弟
下载PDF
注重学习体验,促进有效学习
5
作者 卢仲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第5期79-80,共2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学习对象的一些特征,获得初步的体验。"何谓"体验式学习"呢?就是强调学习的亲历性与实践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学习对象的一些特征,获得初步的体验。"何谓"体验式学习"呢?就是强调学习的亲历性与实践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养成习惯等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学习体验 具体情境 亲历性 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日常生活用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下载PDF
实施动态处理 丰盈图形学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片段与思考
6
作者 卢仲飞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空间观念”作为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以往的图形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观察某个静态的图形,只注重对该图形概念的教学,忽视了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容易造成知识间的割裂,影...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空间观念”作为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以往的图形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观察某个静态的图形,只注重对该图形概念的教学,忽视了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容易造成知识间的割裂,影响学生对图形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空间观念的培养。其实,不妨换一个视角,让图形动态呈现,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以及各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图形的正确表象,进而运用表象进行合理的空间想象。这样既有利于图形概念的形成,方便进行各图形间关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教学 动态处理 教学片段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数学课程标准 学习 空间观念
下载PDF
小组合作,乐在其中
7
作者 卢仲飞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30-31,共2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教学元素的平台,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历程与结果的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教学元素的平台,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历程与结果的记录,更是有效学习的必由之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 数学活动 交往互动 教学目标
下载PDF
提炼 建构 完善——谈“三角形的高”的教学
8
作者 卢仲飞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2年第8期67-70,共4页
【课前思考】 教过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的老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画三角形的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在画没有一条边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高的时候。究其原因,教师教学本课时,多注意讲授怎样通过顶点向... 【课前思考】 教过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的老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画三角形的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在画没有一条边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高的时候。究其原因,教师教学本课时,多注意讲授怎样通过顶点向对边画垂直线段,学生听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 三角形 提炼 学生 课前 老师 课时 线段
下载PDF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的优化途径
9
作者 卢仲飞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1年第3期47-47,共1页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改变过于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思考动手”,“逐步实现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变革”。因...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改变过于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思考动手”,“逐步实现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变革”。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出了如下方面的探索:优化教师教学方式为方法,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优化测试方式方法。这三条思路决定着学生的学业水平,决定着数学的教学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优化 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 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下载PDF
以退为进 分解难点
10
作者 卢仲飞 《数学小灵通(启蒙版)(学龄前)》 2005年第1期7-7,共1页
[题目]如图1,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上有一个小圆洞。请画一条直线将纸片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中高年级 图形分割问题 解题技巧
下载PDF
选用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1
作者 卢仲飞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4年第11期60-61,共2页
重视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开放性的习题设计中,就得有问题缺失的实例,让学生尝试提出不同问题,以达到拓展学习视野,发展问题意识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开放性习题 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
下载PDF
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12
作者 卢仲飞 《中小学校长》 2019年第7期42-43,共2页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教学者应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本质,形成知识点脉络,实现高效学习。通过动手实验、自制教具、自主纠错、扩展材料、联系生活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学核...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教学者应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本质,形成知识点脉络,实现高效学习。通过动手实验、自制教具、自主纠错、扩展材料、联系生活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抽象概括能力 核心素养
下载PDF
让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精彩
13
作者 卢仲飞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2013年第6期62-63,共2页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如此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如此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活动 精彩
下载PDF
“小数加、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14
作者 卢仲飞 刘晓萍 《小学数学教育》 2023年第14期134-137,共4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运用所学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运用所学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反思体会整数、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感悟加减运算的一致性,培养推理意识和运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算理 义务教育 加减运算 自主探究 教学实录 小数 教学内容 运算能力
原文传递
挖掘习题内涵 发展数学思维——以“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为例
15
作者 卢仲飞 《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第Z4期124-125,共2页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在设计练习时,笔者就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对习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引领学生通过系统思考,完善认知结构,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一、变与不变,凸显思维张力【教学片断一】出示问题:如下图...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在设计练习时,笔者就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对习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引领学生通过系统思考,完善认知结构,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一、变与不变,凸显思维张力【教学片断一】出示问题:如下图,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6厘米,求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板书:6×8÷2=24(平方厘米)。师:图中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生:底相等,高也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面积 色三角形 认知结构 理解问题 图形变换 课件演示 动态演示 变式 计算图 认知平衡
原文传递
改“析”为“画” 变“教”为“学”——“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片段及反思
16
作者 卢仲飞 《小学数学教师》 2006年第4期30-38,共9页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的理解。正因如此,关于怎样教这类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最为典型的是先通过找“关键句”、“单位1”、“对应分率”,再根据单位“1”是否...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的理解。正因如此,关于怎样教这类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最为典型的是先通过找“关键句”、“单位1”、“对应分率”,再根据单位“1”是否已知,确定用乘法还是除法计算。从表面看,学生确实能从片言只语中找到所谓的解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应用题 教学片段 分数乘法 “画” “学” “教” 单位“1” 教学方法 对应分率 解题规律
原文传递
解构·关联·深化——以“周期再认识”为例谈结构化学习
17
作者 卢仲飞 《小学数学教育》 2021年第2期99-101,共3页
所谓"解构",是指以整体的视角,从系统的高度认识知识之间的结构,理清组成结构的各个要素,进而把握相关知识的数学本质;所谓"关联",是指采用联系的观点,从知识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认识;所谓... 所谓"解构",是指以整体的视角,从系统的高度认识知识之间的结构,理清组成结构的各个要素,进而把握相关知识的数学本质;所谓"关联",是指采用联系的观点,从知识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认识;所谓"深化",是指围绕揭示知识的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通过深入思维与深度建构趋近知识内核,促进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数学理解,发展数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建构 联系的观点 数学素养 数学本质 数学理解 结构化学习 整体性 知识内核
原文传递
有效联结: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的应然之道--“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与说明
18
作者 卢仲飞 《小学数学教师》 2020年第10期70-75,共6页
教材及学情分析“体积和容积单位”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体积(容积)计算的起始课,与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的生活味相比,它体现了概念的数学意义及其背后的单位思想,蕴含着“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数学化”学... 教材及学情分析“体积和容积单位”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体积(容积)计算的起始课,与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的生活味相比,它体现了概念的数学意义及其背后的单位思想,蕴含着“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数学化”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起始课 《数学》 数学意义 教学设计 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化 四年级上册
原文传递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教学设计与评析
19
作者 卢仲飞 刘晓萍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13-114,117,共3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与10相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相应的乘法式题。2.使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与10相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相应的乘法式题。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合理运用口算、估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估算经验,发展数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