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发挥临床考试导向作用 提高学生临床能力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光启 邝沛荣 +2 位作者 颜楚荣 李巧兰 刘晓荔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3年第6期1-4,43,共5页
该校在临床教学阶段试行三段考试(临床理论课后的理论考试、见习后的实习医师资格考试、毕业实习后的临床能力综合考试),经6年实践,证明其改革方向对头、方法科学、导向正确,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临床考试 导向作用
下载PDF
胃副交感中枢的形态学研究
2
作者 卢光启 程世斌 +1 位作者 乔小英 王晓霞 《医学研究杂志》 1996年第11期20-20,共1页
本课题系统地研究了胃及其不同部位副交感节前中枢定位及其差异,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与高位中枢的纤维联系及其可能递质。
关键词 纤维联系 突触联系 副交感神经元 交感节前神经元 首次发现 中枢 逆行追踪 不同部位 网状结构 小细胞网状核
下载PDF
干地黄煎剂防止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赖晓嵘 王竹立 +2 位作者 李林 陈雷宁 卢光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5-148,376,共5页
目的:研究干地黄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给大鼠胃饲无水乙醇1ml 造模,观察干地黄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采用不同途径给药和预先肌肉注射消炎痛进行分析。结果:(1)分别提前15、30和120min 胃饲干地黄煎剂6g/kg 均能显著抑制胃粘... 目的:研究干地黄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给大鼠胃饲无水乙醇1ml 造模,观察干地黄对胃粘膜损伤的影响;采用不同途径给药和预先肌肉注射消炎痛进行分析。结果:(1)分别提前15、30和120min 胃饲干地黄煎剂6g/kg 均能显著抑制胃粘膜损伤;(2)分别胃饲3、6和12g/kg 的干地黄煎剂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胃粘膜损伤,且有一定的量效对应关系;(3)十二指肠内注射干地黄煎剂6g/kg 对胃粘膜亦有保护作用;(4)预先注射消炎痛5mg/kg 不能取消干地黄对胃粘膜损伤的预防作用。结论:干地黄对胃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对无水乙醇性损伤的预防机理可能与胃腔内的理化作用及前列腺素合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胃溃疡 细胞保护 无水乙醇 前列腺素合成
下载PDF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及其受体激动剂对五肽促胃液素诱导的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竹立 卢光启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1-268,共8页
本文报道第三脑室注射组胺(0.25—2.0μg/5μl)对五肽促胃液素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双重影响。雄性Wistar大鼠,重200—300g,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37℃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灌流。在静脉恒速灌注五肽促胃液素(7.5μg/kg·h)的... 本文报道第三脑室注射组胺(0.25—2.0μg/5μl)对五肽促胃液素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双重影响。雄性Wistar大鼠,重200—300g,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37℃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灌流。在静脉恒速灌注五肽促胃液素(7.5μg/kg·h)的基础上,第三脑室注射组胺(0.25μg/5μl)或H_1受体激动剂2-Pyridylethylamine(PEA,10μg/5μl),10min后总酸排出量即开始减少,90min仍未恢复。组胺剂量增至1.0μg或2.0μg时,出现双重效应。部份动物(分别占73%或50%)胃酸分泌减少,另一部分动物(27%或50%)胃酸分泌增多。H_2受体激动剂dimaprit(10μg/5μl)或impromidine(0.1μg/5μl)对胃酸分泌无明显影响。苯海拉明(16μg/0.2ml或32μg/0.2ml,i.m.)预处理可分别取消组胺和PEA的抑胃酸效应。这些结果提示:脑内组胺可能参与胃酸分泌中枢调节。其抑制效应似通过H_1受体介导;双重效应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组胺受体 第三脑室 胃酸分泌
下载PDF
迷走神经背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世斌 卢光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8,共6页
迷走神经背核(DMV)是一个重要的内脏运动核团和内脏感觉核团。DMV与中枢及外周存在广泛的纤维联系。DMV和孤束核、最后区一起构成了“迷走感觉运动中枢”。DMV存在神经-体液回路,使DMV神经元可以直接感受外周血及脑... 迷走神经背核(DMV)是一个重要的内脏运动核团和内脏感觉核团。DMV与中枢及外周存在广泛的纤维联系。DMV和孤束核、最后区一起构成了“迷走感觉运动中枢”。DMV存在神经-体液回路,使DMV神经元可以直接感受外周血及脑脊液中的信息。DMV含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神经肽类等多种递质及相应受体。DMV参与中枢调节胃肠、心血管及内分泌等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背核 神经生理学
下载PDF
迷走神经背核内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及联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程世斌 罗天锡 卢光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将CB-HRP注入大鼠胃壁,电镜下证实迷走神经背核(DMV)内支配胃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可分为超微结构不同的大、中、小三型细胞。在DMV内,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PPNS)存在着轴-树、轴-体突触及嵴突触联系,PPNS树突还分别与孤束核神经元的树突... 将CB-HRP注入大鼠胃壁,电镜下证实迷走神经背核(DMV)内支配胃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可分为超微结构不同的大、中、小三型细胞。在DMV内,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PPNS)存在着轴-树、轴-体突触及嵴突触联系,PPNS树突还分别与孤束核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以及最后区神经元的轴突存在着纤维联系。同时证实了PPNS可通过最后区窦状隙与脑脊液接触。本文还对最后区的超微结构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背核 副交感节 神经元
下载PDF
P物质在大鼠脑室管膜中定位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卫 李海标 卢光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SD雄性大鼠侧脑室注射秋水仙素100g/15L,24h后灌注固定,同时经侧脑室注射微量固定液加强对室管膜的固定。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P物质在SD雄性大鼠脑室管膜中的分布。结果显示,SP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第三脑室侧壁... SD雄性大鼠侧脑室注射秋水仙素100g/15L,24h后灌注固定,同时经侧脑室注射微量固定液加强对室管膜的固定。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P物质在SD雄性大鼠脑室管膜中的分布。结果显示,SP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第三脑室侧壁、中脑导水管和延髓中央管的室管膜中,其中位于下丘脑结节区第三脑室侧壁及最后区平面延髓中央管的阳性室管膜细胞为伸长细胞,发出基突伸向周围灰质。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含SP伸长细胞的存在,结合本实验室其他实验结果提示,这些伸长细胞在含肽的种类和区域分布上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伸长细胞在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化学神经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室管膜 伸长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脑室
下载PDF
大鼠胃迷走感觉纤维的中枢投射——光镜电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程世斌 罗天锡 卢光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52-255,共4页
将CB-HRP注入大鼠胃壁,光镜下见标记终扣主要分布在两侧孤束核(Sol)的内侧部.连合核和胶状核以及最后区。电镜下见Sol和最后区内的标记终扣主要与树突形成对称或非对称型突触。证实了迷走神经背核(DNV)也接受胃迷走感觉纤维的投射,胃迷... 将CB-HRP注入大鼠胃壁,光镜下见标记终扣主要分布在两侧孤束核(Sol)的内侧部.连合核和胶状核以及最后区。电镜下见Sol和最后区内的标记终扣主要与树突形成对称或非对称型突触。证实了迷走神经背核(DNV)也接受胃迷走感觉纤维的投射,胃迷走传入纤维与DNV中的胃运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可直接形成突触联系。同时还证实了DNV中胃运动神经元树突可伸入Sol内并与其内的胃迷走感觉纤维形成突触联系,因而认为胃迷走-迷走单突触反射弧可能存在两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纤维 电镜 光镜 大鼠 中枢 树突 胃运动 突触联系 最后区 迷走神经背核
下载PDF
大鼠胃不同部位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中枢定位 被引量:6
9
作者 程世斌 卢光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1-56,T007,共7页
用高灵敏度的HRP-TMB法,发现大鼠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迷走神经背核(DMV)、疑核(AM)、DMV与AM两者间的网状结构(RF)、头侧腹外侧网状核(RVL)、外侧小细胞网状核(LRP)、迷走神经背核旁室管膜部(PEV)、中介核(IC)、疑后核(RA)。在DMV闩... 用高灵敏度的HRP-TMB法,发现大鼠胃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迷走神经背核(DMV)、疑核(AM)、DMV与AM两者间的网状结构(RF)、头侧腹外侧网状核(RVL)、外侧小细胞网状核(LRP)、迷走神经背核旁室管膜部(PEV)、中介核(IC)、疑后核(RA)。在DMV闩头侧0.30~160mm范围内存在一个特定的胃代表区,且在该区存在着胃不同部位的定位关系,即该区外侧部主要支配前胃;内侧部主要支配胃窦幽门部;内侧中间部主要支配胃体。DMV左右侧对前胃、胃窦幽门部的支配无差别,而对胃体的支配以右侧为主。RF主要支配前胃、胃体;而RVL、RA只支配前胃,AM、LRP、PEV及IC均支配前胃、胃体和胃窦幽门部。本文首次探讨了DMV不同类型细胞与胃不同部位的关系。前胃、胃体及胃窦幽门部均主要由DMV中型细胞支配,大细胞主要支配胃体,小细胞主要支配胃窦幽门部。同时证实了DMV标记细胞树突可直接与脑脊液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迷走神经
下载PDF
生长抑素在大鼠脑室管膜中定位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卫 李海标 卢光启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3-385,T008,共4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标记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生长抑素(SS)在大鼠脑室管膜中的定位分布。首次证实含SS的室管膜伸长细胞存在于下丘脑视前区第三脑室腹侧壁上,含SSmRNA的室管膜细胞在下丘脑...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标记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生长抑素(SS)在大鼠脑室管膜中的定位分布。首次证实含SS的室管膜伸长细胞存在于下丘脑视前区第三脑室腹侧壁上,含SSmRNA的室管膜细胞在下丘脑视前区和视上区分布,为研究室管膜在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室管膜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第三脑室注射组织胺增强五肽促胃液素诱导的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静 王竹立 卢光启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9-444,共6页
本文探讨中枢注射组织胺(HA)增强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雄性SD大鼠重200~300g,用37℃生理盐水做恒速、连续胃灌流。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后,观察第三脑室或外周给药对五肽促胃液素(G-5)诱导的胃酸分泌及对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 本文探讨中枢注射组织胺(HA)增强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雄性SD大鼠重200~300g,用37℃生理盐水做恒速、连续胃灌流。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后,观察第三脑室或外周给药对五肽促胃液素(G-5)诱导的胃酸分泌及对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1)第三脑室注射1.0μg组织胺增强G-5诱导的胃酸分泌,这作用可为预先肌肉注射苯海拉明8.0μg所阻断。(2)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于(CRF,0.5μg,1.0μg)增强胃酸分泌,且呈量效关系。(3)脑室注射组织胺(1.0μg)提高血浆皮质酮水平。(4)静脉注射小剂量硫酸皮质酮增强胃酸分泌,也呈量效关系。上述结果提示:脑内组织胺H1受体和CRF参与胃酸分泌中枢调节的兴奋机制,传出途径可能与肾上腺释放皮质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酸分泌 组织胺 第三脑室注射 五肽促胃液素
下载PDF
脑室注射组胺对下丘脑室旁核促皮质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静 高国全 +2 位作者 王竹立 李朝阳 卢光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 :观察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对下丘脑室旁核促皮质素释放激素 (CRH)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 :Fos癌蛋白免疫组化LSAB法结合双抗原标记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结果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后 ,(1)下丘脑室旁核Fos阳性... 目的 :观察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对下丘脑室旁核促皮质素释放激素 (CRH)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 :Fos癌蛋白免疫组化LSAB法结合双抗原标记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结果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后 ,(1)下丘脑室旁核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 (P <0 .0 5 ) ;(2 )室旁核内的Fos阳性神经元中约有 31 78%同时呈CRH阳性反应 ;(3)室旁核CRHmRNA含量明显升高 ,且有量效关系。结论 :中枢组胺可以激活下丘脑室旁核的CRH神经元 ,并使CRH基因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下丘脑室旁核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下载PDF
室管膜伸展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卫 李海标 卢光启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4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不仅存在着物质交换,而且还存在着信息交流的网络.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着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B-CSF回路).室管膜是覆于成体动物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的单层上皮,直接与CSF接触.普通室管... 在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不仅存在着物质交换,而且还存在着信息交流的网络.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着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B-CSF回路).室管膜是覆于成体动物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的单层上皮,直接与CSF接触.普通室管膜细胞之间的间隙为2~3nm,对物质交换的选择特异性不强.另一类特化的脑室管膜细胞在形态上与普通室管膜细胞明显不同.它们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物功能,并可能在B-CSF回路中承担重要角色.这类特化的室管膜细胞就是伸展细胞.伸展细胞“tanycyte”一词于1954年首先由Horstmann提出,它源于希腊词“tanus”,意思是“伸长的”.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细胞 形态学 室管膜 功能
下载PDF
脑室注射组胺抑制大鼠胃酸分泌的外周机制
14
作者 张志方 王竹立 卢光启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1-556,共6页
本文分析了第三脑室注射组胺(HA)抑制胃酸分泌效应的外周过程。雄性SD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用37℃的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灌流。用注射器泵静脉每小时给药,观察其对五肽促胃液素(10μg/kg,iv)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影响。结... 本文分析了第三脑室注射组胺(HA)抑制胃酸分泌效应的外周过程。雄性SD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用37℃的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灌流。用注射器泵静脉每小时给药,观察其对五肽促胃液素(10μg/kg,iv)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如下:(1)切除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可阻断HA(1μg,icv)的中枢抑酸效应;(2)预先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0.05mg/(kg·100min)]可阻断HA的中枢抑酸效应;(3)预先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拮抗剂[2~4μg/(kg·100min)],可剂量依赖性地拮抗HA的中枢抑酸效应。结果提示:HA的中枢抑酸效应由迷走神经传出,可能通过乙酰胆碱M受体及引起生长抑素释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酸分泌 组胺 脑室注射
下载PDF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诱导下丘脑内c-fos的表达
15
作者 张静 程世斌 +1 位作者 王竹立 卢光启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19-320,共2页
近年来,癌基因cfos表达法作为一种反映神经功能通路的方法被广泛应用[1],该方法通过显示cfos表达可将受刺激的多级神经元依次显示出来,能较明显地反映出与某一功能有关的神经通路。组胺(HA)作为脑内的一种神经递... 近年来,癌基因cfos表达法作为一种反映神经功能通路的方法被广泛应用[1],该方法通过显示cfos表达可将受刺激的多级神经元依次显示出来,能较明显地反映出与某一功能有关的神经通路。组胺(HA)作为脑内的一种神经递质,参与对内脏活动和激素分泌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fos 基因表达 组胺 神经通路
下载PDF
伸长细胞对脑室注射的^3H—P物质吸收和转运的特异性的研究
16
作者 黄卫 卢光启 李海标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本实验室已发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脑室管膜某些区域的伸长细胞呈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方法观察室管膜伸长能否特异性吸收和转运脑室注射的^3H-SP,以进一步探讨这些SP免疫反应阳性伸长细胞中的S... 本实验室已发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脑室管膜某些区域的伸长细胞呈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方法观察室管膜伸长能否特异性吸收和转运脑室注射的^3H-SP,以进一步探讨这些SP免疫反应阳性伸长细胞中的SP是否为外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SP物质 室管膜 伸长细胞 SP物质 B-CSF回路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激动剂PEA抑制胃酸分泌效应的中枢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民友 王竹立 卢光启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9-263,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中枢注射PEA抑制胃酸分泌效应的脑内过程。雄性Wistar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用37℃的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液流。第三脑室给药,观察其对五肽促胃液素(160μg/kg,s.c.)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影... 本文分析了中枢注射PEA抑制胃酸分泌效应的脑内过程。雄性Wistar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用37℃的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液流。第三脑室给药,观察其对五肽促胃液素(160μg/kg,s.c.)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如下:(1)预先脑室注射抗CRF血清(2.5μl,1:20000)可阻断1OμgPEA的中枢抑酸效应;(2)分别脑室给予CRF(1.0和2.0μg)和β-内啡肽(0.94和1.25μg)均明显抑制胃酸分泌;(3)预先注射纳洛酮(5.0μg,i,c.v,)可取消CRF(1.0μg)的中枢抑酸效应,而预先注射抗CRF血清(2.5μl)对β-内啡肽(0.94μg)的中枢抑酸效应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PEA可能首先引起CRF释放,后者再刺激内源性阿片肽释放,从而导致迷走介导的胃酸分泌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 神经肽 第三脑室 胃酸分泌 组胺
下载PDF
大鼠延髓室管膜细胞与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电镜观察
18
作者 程世斌 卢光启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5年第1期50-52,共3页
本文用透射电镜对大鼠延髓中央管室管膜作了观察,发现延髓中央管室管膜存在构造分区,即中央管背侧部室管膜细胞与腹侧部室管膜细胞在分布和排列上有差异.在延髓中央管内靠近室管膜细胞表面见有许多神经末稍和“末稍样”结构.有的神经末... 本文用透射电镜对大鼠延髓中央管室管膜作了观察,发现延髓中央管室管膜存在构造分区,即中央管背侧部室管膜细胞与腹侧部室管膜细胞在分布和排列上有差异.在延髓中央管内靠近室管膜细胞表面见有许多神经末稍和“末稍样”结构.有的神经末稍可与室管膜细胞形成突触联系,推测延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特别是背侧部的室管膜细胞在信息的感受和传递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 延髓 超微结构 解剖
下载PDF
脑室注射组胺H_1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成钢 王竹立 +1 位作者 王天忠 卢光启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81-586,共6页
本文对中枢注射PEA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雄性Wistar大鼠,重200—300 g,用37C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灌流。第三脑室给药,观察其对五肽促胃液素(160μg/kg,s.c.)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如下:(1)预先注射纳洛酮2.5... 本文对中枢注射PEA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雄性Wistar大鼠,重200—300 g,用37C生理盐水通过恒流泵进行连续胃灌流。第三脑室给药,观察其对五肽促胃液素(160μg/kg,s.c.)诱导的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如下:(1)预先注射纳洛酮2.5μg可阻断10μgPEA的中枢抑酸效应;(2)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可翻转PEA(5—20μg)的抑酸效应,且有量效关系;双侧肾上腺摘除对PEA中枢抑酸效应无明显影响:(3)预先注射抗CRF血清(1:20 000,2.5μl)或摘除双侧肾上腺均可取消去迷走后PEA(10μg)的兴奋效应;(4)脑室注射10μg PEA对去迷走后大鼠基础酸分泌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组胺H_1受体参与胃酸分泌中枢调节的抑制和兴奋机制。其传出途径可能分别与迷走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酸 分泌 组胺 H1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大鼠脑中催产素和加压素免疫反应性物质的分布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小英 李海标 卢光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用ABC法研究大鼠脑中催产素(OT)和加压素(VP)免疫反应性物质的分布。阳性细胞主要局限于下丘脑,而阳性纤维则广泛分布于下丘脑和脑干等部位。OT和VP的分布情况有差别。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后部,VP阳性大细胞明显地比OT大细胞密集;同... 用ABC法研究大鼠脑中催产素(OT)和加压素(VP)免疫反应性物质的分布。阳性细胞主要局限于下丘脑,而阳性纤维则广泛分布于下丘脑和脑干等部位。OT和VP的分布情况有差别。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大细胞后部,VP阳性大细胞明显地比OT大细胞密集;同样,在向正中隆起方向行走的阳性纤维束中,VP纤维也占大多数。而在室旁核尾部的小细胞内侧部,中小型OT阳性细胞比VP细胞密集;并且,在脑干的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臂旁核和蓝斑核中,OT阳性纤维也占主要地位。实验结果提示,下丘脑的OT和VP能神经元除参与垂体后叶内分泌外,还可能直接支配一些脑干内脏核。推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垂体后叶的VP分泌可能比OT分泌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OT则可能在充当神经递质或调制物在参与下丘脑对脑干内脏核团的调节中有更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加压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