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痛镇静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莫武桂 韦蓉 +3 位作者 唐育鹏 谢友军 卢功志 傅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及强化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工作背景或PICU培训医护人员组成转运小组对呼吸机辅助通气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成功率及转归的效果。方法取2009年6月... 目的研究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及强化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工作背景或PICU培训医护人员组成转运小组对呼吸机辅助通气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成功率及转归的效果。方法取2009年6月-201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未开展序化镇痛镇静及优化转运院际转运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117例作为Ⅰ组,2010年6月-2011年6月开展序化镇痛镇静及优化转运后院际转运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184作为Ⅱ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对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危重症患儿转运前后两组病例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气管插管脱管、动脉、静脉留置针脱出)情况、转运达到后危重症评分、转运成功率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组、Ⅱ组气管插管脱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13%及0.54%(P〈0.05);动脉、静脉留置针脱出率分别为13.60%及2.72%(P〈0.01);转运达到后危重症评分分别为80.33分和83.94分(P〈0.05),转运成功率分别为82.05%和90.22%(P〈0.05),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6.07%和85.87%(P〈0.05),Ⅱ组效果均明显优于Ⅰ组。结论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及强化儿PICU工作背景或PICU培训医护人员组成转运小组对呼吸机辅助通气危重症患儿的院际转运取得较好效果,可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转运安全性、成功率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镇静 危重症 儿童 机械通气 院际转运 安全性
下载PDF
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韦蓉 莫武桂 +3 位作者 谢友军 卢功志 郑劼 傅君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2期3684-3686,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诊的2 835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转运系统应用前(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401例,转运系统应用后(2012年1月至2... 目的探讨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诊的2 835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转运系统应用前(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401例,转运系统应用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2 434例。对比分析转运系统应用前后患儿疾病类别构成、转运方法构成、死亡率及诊治后的去向构成,分析转运系统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转运系统应用前后疾病构成比例较高的前三位均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疾病类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方法 1转运的比例为35.00%,明显提高于应用前的1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患儿死亡率为5.99%,明显高于转运后的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回家和门诊治疗最多,占39.90%,其次是转院27.93%,入院17.46%,留院观察最少,仅14.71%;转运后,留院观察最多,占40.47%,其次是入院37.96%,回家和门诊治疗19.60%,而转院最少,仅1.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有利于危重症患儿的救治,降低其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儿 急救 转运系统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脓毒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韦蓉 卢功志 +1 位作者 莫武桂 谢友军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3732-37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脓毒症对症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脓毒症对症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肌酐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6例患儿经血浆置换治疗后,19例治愈,治愈率为73.08%;血浆置换治疗后,患儿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分别为(9.2±3.1)×109/L、(96.5±25.4)×109/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9.4±5.9)×109/L、(145.2±35.6)×109/L,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CRP、乳酸、肌酐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8±3.6)mg/L、(1.6±0.9)mol/L、(86.2±26.9)μmol/L、(11.7±2.5)分,均较治疗前的(59.3±15.3)mg/L、(5.2±2.8)mol/L、(145.7±35.6)μmol/L、(20.5±4.3)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儿童脓毒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为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脓毒症 炎症反应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时期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韦蓉 卢功志 谢友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5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ICU急救的脓毒症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0~2 d)和晚期组(发病>2 d),每组19例。两组采用连续肾脏替...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ICU急救的脓毒症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0~2 d)和晚期组(发病>2 d),每组19例。两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首次连续治疗48 h,之后隔天治疗24 h,共1~3次,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时收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s-6,IL-6)含量,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时采动脉血测定血乳酸,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尿量、多巴胺用量监测,同时比较两组的28 d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TNF-α、IL-6、平均动脉压、多巴胺用量、尿量、血乳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48 h的血清TNF-α、IL-6、多巴胺用量、血乳酸均低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尿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治疗24、48 h的血清TNF-α、IL-6、多巴胺用量均低于晚期组,平均动脉压、尿量均高于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28 d预后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长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晚期比,临床早期进行血液净化有助于降低脓毒症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脓毒症患儿 炎症因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早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谢友军 莫武桂 +5 位作者 韦跃 韦蓉 唐育鹏 李卓 卢功志 莫致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未达到6 h初期复苏目标和/或液体过负荷>10%的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CBP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n=30)和常规组(n=28)。比较两组患儿的CBP开始时间...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未达到6 h初期复苏目标和/或液体过负荷>10%的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CBP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n=30)和常规组(n=28)。比较两组患儿的CBP开始时间、28 d病死率,两组治愈患儿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早期组CBP开始时间早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治愈25例,常规组治愈22例,两组患儿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治愈患儿的乳酸、尿量和液体过负荷纠正时间快于常规组治愈患儿(P<0.05)。两组治愈患儿的初始T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降低,第7天复查均有升高,且早期组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治愈患儿的CBP治疗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愈患儿(P<0.05)。结论对未达到6 h初期复苏目标和/或液体过负荷>10%的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行CBP治疗,能够快速控制病情,缩短病程,加快免疫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早期治疗 连续血液净化 儿童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免疫功能及血清S-100β、NSE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卢功志 韦蓉 +1 位作者 谢友军 汪志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20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免疫功能及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248例以回顾性分析开展研究,按...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免疫功能及血清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248例以回顾性分析开展研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两组均治疗7 d。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S-100β、NSE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5.81%(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退耗时、疱疹消退耗时、神经症状消退耗时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CD3+、CD4+比例、CD4+/CD8+比值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比例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5%,低于对照组的35.48%(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清S-100β、NSE水平,缓解患儿大脑损伤,加速预后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丙种球蛋白 免疫功能 酸性钙结合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儿童蜂蛰伤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莫武桂 韦蓉 +4 位作者 李卓 谢友军 卢功志 郑劼 宁铂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6-8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儿童蜂蛰伤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7例9个月龄至11周岁符...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儿童蜂蛰伤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7例9个月龄至11周岁符合蜂蛰伤合并MODS患儿,在地塞米松0.5 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3~5 mg/kg抗过敏抗炎及脏器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其中26例同时接受血浆置换及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另11例仅行常规治疗未同意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就两组患儿的儿童危重症评分、肝肾功能、肌溶解、肺出血/肺水肿、凝血障碍、休克、溶血、胃肠功能衰竭等器官损害情况、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及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组中18例在发生MODS后前12 h(早期治疗组)、8例12 h后(延迟治疗组)启动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儿童危重症评分、发病时间及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治愈率高[25/26(96.15%)vs 8/11(72.73%),P=0.036],对照组与治疗组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7.74)d vs(12.01±6.95)d,P>0.05]。治疗组25例存活者中1例遗留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全身遗留多处大片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坏死;对照组8例存活者中4例遗留脏器功能损害,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25(8.00%)vs 4/8(50.00%),P=0.031]。治疗组较对照组存活患儿的肝肾功能、肌溶解及溶血恢复快(均P<0.05);MODS发生12 h内启动血液净化治疗较12 h后启动治疗需要血浆置换次数更少,CRRT时间、住ICU及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均P<0.05)。结论儿童蜂蛰伤合并MODS时,常规治疗同时于12 h内开始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好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持续血液净化 蜂蛰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儿童
原文传递
优化危重症患儿院前急救转运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莫武桂 韦蓉 +3 位作者 唐育鹏 谢友军 卢功志 傅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842-845,共4页
目的:研究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对院际转运安全性、成功率及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前及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 目的:研究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对院际转运安全性、成功率及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未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前及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优化院前危重症患儿专科急救转运系统后出诊转运危重患儿分别作为Ⅰ组(n=1015)、Ⅱ组(n=1431),进行对照分析。对Ⅰ、Ⅱ两组病例的出车准备时间、转运到达后危重症评分、转运成功率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转运前危重症评分Ⅰ组为(81.73±18.11)分,Ⅱ组为(78.45±20.96)分,Ⅱ组明显低于Ⅰ组(t=4.154,P〈0.001),病情较重。Ⅱ组较Ⅰ组转运途中需要使用呼吸机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例明显增多(50.5%vs.30.2%;60.8% vs.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Ⅱ组出车准备时间分别为(19.34±6.45)min、(16.19±5.89) min,Ⅱ组接到求助电话到实际出车时间较Ⅰ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功转运到达后危重症评分Ⅰ组(83.01±16.73)分,Ⅱ组(83.97±17.50)分,Ⅱ组患儿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比Ⅰ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Ⅱ组转运成功率分别为94.8%和97.6%,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0%和94.5%,Ⅱ组较Ⅰ组转运成功率、治愈及好转率高(P〈0.01)。结论优化危重症患儿院前急救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患儿的转运效率、安全性、成功率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儿童 院前急救 转运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患儿细菌感染的炎症因子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莫武桂 唐育鹏 +7 位作者 韦蓉 谢友军 黄维真 付君 卢功志 莫致荣 王莹 宁铂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碗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80分、入住PICU的符合细菌感染患儿77例为...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碗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炎症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80分、入住PICU的符合细菌感染患儿77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本次发病前存在除了G6PD缺陷外其他基础性疾病、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24 h内出院或者死亡病例,按有无G6PD缺陷分为36例G6PD缺乏患儿组(观察组)及41例无G6PD缺乏患儿组(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于住院入科时、治疗12 h及24 h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变化,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Hsher确切检验对炎症因子变化、并发症、预后情况、PICU天数及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入科时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增高,TNF-α分别为(67.25±26.17)pg/mL和(56.31±21.04)pg/mL;IL-6分别为(100.86±26.23)pg/mL和(89.04±24.12)pg/mL;IL-10分别为(89.93±26.10)pg/mL和(78.03±25.35)pg/mL;CRP分别是(65.59±26.21)mg/L和(52.07±28.7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 h及24 h G6PD缺陷组细胞因子及CRP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无G6PD缺陷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炎症因子变化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PICU天数更长[(7.98±6.55)d和(5.01±6.21)d]及住院费用更高[(36634.09±11876.67)元和(31571.42±10245.8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MODS发生率增高及治愈好转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6PD缺陷患儿细菌感染时炎症反应严重、预后差及治疗费用更高,更需要警惕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细菌感染 细胞因子 CRP 儿童
原文传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急性重症感染患儿炎症因子动态变化与预后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武桂 唐育鹏 +6 位作者 韦蓉 谢友军 黄维真 付君 卢功志 莫致荣 郑劼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对急性感染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影响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的急性重症感染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0... 目的探讨PICU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对急性感染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影响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的急性重症感染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G6PD缺陷患儿(观察组)及80例无G6PD缺陷患儿(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入科时、治疗12 h及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监测,同时对其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及预后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入科时血清细胞因子和CRP水平明显增高[TNF-α:(65.57±19.09)pg/ml比(46.53±20.34)pg/ml;IL-6:(98.90±29.02)pg/ml比(89.89±25.54)pg/ml;IL-10:(87.66±21.84)pg/ml比(76.34±19.01)pg/ml;CRP:(60.18±22.24)mg/L比(41.43±19.5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 h及24 h观察组细胞因子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脓毒症(82.50%比67.50%)、MODS(73.75%比58.75%)发生率增高,治愈好转率(81.25%比92.50%)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6PD缺陷儿童急性感染时更需要警惕炎症反应、脓毒症、MODS发生,治疗难度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急性感染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儿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韦蓉 莫武桂 +3 位作者 许靖 卢功志 谢友军 莫致荣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CBP介入时间将患儿分为A组(n=18,病...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CBP介入时间将患儿分为A组(n=18,病程12 h前介入CBP)和B组(n=22,病程12 h后介入CBP)。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以及白介素(IL)-6/IL-10比值,比较治疗前后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追踪28 d存活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尿毒症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HMGB-1、GM-CSF水平及IL-6/IL-10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SOFA评分显著低于B组,存活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预测尿毒症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797、0.606。结论早期介入CBP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脏器,改善预后,从而提高存活率,对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血液净化治疗 炎症介质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幼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蓉 谢友军 卢功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6-638,646,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幼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肾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幼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幼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脓毒症幼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各20只,另...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幼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肾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幼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幼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脓毒症幼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各20只,另取20只正常幼鼠作为对照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幼鼠分别腹腔注射30,60万U·kg^-1乌司他丁,对照组与模型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干预1次。干预24 h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幼鼠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酸酐(Scr)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尿液肾损伤分子(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幼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幼鼠血清BUN水平分别为(6.68±0.54),(15.23±0.87),(13.92±0.76),(10.73±0.68)mmol·L^-1;Scr水平分别为(42.59±4.18),(83.65±7.46),(53.47±6.26),(49.24±5.38)μmol·L^-1;尿液KIM-1含量分别为(0.89±0.11),(4.06±0.38),(2.43±0.15),(1.32±0.16)μg·L^-1;NGAL含量分别为(0.42±0.08),(5.83±0.91),(2.76±0.37),(1.62±0.25)ng·mL^-1;IL-18含量分别为(55.78±16.82),(166.25±57.32),(98.62±17.95),(72.46±13.37)pg·mL^-1;各组幼鼠肾组织NF-κB p65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3.42±3.51)%,(84.26±4.38)%,(63.23±3.36)%,(42.86±2.9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幼鼠血清BUN、Scr水平,尿液KIM-1、NGAL、IL-18含量及肾组织NF-κB p65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且低、高剂量实验组显著低于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低于低剂量实验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脓毒症幼鼠炎性因子释放,同时下调NF-κB p65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急性肾损伤,进而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乌司他丁 核转录因子-κBp65
原文传递
最佳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设定呼气末正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幼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友军 莫武桂 +4 位作者 韦跃 韦蓉 唐育鹏 傅君 卢功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滴定最佳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设定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婴幼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30例ARDS婴幼儿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探讨滴定最佳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设定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婴幼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30例ARDS婴幼儿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分别使用美国ARDS协作网预先设定好的PEEP/吸入氧浓度(FiO2)对照表和滴定最佳Cdyn的方法设定PEEP,均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小潮气量(7mL/kg)通气策略,监测2组患儿试验前及试验后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1.2组患儿性别、年龄、危重病例评分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根据PEEP/FiO2对照表设定的PEEP值明显低于滴定最佳Cdyn方法确定的PEEP值[(6.4±1.4)cmH2O(1cmH,0=0.098kPa)比(9.9±1.6)cmH2O,P〈0.01]。3.2组Cdyn、氧合指数(0I)均有好转,治疗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明显[Cdyn试验后2h:(0.39±0.03)mL/(cmH2O·kg)比(0。36±0.03)mL/(cmH2O·kg),P〈0.05;24h:(0.40±0.03)mL/(cmH2O·kg)比(0.38±0.03)mL/(cmH2O·kg),P〈0.05;48h:(0.43±0.02)mL/(cmH2O·kg)比(0.40±0.02)mL/(cmH2O·kg),P〈0.01;OI试验后24h:(20.07±2.12)cmH2O/mmHg(1mmHg=0.133kPa)比(21.94±2.05)cmH2O/mmHg,P〈0.05;48h:(17.51±1.64)cmH2O/mmHg比(19.82±2.07)cmH,O/mmHg,P〈0.01];试验前后2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组白细胞介素-6(IL-6)均呈进行性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试验后24h:(84.58±9.11)ng/L比(93.18±9.27)ng/L,P〈0.05;48h:(76.67±9.23)ng/L比(90.10±9.42)ng/L,P〈0.01]。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6.62±1.26)d比(8.06±1.44)d,P〈0.05;PICU住院时间:(8.12±1.31)d比(9.53±1.42)d,P〈0.05];2组患者均未有气压伤发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滴定最佳Cdyn方法设定最佳PEEP能明显改善ARDS婴幼儿的呼吸力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无严重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呼气末正压 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友军 莫武桂 +5 位作者 唐育鹏 韦蓉 韦跃 李洁 傅君 卢功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G试验检测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病房治疗,高度怀疑为IPFI的患儿60例。均行BALF、血清G试验检...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G试验检测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病房治疗,高度怀疑为IPFI的患儿60例。均行BALF、血清G试验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率,根据结果对阳性患儿行抢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疗效不佳者根据BALF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改予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治疗,并分别于抗真菌治疗7 d、14 d后复查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BALF G试验阳性率(88.3%,53/60)明显高于血清G试验阳性率(30%,18/60)(χ2=29.64,P<0.01)。抗真菌治疗有效组患儿治疗7 d、14 d后的BALF及血清G试验结果(ng/L)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趋势(BALF:698.33±213.86,490.03±157.79,207.07±66.19,血清:338.50±109.15,222.86±59.72,103.89±27.47),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4.69、61.18,均P<0.01)。结论BALF G试验在PICU病房高度怀疑为IPFI患儿中的检出率很高,可用于IPFI的早期诊断,且动态监测其变化可用于抗真菌治疗临床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G试验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移动ICU远距离院际转运危重症患儿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友军 韦跃 +4 位作者 韦蓉 唐育鹏 卢功志 傅君 莫武桂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移动ICU远距离院际转运在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467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67例危重症患儿转运自南宁周边县市共27家医... 目的探讨移动ICU远距离院际转运在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467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67例危重症患儿转运自南宁周边县市共27家医疗单位,其中男295例,女172例;年龄29d~11岁(中位数10个月);体重2.5—40.0kg(中位数8.3kg);转运距离68~436km(中位数157km);转运时间1.5~13.0h(中位数5.3h);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平均为(83-t-10)分;转运前急救107例(22.9%,107/467),其中气管插管63例(58.9%),抗休克治疗26例(24.3%);转运途中所有467例患儿均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及静脉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镇静/镇痛341例(73.0%),机械通气185例(39.6%),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15例(3.2%);467例患儿均成功到达我院,通过绿色通道收住重症医学科,监测生命体征与转运前比较明显好转[心率:(143±19)次/min比(165±24)次/min;平均动脉压:(76±5)mmHg比(71±4)mmHg,1mmHg=0.133kPa;经皮氧饱和度:(95±2)%比(92±2)%;pH:7.37±0.04比7.34±0.03;乳酸:(2.5±0.2)mmol/L比(2.8±0.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有利于积极有效救治危重症患儿,提高转运过程的安全系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CU 远距离 院际转运 危重症 儿童
原文传递
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对儿童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友军 莫武桂 +2 位作者 韦跃 韦蓉 卢功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687-694,共8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FR)策略对儿童脓毒性休克(SS)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阳院区和厢竹院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SS失代偿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FR)策略对儿童脓毒性休克(SS)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阳院区和厢竹院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SS失代偿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2组患儿均给予规范抗休克治疗。观察组采取LFR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儿收缩压>同年龄段儿童正常收缩压下限(第5百分位数);而对照组患儿采取积极液体复苏(AFR)维持收缩压在同年龄段典型收缩压范围(第50百分位数);2组患儿均维持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成组t检验,对2组患儿年龄、动脉血乳酸浓度、复苏血压、心率、尿量、氧合指数(OI)、乳酸清除率(LCR)、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2组患儿的性别、液体过负荷发生率、连续血液净化(CBP)实施率及28 d病死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医学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7-1)4-16号],并且本研究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浓度、合并重症肺炎/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合并心肌抑制、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等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的复苏时收缩压为(77±3) mmHg(1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4) mmH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41,P<0.001)。(3)观察组患儿复苏后6、24 h输液量分别为(69±16)mL/kg和(120±20) mL/k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17) mL/kg和(166±19) mL/kg,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16、—9.112,P<0.001)。观察组患儿复苏后24 h肾上腺素、甲肾上腺素用量分别为(151±26)μg/kg和(158±23)μg/kg,低于对照组的(201±35)μg/kg和(196±39)μg/kg,2组分别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210、—4.633,P<0.001)。(4) 2组患儿复苏后6、24 h尿量、动脉血乳酸浓度及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意义(P>0.05)。(5) 2组患儿复苏时及复苏后1、6、12、24 h的OI和心率,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于OI,不同处理措施与时间因素有交互效应(F_(处理×时间)=20.821、P<0.001);对于心率,不同处理措施与时间因素无交互效应(F_(处理×时间)=0.525、P=0.717)。进一步固定时间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复苏后12、24 h的O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4、2.090,P=0.042、0.041);而2组患儿各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固定处理措施因素的分析结果为,观察组组内OI和心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I:F=1.675,P=0.014;心率:F=2.854,P<0.001),对照组组内总体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OI:F=1.642,P=0.016;心率:F=3.695,P<0.001)。(6)观察组患儿液体过负荷者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P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3.3%(4/30),(8.2±0.8) d和(8.2±0.8) d,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的36.7%(11/30)、(6.8±1.2) d和(10.2±1.7) d,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t=—4.933、—5.407,P=0.037、<0.001、<0.001)。结论 LFR能快速改善SS失代偿期患儿的氧合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PICU住院时间,并且对28 d病死率无明显影响。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液体复苏 血压 乳酸 心率 治疗结果 儿童
原文传递
专业化团队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友军 莫武桂 +3 位作者 韦跃 韦蓉 唐育鹏 卢功志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专业化连续血液净化团队(specialized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am,SCT)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 目的探讨专业化连续血液净化团队(specialized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am,SCT)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需行CBP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2017年1月1日组建SCT为界,根据CBP是否由SCT实施分为对照组(SCT组建前)和观察组(SCT组建后),比较两组患儿的CBP实施率、CBP上机需要时间、CBP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BP实施率高于对照组(96.7%比73.7%,P<0.05),上机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1.93±0.65)h比(6.25±2.38)h,P<0.01],CBP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7%比66.2%,P<0.01),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83.3%比60.5%,P<0.05)。结论 SCT能够明显提高脓毒性休克患儿CBP治疗的实施率和效率,减少CBP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团队 儿童 脓毒性休克 连续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