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1
作者 廖长见 詹鹏麟 +5 位作者 张扬 卢和顶 许静 庄炜 陈山虎 林建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8-1267,共10页
甜玉米普遍存在种子发芽率低及对低温敏感的问题。为探明甜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对低温耐受性,本研究选取12份甜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于25、18和12℃温度下测定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结合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筛选出低温萌发优势材料;选取5份优势... 甜玉米普遍存在种子发芽率低及对低温敏感的问题。为探明甜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对低温耐受性,本研究选取12份甜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于25、18和12℃温度下测定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结合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筛选出低温萌发优势材料;选取5份优势材料开展幼苗4℃低温处理,进行耐寒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及耐寒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12份甜玉米骨干自交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发芽变幅分别为82.5、75.8和62.5个百分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温度、品种及温度与品种间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8和12℃下,8个耐低温发芽能力单项指标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状聚类分析将12品种分为3类,分别为耐冷型、一般型和敏感型,筛选出闽甜系T146(1-46)、闽甜系L18(L18)、12hi307(307)、闽甜系JR8609(JR86)、闽甜系AS67(AS67)、闽甜系X9034(X90)和闽甜系AG87(AG87)为具有较好的耐低温萌发能力的优势材料。针对1-46、L18、307、JR86和AS67进行幼苗低温处理,其中L18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余4份材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相反;抗寒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ZmCesA2、ZmCesA10和ZmDREB1.7在AS67和L18中表达较高,ZmMPK2在L18中表达最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闽甜系L18和闽甜系AS67具有较强耐低温能力。本研究结果一方面丰富了甜玉米耐寒性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材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低温胁迫 发芽率 耐寒性 育种
下载PDF
9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顶(茎)腐病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甘林 张扬 +6 位作者 邹成佳 邱良妙 廖长见 李晓 何玉仙 卢和顶 杨秀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4-571,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为福建省玉米生产筛选合适的种衣剂。【方法】选用5种杀虫剂类型种衣剂和4种杀虫剂/杀菌剂组合物类型种衣剂,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供试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保苗率、... 【目的】明确不同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为福建省玉米生产筛选合适的种衣剂。【方法】选用5种杀虫剂类型种衣剂和4种杀虫剂/杀菌剂组合物类型种衣剂,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供试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保苗率、苗期草地贪夜蛾及乳熟期顶(茎)腐病、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除35.00%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粉剂(好年冬)之外,其他8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出苗率、田间保苗率无不良影响。种衣剂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路明卫)5 g·kg^(−1)和IPP125 g·kg^(−1)拌种处理对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64.15%和59.40%;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顶苗新)5 g·kg^(−1)+5 g·kg^(−1)拌种处理对顶(茎)腐病的发生有较好防治效果,病株率防效达56.07%。从玉米产量来看,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满适金)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快苗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5 g·kg^(−1)+5 g·kg^(−1)处理种子能促进玉米增产,其籽粒增产率分别为5.92%、2.05%和6.24%,鲜穗增产率分别为3.17%、5.58%和3.55%。【结论】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可作为福建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合适的种衣剂,不仅对玉米生长安全,病虫防效显著,而且能增加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种衣剂 草地贪夜蛾 顶腐病 茎腐病 安全性
下载PDF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3
作者 詹鹏麟 张扬 +5 位作者 林建新 卢和顶 许静 庄炜 陈山虎 廖长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50,共8页
【目的】为提升甜玉米产值,生产上常需要促早和冬种栽培,但两种栽培模式会经历低温危害过程,因此鉴定耐寒性甜玉米品种在种植和推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方法】以闽甜6855及同生态应用品种萃甜618和广良甜27号(简称广良27)为供试材料,... 【目的】为提升甜玉米产值,生产上常需要促早和冬种栽培,但两种栽培模式会经历低温危害过程,因此鉴定耐寒性甜玉米品种在种植和推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方法】以闽甜6855及同生态应用品种萃甜618和广良甜27号(简称广良27)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和大田低温表型鉴定,对幼苗耐寒性生理指标及大田果穗外观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个品种幼苗进行4℃处理24、48、72 h后,表型性状结果发现闽甜6855耐寒性最强,萃甜618次之,广良27最弱。(2)对低温处理下5个耐寒指标检测发现,在48 h下闽甜6855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含量分别为315.43和429.81 U·g^(-1),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为771.97μmoL·min^(-1)·g^(-1),分别比萃甜618高13.9%、109.1%和28.5%,比广良27高34.3%、86.4%和18.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在闽甜6855积累最低;而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ein,SP)含量在闽甜6855中显著高于广良27。(3)耐寒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SOD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和CAT酶活性有极显著相关性,与SP酶活性具有显著性相关。(4)冬季大田种植,采后比较果穗特性,发现闽甜6855结实性最好,外观好,无缺粒现象;穗行数达15.6、出籽率71.68%,高于萃甜618和广良27,秃尖长最短。【结论】闽甜6855幼苗期在表型和生理上具有更明显的耐寒性,低温下果穗外观品质优势强,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苗期 耐寒性 生理指标 出籽率
下载PDF
优质、广适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6号的选育
4
作者 廖长见 张扬 +4 位作者 林建新 滕振勇 陈山虎 林静 卢和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523,共9页
【目的】选育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耐热性好、适应性广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方法】2015年冬,应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甜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热带种质黄色超甜玉米自... 【目的】选育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耐热性好、适应性广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方法】2015年冬,应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甜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热带种质黄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T146与温带种质白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AS67测交配组,培育黄白粒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6号。2018–2021年闽双色6号分别通过了国家东南区、西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并于2021和2022年在广东惠州和福建建瓯开展千亩示范。【结果】国家区试结果:产量方面,闽双色6号在2018-2019年东南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3587.8 kg·hm^(-2),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7.6%,增产点率80.9%。在西南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3505.3 kg·hm^(-2),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3.6%,增产点率70%。抗逆性方面,鲜食玉米品种闽双色6号在田间自然发病的情况下,中抗小斑病,中抗/高抗纹枯病,中抗/高抗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中抗/感大斑病和南方锈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感丝黑穗病,感/中抗小斑病,感瘤黑粉病,高感纹枯病,感/中抗南方锈病。品质方面,经专家鉴定,国家东南区试验综合评分89.2分,国家西南区试验综合评分86.8分,均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85.0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理化品质检测,闽双色6号国家东南、西南两大区试平均皮渣率为11.8%,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6.7%,还原糖含量为11.25%,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的理化品质。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200523、国审玉20220577)。惠州市马安镇千亩示范结果显示闽双色6号每公顷产量17982 kg,比对照增产5.9%,每公顷可增效7014元,品质品尝90.8分;建瓯市东游镇示范片每公顷产量18889.5kg,比对照增产9.44%,每公顷可增效7173.6元,品质品尝为89.7分,均优于对照,且建议扩大该品种的推广和应用。【结论】闽双色6号很好地协调了品质与产量、抗性的关系,具有品质优、产量较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耐热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满足了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需求,适宜在我国南方鲜食玉米种植区种植;闽双色6号的选育成功,再次证明“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是甜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有效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品种选育 闽双色6号 特征特性
下载PDF
甜玉米闽甜6855与广良甜27号的耐密性比较
5
作者 张扬 黄章明 +3 位作者 廖长见 林建新 陈山虎 卢和顶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获得甜玉米品种闽甜6855和广良甜27号在福建生态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生产中合理密植和选育耐密性甜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了闽甜6855与广良甜27号在36 000、42 000、48 000、54 000和57 000株·hm^(-2)共5种种... [目的]获得甜玉米品种闽甜6855和广良甜27号在福建生态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生产中合理密植和选育耐密性甜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了闽甜6855与广良甜27号在36 000、42 000、48 000、54 000和57 000株·hm^(-2)共5种种植密度下的耐密性差异。调查了物候期(抽雄期、吐丝期和散粉期)、植株性状(株高、穗位高、空秆率、畸形率)、商品品质(穗长、穗粗和单穗重)和鲜果穗产量等性状,并加以综合评价。[结果]闽甜6855生育期早于广良甜27号。闽甜6855最大种植密度约为54 000株·hm^(-2),最佳种植密度约在42 000~48 000株·hm^(-2)之间;广良甜27号的最大种植密度约为42 000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低于或接近36 000株·hm^(-2)。[结论]闽甜6855株型属于紧凑型,其最大种植密度远高于半紧凑型的广良甜27号,耐密性突出,生产上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提高群体产量;以闽甜6855为亲本,有望选育耐密性优良的甜玉米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耐密性 最佳种植密度 最大种植密度
下载PDF
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闽紫糯1号的选育技术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卢和顶 陈山虎 +2 位作者 童川拉 林建新 纪荣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7,共2页
闽紫糯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以闽糯系9413为母本,晋糯系94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黑糯玉米单交种。具有抗倒、抗病、优质,子粒紫黑、色泽光亮、嫩香爽滑等鲜食玉米特点,采青生育期84~92d,平均鲜穗产量13105... 闽紫糯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以闽糯系9413为母本,晋糯系94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黑糯玉米单交种。具有抗倒、抗病、优质,子粒紫黑、色泽光亮、嫩香爽滑等鲜食玉米特点,采青生育期84~92d,平均鲜穗产量13105.9kg/hm2,适宜种植密度57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杂交种 闽紫糯1号 品种选育
下载PDF
玉米闽单88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和顶 卢济事 +3 位作者 薛珠政 林建新 陈山虎 童川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示范研究 ,观测闽单 88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生育动态、不同群体结构的叶面积系数 (L AI)和叶片净同化率 (NAR)、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需肥特性等。结果表明 ,闽单 88在福建的生育期春季为 94~ 98d,秋季为 86...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示范研究 ,观测闽单 88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生育动态、不同群体结构的叶面积系数 (L AI)和叶片净同化率 (NAR)、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需肥特性等。结果表明 ,闽单 88在福建的生育期春季为 94~ 98d,秋季为 86~ 90 d;从拔节至抽雄需要 2 5~ 30 d,这时期雌雄穗分化与营养体旺盛生长并进 ,是栽培关键阶段 ;该品种适宜间套作或单作密植栽培 ,高产群体密度为 6 .75~ 7.5 0万株· hm- 2 ,L AI为 3.74~4.0 4,NAR为 9.37~ 9.38g· m- 2· d- 1 ;在中等地力水平下 ,应选用纯氮 15 0~ 187.5 kg· hm- 2的施氮量 ,科学经济施肥方法是基肥∶拔节肥∶穗肥 =3∶ 3∶ 4,追肥采用平稳追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单88品种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 玉米
下载PDF
闽玉糯1号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和顶 陈山虎 +2 位作者 童川拉 林建新 纪荣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杂交制种技术 杂交玉米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高产 福建省农科院 大面积示范 高产优质 父本杂交 高效栽培
下载PDF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208的选育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和顶 纪荣昌 +2 位作者 林建新 陈山虎 童川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88-392,共5页
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耕作栽培条件和市场需求,采用系谱选育的技术路线,以闽甜系0283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配制新组合育成闽甜208。测交试验表明,亲本0283、0155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甜208在多点区试中表现早熟、优... 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耕作栽培条件和市场需求,采用系谱选育的技术路线,以闽甜系0283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配制新组合育成闽甜208。测交试验表明,亲本0283、0155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甜208在多点区试中表现早熟、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稳产性好,鲜穗平均产量12726.0 kg.hm-2。该组合于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闽甜208 白交系 选育
下载PDF
甜玉米主要穗部性状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和顶 陈山虎 +1 位作者 林建新 纪荣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8-20,23,共4页
12个甜玉米自交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6个组合,分析其7个主要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更大的遗传变异,筛选出6个优良自交系0583、05135、05148、0569、05... 12个甜玉米自交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6个组合,分析其7个主要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更大的遗传变异,筛选出6个优良自交系0583、05135、05148、0569、05101和05132及8个优良组合:05148×0581、0572×05132、0574×0569、0572×0569、0572×05133、0583×05133、05130×05101和05135×0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泉厦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植
11
作者 卢和顶 汤葆莎 +1 位作者 余德亿 赵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68-171,共4页
从分析泉厦高速公路所经区域的土壤、气候及植被条件入手 ,归纳总结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植方式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旨在提高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植水平。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绿化 植物选择与配植
下载PDF
闽玉糯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2
作者 卢和顶 陈山虎 +2 位作者 童川拉 林建新 纪荣昌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规程 优质高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建省农科院 普通玉米 玉米新品种 2002年 营养丰富 糯质玉米 支链淀粉 果蔬食品 优质饲料 经济作物 播种面积 市场需求 含量比 不透明 蛋白质 赖氨酸 籽粒 胚乳 穗部 茎秆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21
13
作者 薛珠政 卢和顶 +1 位作者 林建新 杨人震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2-54,共3页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情况及产量的变化,探讨单株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生产力,品种方能获得高产稳产。
关键词 玉米 单株效应 群体效应 种植密度
下载PDF
玉米育苗移栽对群体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建新 陈山虎 +2 位作者 卢和顶 童川拉 纪荣昌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6-88,共3页
玉米乳苗移栽能提高植株整齐度,增加单株和群体叶面积,促进叶片净同化率NAR和作物生产率CGR的提高;提高成穗率6.31%左右,增产显著,提早成熟5d左右。
关键词 玉米 育苗 移栽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关键农艺性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廖长见 王颖姮 +2 位作者 林建新 卢和顶 陈山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72-576,共5页
以29份不同农艺性状的青贮玉米材料组配54个杂交组合用于试验。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秸秆产量、茎粗、籽粒产量、节间数、株高、穗位高和苞叶数,建立了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为依变量的回归方程。... 以29份不同农艺性状的青贮玉米材料组配54个杂交组合用于试验。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秸秆产量、茎粗、籽粒产量、节间数、株高、穗位高和苞叶数,建立了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为依变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影响生物产量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对生物产量有关农艺性状的选择,并不会显著改变各个品质性状;但是对秸秆产量选育,将会降低粗蛋白含量、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因此,在选育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时,要适当降低秸秆产量,提高籽粒产量,处理好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这一对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下载PDF
16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廖长见 林建新 +3 位作者 王颖姮 纪荣昌 卢和顶 陈山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2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与国内4个主要骨干自交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8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MQ12-243是各个性状GCA效应值表现优良... 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2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与国内4个主要骨干自交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8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MQ12-243是各个性状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生物产量高的组合为MQ12-243×18599;生物产量的狭义遗传力h2N较低,而株高的狭义遗传力h2N较高。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与生物产量为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对生物产量的直接效应明显,株高和穗位高对生物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较明显;因此,在选育高生物产量品种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株高、穗位高和粒重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3’的选育 被引量:9
17
作者 廖长见 张扬 +2 位作者 林建新 陈山虎 卢和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1-596,共6页
总结高产、优质、多抗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3’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闽甜683’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J-3’为父本配制的新组合。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结高产、优质、多抗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3’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闽甜683’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J-3’为父本配制的新组合。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 330.9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5.67%;2016年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5 692.7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65%;田间表现抗倒性强,抗或高抗玉米主要病害;品质总评分与对照‘粤甜16号’相当,水溶性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粤甜16号’。该品种于2017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玉2017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新品种 闽甜683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铝(Al)对不同耐性作物品种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彭嘉桂 陈成榕 +1 位作者 卢和顶 刘海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铝(Al)对不同耐性作物品种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彭嘉桂,陈成榕,卢和顶,刘海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福州,350013)EFFECTOFAlONTHEMORPHOLOGICALANDPHYSIOLOGICA... 铝(Al)对不同耐性作物品种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彭嘉桂,陈成榕,卢和顶,刘海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福州,350013)EFFECTOFAlONTHEMORP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CHARACTERSOFC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品种 耐性 形态 生理学 生态学
下载PDF
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建新 陈山虎 +2 位作者 卢和顶 童川拉 纪荣昌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48-50,共3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糯玉米杂交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7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千粒重>穗长>穗行>株高>行粒>穗位>秃顶。在育...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糯玉米杂交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7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千粒重>穗长>穗行>株高>行粒>穗位>秃顶。在育种过程中,应重点对穗粗、千粒重和穗长的选择,但不能忽略对穗行、行粒和株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糯玉米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建新 杨人震 +1 位作者 卢和顶 薛珠政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7,共3页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8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15个组合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行粒数、穗长、千粒重等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和相对遗传进度,且与单株产量GCA效应呈显著或...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8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15个组合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行粒数、穗长、千粒重等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和相对遗传进度,且与单株产量GCA效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宜作为单株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选出两个骨干自交系8770和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