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FN-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宇翾 赵干 邓干臻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4,共3页
干扰素tau(IFN-τ)是反刍动物特有的一种新型Ⅰ型干扰素,通常被认为是反刍动物的妊娠识别信号,在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中调节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近年来,随着对IFN-τ研究的深入开展,发现其除了参与调节反刍动物妊娠着床外,在其... 干扰素tau(IFN-τ)是反刍动物特有的一种新型Ⅰ型干扰素,通常被认为是反刍动物的妊娠识别信号,在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中调节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近年来,随着对IFN-τ研究的深入开展,发现其除了参与调节反刍动物妊娠着床外,在其他物种中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基于此,文章围绕IFN-τ的主要生理作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妊娠 IFN-τ 免疫调节 临床治疗
下载PDF
2012-2021年湖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徐阳欢 张蕃 +5 位作者 代国红 王玉红 李德海 尹丹丹 卢宇翾 龚正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湖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水平和消除梅毒母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湖北地区报告的...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湖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水平和消除梅毒母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湖北地区报告的已分娩的梅毒感染孕产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趋势性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2至2021年,湖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从39.11‰(7/179)下降至5.57‰(3/539),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9.95,P=0.002),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全人群围产儿死亡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末次非梅血清学滴度≥1∶8(OR=5.58,95%CI:2.02~15.36)、妊娠末次非梅血清学滴度不详(OR=4.52,95%CI:1.70~12.02)、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OR=7.21,95%CI:4.72~11.03)、新生儿窒息(OR=16.82,95%CI:8.10~34.93)、出生缺陷(OR=11.52,95%CI:5.09~26.10)均是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接受治疗(OR=0.58,95%CI:0.37~0.91)是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湖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是梅毒感染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重视开展科普宣教,早期检测规范治疗、积极降低非梅血清学滴度和加强新生儿保健服务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发生风险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梅毒感染 围产儿死亡
原文传递
8种多环芳烃联合暴露致大鼠肝脏毒性及BMDL推导
3
作者 杨淼 卢宇翾 +3 位作者 曹鑫 毛侃敏 毛伟峰 郝丽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3-819,共7页
目的探究8种多环芳烃(PAH8)联合暴露的大鼠肝脏毒性,利用基准剂量法(BMD)获得PAH8致肝脏毒性的基准剂量95%置信区间下限值(BMDL)。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按照0、10、50、250和1000μg/kg·BW剂量的PAH8连续染毒3... 目的探究8种多环芳烃(PAH8)联合暴露的大鼠肝脏毒性,利用基准剂量法(BMD)获得PAH8致肝脏毒性的基准剂量95%置信区间下限值(BMDL)。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按照0、10、50、250和1000μg/kg·BW剂量的PAH8连续染毒30 d后处死大鼠,计算脏器系数,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测和油红O染色,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及肝脏TG、TC含量。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毒理学意义和剂量效应趋势的肝脏毒性数据,利用BMDS 3.2软件进行BMD分析,选择最佳拟合模型得到BMDL值。结果1000μg/kg·BW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AH8染毒后部分大鼠肝脏出现细胞水肿、炎性浸润、脂肪变性等病理改变。10~250μg/kg·BW剂量组血清GSH-Px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1000μg/kg·BW剂量组GSH-Px显著降低(P<0.001)。肝脏中TC含量呈现剂量效应趋势,1000μg/kg·BW剂量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肝脏TC含量进行BMD分析,选择Hill模型得到PAH8致大鼠肝脏毒性的BMDL和BMD分别为47.61和213.52μg/kg·BW。根据肝脏TC含量得到PAH8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和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分别为250和1000μg/kg·BW。结论PAH8联合暴露引起肝脏脂质异常蓄积,致大鼠肝脏毒性的BMDL为47.61μg/kg·BW,低于相应的NOAEL/LOAEL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联合暴露 肝脏毒性 基准剂量
原文传递
湖北省部分农村孕妇产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易念华 张艳 +4 位作者 卢宇翾 方为民 王景娥 周德 吴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5690-5691,共2页
目的:了解农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防治措施。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黄冈、十堰、襄樊三市农村的1 524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孕前、孕期及产褥期情况。结果:在所调查的例数中产后... 目的:了解农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防治措施。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黄冈、十堰、襄樊三市农村的1 524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孕前、孕期及产褥期情况。结果:在所调查的例数中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高,发生产后并发症的病例在孕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结论:及早发现和预防孕期高危因素能有效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孕产妇 产后并发症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湖北省部分农村妇女人工流产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易念华 张艳 +4 位作者 卢宇翾 方为民 王景娥 周德 吴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5865-5866,共2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工流产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农村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为37.5%。妇女的文化程度越低,人工流产率越高...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工流产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农村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为37.5%。妇女的文化程度越低,人工流产率越高。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流产率为50%,大专及以上学历妇女人工流产率为37.5%。23~25岁之间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率最高,达25.8%。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年龄、经济状况对人工流产的发生产生影响。人工流产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均产生危害,因此,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保护妇女生殖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育龄妇女 人工流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农村妇女妊娠期生活习惯调查及其合理化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艳 易念华 +5 位作者 卢宇翾 方为民 王景 周德 贺晶 吴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5867-5868,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农村妇女妊娠期主要卫生问题相关的危险行为及环境暴露情况,为围产期保健提供有效依据及合理化建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被动吸烟现象依然很普遍(40.3%),其主要来源为家庭成员... 目的:调查分析农村妇女妊娠期主要卫生问题相关的危险行为及环境暴露情况,为围产期保健提供有效依据及合理化建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被动吸烟现象依然很普遍(40.3%),其主要来源为家庭成员吸烟;妊娠期曾有饮酒史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4.59%;农村孕产妇的主要水源,28.04%来自井水、泉水,48.68%来自湖水、河水,仅51.32%的孕产妇使用自来水。有10.11%的孕妇在妊娠期间有用药史;选择孕期性生活的夫妻约占49%,51%的夫妻在整个孕期完全没有性生活。结论:农村孕产妇普遍缺乏基本健康教育及保健服务,需劝诫孕产妇戒除不良嗜好,加强乡镇卫生服务及宣教活动,整治污染水源,提高农村孕产妇的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习惯 生殖健康
原文传递
四种多环芳烃低剂量联合暴露对大鼠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宇翾 杨淼 +1 位作者 曹鑫 毛伟峰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48,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4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苯并[a]蒽、[艹屈]和苯并[b]荧蒽)低剂量联合暴露的毒性作用。方法购入5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按0、10、50、250、1000μg/kg·BW剂量连续灌胃染毒,基于人体4种多环芳... 目的初步研究4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苯并[a]蒽、[艹屈]和苯并[b]荧蒽)低剂量联合暴露的毒性作用。方法购入5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按0、10、50、250、1000μg/kg·BW剂量连续灌胃染毒,基于人体4种多环芳烃的实际暴露量,灌胃剂量的比例设定为苯并[a]芘∶苯并[a]蒽∶[艹屈]∶苯并[b]荧蒽=0.99∶2.92∶2.68∶1.68。大鼠于染毒30 d后处死,取血清、脏器等生物样本,计算脏器系数,进行大鼠肝脏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染毒组大鼠肝脏结构有明显异常,肝窦扩大,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1 000μg/kg·BW组肝脏脏器比显著升高。染毒30 d后1 000μg/kg·BW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均显著上升(P<0.05);染毒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30 d时显著升高(P<0.05);染毒30 d后,1 000μg/kg·BW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并且肝脏胆固醇显著上升(P<0.05),250μg/kg·BW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显著上升(P<0.05),50μg/kg·BW及以上染毒剂量的染毒组肝脏中TG显著上升(P<0.05)。结论 PAH4低剂量联合暴露对SD雄性大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肝损伤、氧化应激及脂代谢紊乱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联合暴露 低剂量 毒性作用
原文传递
外源化合物肝毒性体外模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8
作者 曹鑫 张雅楠 +3 位作者 王冬霞 卢宇翾 毛侃敏 郝丽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6-831,共6页
肝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在人体中承担着重要的消化和解毒功能。目前全球关于肝毒性的研究大多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然而随着"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在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实行,... 肝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在人体中承担着重要的消化和解毒功能。目前全球关于肝毒性的研究大多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然而随着"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在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实行,更多的体外毒理学模型被建立且运用到肝毒性的研究当中。此篇综述主要提供了对于一些体外肝毒性毒理学模型的简要、关键的评估,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毒性 肝癌细胞系 3D肝脏模型 肝损伤 共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