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卢宏章 朱天岳 +4 位作者 柴卫兵 文立成 曹永平 李军 刘震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间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78例。其中全髋置换术后翻修42例,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36...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间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78例。其中全髋置换术后翻修42例,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36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以内翻修的共36例,5年以上翻修的42例。[结果]在早期失败(5年以内)的病例中,失败原因主要是感染(16例),其次是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和机械性失败。在晚期失败(5年以上)的病例中,失败原因主要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结论]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原因是晚期无菌性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 翻修术
下载PDF
严重畸形和不稳定膝关节的初次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 被引量:7
2
作者 卢宏章 朱天岳 +3 位作者 柴卫兵 李军 刘震宁 王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 :探讨初次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非肿瘤病变的适应证、并发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99~ 2 0 0 3年间使用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进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严重畸形和不稳定的病例 ,共 15例 2 0膝。平均年龄 67 9... 目的 :探讨初次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非肿瘤病变的适应证、并发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99~ 2 0 0 3年间使用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进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严重畸形和不稳定的病例 ,共 15例 2 0膝。平均年龄 67 9岁 ( 60~ 77岁 )。原发疾病分别为骨关节病合并严重的膝内翻、膝外翻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不稳定和骨缺损 ,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合并膝关节骨缺损和不稳等。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平均 89 0°( 10~ 14 0°) ,合并屈曲挛缩畸形者 16膝 ,平均 15 0° ( 5~ 60°)。术前膝关节HSS评分平均 44 8分 ( 2 1~ 63分 )。平均随访 3 4 8个月 ( 6~ 5 2个月 )。结果 :所有病例疼痛明显缓解 ,行走、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HSS评分从术前的 44 8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 90分 ( 80~ 98分 )。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 114 2° ( 90~ 13 0°)。髌股关节并发症最常见 ,3例出现髌股排列异常 ,并有轻度的前膝痛和伸膝力弱。结论 :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早期效果满意 ,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最好只用于活动量要求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病 关节假体 置换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对假体排列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卢宏章 朱天岳 柴卫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的位置对下肢力线造成的误差及其相关的影响殷素。方法 :选取行TACK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病患者 40例。术中股骨截骨髓内定位杆的进针点为股骨滑车中心。术前术后于 14英寸× 17英寸X线片...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的位置对下肢力线造成的误差及其相关的影响殷素。方法 :选取行TACK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病患者 40例。术中股骨截骨髓内定位杆的进针点为股骨滑车中心。术前术后于 14英寸× 17英寸X线片测量膝关节的股胫角 (FTA)、股骨外侧角。并根据数学模型计算TACK置换后可能造成的最大误差。结果 :股骨解剖轴线一般与股骨内侧髁相交 ,距滑车中心平均 7mm ( 0~ 11mm) ,膝外翻者股骨解剖轴线偏离滑车中心更多。术后测量股骨假体外侧角为 80~ 90° ,内外翻误差 2°以内者占 70 % ,理论计算如果进针点位于滑车中心 ,会导致外翻误差增加。结论 :真正的髓内定位杆进针点应位于股骨解剖轴线上 ,进针点外移会导致股骨假体过度外翻。术前应在全长或 14英寸× 17英寸站立正位X线画出股骨解剖轴线 ,根据股骨轴线与股骨髁交点的实际位置进行髓内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膝假体 股骨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宏章 朱天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致敏淋巴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的影响
5
作者 卢宏章 朱天岳 柴卫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 :研究致敏淋巴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被骨水泥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致敏的新西兰兔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并提取培养介质 (LCM ) ,分离培养兔颅骨成骨细胞和兔骨髓细胞 ,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 目的 :研究致敏淋巴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被骨水泥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致敏的新西兰兔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并提取培养介质 (LCM ) ,分离培养兔颅骨成骨细胞和兔骨髓细胞 ,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染色和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对破骨细胞进行鉴定。在成骨细胞与骨髓细胞的培养体系中 ,分别在无LCM ,未经MMA刺激的LCM和经MMA刺激的LCM等 3种情况下 ,进行成熟破骨细胞计数和TrACP活性检测。结果 :骨髓细胞能够分化成破骨细胞并且能在骨磨片上形成骨吸收陷窝 ,致敏淋巴细胞培养介质能够明显促进破骨细胞数量的增加和TrACP的分泌 ,在加入MMA刺激后 ,这种作用更加显著。结论 :致敏淋巴细胞能够促进骨髓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分化 骨吸收 淋巴细胞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超敏反应对假体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卢宏章 朱天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建立迟发性超敏反应的新西兰兔动物模型并研究超敏反应对假体周围组织及滑膜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通过皮内注射K2 Cr2 O7和福氏完全佐剂以及涂皮相结合的方法在新西兰兔体内建立对Cr6+ 产生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 ,在右侧股... 目的 :建立迟发性超敏反应的新西兰兔动物模型并研究超敏反应对假体周围组织及滑膜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通过皮内注射K2 Cr2 O7和福氏完全佐剂以及涂皮相结合的方法在新西兰兔体内建立对Cr6+ 产生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 ,在右侧股骨髁内植入钛合金棒 ,并通过关节腔间断注射Cr6+ ,在术后 8周时检测致敏情况并观察膝关节滑膜和假体周围的炎症反应。结果 :有 4/6只兔对Cr6+ 产生了迟发性过敏反应 ,在致敏组中 ,滑膜和假体周围骨髓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 ,局部形成典型的肉芽肿性组织 ,并可见骨髓中破骨细胞数量的增加。结论 :在致敏状态下 ,植入假体后可使假体周围炎症反应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超敏反应 组织学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 被引量:43
7
作者 李军 朱天岳 +3 位作者 马忠泰 柴卫兵 卢宏章 刘震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 1993年 1月~ 2 0 0 3年 9月实行的 2 0 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分为两组 ,其中抗凝组 10 9人 ,手术后12~ 18h开始 ,每日用 0...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 1993年 1月~ 2 0 0 3年 9月实行的 2 0 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分为两组 ,其中抗凝组 10 9人 ,手术后12~ 18h开始 ,每日用 0 .4~ 0 .6ml低分子肝素钙 (Fraxiparine)腹壁皮下注射 ,共 7d ;非抗凝组 96人 ,术后未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两组的手术方法及其它术后处理相同。观察出血并发症 ,记录输血量和伤口引流量 ,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抗凝组伤口引流量和输血量分别为 ( 3 42 .4± 2 3 1.6)ml和 ( 777.9± 5 83 .9)ml ;非抗凝组 ( 2 88.2± 14 1.6)m1和 ( 63 0 .0± 44 4.6)ml,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抗凝组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没有增加。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 12~ 18h开始 ,每天注射一次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可以导致出血量和输血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 人工假体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叶一林 柴卫兵 +3 位作者 朱天岳 卢宏章 李军 刘宪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产生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总结2000~2004年用DHS和髓内固定系统治疗的共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对6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病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9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固定(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产生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总结2000~2004年用DHS和髓内固定系统治疗的共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对6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病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94例患者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种类包括6类术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股骨头颈内切割;髋内翻;股骨头坏死;头颈螺钉穿入髋关节;骨折不愈合。结论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是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骨折复位不良、头颈螺钉位置不良都将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解剖型胫骨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道俭 朱天岳 +5 位作者 柴卫兵 卢宏章 曹永平 李军 刘震宁 叶一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方法,评估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本科2000~2006年收治的22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德国LINK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33.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方法,评估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本科2000~2006年收治的22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德国LINK解剖型髁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33.3个月,骨折均于3个月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关节活动度、疼痛、关节稳定性进行HSS评分,平均89.5分。[结论]解剖型胫骨髁钢板可很好的治疗各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良好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胫骨髁钢板 胫骨平台 骨折
下载PDF
老年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式及内固定物选择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军 柴卫兵 +3 位作者 卢宏章 刘震宁 刘宪义 朱天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4907-4910,共4页
背景:为了恢复关节的功能,移位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常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老年人由于存在骨质疏松,实施内固定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容易出现伤口并发症。目的:探讨老年移位的踝关节旋后外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 背景:为了恢复关节的功能,移位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常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老年人由于存在骨质疏松,实施内固定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容易出现伤口并发症。目的:探讨老年移位的踝关节旋后外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移位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128例,其中单纯外踝骨折29例,双踝骨折52例,三踝骨折47例。外踝选用前外侧切口98例,后外侧切口30例;后侧防滑接骨板固定6例,加压螺钉与中和接骨板固定122例(其中1/3管状接骨板98例,锁定接骨板24例);内踝骨折均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后踝骨折通过后外侧切口复位固定24例。术后根据骨折稳定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石膏外固定。随访时,根据X射线平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OlerudandMolander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与结论:1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骨折均愈合。外踝伤口延迟愈合5例(4%),其中锁定接骨板固定者3例、1/3管状板2例,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深部感染发生。骨折愈合后关节功能评分优55例,良61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91%。骨折愈合后,因局部不适取出内固定物31例,其中管状接骨板19例,锁定接骨板12例,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取出的12例锁定接骨板中,2例(17%)发生螺钉与接骨板间的"冷焊接"。1例防滑接骨板固定后出现腓骨肌腱炎,保守治疗后疼痛缓解。提示针对老年人移位的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合理选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有利于减少伤口的并发症,解剖复位和良好的内固定有利于骨折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植入物
下载PDF
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对策 被引量:25
11
作者 柴卫兵 卢宏章 +1 位作者 郑辉 叶一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63-164,176,共3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0月.2005年10月1832例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并发症126例,其中软骨损伤3例,止血带麻痹1例,关节粘连2例,器械断裂1例,隐神经损伤2例...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0月.2005年10月1832例膝关节镜手术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并发症126例,其中软骨损伤3例,止血带麻痹1例,关节粘连2例,器械断裂1例,隐神经损伤2例,关节血肿96例,关节积液21例。次要并发症31例,其中皮缘裂开、切口渗液4例,皮肤水疱9例,盐水渗漏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6%(157/1832)。对于软骨损伤、止血带麻痹、关节粘连、器械断裂等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及时有效处理,预后良好。结论正确的入口,熟练的操作技术,合理应用止血带,一些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术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附45例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柴卫兵 高淑能 +2 位作者 马忠泰 曹永平 卢宏章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6-79,共4页
1983年10月-1996年3月所做的420例膝关节镜手术发生的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主要并发症33例,次要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7%,其中50岁以上、止血带时间>60分钟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对... 1983年10月-1996年3月所做的420例膝关节镜手术发生的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主要并发症33例,次要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7%,其中50岁以上、止血带时间>60分钟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对于软骨损伤、止血带麻痹、粘连、器械断裂等较严重的并嵎⒅⑼ü笆庇行Т恚罅己谩U返娜丝冢炝返牟僮骷际酰侠碛τ弥寡恍┎⒎⒅⑹菎可以预防的,对50岁以上及止血带时间超过1小时的病例,应视为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高危”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关节镜术 并发症 预防 软骨损伤
下载PDF
髌骨半脱位的病因探讨和疗效观察(附61例报告) 被引量:12
13
作者 柴卫兵 朱天岳 卢宏章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 探讨髌骨半脱位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 1例 110膝髌骨半脱位患者髌骨的形态均为WibergⅡ、Ⅲ型 ,伴有外侧髌股关节骨关节病者 5 2例 98膝 ;高位髌骨 4 7例 94膝 ;外伤后股四头肌内侧头肌张力不良 5例 8膝。Q角 2 0°... 目的 探讨髌骨半脱位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 1例 110膝髌骨半脱位患者髌骨的形态均为WibergⅡ、Ⅲ型 ,伴有外侧髌股关节骨关节病者 5 2例 98膝 ;高位髌骨 4 7例 94膝 ;外伤后股四头肌内侧头肌张力不良 5例 8膝。Q角 2 0°~ 35°。手术方式包括 :髌骨外侧支持带充分松解 (110膝 ) ;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股内侧肌头移位至髌骨前内侧 (8膝 ) ;髌骨外侧部分切除 (5 6膝 ) ;软骨成型、软骨下骨外露区域密集钻孔 (110膝 ) ;胫骨结节前、内侧移位 (98膝 ) :平均内移 1.0cm、前移 1.2cm。术中见全部病例髌骨外侧支持带均明显增厚。术后第 3日用每分钟次数 (CPM)开始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 1年局麻下取出内固定螺钉。结果  6 1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2 .5年。 5 3例 98膝 (89% )效果优良 :上、下楼梯和下蹲、站立时前膝痛症状消失或有明显的减轻 ,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 ,能正常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8例 12膝 (11% )效果较差 ,全部为髌股关节软骨严重磨损者 ,表现为前膝痛仍然明显。结论 髌骨半脱位病因主要与高位髌骨、过大的Q角、外侧支持带的挛缩肥厚、髌骨的发育类型以及股四头肌内侧头肌张力不良有关。根据病因及病理改变选择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股内侧肌头移位、髌骨外侧部分切除、胫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半脱位 病因 疗效观察 膝关节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迟发感染的抗生素使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军 朱天岳 +3 位作者 柴卫兵 文立成 卢宏章 刘震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迟发感染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方法]Ⅱ期翻修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迟发感染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40~86岁,平均67.2岁。初次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术5例,膝关...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迟发感染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方法]Ⅱ期翻修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迟发感染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40~86岁,平均67.2岁。初次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术5例,膝关节置换术4例,发生感染距离初次手术的时间为2~96个月。术前及术中取关节液培养,Ⅰ期取出内植物彻底清创,然后用临时间隔器(包括万古霉素骨水泥7例、可灌洗间隔器2例)填充缺损区域,术后引流液万古霉素药物浓度测定。根据药敏结果,静脉用抗生素3~6周。清创术后3周~1年,Ⅱ期关节置换重建8例;1例因全身情况欠佳,局部旷置。采取接触隔离方式预防感染的院内播散。每2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细菌培养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2例,所有菌株均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苯唑西林、青霉素等均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9例,利福平敏感7例,克林霉素敏感5例,复方磺胺敏感4例,左旋氧氟沙星敏感4例,庆大霉素敏感3例。治疗后感染均得以控制,肝功能短暂升高1例。随访25.5~108个月,平均50.9个月,未见感染复发,亦未在病区内播散。[结论]造成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感染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敏感;彻底清创手术后,全身和局部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条件行Ⅱ期成形手术相对安全;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可以预防感染的院内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下载PDF
可旋转衬垫人工膝关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卫兵 朱天岳 +3 位作者 卢宏章 李军 刘震宁 王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801-803,共3页
目的 :探讨可旋转衬垫人工膝关节的特点和手术要点 ,观察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1996年 10月~2 0 0 2年 6月对 69例 78膝施行可旋转衬垫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要点 :对有膝内、外翻者 ,充分松解和平衡内、外侧软组织张力 ;保留... 目的 :探讨可旋转衬垫人工膝关节的特点和手术要点 ,观察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1996年 10月~2 0 0 2年 6月对 69例 78膝施行可旋转衬垫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要点 :对有膝内、外翻者 ,充分松解和平衡内、外侧软组织张力 ;保留内外侧副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的完整 ;保证屈曲和伸直间隙相等 ;重视试模复位和股、胫骨假体安装的正确对线、对位。髌骨半脱位者充分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 78膝中 65膝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2 .7年。获得随访的病例中 ,骨关节病 60膝 ,术前HSS评分平均 62 .0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 5膝 ,术前HSS评分平均 5 4.0分。结果 :63个膝效果优良(96.9% ) ,术后HSS评分 :骨关节病者平均 92 .0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者平均 89.0分。 2膝效果较差 ,HSS评分为 63 .0分和 67.0分。结论 :可旋转衬垫人工膝关节最接近膝关节生理状态 ,活动中股骨假体与可旋转衬垫间匹配良好、应力分布均匀 ,聚乙烯衬垫的磨损减小。采取正确的手术技术 ,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膝关节 人工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一林 柴卫兵 +4 位作者 卢宏章 李军 刘震宁 张道俭 刘恒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5期399-403,共5页
背景: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临床上并不常见,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目前术式选择关节内代偿性截骨还是关节外截骨矫形后再行膝关节置换术尚存争议。目的:探讨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方法、适应证和疗... 背景: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临床上并不常见,手术治疗难度较大,目前术式选择关节内代偿性截骨还是关节外截骨矫形后再行膝关节置换术尚存争议。目的:探讨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行关节外截骨的TKA或关节内截骨的TKA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患者8例,男1例,女7例;年龄39~72岁,平均63.9岁。7例股骨畸形由骨折畸形愈合造成,1例胫骨畸形伴弓形股骨为代谢性骨病所致。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3年,平均11年。HSS评分从术前11~48分,平均34.5分,提高至术后76~94分,平均87.0分。下肢机械轴线由术前平均内翻偏移14.6°改善至术后平均内翻偏移2.1°。未见感染,骨延迟愈合、不愈合,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中远期疗效良好。结论:伴有股骨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治疗难度较大,采用关节外截骨结合一期或二期TKA可有效恢复下肢机械轴线,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如果关节内截骨的TKA使用传统手术器械,术后下肢机械轴线可能恢复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畸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诊断不明膝关节交锁症的病因探讨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卫兵 朱天岳 +1 位作者 卢宏章 吕传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199-200,共2页
目的 探讨诊断不明膝关节交锁症的病因、症状特点 ,经关节镜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4 7例膝关节不明原因交锁的病例均施行关节镜检查。镜下发现的病变 :34例滑膜疾病、4例Hof fa病、9例髌股关节排列异常 ,滑膜疾病镜下刨削切除... 目的 探讨诊断不明膝关节交锁症的病因、症状特点 ,经关节镜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4 7例膝关节不明原因交锁的病例均施行关节镜检查。镜下发现的病变 :34例滑膜疾病、4例Hof fa病、9例髌股关节排列异常 ,滑膜疾病镜下刨削切除滑膜皱襞、增生肥厚的滑膜团块及滑膜瘤样病变 ,Hoffa病镜下部分切除髌下脂肪垫 ,髌骨半脱位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前内侧移位。 结果 平均随访 1年 ,全部病例术后交锁症状消失 ,4 6例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 ,术前存在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大多数病例术后恢复或接近正常。 结论 诊断不明膝关节交锁症的原因较多 ,其主要病因是滑膜疾病、Haffa病、髌股关节排列异常。关节镜术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并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交锁症 病因 疗效 关节镜 诊断
下载PDF
骨科术后伤口渗血回输的时间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宪义 李淳德 +2 位作者 朱天岳 卢宏章 李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4期350-351,354,共3页
目的 :选择骨科术后伤口渗血可回输的时间。方法 :收集 2 0例患者术后 2h ,4h ,6h ,12h ,2 4h ,48h伤口渗血及处理血标本 ,检测其血常规、血气分析、细菌培养指标。结果 :术后 6h为明显的时间点 ,在此之前 ,血液质量较高 ,回输后引起的... 目的 :选择骨科术后伤口渗血可回输的时间。方法 :收集 2 0例患者术后 2h ,4h ,6h ,12h ,2 4h ,48h伤口渗血及处理血标本 ,检测其血常规、血气分析、细菌培养指标。结果 :术后 6h为明显的时间点 ,在此之前 ,血液质量较高 ,回输后引起的风险较低。术后伤口渗血约 6 0 %集中在术后 6h内 ,伤口渗血中血红蛋白随时间逐渐降低 ,至术后 6h降至 8g·L-1。血小板始终低于正常 ,白细胞早期低于正常 ,术后 6h后反应性升高。处理血的PH值呈酸性 ,渗血和处理血中的血糖都进行性下降 ,渗血和处理血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渗血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术后 6h开始升高。结论 :术后 6h以内的伤口渗血质量较高 ,安全 ,而对术后 6h后的伤口渗血应慎重回输 ,否则有引发凝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不良反应 骨科手术 伤口渗血回输 回输时间
下载PDF
同期双膝关节置换与单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志超 文立成 +9 位作者 曹永平 柴卫兵 朱天岳 李军 卢宏章 刘震宁 叶一林 张道俭 杨昕 刘恒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4期322-325,共4页
背景:同期双膝关节置换相对于单膝关节置换的获益与风险始终存在争议。目的:比较同期双膝关节置换与单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12例,其中,同期双膝组93例(15.2%),单膝组51... 背景:同期双膝关节置换相对于单膝关节置换的获益与风险始终存在争议。目的:比较同期双膝关节置换与单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12例,其中,同期双膝组93例(15.2%),单膝组519例(84.8%)。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有患者均采用白体血回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显著贫血(Hb<90 g/L)的发生率和异体输血率。对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后显著贫血、手术方式(同期双膝/单膝)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同期双膝组平均年龄(63.3±6.8)岁,低于单膝组(68.9±8.2)岁(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无显著性差异(66.7%vs 72.3%,P>0.05)。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同期双膝组高于单膝组(14%vs 7.1%),其中术后脑梗死(4.3%vs 0.8%)、深静脉血栓朋市栓塞(3.2%vs 0.8%)和感染(4.3%vs1.2%)并发症方面同期双膝组高于单膝组(P<0.05),而病死率(1.1%vs 0.2%)、冠心病发作(1.1%vs2.7%)和伤口并发症(1.1%vs 0.8%)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显著贫血发生率同期双膝组(50.5%)高于单膝组(22.0%),异体输血率同期双膝组高于单膝组(88.2%vs 25.4%,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70岁(OR=1.84)、手术方式为同期双膝(OR=1.96)、术后显著贫血(OR:2.77)和术前合并冠心病(OR=1.61)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推荐在年龄基础上,根据患者术前合并症严格进行同期双膝置换的术前病例选择。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膝置换,并需要更多的异体输血。使用自体血回输并不能降低同期双膝关节置换的异体输血率,术后积极纠正贫血可提高同期双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双膝关节置换 并发症 输血率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塔拉提百克.买买提居马 刘恒 +9 位作者 李军 刘震宁 叶一林 张道俭 杨昕 文立成 朱天岳 柴卫兵 卢宏章 曹永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937-94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期间行手术治疗的758例老年(≥65岁)新鲜髋部骨折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数,记录其相关因素。758...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期间行手术治疗的758例老年(≥65岁)新鲜髋部骨折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数,记录其相关因素。758例患者中男250例,女508例;平均年龄(78.97±6.83)岁。股骨颈骨折450例,粗隆间骨折308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患者12例,死亡率为1.6%;最常见的3个严重并发症为肺部感染(4.7%)、泌尿系感染(2.1%)、应急性溃疡(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保守治疗和应激性溃疡、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保守术治疗、伤前脑血管病史、冠心病史、哮喘病史、年龄、全麻、住院时间等为常见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措施能够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严重并发症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