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帕替尼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卢宪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7期178-180,F0003,共4页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耐受等,不能持续缓解或保持疾病低活动状态。目前,免疫靶向治疗在风湿免疫领域发展迅速,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方向。Janus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在...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耐受等,不能持续缓解或保持疾病低活动状态。目前,免疫靶向治疗在风湿免疫领域发展迅速,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方向。Janus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在此类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乌帕替尼是Janus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最新的选择性抑制剂,对Janus酪氨酸激酶1具有高选择性,在不同疾病领域中均有相关研究。文章对乌帕替尼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展开论述,以期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性疾病 乌帕替尼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温燕 钟小斌 +2 位作者 陈龙英 刘滔滔 卢宪良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09年全院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23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237...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09年全院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23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237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中,痰液的构成比为67.93%,分泌物、脓液为12.24%,血液为3.37%,尿液为2.95%,引流液为2.11%,脑脊液、咽拭子均为1.27%,其他为2.95%。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中,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44.30%;其次为内科和外科,分别占20.68%、20.2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低,为9.70%,其次为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均为44.73%。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定、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头孢吡肟等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主要分布于各ICU,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耐药率有升高趋势。提示临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率进一步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老年门诊患者非布司他片处方负担评价及其危险因素
3
作者 卢宪良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1期90-93,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门诊患者非布司他片处方负担评价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门诊老年患者非布司他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某院门诊使用非布司他片处方1 588份,涉及1 588例患者,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将... 目的 分析老年门诊患者非布司他片处方负担评价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门诊老年患者非布司他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某院门诊使用非布司他片处方1 588份,涉及1 588例患者,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将发生非布司他片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未发生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使用非布司他片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 588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有20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7%,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为1 382例(87.03%)。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高的为肝/肾系统135例、消化系统129例、神经系统113例、全身系统80例。观察组高剂量用药、半年开药次数≥5次、联合用药数量≥3种、慢性疾病共病数量≥4种、肝肾功能异常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用药(OR=3.636,95%CI:2.088~6.332)、半年开药次数≥5次(OR=2.670,95%CI:1.869~3.814)、联合用药数量≥3种(OR=3.271,95%CI:2.704~3.956)、慢性疾病共病数量≥4种(OR=3.607,95%CI:2.386~5.455)、肝肾功能异常(OR=2.517,95%CI:1.474~4.298)均是患者使用非布司他片处方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非布司他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观察患者肝/肾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情况,针对高剂量、联合用药数量、慢性疾病共病数量等危险因素多予以预防、干预,从而提升非布司他片药物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布司他片处方 危险因素 不良反应 门诊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卢宪良 孔晓龙 +2 位作者 宋柳全 邹丽燕 吴桂甫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9期63-66,82,共5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80例MRS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80例MRS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采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为对照组(n=90),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为研究组(n=90),观察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学疗效总清除率为8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CRP、WBC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CRP、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费用比、细菌疗效费用比低于对照组。结论与去甲万古霉素比较,利奈唑胺治疗MRSA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更好,降低CRP、WBC效果更好,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安全性高,但利奈唑胺的经济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去甲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安全性 经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