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视网膜血管密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尹悦 黄清清 缪晓翠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急性发作后的视网膜血管密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急性发作后的视网膜血管密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有单侧眼发作病史且经手术治疗后眼压正常的APACG患者30例,按入组标准纳入其急性发作眼30眼,采用OCTA对其视盘旁及浅层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vascular density,VD)、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进行定量测量,观察APACG视网膜各区域的VD特征。结果急性发作眼视盘旁颞侧象限的VD为49.00(37.90,53.00)%,明显大于上方[35.00(25.00,50.00)%]、鼻侧[39.00(32.00,44.50)%]及下方[40.00(26.00,46.75)%](H=9.880,P=0.020)。浅层黄斑区近中心凹四个象限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430,P=0.488),而浅层黄斑区旁中心凹鼻侧象限VD 44.80(39.68,47.30)%明显大于上方[41.15(35.00,44.10)%],颞侧[37.85(34.58,40.40)%],下方[39.90(35.18,4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3.412,P<0.001);视盘旁各象限VD均与相应象限的RNFL厚度呈正相关(r上方=0.823,r鼻侧=0.696,r下方=0.840,r颞侧=0.599,P均<0.001)。结论APACG急性发作眼视乳头黄斑神经纤维束所在区域的网膜血供较其他区域丰富,这可能是晚期青光眼仅残存颞侧视岛或者管状视野的原因,今后在这类疾病中也应重视血流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 视乳头黄斑神经纤维束 血管密度
下载PDF
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
作者 谢恬露 李笠 +2 位作者 卢尹悦 林颖 饶惠英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5期22-26,共5页
目的 讨论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 目的 讨论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实施周边虹膜切开术,研究组实施晶状体摘出术。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眼压、视力,以及术后所用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7、0.041、0.542,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前房深度(4.32±0.29)mm及视力(0.98±0.05)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13.30±2.28)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6、30.224、6.601,P<0.001)。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12.34±2.69)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432,P<0.001)。结论 晶状体摘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病症的疗效明显高于周边虹膜切开术,且前者手术方案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术后恢复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水平,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晶状体摘出术 周边虹膜切开术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荟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瑾媛 黄文俏 +4 位作者 李昊宇 卢尹悦 姚贻华 朱益华 梁远波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96-906,共11页
目的评价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二次研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2000至2022年基于中国人群PACG患病率的中、英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2名... 目的评价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二次研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2000至2022年基于中国人群PACG患病率的中、英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2名研究者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检索、纳入、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 产生的歧义与第3名研究者协商解决。计算I2值评估异质性, 使用相应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合并和荟萃分析, 并进行亚组分析(性别、年龄、调查时间、居住区域、诊断标准、气温带)、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纳入23篇文献, 其中8篇为高质量, 15篇为中质量。过去近20年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PACG的总患病率为1.35%(95%置信区间:1.08%~1.61%);女性PACG患病率(1.40%)明显高于男性(0.96%, P<0.01);年龄与患病率呈正相关(P<0.01);城市(1.3%)与农村(1.2%)的患病率相似(P=0.61);诊断标准中必备视野或视神经损伤的文献合并得到的患病率(1.1%)低于非必备文献(1.7%, P<0.01);在年积温较低的中温带, PACG患病率更高(1.7%, P=0.02)。结论近20年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PACG患病率约为1.35%,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存在差异, 女性、高龄、寒冷地区人群的患病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患病率 META分析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