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大鼠神经系统tau蛋白的表达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峡 李娜 +3 位作者 江宇 张苏琳 魏泽兰 王建枝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 tau的表达特性和磷酸化位点的差异 ,为阿尔茨海默病(AD)脑组织中 tau蛋白的研究提供资料。将大鼠分为胎鼠、新生鼠、成年鼠和老年鼠 4组 ,取各组大鼠的脑组织制成匀浆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 tau的表达特性和磷酸化位点的差异 ,为阿尔茨海默病(AD)脑组织中 tau蛋白的研究提供资料。将大鼠分为胎鼠、新生鼠、成年鼠和老年鼠 4组 ,取各组大鼠的脑组织制成匀浆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 tau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及磷酸化状态。结果发现非磷酸化依赖性抗 tau抗体 R134d的免疫显色结果显示 :胎鼠和新生鼠主要含低分子量 (14.2~ 2 8.8ku) tau蛋白 ;成年鼠除在脊索中显示高分子量 tau (6 7.5~ 96 .6 ku)外 ,大脑灰质和白质中的 tau蛋白主要集中在中分子量 (2 8.8~ 42 .7ku)范围 ;老年鼠的灰质、白质和脊索中均含高分子量 tau蛋白 ,且在灰质和白质组分中中分子量 tau的含量比成年组显著增高。Tau- 1的显色性质与 R134d相似。PHF- 1和 M4只在胎鼠和新生鼠显带。认为大鼠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磷酸化 表达特性
下载PDF
自体肾移植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10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斌 卢峡 +2 位作者 施辉波 蒋继贫 曾凡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8期589-591,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自体肾移植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对10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在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时出现长段输尿管黏膜袖套状剥脱或全层撕脱,内镜下放置双 J 管失败,无法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或再植,于损... 目的:总结采用自体肾移植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对10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在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时出现长段输尿管黏膜袖套状剥脱或全层撕脱,内镜下放置双 J 管失败,无法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或再植,于损伤发生2 h 至9 d 后行自体肾移植术。结果1例术前肾功能严重减退患者术后7 d 出现移植肾栓塞,其余9例随访5~75个月,移植肾血流灌注良好,肾功能维持正常水平;1例术后4个月出现膀胱吻合口狭窄致自体移植肾中度积水,给予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尿路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未见复发。结论针对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撕脱伤患者,及时施行自体肾移植可以有效恢复尿路完整性并保持肾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肾移植 输尿管 长段缺损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倩 陈松 +6 位作者 刘斌 卢峡 朱兰 昌盛 陈知水 明长生 张伟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继发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方法总结疫情初期本中心收治的5例肾移植术后继发COVID-19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特点。结果1例普通型病人,免疫抑制方案未做调整;4例重型/...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继发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方法总结疫情初期本中心收治的5例肾移植术后继发COVID-19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特点。结果1例普通型病人,免疫抑制方案未做调整;4例重型/危重型病人,霉酚酸酯平均停用(19.8±3.6)天,他克莫司先减半量(8.3±4.1)天,因症状未能控制再完全停用(9.0±3.1)天,同时静脉使用20~40 mg/d甲泼尼龙,平均(11.8±4.2)天。5例病人均核酸转阴,肾功能正常,康复出院,从发病到出院平均(37.6±8.3)天。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继发COVID-19感染,尤其重型/危重型病人,免疫抑制剂减量甚至停用以及早期小剂量短疗程应用皮质类固醇对于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皮质类固醇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栋 卢峡 +7 位作者 朱兰 宫念樵 魏来 王大卫 陈刚 明长生 陈知水 张伟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病例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AMR)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分析4例肾移植术后AAM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 2例为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 目的通过分析病例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AMR)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分析4例肾移植术后AAM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 2例为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阳性,2例为PRA阴性患者,其中3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来源供体,1例为亲属母亲供肾。术后出现尿少,血肌酐升高,经检测PRA、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al antibody,DSA)和移植肾穿刺活检联合诊断为AAMR,经过应用硼替佐米、血浆置换、输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未能脱离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肾移植术后AAMR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膀胱引流式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术后胰漏的处理
5
作者 黄倩 邢昕彤 +4 位作者 匡柏成 卢峡 宫念樵 张伟杰 明长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式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SPK)术后胰漏的治疗经验。方法 SPK术后胰漏病人3例,结合文献对SPK术后胰漏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结果 3例SPK受者的移植胰腺外分泌均为膀胱引...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式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SPK)术后胰漏的治疗经验。方法 SPK术后胰漏病人3例,结合文献对SPK术后胰漏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结果 3例SPK受者的移植胰腺外分泌均为膀胱引流,其中2例早期胰漏,1例远期胰漏。对3例病人予以抗生素治疗、抑制胰腺外分泌、膀胱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行通畅引流或瘘口修补。所有病人胰漏均痊愈,无移植物丢失或病人死亡。结论 膀胱引流式SPK术后胰漏,可行抑制胰液外分泌、膀胱减压、通畅引流等治疗;胰漏长期不愈者,瘘口修补可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膀胱引流式 胰漏
下载PDF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早期移植肾丢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心强 郭艳华 +15 位作者 宫念樵 卢峡 施辉波 朱兰 徐晶 昌盛 杜敦峰 刘斌 蒋继贫 陈刚 林正斌 曾凡军 张伟杰 周平 陈知水 明长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丢失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诊疗措施。方法施行DCD肾移植病人521例,总结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丢失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诊疗措施。结果 2013年DCD肾移植丢失率为1. 3%(1/76),2014年早... 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丢失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诊疗措施。方法施行DCD肾移植病人521例,总结术后3个月内移植肾丢失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诊疗措施。结果 2013年DCD肾移植丢失率为1. 3%(1/76),2014年早期移植肾丢失率为7. 8%(12/154),2015年早期移植肾丢失率为4. 1%(12/291)。其中移植肾出血(52. 0%)已成为我中心移植肾早期丢失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肺部感染(16. 0%)以及心脑血管意外(12. 0%),而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和排斥反应仅各占4. 0%,术后早期移植肾感染是早期移植肾出血的主要因素(61. 5%)。结论感染所致的移植肾血管破裂出血是DCD肾移植早期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术前多次供体采样进行微生物学培养及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对感染高危受者术后进行强化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有利于降低早期移植肾丢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肾移植 并发症 供体来源感染
下载PDF
单中心扩展标准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的近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心强 郭艳华 +14 位作者 宫念樵 卢峡 朱兰 徐晶 昌盛 杜敦峰 刘斌 蒋继贫 陈刚 林正斌 曾凡军 张伟杰 周平 陈知水 明长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析扩展标准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ECD)肾移植病人的近期效果。方法ECD肾移植50例,标准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SCD)肾移植140例,比较两组移植肾病人早期恢复情况、术后1年内移植肾功能变化、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以及排斥反应、感... 目的分析扩展标准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ECD)肾移植病人的近期效果。方法ECD肾移植50例,标准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SCD)肾移植140例,比较两组移植肾病人早期恢复情况、术后1年内移植肾功能变化、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以及排斥反应、感染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CD肾移植组病人术后1年的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总体感染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同期SCD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CD组病人在肾移植术后第1、3、6、12个月血肌酐水平高于SCD组,ECD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S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行ECD纳入标准下ECD肾移植术后近期效果良好,虽然在移植肾功能(血肌酐水平和eGFR)方面差于SCD肾移植,但在合理选择受者的前提下ECD可作为扩大供体来源的重要途径,其远期效果仍需进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标准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肾移植
下载PD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of the Cardiac Allograft Evalu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刘琨 李阳 汤乔颖 魏翔 昌盛 卢峡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5期765-769,共5页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in 23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in 23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and 23 healthy subjects served as controls. The three-dimensional full-volume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of left ventricle were recorded and then were analyzed using EchoPAC software. The strain curves and peak systolic strain values for each segment and overall left ventricular wall were obtained.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GPSL), global peak radial strain (GPSR), global 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 (GPSC) and global peak area strain (GPSA) were measured and then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cardiac output (CO) betwee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controls. The GPSL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st month after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s, but close to the normal value at 3rd month after surgery and later. The GPSC, GPSA and GPS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surgery than those in control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can be used for monitoring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s and evaluating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cardiac allog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免疫抑制状态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进程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晓玲 李光才 +1 位作者 肖建生 卢峡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8期961-966,共6页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状态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临床进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7例免疫功能正常的PJP患者(PJP组)和1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PJP的患者(RT-PJP组),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部CT影像学资料、入院后治疗信...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状态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临床进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7例免疫功能正常的PJP患者(PJP组)和1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PJP的患者(RT-PJP组),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部CT影像学资料、入院后治疗信息、预后和出院后1年随访资料,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异同。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比率降低、血乳酸脱氢酶和血降钙素原水平在两组间无差异,但RT-PJP组C-反应蛋白升高更为显著。两组患者发病早期均存在弥漫性磨玻璃影等典型间质性肺炎表现,两组间肺部CT影像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存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需求,RT-PJP组无创呼吸机使用平均时间较PJP组短,但无创呼吸机及有创呼吸机总使用例数更多,平均使用时间显著延长。RT-PJP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需接受免疫抑制剂减量治疗,平均住院时间相对延长,死亡率更高,但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存活率一致。结论:免疫抑制状态对PJP影响的结果包括:不改变PJP初期的临床表现和肺部影像学表现;C-反应蛋白升高更显著;肺损伤更重,病情加重更快,预后较差;需接受免疫抑制剂减量治疗;痊愈后无附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进程 预后
原文传递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五年临床疗效比较
10
作者 张利民 卢峡 +2 位作者 代辰 明长生 宫念樵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比较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治疗1型(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的五年临床疗效差异,探讨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是否可成为SP... 目的比较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治疗1型(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的五年临床疗效差异,探讨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是否可成为SPK治疗的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SPK的受者,根据基线相同原则,按照糖尿病原发病将62例受者分为两组:T1DM组(30例)和T2DM组(32例),分析术前资料和术后5年随访资料。结果在入选研究的T1DM组和T2DM组受者中,男性性别、术前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年龄[(31.8±5.2)vs(49.5±5.7)岁(P<0.001)]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8±1.3)vs(25.0±3.8)kg/m^(2)(P<0.001)]比较,T1DM组均低于T2DM组。与T2DM组相比,T1DM组胰岛素用量更高,无C肽释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年,在术后第1年、第3年和第5年时间点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血肌酐和eGF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移植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T1DM组的肺部感染、BK病毒感染和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均低于T2D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年和第3年,两组受者、移植胰腺和移植肾存活率均为100%(62/62)。术后第5年,T2DM组有1名患者在术后48个月时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但移植肾和移植胰腺功能均良好。在术后第5年,T1DM组受者存活率(100%,30/30)高于T2DM组(96.9%,31/32)(P=0.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剔除死亡受者,两组移植胰腺和移植肾均存活。结论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接受SPK治疗后,与T1DM合并终末期肾病受者比较,在移植后近期和中长期临床疗效未发现显著性差异。T2DM合并终末期肾病可成为SPK治疗的适应症,但仍需大样本量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其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
原文传递
肾移植后早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四例报道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峡 朱兰 +3 位作者 明长生 陈知水 陈忠华 宫念樵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例肾移植及1例肾移植术后胰腺移植后早期发生AMR受者的临床资料。(1)病例1诊断为早期重度急性AMR,术后第8天开始出现血肌酐水平持续上升,且尿量迅...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例肾移植及1例肾移植术后胰腺移植后早期发生AMR受者的临床资料。(1)病例1诊断为早期重度急性AMR,术后第8天开始出现血肌酐水平持续上升,且尿量迅速减少,移植肾血流减少;术后第12天群体反应性抗体(PRA)Ⅰ类为74.6%,11类为2.7%。术后第14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显示移植肾广泛缺血和局部出血,同时检测DSA结果显示抗1362平均荧光强度(MFI)为6800。(2)病例2诊断为早期轻度急性AMR,术后第13天复查PRAI类为65.6%,Ⅱ类为78.9%,DSAI为阳性,抗A11MFI为3059,DSAⅡ为阴性,术后第21天时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显示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3)病例3诊断为早期重度慢性AMR,受者因Ⅰ型糖尿病、尿毒症先后接受肾移植和胰腺移植,胰腺移植后8个月时,检测针对胰腺供者DSA为阳性,抗A2MFI为7514,抗1346MFI为3159,抗DQ7MFI为1503。(4)病例4诊断为早期混合性排斥反应,术后第8天出现血肌酐升高,术后第14天检测PRAⅠ类为3%,Ⅱ类为70%,DSA为阳性,抗DR16MFI为15170;术后第16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显示移植肾急性混合性排斥反应。结果病例1和病例3因AMR的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病例2和病例4在诊断AMR后,使用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和硼替佐米等联合治疗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AMR的诊断需要结合移植物功能下降、DSA阳性以及移植物活检病理表现进行综合判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可以提高AMR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供体特异性抗体 群体反应抗体
原文传递
胰肾联合移植后移植胰腺存活18年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峡 宫念樵 +3 位作者 曾凡军 陈忠华 陈知水 明长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后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1例SPK术后长期存活的病例,结合其病例特点和相关文献,分析SPK受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受者SPK术后10年因排斥反应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行再次肾移植,至今肾...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后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1例SPK术后长期存活的病例,结合其病例特点和相关文献,分析SPK受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受者SPK术后10年因排斥反应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行再次肾移植,至今肾功能良好;移植胰腺功能良好,存活至今超过18年。结论严格术前筛查,采用成熟的手术术式,积极防治移植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加强受者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长期规律的随访,有利于提高SPK术后受者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糖尿病肾病 排斥反应 规律随访
原文传递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例报告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峡 明长生 +7 位作者 文志向 仇丽茹 许淑云 陈韬 宁琴 罗小平 陈知水 宫念樵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发生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发生COVID-19后临床诊治经过,包括起病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发生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发生COVID-19后临床诊治经过,包括起病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2019-nCoV核酸检测和肺部CT平扫)、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本例肾移植受者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方面具备典型COVID-19特征,诊断为COVID-19(重型)合并A型流感病毒感染。通过减停免疫抑制剂、阿比多尔/奥司他韦抗病毒、预防细菌感染、激素抗炎、吸氧、营养支持和充分休息等治疗,临床症状逐步缓解,肺部病灶吸收,达到临床治愈。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具有特定免疫抑制状态,COVID-19对受者的长期影响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三例报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峡 郭晖 +3 位作者 明长生 陈知水 陈忠华 宫念樵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9-561,共3页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PTLD)是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后的一类淋巴异常增殖性疾病[1]。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肾移植术后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原文传递
胰肾联合移植受者术后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15
作者 卢峡 明长生 +3 位作者 陈艳 朱兰 陈忠华 宫念樵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44-245,共2页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急症,是骨骼肌的急速损伤导致细胞膜破坏,随后肌红蛋白渗漏,受累肌肉出现疼痛、压痛、收缩力下降及肿胀,尿液可呈深棕色.病情轻微者数日内痊愈,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1].器官移植后横纹肌...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较少见的临床急症,是骨骼肌的急速损伤导致细胞膜破坏,随后肌红蛋白渗漏,受累肌肉出现疼痛、压痛、收缩力下降及肿胀,尿液可呈深棕色.病情轻微者数日内痊愈,严重者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1].器官移植后横纹肌溶解症极为少见,2000-2016年间全球仅有10余例报道[2-6].2016年6月我院及时诊治了1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在术后第13年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移植受者 术后 胰肾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急症 肌红蛋白 受累肌肉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刘琨 李阳 汤乔颖 魏翔 昌盛 卢峡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479,共5页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术后1月、2月、3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57次...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术后1月、2月、3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57次。2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集左室的三维全容积图像,应用EchoPAc软件进行分析,获取左室壁各节段及左室壁整体的应变曲线及应变值,记录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及径向应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移植患者术后与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在术后1月较正常组显著减低,术后2月及3月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径向应变在术后1月、2月、3月均较正常组显著减低。结论移植心脏虽然左室射血分数值表现“正常”,但左室整体峰值应变仍较正常人减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心脏移植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一种小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7
作者 易清平 刘小孙 +3 位作者 王华曦 陈荣军 卢峡 容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建立更简便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方便术者快速掌握此技术。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行20例同种同体异位肾移植,将供体连接肾动脉的腹主动脉袖套和肾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每侧壁缝针数分别为2—3针及4~6针,线... 目的建立更简便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方便术者快速掌握此技术。方法采用C57BL/6小鼠行20例同种同体异位肾移植,将供体连接肾动脉的腹主动脉袖套和肾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每侧壁缝针数分别为2—3针及4~6针,线尾不用打结。输尿管重建采用改良法将供体输尿管末端游离于膀胱内加外固定。结果总手术时间为(45.1±3.5)min,首次手术成功率为95%,模型成功率85%,术后观察12周,血清肌酐水平平稳正常,体重增加,肾组织学无明显异常。结论该模型简单易行,容易控制吻合口大小防止吻合口血栓及出血,是理想的手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显微手术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低温机械灌注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的功能维护及质量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宫念樵 明长生 +14 位作者 卢峡 蒋继贫 张伟杰 曾凡军 周平 陈刚 林正斌 刘斌 杜敦峰 昌盛 陈栋 朱兰 施辉波 陈松 陈知水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目的采用LifePort肾脏灌注运转器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肾进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总结低温机械灌注保存法对供肾质量评估和功能维护的意义。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共对625例DCD供肾采用静态冷保存后移植(静态冷保存组... 目的采用LifePort肾脏灌注运转器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肾进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总结低温机械灌注保存法对供肾质量评估和功能维护的意义。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共对625例DCD供肾采用静态冷保存后移植(静态冷保存组),同时使用LifePort对119例DCD供肾进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低温机械灌注组),在以灌注终点时的阻力指数和流量进行质量评估后,对其中105例进行移植。观察和分析两组供肾移植后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DGF)发生率、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未发生DGF受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发生DGF受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的发生情况。对部分弃用供肾进行病理分析。结果低温机械灌注组有14例供肾被弃用,弃用率为11.76%(14/119)。低温机械灌注组受者术后DC-F发生率为13.33%(14/105),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7.7±13.6)d,未发生DGF受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为(8.1±5.2)d,发生DGF受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33.7±16.9)d,有1例术后发生PNF。2例弃用供肾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肾组织严重水肿、90%肾小管坏死、足突少量融合、系膜基质增生并电子致密物沉积。静态冷保存组受者术后DGF发生率为12.8%(80/625),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8.6±24.5)d,未发生DGF受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为(5.6±7.3)d,发生DGF受者的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31.1±19.0)d,有1例术后发生PNF。结论低温机械灌注对供肾质量的评估和修复具有一定的意义。低温机械灌注终点时的阻力指数和流量是重要的评估参数,需要结合临床参数共同进行供肾质量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肾脏 机械灌注 冷保存 肾移植
原文传递
儿童供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兰 陈松 +8 位作者 林正斌 张伟杰 曾凡军 刘斌 杜敦峰 卢峡 蒋继贫 陈知水 陈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适合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赠儿童供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方法回顾总结单中心自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46例儿童供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46例中,双肾整块移植14例,供者年龄为(61.2±63.2)d,受者体质量为(39.0... 目的探讨适合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赠儿童供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方法回顾总结单中心自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46例儿童供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46例中,双肾整块移植14例,供者年龄为(61.2±63.2)d,受者体质量为(39.0±9.9)kg,多数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诱导治疗及环孢素A+麦考酚钠肠溶片(MPA)的维持方案;单肾移植32例,供者年龄为(2.8±2.3)岁,受者体质量为(47.3±10.6)妇,经rATG或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多数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MMF)或MPA的方案。结果双肾整块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2例(14.3%),急性排斥反应0例,肺部感染1例(7.1%)。单肾移植受者发生DGF4例(12.5%),急性排斥2例(6.3%),肺部感染6例(18.8%)。结论根据儿童供肾移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诱导治疗及维持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能够取得满意的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物 儿童 供者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微小病毒B19感染致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分析5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栋 魏来 +5 位作者 蒋继贫 冯锦城 李军 卢峡 明长生 陈知水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520-522,共3页
目的回顾并总结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所致的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顽固性贫血的5例肾移植患者为对象,均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排除出血、溶血等情况,骨... 目的回顾并总结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所致的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顽固性贫血的5例肾移植患者为对象,均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排除出血、溶血等情况,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出现典型PRCA表现,血清微小病毒B19IgM检测为阳性。治疗上予以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并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20g/d,共5~7d,应用蔗糖铁注射液100mg/d,维生素B12500μg/d,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d。结果全部病例治疗1个月后,贫血得以纠正,未见复发。结论肾移植后出现顽固性贫血的患者应考虑HPVB19感染所致的PRCA,针对性治疗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细小病毒B19 红细胞再生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