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瓶颈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巧琴 樊旭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136,共2页
投入资源的不足以及高职"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挤兑,使得高职院校对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文章强调重新建构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意义,提出合理选用内容分层、序化衔接等方法,提升高职文化素质课程... 投入资源的不足以及高职"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挤兑,使得高职院校对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文章强调重新建构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意义,提出合理选用内容分层、序化衔接等方法,提升高职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文化素质教育 课程建设 内容分层 序化衔接
下载PDF
不同来源出处“王梵志”诗语言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巧琴 方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不同来源"王梵志"诗分别保存了初盛唐、晚唐、宋初的原始语言材料。笔者通过对"王梵志"诗的封闭式比勘,梳理新、旧语言要素在诗中的具体分布,从语言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常用词演变更替等方面,阐述敦煌所出三卷本、... 不同来源"王梵志"诗分别保存了初盛唐、晚唐、宋初的原始语言材料。笔者通过对"王梵志"诗的封闭式比勘,梳理新、旧语言要素在诗中的具体分布,从语言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常用词演变更替等方面,阐述敦煌所出三卷本、法忍抄本、一卷本以及唐宋诗话笔记中所收"王梵志"诗的语言学差异,以为思想内容斑驳、作者构成及年代情况复杂的"王梵志"诗作的归属分类,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诗 语言组成成分 常用词 比对
下载PDF
论正、俗字的语境差异——以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为基础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巧琴 樊旭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35-38,共4页
在具体梳理"■"、"■"、"(漂寸)"三个俗字意义的基础上,利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进一步比较其与相对应的正字"行"、"挽"、"漂"的语境差异后发现:俗字"■"、&quo... 在具体梳理"■"、"■"、"(漂寸)"三个俗字意义的基础上,利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进一步比较其与相对应的正字"行"、"挽"、"漂"的语境差异后发现:俗字"■"、"(漂寸)"的义项与其正字"挽"、"漂"基本对应,"■"则只对应于"行"的名词性语义;在具体运用时,俗字的出现频率也远没有正字高,它们一般出现在相对单一的语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字 俗字 译经语料 语境差异
下载PDF
论同经异译的语言学价值——以《无量清静平等觉经》等三部异译经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卢巧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以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西晋竺法护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及刘宋宝云译《无量寿经》这三部异译经为例,首先对其中的讹、脱、衍、错进行了校勘。再结合中土文献考释了《汉语大词典》失收的"面类"&q... 以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西晋竺法护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及刘宋宝云译《无量寿经》这三部异译经为例,首先对其中的讹、脱、衍、错进行了校勘。再结合中土文献考释了《汉语大词典》失收的"面类""端圆""愦譊"、《汉语大词典》义项不全的"适莫"、《汉语大词典》所举例证偏晚的"贪餮"等六个语词。最后对具体的通假现象如"裁"通"才"、"造"通"曹"、"那"通"奈"、"匮"通"遗"、"施"通"势"等五组通假作了论述,不仅勾勒了通假范围扩大的轮廓,而且归纳了利用这三部异译经可印证的十组通假。文章着重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论述同经异译在校勘、语词训释及破解通假等三方面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指出利用同经异译进行语言研究时应结合其它材料,应考虑同经异译情况的复杂性,慎重地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经异译 校勘 语词训释 通假
下载PDF
《说文解字·木部》语义场浅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卢巧琴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2-33,共2页
对《说文解字·木部》421个字进行语义上的归类,分出同义义场、总分义场、反义义场、分类义场等若干义场,并对同一义场中的共性语义与个性语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最后归纳出《说文解字·木部》的排列是以共性语义为枢纽,形成一... 对《说文解字·木部》421个字进行语义上的归类,分出同义义场、总分义场、反义义场、分类义场等若干义场,并对同一义场中的共性语义与个性语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最后归纳出《说文解字·木部》的排列是以共性语义为枢纽,形成一个个带有整体性的语义聚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木部》 语义场 共性语义 个性语义
下载PDF
汉魏六朝失译语料的利用原则与鉴别方法——以《鸯崛髻经》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巧琴 方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99-101,共3页
汉语史研究中,汉魏六朝时期的失译语料常被征引,年代、译人尚未确切的失译、误题之经与疑伪经也有混用情况,因此任何种类的未确切语料都必须先考证后利用。通过对屡被误题的《鸯崛髻经》与《楼炭经》、《诸德福田经》、《法句譬喻经》... 汉语史研究中,汉魏六朝时期的失译语料常被征引,年代、译人尚未确切的失译、误题之经与疑伪经也有混用情况,因此任何种类的未确切语料都必须先考证后利用。通过对屡被误题的《鸯崛髻经》与《楼炭经》、《诸德福田经》、《法句譬喻经》等三部确切译经作语言比较,结合文献记录,可阐述出《鸯崛髻经》与法炬确切译经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译语料 鸯崛髻经 利用原则 鉴别方法
下载PDF
“洗”本义的辖域拓展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巧琴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11,共4页
从"洗"的本义入手,认为在长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洗"侵入"澡""沐""浴"的语义辖域获得了自身辖域拓展,从而形成了"洗手""洗头(发)""洗身"三种保留在... 从"洗"的本义入手,认为在长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洗"侵入"澡""沐""浴"的语义辖域获得了自身辖域拓展,从而形成了"洗手""洗头(发)""洗身"三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辖域
下载PDF
论唐代白话诗歌语料的利用
8
作者 卢巧琴 王燕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0-34,共5页
充满禅意的唐代白话诗融诗歌、佛门倡言于一体,形成了既迥异于汉语梵歌,又不同于翻译文献的体式。因其特殊的传承方式,承前启后的唐代白话诗有很多诗作年代、作者难以确切。在梳理史籍文献的基础上,从语言组织方式、文字、词汇等方面对... 充满禅意的唐代白话诗融诗歌、佛门倡言于一体,形成了既迥异于汉语梵歌,又不同于翻译文献的体式。因其特殊的传承方式,承前启后的唐代白话诗有很多诗作年代、作者难以确切。在梳理史籍文献的基础上,从语言组织方式、文字、词汇等方面对唐代白话诗歌语料进行综合考察,可以最大可能地为汉语史及其他学科提供可资直接引用的唐代白话诗歌语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 唐代白话诗 白话诗派 中国诗学 禅宗史
下载PDF
浙江教育发展、改革及其教育史意义
9
作者 卢巧琴 王云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7-9,共3页
浙江将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优先目标,以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人力层资源分层培训等教育实践为出发点,凸显依法治教思想、选择性教育理念、"管办评分离"制度与选课走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等教育制度、教育措施... 浙江将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优先目标,以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人力层资源分层培训等教育实践为出发点,凸显依法治教思想、选择性教育理念、"管办评分离"制度与选课走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等教育制度、教育措施和教育主客体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思路。从教育现代化重点县建设工程切入,"县管校聘"实现人力层优质资源流动、"空中课堂"扩大物质层优质资源共享、"名校托管弱校"强化品牌层优质资源辐射,促进浙江由基本教育公平稳步转向教育质量公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国民教育 资源谱牒 枢纽性范畴 教育史 意义
下载PDF
高职人文课程课堂教学话题生成与实现的理路分析
10
作者 卢巧琴 方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2期127-130,共4页
课堂教学话题设计本质上隐含着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达成教学目标的预设。随着教学内容的逻辑显现,在单元知识传授前、传授时、传授后的不同时段,分别嵌入相应话题,从中观察学生当下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话权拾取与话题衔接能力。明了话题... 课堂教学话题设计本质上隐含着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达成教学目标的预设。随着教学内容的逻辑显现,在单元知识传授前、传授时、传授后的不同时段,分别嵌入相应话题,从中观察学生当下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话权拾取与话题衔接能力。明了话题功能累积效应产生的序列,积累课堂教学改革所需的理论含量,牵出高职人文课程课堂教学理论成品的进一步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课程 课堂教学 话题生成 话题实现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译经文体建构的方法
11
作者 卢巧琴 徐秋儿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2,40,共3页
文体本身就是汉魏六朝译经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话轮为自然单位,切入源语与目的语同现于一个文本的译经语料,考察其多元的语言组成成分,分析常用字、词的具体替换,以及句法与词法在语句层面的同步建构,同时承认语用环境对文体建构方... 文体本身就是汉魏六朝译经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话轮为自然单位,切入源语与目的语同现于一个文本的译经语料,考察其多元的语言组成成分,分析常用字、词的具体替换,以及句法与词法在语句层面的同步建构,同时承认语用环境对文体建构方式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审视翻译文献双语混合的典型特征,为文体建构方式分析导入新的视域,也将译经与文体的研究,引向一种基于语言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梵文、汉语相结合的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译经 话轮 文体建构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在大型字典编纂中的价值
12
作者 卢巧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5-48,共4页
《汉语大字典》是迄今为止编纂质量最高的一部字典,但也存在义项漏失、首见例时间偏晚、例证或阙等不足。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可补充《汉语大字典》"懎"字条所失收的"恐惧"意、"觚"字条所失收的"枝... 《汉语大字典》是迄今为止编纂质量最高的一部字典,但也存在义项漏失、首见例时间偏晚、例证或阙等不足。用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可补充《汉语大字典》"懎"字条所失收的"恐惧"意、"觚"字条所失收的"枝条"意;提前嚊、髼、謄、瞖、(番瓦)、扂、■7字的首见例时间;增补(扌毛)、(忄胃)、瞟、膸、(目孝)、(羽包)、瘾胗7字条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魏晋南北朝译经 ”字条 “觚”字条 《大正新修大藏经》
下载PDF
谈汉魏六朝译经语料引用时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卢巧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49-52,共4页
汉魏六朝是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翻译佛经作为此时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引用和研究。在引用和研究汉魏六朝译经语料时,学界多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版本依据。具体考察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在... 汉魏六朝是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翻译佛经作为此时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引用和研究。在引用和研究汉魏六朝译经语料时,学界多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版本依据。具体考察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在上述译经语料引用中存在轻信题署、忽略版本异文、轻信不当断句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或轻或重地影响了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译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语料引用
下载PDF
新闻语言语义浅析
14
作者 卢巧琴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13-114,共2页
语言有两个独立的层面———符号学层面和语义学层面,新闻语言作为一种功能语言,是自然语言在特殊视觉类中的转移,其语义层作用于描写对象和接受对象时所蕴涵的层次,是文学语言、科学语言等语言变体无法具有的。
关键词 新闻语言 语义 功能语言 描写对象 接受对象
下载PDF
说“书”说“竹”
15
作者 卢巧琴 《学语文》 2004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简帛 文字 中国 社会 甲骨 南方 古代 丝织品 相对 简牍
下载PDF
云想衣裳花想容——评青年艺术家王云裳的系列画作
16
作者 卢巧琴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9期207-210,共4页
青年艺术家王云裳擅长丹青且能诗会文,画染诗意,诗融画素。执着于精神的清野,则是其画、其文、其诗的风景主轴。画之外延讯息的诗性编码与诗意内涵的画感填充,赋予线条以无声的节奏与韵律。诗画叠加的"云"式笔法自觉彰显着审美姿态的... 青年艺术家王云裳擅长丹青且能诗会文,画染诗意,诗融画素。执着于精神的清野,则是其画、其文、其诗的风景主轴。画之外延讯息的诗性编码与诗意内涵的画感填充,赋予线条以无声的节奏与韵律。诗画叠加的"云"式笔法自觉彰显着审美姿态的嬗变序列,多重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变化转折构铸的多维图景,拓展了抒情主体和图形世界衔接的路径与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图景 美学立足点 画感填充 诗性编码 “云”式笔法
下载PDF
失译、误题之经年代的考证——以误题曹魏昙谛译《昙无德羯磨》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颜洽茂 卢巧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8-185,共8页
语料年代准确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本,语料鉴别本身也是语言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失译、误题之经语言学价值极高,数量宏丰,目前学界对这些经或弃之不用,或直接引用,均不利于汉语史研究。而通过考证,可以梳理出可靠的语料,弥补中古时期资料... 语料年代准确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本,语料鉴别本身也是语言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失译、误题之经语言学价值极高,数量宏丰,目前学界对这些经或弃之不用,或直接引用,均不利于汉语史研究。而通过考证,可以梳理出可靠的语料,弥补中古时期资料的匮乏。从文献学、词汇学、文化学三方面综合考证误题曹魏昙谛译《昙无德羯磨》会发现:文献记载其非曹魏昙谛所译,其词汇面貌接近西晋以后译经,而戒法完善之"尼"在西晋以前更未出现,故其年代最早亦在西晋以后,极有可能是刘宋释昙谛所撰。另外,考证过程中应注意参照经的选择、区别性语词的提取、考证方法的应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译经 误题经 《昙无德羯磨》 年代考证 参照经选择 语词提取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译经文体研究的语言学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秋儿 卢巧琴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5-77,共3页
文体是语言的自我生成。译经作为混合汉语,其文体既与汉语典籍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与其完全不同的传统或谱系。以译经特有的组合单元"品"为基点,从同经异译的角度出发,分区比勘南、北译经具体用语用词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文... 文体是语言的自我生成。译经作为混合汉语,其文体既与汉语典籍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与其完全不同的传统或谱系。以译经特有的组合单元"品"为基点,从同经异译的角度出发,分区比勘南、北译经具体用语用词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文体结构之间的交叉影响,可以见出,文体能为失译语料的考证,提供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无法提供的佐证。从文体的视域研究译经,与以译经为材料考察文体相结合,可在文体结构分析、译经语料研究与语言学的整体研究之间,找到有效的连接,为译经语言研究以及文体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译经 文体 区域特征 语料考证
下载PDF
“王梵志”诗作的归属分类及语言学其依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梅 卢巧琴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敦煌所出及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均非一人一时之作。从整体风格、思想倾向、文化习俗、适用对象、语言结构层次、词汇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王梵志"诗进行具体比勘,结合中土典籍、翻译文献及同为敦煌所出的变... 敦煌所出及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均非一人一时之作。从整体风格、思想倾向、文化习俗、适用对象、语言结构层次、词汇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王梵志"诗进行具体比勘,结合中土典籍、翻译文献及同为敦煌所出的变文与童蒙读物《太公家教》等,梳理敦煌三卷本、一卷本、法忍抄本、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作的年代及与不同的原始语言材料相对应的作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诗” 归属分类 依据
下载PDF
汉魏六朝失译、误题之经与同时期确切译经文体之比较——以《鸯崛髻经》与法炬确切译经比较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梅 卢巧琴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49-51,共3页
汉魏六朝时期的译经文体与汉语梵歌迥然有别,只单一寻找相应的原典,或仅将其与中土典籍相较,可能都无法客观描述汉魏六朝失译、误题之经的文体。选择屡被误题的《鸯崛髻经》,并以《大楼炭经》、《诸德福田经》、《法句譬喻经》三部法炬... 汉魏六朝时期的译经文体与汉语梵歌迥然有别,只单一寻找相应的原典,或仅将其与中土典籍相较,可能都无法客观描述汉魏六朝失译、误题之经的文体。选择屡被误题的《鸯崛髻经》,并以《大楼炭经》、《诸德福田经》、《法句譬喻经》三部法炬确切译经作参照,在同性质的语料比勘中,从散文、偈颂两个层面出发,不仅可以更为清晰地洞悉失译、误题之经文体风格的特性与共性,亦可为未确切语料译者、翻译年代的文体学考证,提供语言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译 误题 鸯崛髻经 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