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研究
1
作者 卢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16-0019,共4页
在工程建设、铁路交通等众多领域已普遍使用无人机,同时在电力领域特别是架空输电线路中也不断加强对无人机的应用。通过使用无人机不仅可以提高线路的运行和养护效率,优化巡检技术,而且能够降低运行成本,为电力领域开展基础建设注入活... 在工程建设、铁路交通等众多领域已普遍使用无人机,同时在电力领域特别是架空输电线路中也不断加强对无人机的应用。通过使用无人机不仅可以提高线路的运行和养护效率,优化巡检技术,而且能够降低运行成本,为电力领域开展基础建设注入活力。本文分析了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优势,探究了无人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相关技术及其具体应用,为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架空 输电线路
下载PDF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和诊疗现状 被引量:21
2
作者 卢帆 宋莉 刘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92-696,共5页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alignant neuropathic pain,MNP)是全球疼痛治疗的难题。随着抗癌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同时癌性疼痛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有报告显示临床医师对MNP的认知不足、评估不准确及治疗措施选择不当...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alignant neuropathic pain,MNP)是全球疼痛治疗的难题。随着抗癌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同时癌性疼痛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有报告显示临床医师对MNP的认知不足、评估不准确及治疗措施选择不当往往是造成癌痛患者镇痛不足的重要原因。本文就MNP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评估及治疗现状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完善MNP的评估和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流行病学 认知 评估 治疗
下载PDF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卢帆 樊宇超 +1 位作者 梁琳 刘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41-44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射频热凝或臭氧消融与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Embase和Pub Med等数据库,查找射频和臭氧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射频热凝或臭氧消融与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Embase和Pub Med等数据库,查找射频和臭氧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0月。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个RCT,共2041例患者。结果联合治疗的优良率和优秀率均优于单纯射频和臭氧治疗,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2.51,95%CI(1.65,3.81),P<0.001/OR=2.48,95%CI(1.86,3.31),P<0.001;OR=2.18,95%CI(1.58,3.02),P<0.001/OR=1.69,95%CI(1.33,2.14),P<0.001];联合较单纯治疗能明显降低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67,95%CI(-1.01,-0.32),P=0.001/MD=-0.71,95%CI(-1.03,-0.39),P<0.001]。结论:射频热凝和臭氧消融联合治疗在改善LDH患者症状、缓减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射频或臭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巢蛋白与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卢帆 李典 +1 位作者 杨拯 张晓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32-36,97,共6页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及二者关系与非电刺激组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应用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电刺激组...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及二者关系与非电刺激组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应用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电刺激组于术后24h开始给予夹脊穴和足三里穴电刺激,频率10Hz,电压2.5V,每天1次,每次30min,空白组和对照组无特殊处理。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7、14d)脊髓T9巢蛋白和GFAP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电刺激组大鼠术后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空白组(P〈0.05)。电刺激组1~7d巢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7天达到峰值并且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4d巢蛋白表达降低,但同比高于对照组。电刺激组1~5dGFAP表达升高,第5天达到峰值,7~14dGFAP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刺激干预下,脊髓组织局部巢蛋白表达增强,GFAP持续表达被抑制,电刺激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再生修复和功能恢复,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持续反应性增生,减少胶质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刺激 巢蛋白 GFAP
下载PDF
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帆 钟雷 +1 位作者 蔡震 杜丽平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918-1919,共2页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5cm~7cm×10cm。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皮瓣、植皮均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10例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好,无破溃。正常穿鞋行走。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是修复跟后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简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型穿支蒂皮瓣 网状供血 跟后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多指畸形的整复7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帆 刘健民 +5 位作者 潘宁 卫东 曹文安 傅茶 张家建 钟雷 《四川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多指畸形 整复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32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帆 朱志辉 李义游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61-1862,共2页
目的探讨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术在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急重型颅内血肿采用紧急微创血肿抽吸清除配合常规开颅术的治疗效果。结果32例患者死亡1例,占3.1,植物生存1例,占3.1;GOS评分大于等于3分30例,治愈率... 目的探讨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术在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急重型颅内血肿采用紧急微创血肿抽吸清除配合常规开颅术的治疗效果。结果32例患者死亡1例,占3.1,植物生存1例,占3.1;GOS评分大于等于3分30例,治愈率93.8(30/32),效果满意。结论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术在抢救治疗急重型颅内血肿方法科学、快捷、安全。对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术 开颅术
下载PDF
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整复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帆 邓晓明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351-1352,共2页
目的选择颜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各种邻近局部皮瓣修复颜面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创面56例。结果 56例皮瓣均一期愈合,供区及受区无并发症,随访1个月~5年,术后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局部邻近皮瓣可以作为面... 目的选择颜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各种邻近局部皮瓣修复颜面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的创面56例。结果 56例皮瓣均一期愈合,供区及受区无并发症,随访1个月~5年,术后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局部邻近皮瓣可以作为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修复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基底细胞癌 皮辩 修复整形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42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帆 李义游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28-729,共2页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42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评分 3~ 8分 )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2例共有 1 1 6个器官功能不全 ,其中肺 38例 ,肾 32例 ,胃肠 2 0例 ,占 77 ...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42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评分 3~ 8分 )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2例共有 1 1 6个器官功能不全 ,其中肺 38例 ,肾 32例 ,胃肠 2 0例 ,占 77 6 %。手术治疗 32例 ,保守治疗 1 0例 ,死亡 34例 ,植物生存 1例 ,病死率 81 0 % ,死亡病例均合并肺及肾功能不全 ,3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仅 1例存活。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是一个治疗困难、预后恶劣的综合征 ,及时预测并重点保护易功能不全器官和有效的预防是降低该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不全 颅脑损伤 并发症 GCS评分
下载PDF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帆 钟雷 《西部医学》 2013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骶尾部巨大褥疮先行清创和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进行治疗。再用单侧或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自2007年1月以来临床应用1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22cm×12cm~14cm×7c... 目的探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骶尾部巨大褥疮先行清创和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进行治疗。再用单侧或双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自2007年1月以来临床应用1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22cm×12cm~14cm×7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个月~2年,穿支皮瓣存活良好,无复发。结论彻底清创和VSD技术控制骶尾部褥疮感染后,为后期臀上动脉穿支皮瓣的修复创造了良好条件。臀上动脉穿支皮瓣具有操作简便、皮瓣血运良好、供区直接缝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一期完成修复。是骶尾部褥疮治疗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臀上动脉穿支皮瓣 褥疮
下载PDF
不切骨“瘦脸”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帆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1302-1302,共1页
目的通过不需切除下颌骨的方法达到瘦脸的目的。方法采用颊脂垫切除、咬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素,必要时行隆颊术。结果瘦脸效果良好、稳定。结论不切骨瘦脸宜采用综合治疗,包括颊脂垫切除、咬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素,必要时行隆颊术,才会达到... 目的通过不需切除下颌骨的方法达到瘦脸的目的。方法采用颊脂垫切除、咬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素,必要时行隆颊术。结果瘦脸效果良好、稳定。结论不切骨瘦脸宜采用综合治疗,包括颊脂垫切除、咬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素,必要时行隆颊术,才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脸 颊脂垫 A型肉毒素 隆颊术
下载PDF
建构主义下基于慕课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新视角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卢帆 《高教学刊》 2017年第6期175-176,共2页
针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于师生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这一现状,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将慕课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嵌入到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教师应积极适应... 针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于师生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这一现状,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将慕课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嵌入到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教师应积极适应新型模式的角色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慕课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帆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4-55,共2页
高职英语的翻译教学应注重其专业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慕课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通过探讨现阶段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不足,对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这... 高职英语的翻译教学应注重其专业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慕课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通过探讨现阶段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不足,对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进行可能性分析,以促进翻译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翻转课堂 翻译教学 高职英语
下载PDF
阴囊Paget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帆 《西部医学》 2012年第9期1723-1724,共2页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发病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阴囊Paget病的诊治资料及预后情况,并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50个月,平均33个月,效果良好,复发1例。结论阴囊Paget病...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发病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阴囊Paget病的诊治资料及预后情况,并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50个月,平均33个月,效果良好,复发1例。结论阴囊Paget病是一种易发生于老年男性很容易被误诊的少见恶性肿瘤,早期行病理活检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方法,彻底切除病灶是其首选治疗方式,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 PAGET病 治疗
下载PDF
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帆 邓晓明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30-631,共2页
目的总结治疗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总结了自2005年以来,采用病灶彻底切除岛状皮瓣修复和免疫治疗等方法收治的15例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区外形和功能良好。... 目的总结治疗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总结了自2005年以来,采用病灶彻底切除岛状皮瓣修复和免疫治疗等方法收治的15例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区外形和功能良好。结论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彻底切除足跟与足跖部部当快恶性黑色素瘤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皮辩修复有助于术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厚度 皮辩修复
下载PDF
小儿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微创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16
作者 卢帆 朱志辉 王晓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行微创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我科自2002年至2009年中收治的26例小儿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病人在2~5天保守治疗后。使用YL-1针微创穿刺引流血肿及坏死脑组织。结果转开颅一例,其余病例经随访半年到2... 目的总结小儿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行微创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我科自2002年至2009年中收治的26例小儿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病人在2~5天保守治疗后。使用YL-1针微创穿刺引流血肿及坏死脑组织。结果转开颅一例,其余病例经随访半年到2年以上。按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24例,中残2例,无重残病例。结论小儿额叶脑挫裂伤并血肿形成在监护严密,CT动态观察,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守治疗2~5天行YL-1针微创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 小儿 脑挫裂伤 血肿形成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缺血性胆囊炎6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卢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55-755,共1页
关键词 胆囊炎 缺血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帆 陈扬 +5 位作者 潘宁 刘健民 曹文安 傅荣 张家建 卫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80-380,共1页
自Becker等[1]于1988年报道了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应用于临床以来,我科自1991年~1996年临床应用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2岁~38岁。1例右手掌皮肤撕脱,致... 自Becker等[1]于1988年报道了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应用于临床以来,我科自1991年~1996年临床应用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2岁~38岁。1例右手掌皮肤撕脱,致屈指肌腱暴露,创面为4cm×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腕 上皮支皮瓣 临床应用 解剖
下载PDF
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用于顽固性癌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宋莉 卢帆 刘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9-343,共5页
目的:评估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用于顽固性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7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对顽固性癌痛患者实施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外接... 目的:评估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用于顽固性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7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对顽固性癌痛患者实施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外接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观察并记录鞘内镇痛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吗啡用量和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同时观察鞘内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17例患者实施鞘内镇痛后的VAS为(2.9±1.8)分,显著低于鞘内镇痛前VAS(7.2±2.5)分(P<0.001);常规途径使用的阿片类药物(相当于吗啡的镇痛剂量)为(42.1±7.5)mg/d,与鞘内镇痛前(282.9±95.5)mg/d相比,显著降低(P=0.004);鞘内镇痛后患者日常生活、情绪和睡眠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鞘内镇痛前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镇痛满意度则较鞘内镇痛前显著增加(P<0.001)。鞘内镇痛的不良反应包括戒断症状、低颅压性头痛、尿潴留和颅内感染。结论: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外接PCA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常规途径阿片类药物镇痛无效的顽固性癌痛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鞘内镇痛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四川省癌痛规范化诊疗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宋莉 卢帆 +1 位作者 田杰 刘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通过2013年~2015年连续3年的调查及对比分析,了解四川省内各级医院的癌痛规范化诊疗情况,及四川省内医护人员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癌痛规范化诊疗相关知识及改善癌痛管理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通过2013年~2015年连续3年的调查及对比分析,了解四川省内各级医院的癌痛规范化诊疗情况,及四川省内医护人员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癌痛规范化诊疗相关知识及改善癌痛管理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四川省内各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2013年调查92家医院的120名医护人员,2014年调查84家医院的109名医护人员,2015年调查99家医院的129名医护人员。了解各医院癌痛病人的就诊情况及癌痛规范化诊疗的开展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对镇痛药物的使用、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预防知识的掌握,及癌痛的有创治疗和手术的应用情况,并对三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川省各医院开展癌痛规范化诊疗工作的比例由2013年的55%增加至2015年的69%,"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医院由2013年的30%增加至2015年的37%。医护人员对癌痛病人常用的镇痛药物是阿片类药物(以吗啡和芬太尼缓释剂为主,羟考酮的使用逐年增加),且大多数医护人员关注了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常规镇痛药物疗效不佳的癌痛病人主要采用神经阻滞和神经毁损缓解其疼痛。结论:近三年癌痛的规范化诊疗逐渐在四川省内各个医院开展,癌痛诊疗的状况也逐年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规范化诊疗 医护人员 调查 四川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