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痛阈、反应时和脊髓c-fos基因证实皮内注射佐剂性关节炎家兔疼痛模型的可靠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惠苹 张雷 李希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55-57,i002,共4页
目的:以家兔痛阈和反应时改变以及即刻早期基因c-fos在脊髓的表达验证家兔佐剂性关节炎作为疼痛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5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科完成。选用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2组,佐剂注射... 目的:以家兔痛阈和反应时改变以及即刻早期基因c-fos在脊髓的表达验证家兔佐剂性关节炎作为疼痛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5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科完成。选用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2组,佐剂注射2组,佐剂注射后加吗啡2组,每组5只。皮内注射生理盐水7d,21d组作对照;皮内注射完全福氏佐剂后7d组,21d组及皮内注射完全福氏佐剂后7d,21d加用吗啡组。①各组兔的痛阈强度测定:将电流调至刚能引起家兔足趾回缩反应的强度,连测3次,间隔5min/次,取其平均值,即为基础痛阈强度。②各组兔的反应时测定:将基础痛阈强度按3次/s连续刺激引起兔明显撤腿反应的时间为反应时,连测3次,间隔5min/次,取平均值。③应用免疫组化等技术测定c-fos和观察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各组兔于检测指标后当天,吗啡治疗组于吗啡注射后30min采集标本,脊髓灌注固定后切片。④进行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30只家兔均纳入结果分析。①家兔痛阈强度和反应时的变化:佐剂7d组与盐水7d组相比,痛阈明显下降[(3.00±0.57),(4.46±0.31)V,P<0.05],反应时明显缩短[(15.92±1.57),(7.48±0.81)ms,P<0.01],其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②家兔脊髓c-fos阳性反应神经元表达的变化:佐剂7d组双侧脊髓背角有大量c-fos阳性表达,积分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组(P<0.05或0.01)。③关节组织的病理变化:家兔右足跖注射佐剂后10h,右距小腿关节明显红肿,持续1周仍较明显。注射佐剂后7d光镜下右距小腿关节滑膜组织中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注射佐剂后21d,滑膜细胞下纤维素大量渗出,甚至出现纤维素样坏死,滑膜脂肪垫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④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脊髓c-Fos蛋白阳性表达与痛阈、反应时呈显著负相关(r1=-0.695,r2=-0.780,P<0.01)。结论:皮内注射完全福氏佐剂可诱导家兔佐剂性关节炎。从急性期到慢性期,模型的疼痛逐渐减轻,脊髓c-fos在关节炎急性期表达最明显,慢性期有所减少,但仍较正常时表达增多;应用吗啡止痛治疗后,脊髓c-Fos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此结果进一步证明家兔疼痛模型的成立并且有客观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阈 反应时间 关节炎 佐剂性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病例导入教学法在临床康复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惠苹 宋林 潘燕霞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
在临床康复学的教学中,分别使用病例导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病例导入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临床康复学 病例导入法 传统教学法
下载PDF
肌电图联合MRI定位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减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卢惠苹 宋林 +3 位作者 陈昕 陈述荣 王乃针 林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肌电图和MRI联合定位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节段,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共纳入40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定位组(应用肌电图和MRI联合定位)和对照组(应用MRI... 目的观察应用肌电图和MRI联合定位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节段,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共纳入40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定位组(应用肌电图和MRI联合定位)和对照组(应用MRI结合临床体征定位),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目测类比评分法(VAS)、下腰痛JOA评分量表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6周后,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量表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VAS评分联合定位组优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联合定位组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肌电图和MRI联合定位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节段,较单纯应用MRI结合临床体征定位准确,从而使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更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电图 MRI
下载PDF
刺激间隔对兔痛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惠苹 吴宗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7期412-413,共2页
目的对家兔进行痛刺激间隔与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关系的研究 ,探讨痛刺激间隔对诱发电位的影响 ,筛选兔痛觉诱发电位最优的刺激间隔。方法在家兔颅骨内F4点安放电极 ,用不同的刺激间隔按痛觉Oddball刺激序列记录该部位的波形并对其进行... 目的对家兔进行痛刺激间隔与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关系的研究 ,探讨痛刺激间隔对诱发电位的影响 ,筛选兔痛觉诱发电位最优的刺激间隔。方法在家兔颅骨内F4点安放电极 ,用不同的刺激间隔按痛觉Oddball刺激序列记录该部位的波形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痛觉P2、N2、P3a的潜伏期各刺激间隔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5 ) ,波幅在刺激间隔为 8秒时最高 (P <0 0 5 ) ,分别为 ( 63 3 3± 2 5 93 ) μv、( 62 2 5± 13 86) μv、( 5 6 17± 9 82 ) μv。 结论兔痛觉诱发电位有一最佳刺激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频率 诱发电位 痛觉
下载PDF
家兔佐剂性关节炎致疼痛前后听觉P300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惠苹 张雷 倪国新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佐剂性关节炎致疼痛前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变化。方法:分别记录日本大耳白兔注射弗氏佐剂前,注射弗氏佐剂后第7天、第21天用吗啡止痛前后的听觉P300和痛阈。结果:家兔注射佐剂后第7天和第21天痛阈下降,听觉P... 目的:探讨家兔佐剂性关节炎致疼痛前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变化。方法:分别记录日本大耳白兔注射弗氏佐剂前,注射弗氏佐剂后第7天、第21天用吗啡止痛前后的听觉P300和痛阈。结果:家兔注射佐剂后第7天和第21天痛阈下降,听觉P300潜伏期均较正常时明显延长;运用吗啡止痛治疗后,痛阈上升,潜伏期明显缩短。注射佐剂后第7天P300波幅较正常时明显降低;运用吗啡止痛治疗后,波幅明显增高。注射佐剂后第21天波幅较第7天明显增高。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兔的听觉P300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IP300 波幅 潜伏期 痛阈
下载PDF
神经梅毒1例报道
6
作者 卢惠苹 穆军山 张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0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检查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家兔佐剂性关节炎疼痛前后痛觉P300的变化
7
作者 卢惠苹 张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家兔佐剂性关节炎疼痛前后痛觉诱发电位P300成分的变化。方法分别记录10只日本大耳白兔弗氏佐剂注射前及注射后第7天、第21天用吗啡止痛前后的痛觉P300和痛阈。结果家兔注射佐剂后第7天和第21天痛阈明显下降(P<0.01),痛觉P30... 目的探讨家兔佐剂性关节炎疼痛前后痛觉诱发电位P300成分的变化。方法分别记录10只日本大耳白兔弗氏佐剂注射前及注射后第7天、第21天用吗啡止痛前后的痛觉P300和痛阈。结果家兔注射佐剂后第7天和第21天痛阈明显下降(P<0.01),痛觉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止痛后痛阈明显上升(P<0.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注射佐剂后第7天,P300波幅较注射前增大(P<0.05),止痛后波幅明显减小(P<0.01);注射佐剂后第21天波幅较第7天明显减小(P<0.01)。痛阈与痛觉P300潜伏期明显正相关(r=0.516,P<0.01),与波幅无相关关系。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兔的痛觉P300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P300 痛觉诱发电位 波幅 潜伏期 痛阈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肌电图1例报告
8
作者 卢惠苹 张雷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4-54,共1页
患者男性,40岁,已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发热1天、咯血2h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后行骨髓穿刺示: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占80%,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型。患者因感左下肢不适1年,活动受限半年。神经系统查体:一般情... 患者男性,40岁,已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发热1天、咯血2h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后行骨髓穿刺示: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占80%,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型。患者因感左下肢不适1年,活动受限半年。神经系统查体:一般情况可。定向力、记忆力、判断力正常,言语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不受限,无复视。视力、听力初测正常。双鼻唇沟兀变浅,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及震颤。腱反射、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V^-,未引出病理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肌电图 神经活检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梁杰 卢惠苹 +4 位作者 陈述荣 张高飞 卢萍丹 陈婧姈 陈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2415-241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诊治的7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熏蒸组、肌电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熏蒸组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诊治的7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熏蒸组、肌电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熏蒸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熏蒸治疗,肌电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量化评估3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平均肌电值(AEMG)、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峰力矩比(H/Q)。结果治疗4周后,3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熏蒸组和肌电组,熏蒸组VAS评分明显低于肌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AEM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联合组AEMG明显高于熏蒸组和肌电组,肌电组AEMG明显高于熏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H/Q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H/Q明显低于熏蒸组和肌电组,肌电组H/Q明显低于熏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痛,改善膝关节屈伸肌力和肌力平衡,提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表面肌电 等速肌力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雷 卢惠苹 赖国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小鼠肺内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肺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向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肺组织中CTGF蛋白的表达;用RT PCR检测CTGFmRNA的表达;用酸水解... 目的: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小鼠肺内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肺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向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肺组织中CTGF蛋白的表达;用RT PCR检测CTGFmRNA的表达;用酸水解法测定肺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在正常小鼠肺组织中,CTGF蛋白和其mRNA几乎不表达;而在模型组的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0.01)。CTGF蛋白表达于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表达量与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92,P<0.001)。结论:CTGF与肺纤维化的形成关系密切,CTGF检测可作为评价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一种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羟脯氨酸 CTGF TGF-Β
下载PDF
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昕 陈述荣 +2 位作者 宋林 卢惠苹 江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观察脊柱减压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41)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n=42)此基础上,加用脊柱减压系统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 目的观察脊柱减压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41)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n=42)此基础上,加用脊柱减压系统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脊柱减压系统结合常规推拿治疗较单纯常规推拿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减压系统治疗 推拿
下载PDF
氨茶碱对哮喘大鼠肺内eotax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雷 刘国祥 +2 位作者 卢惠苹 李海东 黄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肺内eotaxin表达的变化,探讨氨茶碱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以OVA致敏并激发大鼠哮喘,以不同剂量的氨茶碱治疗,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肺内eotax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大、中、小剂量的氨茶碱均能明显抑制哮...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肺内eotaxin表达的变化,探讨氨茶碱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以OVA致敏并激发大鼠哮喘,以不同剂量的氨茶碱治疗,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肺内eotax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大、中、小剂量的氨茶碱均能明显抑制哮喘大鼠肺内eotaxin的表达(与未治疗组相比P<0.05)。结论氨茶碱可通过抑制eotaxin的表达减轻哮喘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EOTAXIN 氨茶碱
下载PDF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梁杰 郑军凡 +4 位作者 陈述荣 卢惠苹 张高飞 卢萍丹 陈昕 《中国康复》 2019年第11期579-582,共4页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腰椎活动功能和椎旁肌功能,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和椎间盘高度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随机分为牵引组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组各20例。牵引组在常...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腰椎活动功能和椎旁肌功能,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和椎间盘高度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随机分为牵引组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组各20例。牵引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普通牵引治疗,SD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SDS治疗。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VAS)评分量表评估2组患者腰痛程度,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量表评估腰椎活动功能,表面肌电图评估椎旁肌功能,美国超导型核磁共振评估椎间盘突出指数(DHI)和椎间盘高度(DH)。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SDS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牵引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牵引组(P<0.05)。2组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平均肌电值(AEM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SDS组平均肌电值AEMG明显高于牵引组(P<0.05)。2组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平均功率频率斜率(MPF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SDS组MPFs明显高于牵引组(P<0.05)。2组患者病变节段DH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DH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SDS组DHI明显低于牵引组(P<0.05),但2组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DS能明显减轻腰痛,改善LDH患者腰椎活动功能、椎旁肌功能和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疗效优于普通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表面肌电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痛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和应用
14
作者 卢惠苹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痛觉诱发电位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悬吊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乃针 卢惠苹 +1 位作者 宋林 江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予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 9000治疗,...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配合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予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 9000治疗,观察组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 9000治疗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2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2年后下背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A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背痛在近、远期均有良好的疗效,且优于单纯应用脊柱减压系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 下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悬吊运动训练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结合常规治疗创伤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施少云 卢惠苹 +2 位作者 叶国标 李三 梁杰 《康复学报》 2017年第1期36-39,43,共5页
目的:评价常规肌力训练、关节松动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治疗肘关节常见创伤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肘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其中肘关节骨折脱位40例,肱骨小头骨折10例,肱骨滑车骨折10例,桡骨小头骨折10例... 目的:评价常规肌力训练、关节松动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治疗肘关节常见创伤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肘关节创伤术后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其中肘关节骨折脱位40例,肱骨小头骨折10例,肱骨滑车骨折10例,桡骨小头骨折10例,尺骨鹰嘴骨折10例,肱骨髁间骨折10例,肱骨下端骨折1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接受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关节活动技术、物理疗法等系统性康复训练;实验组在上述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肘关节的PNF技术治疗。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均进行医院专业外科评分系统(HHS)肘关节评分,包括疼痛、功能、矢状位活动范围、肌肉力量、屈曲挛缩、伸直挛缩、旋前、旋后、总分及评估评定。结果:2组治疗前HHS各项评估指标分数平均值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评估均以差区间为主;治疗8周后,2组在HHS肘关节评分(疼痛、关节功能、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挛缩、总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除了疼痛改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实验组各项治疗效果指标(总分81.96±6.79,评估为良)明显优于常规组(总分76.70±7.22,评估为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PNF技术对提高创伤术后肘关节的各项功能均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肘关节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 医院专业外科评分系统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各关节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婵娟 卢惠苹 +2 位作者 刘丽金 陈述荣 梁杰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0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各关节最大等长收缩(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时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特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各关节最大等长收缩(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时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特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上肢各部位在进行屈腕、屈伸肘及肩外展最大等长收缩时的sEMG信号、收缩率(CR)和共激活比值。结果观察组伸屈肘CR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屈腕时BB、TB、D,屈肘时FCU、BB、D,伸肘时FCU、TB、D及肩外展时BB的共激活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多以屈肌痉挛模式为主,建议在康复治疗期间应重视抑制屈肌痉挛,以改善上肢肌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 呼吸功能训练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施少云 卢惠苹 +2 位作者 宋林 陈昕 陈述荣 《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臂丛神经损伤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变化,并与常规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针灸、运动治疗,治疗组12例在常规治...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臂丛神经损伤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变化,并与常规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针灸、运动治疗,治疗组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表面肌电图收缩的最大波幅、肌电积分值来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常规针灸、运动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臂丛神经损伤 针灸 运动疗法 表面肌电
下载PDF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杰 陈述荣 +3 位作者 卢惠苹 张高飞 卢萍丹 陈昕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2期3426-3428,3432,共4页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椎旁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和住院的LDH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次普...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椎旁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和住院的LDH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次普通牵引治疗,治疗组给予单次SDS治疗。治疗后量化评估2组患者椎旁肌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IEMG、RM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IEMG、R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SDS治疗能有效降低椎旁肌电信号,缓解椎旁肌紧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旁肌 肌电描记术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下载PDF
表面肌电信号评估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施少云 叶国标 +3 位作者 方倩颖 梁杰 陈婧姈 卢惠苹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信号评估神经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应用。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信号评估神经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应用。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牵引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牵引及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疼痛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神经松动术治疗。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疼痛程度,并对其尺侧屈腕肌、尺侧伸腕肌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值(MF)。结果:治疗后两组CASCS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IEMG、RMS、MF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IEMG、RMS、MF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面肌电信号应用在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评估中,能准确反映肌肉功能的改善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描记术 颈椎骨 椎间盘移位 神经根病 神经松动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