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论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维阐释
1
作者 卢成观 唐海杰 甘隽西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成功地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扬弃和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是未来文明形态和现实文明形态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是一种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成功地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明,扬弃和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是未来文明形态和现实文明形态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是一种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新型文明形态系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独创性贡献。在系统论的视野中,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系统结构的整体性、系统要素的层次性、系统演进的动态性和系统边界的开放性等理论特质。从系统论角度深入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特质,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更全面地理解、更深入地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族复兴 系统论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
下载PDF
试论习近平“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
2
作者 卢成观 唐海杰 甘隽西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2-51,共10页
面对中国发展的百年新征程、实践新起点,习近平创造性地阐发了“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从理论基础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文化构成了“五个必由之路”的生成性基础;从历史底蕴来看,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由乱到定... 面对中国发展的百年新征程、实践新起点,习近平创造性地阐发了“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从理论基础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文化构成了“五个必由之路”的生成性基础;从历史底蕴来看,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由乱到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由定到治”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由治到强”的过程构成了“五个必由之路”的继承性前提;从实践指向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及在中西比较中显示出世界性意义构成了“五个必由之路”的时代性启发。“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凝结着习近平对治国理政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回顾,是彰显开创性和充满前瞻性的崭新论断,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全面领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论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一体化建设
3
作者 卢成观 甘隽西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3期190-193,共4页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一体化建设,对解决好新时代民族问题至关重要,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关键着眼点和着力点,是做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要立足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推进新...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一体化建设,对解决好新时代民族问题至关重要,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关键着眼点和着力点,是做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要立足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也要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统筹推进,既要统筹好新时代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学段衔接和资源整合,也要整体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统筹,发挥好合力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大中小学一体化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内在特征、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灵光 卢成观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第9期52-61,共10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性话语表达。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体系健全、逻辑缜密,表现出深厚的理论性、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人民性和深刻的全球性等内在特征,表...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性话语表达。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体系健全、逻辑缜密,表现出深厚的理论性、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人民性和深刻的全球性等内在特征,表现出为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提供关键之举、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之策、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可行之措和为顺利完成新发展任务提供重要之道等价值意蕴,表现出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切入点、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着力点、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突破点、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优化点和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落脚点等实践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 社会主义现代化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五个必由之路”与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向度
5
作者 熊琳 卢成观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0,共10页
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五个必由之路”与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执本而末自从”的逻辑关系,以“全面领导之本”... 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五个必由之路”与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执本而末自从”的逻辑关系,以“全面领导之本”可以确保“高质量发展之末”始终拥有主心骨,以“社会主义之本”可以确保“高质量发展之末”始终明确方向标,以“团结奋斗之本”可以确保“高质量发展之末”始终形成强合力,以“发展理念之本”可以确保“高质量发展之末”始终获得新引擎,以“从严治党之本”可以确保“高质量发展之末”始终永葆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必由之路” 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 边疆民族地区
下载PDF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述评
6
作者 唐海杰 吴少进 卢成观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3-33,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心任务的必然途径。当前学界主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界定、探索历程、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基本要求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并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却很少对这些内容进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心任务的必然途径。当前学界主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界定、探索历程、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基本要求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并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却很少对这些内容进行专门的学术史梳理。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未来学界可以着力强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术理论体系的构建,突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深化如何挖、挖哪里和如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理论与现实问题,以及批判借鉴西方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实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西方现代化模式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起帆 秦端茜 卢成观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本文阐述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然后从情感认同层面、认知情况层面、实践方式层面、评价认同层面分析了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最后从思想导向方面、行为导向方面、目标导向方面、心理导向方面分析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民... 本文阐述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然后从情感认同层面、认知情况层面、实践方式层面、评价认同层面分析了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最后从思想导向方面、行为导向方面、目标导向方面、心理导向方面分析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文化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性破解 被引量:19
8
作者 卢成观 代金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光辉历史征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光辉历史征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种出的文明之种、开出的文明之花、走出的文明之路、结出的文明之果。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步履维艰的,频繁遭到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蓄意挑衅和恶意抹黑,他们通过“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等奇谈怪论来蛊惑世人,想借此扳倒他人、抬高自己。然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实践,以“文明借鉴”“文明创新”“文明再造”“文明共存”分别破解了“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历史终结论” “西方中心论” “国强必霸论”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39
9
作者 卢成观 李文勇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有益启迪。以“共同体”的相关阐述为视角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能够进一步认识其所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有益启迪。以“共同体”的相关阐述为视角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能够进一步认识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理论基质,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现实的巨大实践价值,创新了以发展共享构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责任共担建设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情感共鸣创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建铸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智慧新方案,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 民族文化 民族交往
下载PDF
“五个必由之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卢成观 代金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共11页
“五个必由之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两个重要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内容,两者共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五个必由之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非“分道扬镳”,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 “五个必由之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两个重要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内容,两者共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五个必由之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非“分道扬镳”,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五个必由之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出纲举目张的关系,“五个必由之路”是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目,抓好“五个必由之路”的纲,可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目沿着既定轨道阔步前行,进而达到秉纲而目自张的效果。基于对“五个必由之路”进行考察可以得出,以“领导之纲”可以确保“道路之目”始终拥有坚强核心,以“主义之纲”可以确保“道路之目”始终不改旗帜方向,以“奋斗之纲”可以确保“道路之目”始终笃定必胜信念,以“理念之纲”可以确保“道路之目”始终充满发展奔头,以“治党之纲”可以确保“道路之目”始终永葆生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必由之路” 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团结奋斗 新发展理念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理论主题与发展道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成观 代金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来指导民族工作的开展,在解决民族工作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终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依靠实践加以推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来指导民族工作的开展,在解决民族工作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终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依靠实践加以推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开展民族工作的百年伟大实践中,从政治维度、经济维度和文化维度,找到了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格局塑造和完善的发展道路,并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当前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以及全面总结百年来党在民族工作中所选择的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的发展道路,有助于深化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成观 代金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1,共11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特而鲜明的政治标识,党内政治文化俨然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活灵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刻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坚持在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谋复兴各项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调试... 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特而鲜明的政治标识,党内政治文化俨然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活灵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刻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坚持在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谋复兴各项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调试和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艰辛探索与辉煌实践充分表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以坚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坚持反对有害思想文化为重要任务,以坚持融入党的建设整体为关键举措,以坚持引领党外文化建设为显著价值。以史为鉴方能以史明志,对百年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进展,为全面从严治党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政治文化 政治生态
下载PDF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四大推进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成观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3,共5页
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成为全国上下鲜明的话语表达,刻进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浴血奋战中形成的爱国思想为基础,继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爱... 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成为全国上下鲜明的话语表达,刻进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浴血奋战中形成的爱国思想为基础,继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作了许多高屋建瓴的重要论述,有力地回应我国在21世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为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更加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交织的时代课题,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不言自明。如何在实践中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向全体人民辐射开来的独特路径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常态化推进机制,才能有力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当前,可以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衔接机制、三位一体深度合作互渗机制、文化生态系统优化辅助机制、理念引领与行动跟进整合机制。通过四大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更好地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进展和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 新时代 推进机制
下载PDF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成观 覃伟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0-78,共9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和底蕴、向纵深发展与向基层延伸的路径、与高校党的建设的关系、与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系、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体而言是热点突出、内...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和底蕴、向纵深发展与向基层延伸的路径、与高校党的建设的关系、与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系、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体而言是热点突出、内容广泛、视角多样。为了更加系统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研究,学术界还应该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具体而言,在研究内容方面,要强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贯彻落实方面的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为多样的维度;在研究方法方面,要善于运用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 十九大报告 全面从严治党 意识形态 党的建设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重要论述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成观 李文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的重要论述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话题。为此,学界围绕习近平网络强国建设、网络社会治理、网络安全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意识形态等重要论述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的重要论述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话题。为此,学界围绕习近平网络强国建设、网络社会治理、网络安全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意识形态等重要论述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十八大以来学界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重要论述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一方面有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界的研究动态;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当前学界研究的不足,创新性地以网络大数据的具体运用、网络的国外经验借鉴、网络的整体性研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重要论述相结合的角度推进网络的各方面研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强国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强国 网络社会治理 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群众路线 网络舆论
下载PDF
以壮族山歌文化为载体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成观 覃伟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3期75-78,共4页
壮族山歌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壮族人民精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壮族山歌文化也因此发生了极大变化和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壮族山歌文化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越唱越新。... 壮族山歌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壮族人民精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壮族山歌文化也因此发生了极大变化和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壮族山歌文化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越唱越新。在现实社会中,壮族山歌文化已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实践。通过研究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分析以壮族山歌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提出以壮族山歌文化为载体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研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壮族山歌文化 契合性 重要意义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四个实践维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成观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第10期44-49,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德化人历史性、客观性、规律性和前瞻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力拓展和全面升华,立德树人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事业以及中华民族未来能否后继有人的根本性问题。新时代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德化人历史性、客观性、规律性和前瞻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力拓展和全面升华,立德树人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事业以及中华民族未来能否后继有人的根本性问题。新时代立德树人内涵深邃、站位高远、博大精深,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交织的重大问题。立德树人承载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需要有相对系统的实践途径。当前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可以采取教育为本的主导维度、以文化人的助推维度、制度保障的支撑维度、生活渗透的强化维度等实践维度。唯有如此,才能有力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得到有效实践和拓展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育为本 以文化人 制度保障
下载PDF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自我革命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成观 覃伟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9-47,共9页
党的自我革命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一招,有其内在的学理依据和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内在依据和内在逻辑进行了持续性的探讨,指出新... 党的自我革命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一招,有其内在的学理依据和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内在依据和内在逻辑进行了持续性的探讨,指出新时代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实现同向发力。近年来,随着革命话语的重新回归,学界围绕党的自我革命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在概念的权威界定上、在内在依据的深入挖掘上、在内在逻辑的研究强化上和在纵深发展的战略探析上仍需要进一步深化。今后,学界应在研究的内容、视野和方法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为新时代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 十九大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的存在方式的拓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成观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98-104,共7页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因互联网的产生和存在而日益变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复合体。人是历史性、客观性、现实性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推进,网络...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因互联网的产生和存在而日益变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复合体。人是历史性、客观性、现实性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深刻地变革和重塑人自身;同时,又通过衍生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反思来不断拓展其存在方式。必须注意的是,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拓展,不仅要强调人的存在的个性化,而且更应强调人的存在的整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命运共同体 生存方式 交往方式 组织方式 思维方式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成观 李文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60-67,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西南地区世居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成分多元、民族文化浓厚,是我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西南地区世居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成分多元、民族文化浓厚,是我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典型区与集中区,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导向。在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必须始终坚持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教育,在促进西南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优化西南民族地区教育环境、发挥西南地区高校育人作用和注重西南地区家教家风养成等方面狠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教育 民族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