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妍 姚伟 +5 位作者 王博智 李廷坚 曹春燕 陈钊城 卢旭强 黄钦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341-134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瘦素(LEP)、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的表达及两者联合游离瘦素指数(FL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70例经病理确诊的初诊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病患者(良性乳腺疾病组, n...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瘦素(LEP)、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的表达及两者联合游离瘦素指数(FL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70例经病理确诊的初诊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病患者(良性乳腺疾病组, n=50)及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n=50)的血清,检测其血清LEP及sOB‐R的表达,并经体质量指数(BMI)校正后分析以上两个指标。将乳腺癌组的试验数据与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LE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乳腺疾病组(P<0.05),而sOB‐R明显降低(P<0.05)。经校正,LEP的表达仍存在组间差异(P<0.05);而sOB‐R的组间差异消失(P>0.05)。乳腺癌组绝经后患者的LEP表达、FLI均与患者的pTNM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绝经后发生转移、Ⅲ、Ⅳ期患者的LEP水平分别高于无转移及0~Ⅱ期患者(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LEP及FLI可能是潜在的评估临床病理的指标,LEP可能促进了绝经期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清瘦素 可溶性瘦素受体 游离瘦素指数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卢旭强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50例男性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根据是否保留邓氏筋膜分为保留组与切除组各2... 目的:观察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50例男性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根据是否保留邓氏筋膜分为保留组与切除组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排尿功能[最大尿流(Qmax)、剩余尿量(RUV)]的变化,并对其手术安全性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Qmax、R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保留组改善程度优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可见保留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常见方法,但术中保留邓氏筋膜在促进患者康复、保护排尿功能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保留邓氏筋膜 结直肠癌 免疫功能 排尿功能
下载PDF
保留邓氏筋膜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礼福 杨伟金 卢旭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邓氏筋膜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普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男性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保留邓氏筋膜全... 目的探讨保留邓氏筋膜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普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男性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保留邓氏筋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2周尿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性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切除肠管长度、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由尿流率、排尿量、最大尿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残尿量、吻合口瘘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10.00%,χ^(2)=1.646,P=0.254)。结论保留邓氏筋膜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缩短直肠癌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改善患者排尿功能,降低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男性 邓氏筋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排尿功能障碍
下载PDF
巨大甲状腺肿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博智 李廷坚 +2 位作者 翁少涛 陈钊城 卢旭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总结巨大甲状腺肿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甲状腺专业组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7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分析和总结临床疗效、手术治疗相关要素和手术要点。结果67例均顺... 目的:总结巨大甲状腺肿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甲状腺专业组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7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分析和总结临床疗效、手术治疗相关要素和手术要点。结果67例均顺利行手术治疗并康复出院,3例出现暂时性喉上神经麻痹,5例出现低钙血症,随访3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病理报告显示:34例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2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伴纤维化、钙化,3例为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慢性甲状腺炎,2例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癌,2例为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结论个体化的术前准备、轻柔精细的解剖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甲状腺肿 手术方式 围手术期
下载PDF
E-钙黏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
5
作者 姚伟 王妍 +5 位作者 黄钦贤 王博智 李廷坚 曹春燕 卢旭强 陈钊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3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cadheri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cadheri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67(nuclear protein Ki67)的表达水平,其中对Her-2(++)的组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FISH),并使用良性乳腺疾病组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分析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根据ER、PR、Her-2及Ki67的表达将标本分为4个分子亚型,分析各型间E-cadherin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癌旁正常组织(χ2=17.35、16.82,P<0.01),其表达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p TNM分期相关(χ2=4.38、4.47,P<0.01)。其中,Luminal A型中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最低38.1%(χ2=43.65,P<0.01)。结论 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的异常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检测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于筛查高转移和复发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E-钙黏素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临床血清肿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博智 李廷坚 +2 位作者 翁少涛 陈钊城 卢旭强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临床血清肿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施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患者67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个月内发生临床血清肿情况,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临床血清肿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施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患者67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个月内发生临床血清肿情况,分析血清肿的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共发生术后临床血清肿11例,以0-Ⅰ型患者较常见,多数患者在术后无需干预,Ⅲ-Ⅳ型出现在术前疝反复突出、疝囊颈粘连严重患者。仅少数Ⅳ型患者需抽液并加压治疗。结论 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因素与患者腹股沟区病变程度相关,术中精细操作及术后早期加压有助于减少血清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腹腔镜 血清肿
原文传递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翁少涛 李廷坚 +1 位作者 卢旭强 王博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半结肠癌并发阻48例(治疗组),以右半结肠癌并发梗阻37例为对照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半结肠癌并发阻48例(治疗组),以右半结肠癌并发梗阻37例为对照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共发生术后并发症20例,其中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4例、腹腔脓肿5例、切口感染6例、肠粘连3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5例,其中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腹腔脓肿3例,切口感染5例,肠粘连3例,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肠梗阻 吻合术 外科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翁少涛 李廷坚 +1 位作者 卢旭强 王博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882-883,共2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肝胆管切开取石术91例,肝叶切除术7例。结果术后残留结石25例,死亡2例,在随访中发现再生结石10例,肝脓疡2例,合并胆管癌4例。...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肝胆管切开取石术91例,肝叶切除术7例。结果术后残留结石25例,死亡2例,在随访中发现再生结石10例,肝脓疡2例,合并胆管癌4例。手术总有效率97.96%。结论正确选择肝胆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左肝外侧叶切除,胆管镜的应用示减少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胆管 肝内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血清肿的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廷坚 王博智 +2 位作者 翁少涛 陈钊城 卢旭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078-3081,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血清肿的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连续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共11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TAPP组)及开放腹股沟疝手术组(Lichtens...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血清肿的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连续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共11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TAPP组)及开放腹股沟疝手术组(Lichtenstein组),通过统计对比两组血清肿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及诊治经过,研究对比其发生的影响及防治策略。结果TAPP组64例,年龄范围25~73岁,中位年龄57岁;斜疝58例,直疝4例,股疝2例,其中难复性疝3例;Lichtenstein组53例,年龄范围24~84岁,中位年龄63岁;斜疝41例,直疝10例,股疝2例,其中难复性疝7例。两组临床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各型临床血清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0~Ⅱ型血清肿患者无需治疗,经过随访血清肿能够自行消退;Ⅲ~Ⅳa型临床血清肿患者可以行局部穿刺抽液并行加压治疗,经治疗后好转;Ⅳb型经过引流及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两种方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临床血清肿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 血清肿 腹腔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