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卢晓瑞 《居业》 202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传统元素在建筑中得到展现。我国传统建筑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新时期,如何将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住宅设计中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传统建筑设计特点,然后重点探讨... 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传统元素在建筑中得到展现。我国传统建筑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新时期,如何将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住宅设计中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传统建筑设计特点,然后重点探讨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现代建筑 设计优化
下载PDF
基于文化线路视角下的汉中传统民居特征研究
2
作者 卢晓瑞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15-218,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域化兴起,不仅为村落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抹去了传统民居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民居特性认知的系统性与准确性无疑成为重要研究工作之一。文章将文化线路视为一种方法,利用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对汉中地区... 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域化兴起,不仅为村落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抹去了传统民居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民居特性认知的系统性与准确性无疑成为重要研究工作之一。文章将文化线路视为一种方法,利用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对汉中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着重对北茶马古道汉中段的线路与区域内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佐证分析,总结出汉中传统民居在北茶马古道线路辐射范围内具有折中性的地域特色,从而明晰汉中地区是在北茶马古道历史进程之中形成的多元文化交错区。在此基础上,为其他相似地区的传统民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地区 文化线路 北茶马古道 传统民居 多元化
下载PDF
晚清关学诗人群诗学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晓瑞 贾三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86,共7页
晚清道咸之际李元春、路德等治学秉守程朱,诗学理念附属于其关学思想,论诗以"关学义旨为诗之大原"。其后刘古愚、柏景伟等掀起摒虚务实的"经世致用"思潮,将今文经学的方法引入到诗评领域,强调"诗干预社会现实&... 晚清道咸之际李元春、路德等治学秉守程朱,诗学理念附属于其关学思想,论诗以"关学义旨为诗之大原"。其后刘古愚、柏景伟等掀起摒虚务实的"经世致用"思潮,将今文经学的方法引入到诗评领域,强调"诗干预社会现实"的济世致用性。清季李岳瑞、宋伯鲁、于右任等人则逐步以诗歌自身的感染力为思想武器讽谏以济世,诗学思想本体的审美功用和创新意志得以提升。晚清关学诗人群的诗学理念也在承继和突破的博弈下呈现出"诗学与关学思想渐趋分离","诗干预社会现实理念力度强化"的脉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之大原 干预社会 风议隐刺 题诗问世
下载PDF
晚清王笃两次“谮毁”林则徐本事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晓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0-165,共6页
晚清广东禁烟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曾与广东督粮道王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魏源、芍塘居士等学者一般都认为王笃曾向抚粤大臣琦善、道光皇帝两次谮毁林则徐,致使林氏革职遭贬,以至遣戍边疆。本文一方面考辨王笃力挺林则徐"主战&qu... 晚清广东禁烟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曾与广东督粮道王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魏源、芍塘居士等学者一般都认为王笃曾向抚粤大臣琦善、道光皇帝两次谮毁林则徐,致使林氏革职遭贬,以至遣戍边疆。本文一方面考辨王笃力挺林则徐"主战"政见,对琦善等"主和"行为极尽控诉,且因卸职离粤而未参与议和诸事务,故王笃向琦善"谮毁"林氏不足成立。另一方面详证,林、王关系渐趋破裂缘于王笃与林氏禁烟举措的政见相左,并终因王笃亲近穆党行"造膝之言"中伤林氏,故二人友谊遂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王笃 相善 谮毁 破裂
下载PDF
论文化产业对经济转型的影响——以榆林地区为例
5
作者 卢晓瑞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5-59,共5页
榆林经济的转型,不仅是优化经济结构本身,而且是以能源发展先行,带动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保证榆林经济的后续性发展。研究表明,在占据均衡资源的前提下,支配着人们行为的,渗透于价值观念之中的文化积淀乃是经济转型最重要的精神导向。... 榆林经济的转型,不仅是优化经济结构本身,而且是以能源发展先行,带动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保证榆林经济的后续性发展。研究表明,在占据均衡资源的前提下,支配着人们行为的,渗透于价值观念之中的文化积淀乃是经济转型最重要的精神导向。文化产业的精神品质特征对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发展影响至深,且以不为外力所改变的方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文化产业 影响力 影响方式的建构
下载PDF
冯衍祖系考
6
作者 卢晓瑞 《榆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2-55,共4页
冯衍为两汉之际、后入东汉的文人。动乱之际,虽家道中落,然先祖鸿烈,也算身世显赫之辈。本文在尽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对冯氏姓源、冯亭以下冯衍祖系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力求对其祖系进行较清晰的梳理,给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全面的冯衍研究... 冯衍为两汉之际、后入东汉的文人。动乱之际,虽家道中落,然先祖鸿烈,也算身世显赫之辈。本文在尽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对冯氏姓源、冯亭以下冯衍祖系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力求对其祖系进行较清晰的梳理,给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全面的冯衍研究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源 冯亭 祖系
下载PDF
于右任与近代革命诗潮的发生发展
7
作者 卢晓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76,共10页
1903年,继诗界革命的运动流波,国内掀起了宣扬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革命诗潮。为深度解析晚近革命诗潮对诗界革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透视于右任诗作诗话与近代革命诗潮的精神关联,从革命诗潮视域考察于右任三个阶段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 1903年,继诗界革命的运动流波,国内掀起了宣扬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革命诗潮。为深度解析晚近革命诗潮对诗界革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透视于右任诗作诗话与近代革命诗潮的精神关联,从革命诗潮视域考察于右任三个阶段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于氏早期《半哭半笑楼诗草》诸作,在诗体诗风上尝试跳出“诗界革命体”的藩篱,补充和发展“三长”理论,在题材题旨上竭力宣扬民族精神、民主意识和反清思想,奏出了革命诗潮的先声。民元前后,于右任诗歌创作、诗学评论及革命诗刊创办的壮举,一方面固结了陕西早期同盟会成员,另一方面推进了东南革命诗群的蓬勃发展。靖国军运动前后,于右任革命思想逐渐成熟,其文学思考和创作实践,引领了陕西靖国军军人诗群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了革命诗潮。于氏将诗界革命引向新的高度,推进了国内革命诗潮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右任 《半哭半笑楼诗草》 诗界革命 革命诗潮
下载PDF
北茶马古道汉中段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区划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孟祥武 卢晓瑞 叶明晖 《甘肃科学学报》 2021年第5期91-97,共7页
以汉中40个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文化景观相似性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25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文化景观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汉中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相似性分区结果。结果显示:... 以汉中40个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文化景观相似性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25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文化景观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汉中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相似性分区结果。结果显示:①西部为秦巴山地——“凹”字型民居襟陇带蜀文化亚区;②东南部为巴山山地——穿斗式民居巴蜀文化亚区;③东北部为秦岭山地——“一”字型秦陇文化亚区;④中部为汉水谷地——混合式民居文化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 文化景观 层次聚类分析 文化区划
下载PDF
吴宓诗学中的考据学理念——以吴宓对陈涛诗的批评为例
9
作者 卢晓瑞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清末考据盛行的学术氛围下,晚近学人与诗人的二重身份渐趋融合,诗学渗透了学术的治学理念。吴宓诗学理论源于晚清考据学“实事求是、无信不征”的理念,并将考据学重音韵、训诂、考据等研究方法应用到诗话中。《吴宓诗话》以考据学治... 在清末考据盛行的学术氛围下,晚近学人与诗人的二重身份渐趋融合,诗学渗透了学术的治学理念。吴宓诗学理论源于晚清考据学“实事求是、无信不征”的理念,并将考据学重音韵、训诂、考据等研究方法应用到诗话中。《吴宓诗话》以考据学治诗理念,对陈涛诗进行辑佚、笺注,考究其诗集版本、刊行情况等。吴宓一方面为诗集正本清源、补充内容,以贻后学者;另一方面展示了陈涛诗歌创作更为真实的生活场景,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诗话》 辑佚 笺注 版本 刊布
下载PDF
近代关儒诗群诗风考略
10
作者 卢晓瑞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8-275,共8页
清嘉道以后,关儒诗群异军突起。他们大体延承了清初关中诸儒的诗学思想,具有强烈的道德性和实践色彩。近代关儒普遍以杜诗为宗,追求温柔敦厚的诗歌风貌。文章通过分析诸儒诗学中“意”与“辞”的辩证关系,论证了近代关儒诗歌在“意”的... 清嘉道以后,关儒诗群异军突起。他们大体延承了清初关中诸儒的诗学思想,具有强烈的道德性和实践色彩。近代关儒普遍以杜诗为宗,追求温柔敦厚的诗歌风貌。文章通过分析诸儒诗学中“意”与“辞”的辩证关系,论证了近代关儒诗歌在“意”的层面,除秉承温柔敦厚的旨意外,还承袭了杜甫诗歌“忠爱讽谏”等风格;而在“辞”的层面,以韩愈所主张的“慷慨激越,不饰雕饰”为表达,形成了“温柔敦厚与杜诗韩风”的主流风格。近代关儒对清王士禛、沈德潜、袁枚的主唐理念予以接受和修正,一些儒学家向内寻求,崇尚宋诗风格。另外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关儒诗群诗风趋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儒 温柔敦厚 杜诗韩风 宗唐 宋风
原文传递
《中学课本中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赜
11
作者 卢晓瑞 吴梦汐 《新智慧》 2024年第15期50-52,共3页
《中学课本中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以下简称《作品导读》)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专业最重要的素质拓展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矢志爱国精神,涵养学生人文气质,造就其责任担当品质,积淀其... 《中学课本中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以下简称《作品导读》)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专业最重要的素质拓展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矢志爱国精神,涵养学生人文气质,造就其责任担当品质,积淀其治学精神。本文首先从资源导入,多师协同挖掘思政元素;其次从内容融合,多线并举开发育人课程;再次以实践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方法;最后借助多维评价,多科融合建设思政课堂,最终完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课本 课程思政 设计教学方法 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堂 全程育人 汉语言文学 多维评价
原文传递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晚清陕西籍作家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晓瑞 贾三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43-46,共4页
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就清人诗文别集文献辑佚、叙录方面,是目前该领域最为完备、最具征信的学术力作。笔者在对晚清陕西诗文集刻本逐一经目核查的基础上,参寻著者墓志铭、行述或年谱,清至民国间的方志以及清官员履历档案等一... 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就清人诗文别集文献辑佚、叙录方面,是目前该领域最为完备、最具征信的学术力作。笔者在对晚清陕西诗文集刻本逐一经目核查的基础上,参寻著者墓志铭、行述或年谱,清至民国间的方志以及清官员履历档案等一手材料,全面订补《提要》中存在的著者字号、籍贯、行年、生卒等一类问题,厘证晚清陕西著者的群体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号 籍贯 行年 生卒
原文传递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辨补——以晚清陕西别集著述为例
13
作者 卢晓瑞 贾三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47-51,43,共6页
柯愈春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在诗文别集文献叙录方面,是迄今该领域其他学术著述不可逾越的高度。笔者在对晚清陕西籍作家别集经见核查时,发现《提要》所录著述作者、书名、卷数、刊刻机构以及误收等相关问题尤其值得商榷。本文以... 柯愈春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在诗文别集文献叙录方面,是迄今该领域其他学术著述不可逾越的高度。笔者在对晚清陕西籍作家别集经见核查时,发现《提要》所录著述作者、书名、卷数、刊刻机构以及误收等相关问题尤其值得商榷。本文以清人诗文别集文本,著者的墓志、行述或年谱,清至民国间的方志以及清官员履历档案等一手材料,对柯先生《提要》加以辨补,考证著述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者 书名 卷数 刊刻机构 误收
原文传递
试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14
作者 卢晓瑞 《才智》 2011年第23期274-275,共2页
高校辅导员在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指导学生的人生规划、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然而许多高校并未从根本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加之辅导员自身工作的零碎繁琐、实效性差等原因,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危机... 高校辅导员在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指导学生的人生规划、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然而许多高校并未从根本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加之辅导员自身工作的零碎繁琐、实效性差等原因,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危机。本文探究了高校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的原因,并试图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认同感 队伍建设 角色转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