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繁处愈繁”
- 1
-
-
作者
卢杨村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期50-51,共2页
-
文摘
前人论画,有尚繁和尚简之分;但还有第三派,主张当繁则繁,当简则简。这好象两面讨好,但是,既然两面都有好处,实行一点中庸之道,也未尝不可。郑逸梅《艺林散叶》:“黄宾虹画以繁胜,齐白石画以简胜。论者谓黄画用加法,一加再加,加到不可再加为止。齐画用减法,一减再减,减到不能再减为止。”这位论者不薄加法爱减法,大概就属于上述的第三派。
-
关键词
第三派
减法
两面讨好
郑逸梅
《水浒》
庄院
入胜
散叶
简则
艺林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话说“风趣”
- 2
-
-
作者
卢杨村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4期57-59,共3页
-
文摘
有趣的东西总是比无趣的东西更惹人喜爱。但是,“趣味”这种味道显然比某些化学物质刺激舌头所产生的甜的或苦的味道要复杂得多,它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当你偏向于情的时候,可以称为“情趣”;而当你偏向于意的时候,可以叫做“意趣”;虽然情和意的区别是十分微妙的。
-
关键词
作品
道学家
李杜
二乔
温柔敦厚
语录
味道
板起面孔
酒仙
偏向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不畏省中省,只要省中实”
- 3
-
-
作者
卢杨村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7期43-44,共2页
-
文摘
“不畏省中省,只要省中实”,这是甲戍本《红楼梦》的一句脂批。 文艺创作不要怕“省”,因为文艺家写作任何作品都不可能没有取裁,从这个意义上讲,“省”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做衣服要布料,但布料不等于衣服,还必须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型和按照一定的款式把有用的部分保留(取)下来,这是一方面;如果我们从另一方面观察,那么。
-
关键词
孝陵
脂批
刘邦
杜甫
落花时节
作品
衣服
文艺创作
观画
江南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不是这个汉,怎地打得这个虎”
- 4
-
-
作者
卢杨村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4年第11期49-50,共2页
-
文摘
“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44页)做什么和怎样做是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但都离不开一个“做”字,所以性格是人物自己“做”出来的。不过,三十六行,隔行如隔山,这一个人能做的,另一个人未必也能做。比方武松打虎,精彩极了,但《水浒》的作者就绝不会让“三答不回头,回答和身转”的武大也去景阳岗亮相,因为打虎这一手精彩动作是和武大的性格配不上套的。连阳谷县的知县也心中自忖:“不是这个汉,怎地打得这个虎。”人物和人物的行动都属于特定的“这个”,这倒很有一些典型化的意味。
-
关键词
“做”
杨玉环
《长恨歌》
推枕
情象
补假
性格
倾泻而出
内心世界
婴宁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少而精
- 5
-
-
作者
卢杨村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4年第10期45-46,共2页
-
文摘
据说扬州评话艺人王少堂讲武松杀嫂,讲到武松一手抽出明晃晃的尖刀,一手揪住潘金莲的头发,便宣告“且听下回分解”;但欲知后事如何的听众接连听了好几天,武松手中的这把刀都还没有落下来。真不知道哪有那么多讲的。少一点行不行?也行。
-
关键词
少而精
杜诗
武松
扬州评话
杀嫂
夏曾佑
蝴蝶
曲江
翩跹起舞
艺人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多讲点实感
- 6
-
-
作者
卢杨村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4年第3期50-52,共3页
-
文摘
从总体上讲,文学艺术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事物不可能自动地成为艺术的对象,这需要文艺家自己去选择。就每一个特定的文家艺来讲,最富有实感的东西就最有条件成为他反映生活的最理想的选择对象。 古人论画,曾谓南方的画家多工于画船,北方的画家多工于画马,因为船与马都分别是他们的“目中尝见”之物。在这里,
-
关键词
圆圆曲
画马
文艺家
书本
杜诗
画家
木棉花
艺术的对象
生活素材
说书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