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卢永真 姜华欣 胡迟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日趋频繁,境外国有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对现有监管制度及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手段提出新的考验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境外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机制已成为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资产监管 境外投资
下载PDF
资本市场: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
2
作者 卢永真 《中国远洋航务》 2007年第8期46-48,共3页
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发达的资本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知名跨国公司的发展轨迹表明,资本市场在现代企业跨越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无论是推进国有企业改... 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发达的资本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知名跨国公司的发展轨迹表明,资本市场在现代企业跨越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无论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都必须建立强大而完善的证券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 资本市场 企业集团 加速器 国有企业改革 国际竞争力 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
下载PDF
江苏:宽带战略的探索与创新
3
作者 申江婴 陈金桥 +18 位作者 武锁宁 苏少林 刘多 侯自强 马骏 王学庆 卢永真 王育民 刘勇 高同庆 边延风 李利 王建 沈杰 陈炜 周山 张春辉 陆翔 刑涛 《中国新通信》 2012年第18期48-52,共5页
精彩观点集锦:◆武锁宁:宽带网络是信息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对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苏少林:发展宽带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推动产业升级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宽带网络 创新 江苏 信息基础设施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竞争力 组成部分 产业升级
下载PDF
趋势对话:江苏宽带之路——创新与探索
4
作者 申江婴 陈金桥 +18 位作者 武锁宁 苏少林 刘多 侯自强 马骏 王学庆 卢永真 王育民 刘勇 高同庆 边延风 李利 王建 沈杰 陈炜 周山 张春辉 陆翔 刑涛 《中国新通信》 2012年第6期21-29,共9页
意义——提升国力助推产业服务民生主持人:日前,工信部表示将以建光网、提速度、广普及、促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以此推动中国宽带基础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升,提高居民使用宽带的性价比。2012年,宽带... 意义——提升国力助推产业服务民生主持人:日前,工信部表示将以建光网、提速度、广普及、促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以此推动中国宽带基础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升,提高居民使用宽带的性价比。2012年,宽带基础建设、网络管理及应用推广将成为通信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实施宽带中国的意义有哪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基础建设 网络管理 网络基础设施 光网络 江苏
下载PDF
抓住“十二五”机遇 面对市场“大变革”
5
作者 申江婴 高彩玲 +5 位作者 高旭东 郝为民 武锁宁 卢永真 杨培芳 陈金桥 《中国新通信》 2012年第18期25-29,共5页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通信行业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创新转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关键之年。那么,新形势、新机遇给通信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通信业如何通过转型...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通信行业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创新转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关键之年。那么,新形势、新机遇给通信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通信业如何通过转型创新适应发展需要,推动自身及国家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经济发展 社会信息化 通信行业 通信业 创新
下载PDF
利用公用通信网 高效推进信息化
6
作者 苏少林 卢永真 唐守廉 《中国新通信》 2011年第23期21-21,共1页
深圳大运会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复投资、无效投资严重,浪费了大量资金,却收效甚微。电信建设同样如此,恶性竞争导致重复建设不断,直到近几年推进共建共享... 深圳大运会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复投资、无效投资严重,浪费了大量资金,却收效甚微。电信建设同样如此,恶性竞争导致重复建设不断,直到近几年推进共建共享才初步遏制了这种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公用通信网 资源节约型社会 利用 电信建设 重复建设 恶性竞争 共建共享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 被引量:4
7
作者 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保民 +2 位作者 卢永真 胡迟 憨宁怡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3-14,共12页
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抓住全球化机遇,推行开放型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特别提炼出全球经济的五大最新特征:世界经济大变化、国际市场大动荡、全球产业大调整、跨国公司大扩张、资源要素大流动。... 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抓住全球化机遇,推行开放型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特别提炼出全球经济的五大最新特征:世界经济大变化、国际市场大动荡、全球产业大调整、跨国公司大扩张、资源要素大流动。本文指出,当前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机遇大于挑战的历史时期。最后,本文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六大对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全力强化自主创新;以跨国企业为载体,打造现代商业模式;以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转为关键,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扩大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开放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下载PDF
构建强大金融机构,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8
作者 李扬 王国刚 +4 位作者 周诚君 曹远征 刘俏 卢永真 张杰 《金融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0,共8页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金融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指出强大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一。强大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金融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指出强大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一。强大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既要以所在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作为保障和支持,还应具备韧性强、进化快、布局广、影响力大等关键特征。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建设金融强国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中国工商银行组织召开“建设强大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座谈会,与会专家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有关观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 金融强国 讨论交流 理论与实践 金融要素 关键特征 微观基础
原文传递
实体与数字经济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永真 杜天佳 +1 位作者 王佳佳 袁雪 《国家电网》 2019年第2期24-25,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引领带动实体经济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中共中央政治局 质量 传统产业 大数据 习近平
原文传递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切实推进企业三项制度改革
10
作者 卢永真 姜华欣 《国有资产管理》 2015年第11期20-22,共3页
随着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随之启动。《指导意见》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 随着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随之启动。《指导意见》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指导意见》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国企改革总体框架性文件,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其目的就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市场”这个词在《指导意见》全文中总共出现了35次,可以看出,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是本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遵循,是贯穿《指导意见》全文的一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市场化改革 制度改革 《指导意见》 经济社会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改革 中共中央
原文传递
借助私募股权基金拓展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空间
11
作者 卢永真 姚嘉 《国有资产管理》 2010年第7期45-49,共5页
一、产权交易市场成长稳健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中国产权交易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一、产权交易市场成长稳健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中国产权交易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产权市场融资额为沪深两市的76.5%。2008年,产权市场交易额约为407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交易市场 市场发展空间 私募股权基金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有企业改革 调整经济结构 企业融资渠道 2007年
原文传递
本轮经济调整过程中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应对举措
12
作者 卢永真 张磊 《国有资产管理》 2012年第12期36-39,共4页
一、宏观调控复合经济周期自我调整是本轮宏观经济调整的特点本轮经济调整始于2010年一季度,按照可比价测算的国内GDP增速由2009年三季度的12.2%一路下滑至今年三季度的7.4%。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整 应对举措 工业企业 2010年 2009年 自我调整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原文传递
国有能源企业改革:独特的样本
13
作者 卢永真 《能源评论》 2018年第10期50-53,共4页
作为能源供给的主力军,国有能源企业关乎国计民生,需承担起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能源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从这个层面上讲,国有能源企业的改革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能源供给 企业改革 样本 能源企业 国家竞争力 国计民生
原文传递
货币供求理论的嬗变与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少国 卢永真 胡正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49,共10页
货币供求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研究兴盛不衰的命题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近百年来货币供求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脉络,剖析了货币理论研究"重需求,轻供给"格局的成因,并研究了未来货币供求理论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原文传递
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窦登奎 卢永真 《国有资产管理》 2010年第12期30-33,共4页
套期保值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功能。但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复杂性和投机性等特点,使其具有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并存的天然属性。使用不当,贸然参与或过度投机则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株冶期货事件、国储铜期货事件、中航... 套期保值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功能。但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复杂性和投机性等特点,使其具有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并存的天然属性。使用不当,贸然参与或过度投机则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株冶期货事件、国储铜期货事件、中航油石油期权事件的惨痛教训还让人们记忆犹新,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巨大,不禁令监管层和企业都闻"行"色变。但我们不能因个别历史事件就怀疑甚至否定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极作用,创造衍生金融工具本来目的是对冲风险,使用效果取决于运用者而非工具本身。所以,针对铺天盖地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导致巨亏的新闻报道,我们需要对企业运用行生工具套期保值的现状和可行性进行冷静地分析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套期保值 企业 调查 2007年 高风险性 过度投机 次贷危机
原文传递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困境与对策
16
作者 王广亚 卢永真 《国有资产管理》 2013年第7期72-75,共4页
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的价格机制功能逐渐开始在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发挥“无形的手”功能。利率功能有效发挥,一方面使得金融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面临竞争加剧、融资脱媒、净利差缩小... 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的价格机制功能逐渐开始在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发挥“无形的手”功能。利率功能有效发挥,一方面使得金融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面临竞争加剧、融资脱媒、净利差缩小等新情况,传统经营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商业银行 困境与对策 转型发展 业务 公司 金融资源配置 利率市场化 利率功能
原文传递
美国现代企业管理
17
作者 卢永真 《企业技术进步》 1997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美国 企业发展 企业经济
原文传递
如何革除央企分拆上市之弊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忠明 卢永真 李怡群 《上海国资》 2006年第9期18-20,共3页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与存续企业的矛盾,必须加快存续企业改革步伐。
关键词 分拆上市 存续企业 上市公司 改革步伐 整体上市 中央企业 资产 主业
原文传递
国企国资改革的“北京实践”
19
作者 国企国资改革“北京实践”的形成及其深化课题组 卢永真 黄吉海 《国资报告》 2018年第2期52-55,共页
“一个定位”、“双轨并行”、“三个更加”,突显出“合、活、新、强”四大改革亮点,北京国企国资改革走出一条符合首都特大型城市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实践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北京市国企国资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 “一个定位”、“双轨并行”、“三个更加”,突显出“合、活、新、强”四大改革亮点,北京国企国资改革走出一条符合首都特大型城市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实践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北京市国企国资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形成披荆斩棘、击楫涌进的强劲势头,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所未有,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呈现出“123”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