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意境”到“译境”:基于翻译美学视域下的中译英歌词研究——以“Fairy Tale”为例
1
作者 林煜聪 卢汉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36-39,共4页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译英歌词翻译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歌词翻译中如何协调“意境”(原歌曲传达的情感与美感)与“译境”(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平衡,依然是一个充满挑战与争议的问题。文章回顾了翻译美...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译英歌词翻译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歌词翻译中如何协调“意境”(原歌曲传达的情感与美感)与“译境”(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平衡,依然是一个充满挑战与争议的问题。文章回顾了翻译美学的发展,强调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分析“Fairy Tale”的翻译实践,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美学层面上实现文化适应和情感表达。研究结果强调了翻译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的重要性,提出将翻译美学应用于实际翻译工作中,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译境 翻译美学 翻译艺术 “Fairy Tale”
下载PDF
《儿子与情人》中威廉与保罗俄狄浦斯情结之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汉阳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6-41,共6页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作,贯穿小说的"俄狄浦斯"这一主题自作品问世就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与学者的大量关注。但长期以来学界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主人公保罗与莫雷尔夫人之间超乎寻常的母子之情上,而事实...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成名作,贯穿小说的"俄狄浦斯"这一主题自作品问世就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与学者的大量关注。但长期以来学界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主人公保罗与莫雷尔夫人之间超乎寻常的母子之情上,而事实上恋母情结在保罗的哥哥威廉身上也有明显的表征。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从威廉与保罗"恋母"的体现、诱因与解脱三个方面来综合对比兄弟二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尝试解释了为何威廉能够顺利摆脱这一情结,发展出完整的人格,而保罗则难以自拔,始终深陷其中这一问题。该分析有助于探索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对深化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子与情人》 威廉 保罗 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PDF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境观:“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汉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47-150,共4页
后期维特根斯坦批判了自己前期的意义图象论,提出了语言的意义在于对其的使用这一观点。将意义与语言使用联系在一起必然牵扯到语境这一要素,而维氏将语言游戏看作是语言与活动的相互交织,以及将一种语言看作是一种生活形式的对语境的... 后期维特根斯坦批判了自己前期的意义图象论,提出了语言的意义在于对其的使用这一观点。将意义与语言使用联系在一起必然牵扯到语境这一要素,而维氏将语言游戏看作是语言与活动的相互交织,以及将一种语言看作是一种生活形式的对语境的哲学思考为后来语言学家从理论建构角度研究动态语境开启了新的视角。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以及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考察来审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境观 语言游戏 生活形式
下载PDF
日常语言哲学维度下的语言与世界关系——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语言哲学思想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汉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2-95,共4页
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被归入日常语言学派的大传统,他们两人都注重语言批判,强调治疗型哲学,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逻辑实证主义,推动了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拟通过两人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这一语言转向后哲学的重要问题——之阐述的比较... 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被归入日常语言学派的大传统,他们两人都注重语言批判,强调治疗型哲学,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逻辑实证主义,推动了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拟通过两人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这一语言转向后哲学的重要问题——之阐述的比较研究来分析两人一些哲学思想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语言 语言批判 哲学治疗
下载PDF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的及物性系统:人物塑造与主题呈现
5
作者 卢汉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7期109-111,124,共4页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中,以幽默而略带荒诞的笔触,极尽讽刺与夸张之能事,通过一桩纽约股票经纪人婚后求婚的生活丑剧揭露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拜金风气和人心异化。本文从小说文体学的学术视域出发,以韩礼德的...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中,以幽默而略带荒诞的笔触,极尽讽刺与夸张之能事,通过一桩纽约股票经纪人婚后求婚的生活丑剧揭露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拜金风气和人心异化。本文从小说文体学的学术视域出发,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纲分析这篇小说的及物性系统,旨在彰显作者通过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达到的人物塑造与主题呈现等文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及物性系统 韩礼德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观
6
作者 卢汉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3-45,共3页
维特根斯坦在前后期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意义观,在语言学与语言哲学领域影响深远。他早期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意义图像说,将意义等同于观念、意向等抽象物。后期则竭力克服这种心理主义倾向,提出了意义使用论,以“用法”代替“意义... 维特根斯坦在前后期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意义观,在语言学与语言哲学领域影响深远。他早期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意义图像说,将意义等同于观念、意向等抽象物。后期则竭力克服这种心理主义倾向,提出了意义使用论,以“用法”代替“意义”,放弃对意义本质的追求而在生活之流中突出语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从图像说到使用论,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的发展,彰显了他对语言本质深邃精微的思考,为后来的意义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图像说 意义使用论
下载PDF
20世纪语言转向的哲学史探源
7
作者 卢汉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3,共3页
20世纪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原本对认识论的关注变为了对语言本体的探索。语言转向之后的哲学研究大多把语言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而新兴学科语言哲学也成为影响贯穿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但对语言的哲学思考,自古希腊以降就一直是西... 20世纪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原本对认识论的关注变为了对语言本体的探索。语言转向之后的哲学研究大多把语言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而新兴学科语言哲学也成为影响贯穿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但对语言的哲学思考,自古希腊以降就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们关注的话题,语言转向的发生正植根于这种千年来思考的传统。对语言转向的哲学渊源进行一番考察,有助于提供一种理解这一"哲学革命"的历史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转向 哲学史 语言逻辑
下载PDF
《警察与赞美诗》中及物性系统的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汉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欧·亨利在他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刻画了一个黑暗的美国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像索皮这样的流浪汉求助无门、命运凄惨。欧·亨利通过巧妙、精致而又无情的反讽将索皮的悲惨命运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文章以... 欧·亨利在他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刻画了一个黑暗的美国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像索皮这样的流浪汉求助无门、命运凄惨。欧·亨利通过巧妙、精致而又无情的反讽将索皮的悲惨命运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文章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石,通过分析这则短篇小说的及物性系统来探究作者遣词造句的文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与赞美诗》 及物性系统 功能语法 文体效果
下载PDF
实在论还是唯心论?——评关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一场论争
9
作者 卢汉阳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对维特根斯坦在语言与现实关系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并分化出“唯心论”与“实在论”两类对立的阐释传统。本文指出:形而上学层面上的实在论与唯心论流于空洞的体系建构,是维氏批判的对象;而反形而上学的阐释,如安斯康... 对维特根斯坦在语言与现实关系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并分化出“唯心论”与“实在论”两类对立的阐释传统。本文指出:形而上学层面上的实在论与唯心论流于空洞的体系建构,是维氏批判的对象;而反形而上学的阐释,如安斯康姆的“语言唯心论”与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非但不冲突,还共同为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提供学理线索与解释张力。通过对这两种反形而上学阐释的深入探索可以明确维特根斯坦对语言与现实关系这一语言哲学核心论题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实在论 唯心论 哲学语法 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唯心主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汉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作为西方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维特根斯坦的许多讨论涉及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以安斯康姆为代表的部分语言哲学家将维氏的相关论点归结为是一种“语言唯心主义”,而马尔康姆等学者则竭力驳斥这种提法。本文在把维氏思想放在西方哲学传统... 作为西方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维特根斯坦的许多讨论涉及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以安斯康姆为代表的部分语言哲学家将维氏的相关论点归结为是一种“语言唯心主义”,而马尔康姆等学者则竭力驳斥这种提法。本文在把维氏思想放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进行对比审视的基础上,力图厘清这场论战中的矛盾节点,同时围绕“生活形式”“社会规约”“语言游戏”等概念论证在维氏后期的哲学中的确存在一种融汇着反实在论并中和自然主义的建构论思想。在将维氏的世界观与传统意义上以心理过程、精神实体为主导的唯心主义加以区别之后,这一思想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语言唯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唯心主义 维特根斯坦 生活形式 社会规约 语言游戏
原文传递
串联日常语言与世界的锁链——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卢汉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13,共3页
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被归入日常语言学派的传统,他们都注重语言分析,强调治疗型哲学,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逻辑实证主义,推动了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在对日常语言的哲学关怀上,两位大家殊途同归。一、从日常语言出发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两人... 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被归入日常语言学派的传统,他们都注重语言分析,强调治疗型哲学,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逻辑实证主义,推动了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在对日常语言的哲学关怀上,两位大家殊途同归。一、从日常语言出发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两人都很强调哲学的治疗思想,也即通过揭露哲学家们对语言的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语言 奥斯汀 语言分析 语言转向 逻辑实证主义 治疗型 任意性原则 语言游戏 《逻辑哲学论》 《哲学研究》
原文传递
语言学理论的哲学相关性考察
12
作者 卢汉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2,共6页
哲学对语言学有帮助,是哲学界与语言学界都基本同意的观点,但反之却不然。语言学是否能够帮助哲学,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哲学等都颇有争议。有一些哲学家,如卡维尔,认为作为经验科学的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哲学分析与哲学问题的解决毫无裨益... 哲学对语言学有帮助,是哲学界与语言学界都基本同意的观点,但反之却不然。语言学是否能够帮助哲学,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哲学等都颇有争议。有一些哲学家,如卡维尔,认为作为经验科学的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哲学分析与哲学问题的解决毫无裨益,而以万德勒与卡茨为代表的学者则相信语言学所提供的关于语言结构的描述以及对语言学共相的探索是哲学洞见的丰富源泉。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者的意见与看法的分析来尝试回答语言学对哲学研究是否有帮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哲学 经验性 先验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