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L、CBL联合小班教学在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卢炳丰 张浠 +5 位作者 韦武鹏 戴旖 蒙丹 杨成 吕杰财 李伟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联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小班教学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方法:运用实验对照方法,随机抽取4个班级学生作为试验组进行小班教学,另外10个班级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分班模式教学。两组均采用联合教学方法讲授医学影像学... 目的:探讨在联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小班教学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方法:运用实验对照方法,随机抽取4个班级学生作为试验组进行小班教学,另外10个班级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分班模式教学。两组均采用联合教学方法讲授医学影像学各章节内容。两组学生的理论课程采用LBL教学方法,见习课程联合采用TBL与CBL两种教学方法。试验组见习课程运用小班教学,将每个班级再细分为10个小组,每间教室容纳半个班级学生(5个小组);对照组见习课程按照原分班教学模式,每间教室容纳一个班级学生进行教学。学期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笔试成绩、阅片成绩以及平时成绩,评价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阅片成绩以及期末笔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班教学与联合教学方法的共同运用,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小班教学 基于团队学习 基于案例学习
下载PDF
PBL、CBL联合可视化技术在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振元 戴旖 +4 位作者 卢炳丰 莫欣鑫 杜国相 吕杰财 廖晓晓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探索PBL、CBL联合可视化技术在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9年在我科实习的64名本科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2人采用LBL教学模式,试验组32人采用PBL、CBL联合可视化技术... 目的:探索PBL、CBL联合可视化技术在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9年在我科实习的64名本科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2人采用LBL教学模式,试验组32人采用PBL、CBL联合可视化技术的综合教学模式。分析两组留学生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评价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理论及阅片考核成绩分别为(88.12±5.98)分、(86.31±5.7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知识理解、提升阅片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以及学生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PBL、CBL联合可视化技术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 可视化技术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在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中的可行性
3
作者 杜国相 梁志梅 +4 位作者 夏振元 李敏 罗瑛译 卢炳丰 李伟雄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808-2812,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试验组扫描条...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试验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80 kV,管电流350 mA,采用全模型迭代算法重建;对照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00 kV,管电流500 mA,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重建。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和客观评分、辐射剂量相关指标。分析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心功能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试验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心房、降主动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的噪声值低于对照组,对比度噪声比和信噪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上述指标的降低率分别为56.6%、 59.5%及59.6%。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左心室最大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12(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的一站式扫描方案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提高左房肺静脉的图像质量,并可较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全模型迭代重建 低剂量CT 左房肺静脉成像 心功能评估 一站式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医学影像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韦武鹏 卢炳丰 +3 位作者 黄婷婷 李敏 麻秋娜 李伟雄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3期71-76,共6页
文章以110名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这两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效果。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2022年7月末的期评平均成绩和2022年9月开学前问卷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学期末... 文章以110名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这两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效果。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2022年7月末的期评平均成绩和2022年9月开学前问卷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学期末问卷得分较开学前高,大部分项目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期末问卷大部分项目得分较对照组高,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较对照组高,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位于70分以上分数段人数较对照组多。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无论是学生自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的“显性”课程思政,还是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隐性”课程思政,均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教学效果产生正面的影响,而前者能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课程思政 教学方法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超声和MRI测量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瘢痕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卢炳丰 石海娟 +5 位作者 蒙丹 蓝岚 余小平 骆峰 韦业平 龙莉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瘢痕厚度的可靠性。方法:研究纳入US怀疑CSP、术前子宫MRI扫描、术后病理证实CSP患者。采用经阴道US、MRI T_(2)WI及T_(2)WI+FS垂直于CSP瘢痕表面的斜矢状面成像测... 目的:评估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瘢痕厚度的可靠性。方法:研究纳入US怀疑CSP、术前子宫MRI扫描、术后病理证实CSP患者。采用经阴道US、MRI T_(2)WI及T_(2)WI+FS垂直于CSP瘢痕表面的斜矢状面成像测量瘢痕最薄处厚度。结果:最终60例CSP患者入组,测量CSP瘢痕厚度,在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T_(2)WI一致性良好至优秀,T_(2)WI+FS一致性良好,US一致性一般;T_(2)WI与T_(2)WI+FS之间一致性良好,US分别与T_(2)WI及T_(2)WI+FS之间一致性一般。结论:MRI检测CSP瘢痕厚度的可靠性优于超声,其中T_(2)WI的可靠性优秀,T_(2)WI+FS良好,US的可靠性一般;CSP经过US检查怀疑或者被证实的病例,推荐进一步行MRI测量瘢痕厚度,以便精准指导临床决策,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妊娠 瘢痕测量 经阴道超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肝癌SCT动脉期最大强化率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多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炳丰 龙莉玲 黄仲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801-805,共5页
目的:对小肝癌的SCT动脉期最大强化率与组织分级、p53、p21、CD34、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以SCT多期扫描评价SHCC的生物学特性,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手术病理证实小肝癌30例 ,共33个癌结节,术前均进... 目的:对小肝癌的SCT动脉期最大强化率与组织分级、p53、p21、CD34、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以SCT多期扫描评价SHCC的生物学特性,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手术病理证实小肝癌30例 ,共33个癌结节,术前均进行螺旋CT多期扫描,其中男26例,女4例.术后肿瘤行大体病理及其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癌结节直径≤1cm者2个病灶,1~2cm者13个病灶,大于2c m者18个病灶(≤3cm).与病灶动脉期最大强化率相关的因素为癌结节大小、VEGF和CD34,其中癌结节大小和CD34为正相关因素,WGF 为负相关因数.亦即,动脉期强化率高的肿瘤,直径多较大,CD34高表达,而VEGF多不表达 .CD34对动脉期强化率的贡献最大.结论:SCT多期增强扫描可比较全面观察肿瘤,反映SHCC的生物学特性,且无创、快捷、可重复运用.根据SHCC的SCT征象,可间接评价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基因 p53 p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原 CD34
下载PDF
小肝癌螺旋CT门脉期最大强化率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卢炳丰 龙莉玲 黄仲奎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对小肝细胞肝癌(SHCC)的螺旋CT多期扫描肿瘤门脉期强化程度与组织分级、p53、p21、CD34、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试图以螺旋CT多期扫描的影像学评价SHCC的生物学特性,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手术病理... 目的:对小肝细胞肝癌(SHCC)的螺旋CT多期扫描肿瘤门脉期强化程度与组织分级、p53、p21、CD34、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试图以螺旋CT多期扫描的影像学评价SHCC的生物学特性,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手术病理证实SHCC30例,共33个癌结节,术前均进行螺旋CT多期扫描,其中男26例,女4例。术后肿瘤行大体病理及其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门脉期最大强化率高的肿瘤,CD34和p53多为高表达,VEGF多为低表达。三者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809,0.6042和-0.2590,其中p53最大,即p53与癌灶门脉期最大强化率的关系最密切;CD34和VEGF与癌灶门脉期最大强化率的相关性类似,但作用方向相反。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比较全面观察肿瘤,反映SHCC的生物学特性,且无创、快捷、可重复运用。根据SHCC的螺旋CT征象,可间接评价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为SHCC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基因 p53 p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原 CD34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和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卢炳丰 蒙丹 +2 位作者 石海娟 龙莉玲 韦业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993-998,共6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一种比较凶险、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异位妊娠类型。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CSP的发病率及检出率显著提高。影像学检查为C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依...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一种比较凶险、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异位妊娠类型。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CSP的发病率及检出率显著提高。影像学检查为C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超声(US)是CSP的主要诊断方法,磁共振(MRI)在超声诊断不确定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剖宫产术后子宫CSP的US和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 磁共振 超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CT和MRI诊断现状 被引量:7
9
作者 卢炳丰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963-965,共3页
近年来,CT和MRI技术已经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检查手段.CT、MRI多期扫描、特殊MRI对比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肝癌的病灶检出率,肝癌的血管侵犯、门脉或肝静脉癌栓形成的明确显示、早期肝癌的鉴别诊断等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少学者涉... 近年来,CT和MRI技术已经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检查手段.CT、MRI多期扫描、特殊MRI对比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肝癌的病灶检出率,肝癌的血管侵犯、门脉或肝静脉癌栓形成的明确显示、早期肝癌的鉴别诊断等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少学者涉及原发性肝癌CT、MRI表现与肿瘤基因的对比研究也促进了肝癌的分子影像学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T诊断 MRI诊断 肿瘤基因 分子影像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表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东 龙莉玲 +2 位作者 黄仲奎 卢炳丰 秦宇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 (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 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包膜的HCC在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特点 ,着重观察肿瘤包膜、包膜密度、包膜是否完整并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  3...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 (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 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包膜的HCC在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特点 ,着重观察肿瘤包膜、包膜密度、包膜是否完整并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  34例中 ,动脉期未显示明确肿瘤包膜 ,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影 1 8例 (5 2 .9% ) ;动脉期肿瘤包膜呈低密度 ,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 9例 (2 6 .5 % ) ;三期扫描均显示完整或不完整线状环形高密度影 4例 (1 1 .8% ) ;动、门脉期未见显示包膜 ,延迟期显示包膜呈高密度影 2例(5 .9% ) ;三期扫描均未显示明确的肿瘤包膜 1例 (2 .9% )。在多期扫描图像上 ,Ⅰ~Ⅱ级高分化HCC包膜以完整环状强化为主 ;Ⅲ~Ⅳ级低分化HCC包膜以不完整环状强化为主。与病理结果作对照 ,不完整环状强化判断包膜不完整的符合率为 92 .9%。结论 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多样 ;依据CT边缘强化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螺旋CT 诊断 外科手术 诊断
下载PDF
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睿 刘铁军 +2 位作者 卢炳丰 刘锡生 郭光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5例单骨病变(锁骨、肋骨、股骨、髂骨及胸椎),1例多骨病变(颈椎),临床上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5例单骨病变(锁骨、肋骨、股骨、髂骨及胸椎),1例多骨病变(颈椎),临床上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而全身症状轻或无,CT均示肿块的最大长径大于同层骨皮质中断的长度。骨皮质膨胀,厚薄不均。MR表现T2WI以中低信号为主,脊柱病变不破坏椎间盘。结论:X线诊断困难,CT及MR检查具备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多数骨原发性淋巴瘤可正确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原发性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蓉 梁瑜祯 卢炳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新方向。文中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下肢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只新西兰兔被构建成左下肢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于缺... 目的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新方向。文中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下肢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只新西兰兔被构建成左下肢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于缺血局部肌内注射DMEM培养基,治疗组注射体外扩增的自体BM-MSCs悬液。移植4周后,行双下肢CT动脉造影(CT angiography,CTA)、血流灌注(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及患肢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 1肢体缺血后的动态观察显示对照组2例出现不同程度表皮坏死、趾甲脱落,治疗组则未见坏死,且肌肉萎缩较轻。2CTA示治疗组侧支血管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与已有的血管相互连接形成侧支血管网。3CTPI示治疗组血流灌注比对照组明显增加。4HE染色示治疗组毛细血管密度及毛细血管数/肌纤维数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1.049)个/HP vs(3.670±0.816)个/HP,(9.68±0.56)%vs(5.87±0.86)%,P<0.01]。2组均未见微小坏死灶,治疗组也未见血肿、骨样组织或纤维瘤形成。结论自体BM-MSCs移植可促进缺血下肢血管新生,可作为效治肢体缺血性疾病的一种有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移植 血管新生 下肢缺血
下载PDF
MR腮腺导管水成像与X线造影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伟雄 张静 +5 位作者 张雪坤 赵铖 叶伟 李文美 卢炳丰 覃明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MRI腮腺平扫及导管水成像(MRS)与X线造影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疑似SS的患者90例分别行MRI腮腺平扫及MRS、X线造影检查,对比腮腺MRS与X线造影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研究90例中,采用2002年SS国际分类标准,临... 目的:研究MRI腮腺平扫及导管水成像(MRS)与X线造影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疑似SS的患者90例分别行MRI腮腺平扫及MRS、X线造影检查,对比腮腺MRS与X线造影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研究90例中,采用2002年SS国际分类标准,临床确诊为SS 78例,其中MRS诊断73例。腮腺MRS表现为双侧腮腺不同程度的肿大,T1WI不同程度的减低、T2WI信号均不同程度的增高,并且双侧腮腺实质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点状、囊状及球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边界尚清晰。其中部分呈弥漫分布,腮腺体积略缩小,其内充满斑片状、球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稍模糊。X线造影诊断64例,X线造影表现为54例腮腺末梢导管可见不同程度的扩张,主导管及分支导管未见扩张;8例末梢导管及分支导管显影的数目明显减少并扩张,主导管亦扩张;2例仅见主导管扩张显影,分支导管及末梢导管均未见显影。MRS:敏感性93.6%,特异性83.3%,准确性92.2%;X线造影:敏感性85.2%,特异性66.7%,准确性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腮腺MRI平扫及MRS诊断SS敏感性及特异度较腮腺X线造影高,且与临床分类诊断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作为SS的重要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 MRI平扫 导管水成像 X线造影
下载PDF
Castleman病MS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伟雄 韩秋丽 卢炳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03-404,共2页
目的:分析Castleman病(CD)MSCT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确诊的CD病MSCT表现,总结其特点并分析其鉴别诊断。结果:病变累及颈部及腋窝8例,累及纵膈及肺门8例,累及肝门区、后腹膜... 目的:分析Castleman病(CD)MSCT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确诊的CD病MSCT表现,总结其特点并分析其鉴别诊断。结果:病变累及颈部及腋窝8例,累及纵膈及肺门8例,累及肝门区、后腹膜及腹主动脉旁7例,累及右侧颜面部1例。局限型14例,多中心型6例。透明血管型12例,浆细胞型8例。MSCT影像学表现:平扫为密度均匀软组织影。增强扫描:8例透明血管型实质期明显均匀强化,与周围血管强化接近;4例浆细胞型CD(PC CD)表现为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CD的透明血管型有特征性MSCT影像表现,浆细胞型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及CT动脉造影对下肢缺血模型侧支循环状况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覃明安 卢炳丰 黄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CT灌注成像(CTP)及CT动脉造影(CTA)评估检查下肢缺血模型侧支循环状况的可行性。方法:将12只雄性新西兰兔制成左下肢缺血模型,随后进行骨髓抽取及BM-MSCs的分离与培养,当细胞数量达106时,于缺血局部肌肉注射体外扩增的自体... 目的:探讨采用CT灌注成像(CTP)及CT动脉造影(CTA)评估检查下肢缺血模型侧支循环状况的可行性。方法:将12只雄性新西兰兔制成左下肢缺血模型,随后进行骨髓抽取及BM-MSCs的分离与培养,当细胞数量达106时,于缺血局部肌肉注射体外扩增的自体BM-MSCs悬液,第一次移植后2周采用GE Light speed Ultra 8层螺旋CT进行双下肢CTP及CTA检查。移植4周后同样进行双下肢CTP及CTA检查。扫描结束后再进行重建,将图像传输到工作站,再进行血流灌注重建及下肢血管三维重建,以检测下肢血管血流灌注及血管生成,比较两次缺血改善情况。结果:①CTP重建后结果示移植4周后血流灌注比移植2周后明显增加。②CTA重建后结果示移植4周后侧支血管生成较移植2周后明显增多。结论:CTP及CTA可以作为评估下肢缺血模型侧支循环生成状况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血 CT灌注成像 CT动脉造影
下载PDF
MSCT扫描MPR及SSD三维重建技术对骨盆及髋关节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玉敏 卢炳丰 +4 位作者 马德智 黄德尤 李清锋 黄中包 黄昌辉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7期2960-2962,共3页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SSD)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骨盆及髋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MSCT行骨盆及髋关节损伤42例扫描,重建层厚为1.25mm,间隔1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MPR及SSD重建处理,并对横断面图像及...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SSD)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骨盆及髋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MSCT行骨盆及髋关节损伤42例扫描,重建层厚为1.25mm,间隔1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MPR及SSD重建处理,并对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42例骨盆及髋关节损伤患者MPR及SSD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位置、范围及骨碎片移位情况,SSD能显示三维空间关系,可以从各个方位准确显示表面骨结构的空间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SSD三维重建相结合能够清晰立体地显示骨盆、髋关节骨折及脱位的全部细节,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PR SSD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附56例分析)
17
作者 李伟雄 卢炳丰 戴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CT诊断 常见 围产期窒息 新生儿期 缺氧缺血性损伤 生长发育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李伟雄 卢炳丰 +1 位作者 戴旖 覃明安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Ultra八层螺旋CT机对16例髋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完成后再进行薄层图像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 AW4.1工作站,应用AW 4.1工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Ultra八层螺旋CT机对16例髋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完成后再进行薄层图像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 AW4.1工作站,应用AW 4.1工作站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最全面、直观的显示相应的髋关节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部位、类型、程度及关节腔内骨碎片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影像表现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和手术内固定器械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损伤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排队机及分诊叫号系统在放射学科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覃明安 卢炳丰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8期31-32,共2页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排队机及分诊叫号系统,达到让患者有序地排队等候,缩短诊疗等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使用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让放射学科诊疗工作更加流畅,介绍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的工作流程,阐述它们的使用功能和实施...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排队机及分诊叫号系统,达到让患者有序地排队等候,缩短诊疗等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使用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让放射学科诊疗工作更加流畅,介绍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的工作流程,阐述它们的使用功能和实施方法,并说明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前后的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解决患者诊疗时无序的排队,嘈杂环境情况,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效率,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排队机和分诊叫号系统应用后的患者总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通过有效地联合使用排队机及分诊叫号系统,能规范放射学科的诊疗秩序,改善诊疗环境,提高医院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机 分诊叫号系统 流程 放射学科
下载PDF
64排CT在体表血管疾病中检查方法的比较
20
作者 覃明安 李伟雄 +1 位作者 卢炳丰 梁志梅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2期102-102,共1页
目的:比较不同团注方法在64排CT在体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疑似体表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CT扫描,观察组30例从肘静脉团注射,对照组30例从足背静脉团注射,采用MPR、MIP及SVR显示血管。结果60例疑似体表血管疾病患者中,MSCTA... 目的:比较不同团注方法在64排CT在体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疑似体表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CT扫描,观察组30例从肘静脉团注射,对照组30例从足背静脉团注射,采用MPR、MIP及SVR显示血管。结果60例疑似体表血管疾病患者中,MSCTA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8.33%。观察组动脉供血图形显示率70.00%,静脉血管图像显示率30.00%,对照组静脉供血图形显示率73.33%,动脉血管图像显示率26.67%。结论MSCTA在体表血管疾病检查中选择不同的团注方法,对观察病变的动静脉构成各有独自的优越性,对选择治疗方法及观察疗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A 体表血管瘤 血管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