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人结直肠癌283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卢焕全 周志伟 +6 位作者 万德森 卢震海 陈功 潘志忠 李力人 伍小军 丁培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年龄≤30岁)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年龄≤3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共283例,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83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中,临床表现以黏液血便(71.4%)、大便习惯改变(63.6%)最为常见,全组误诊... 目的探讨青年人(年龄≤30岁)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年龄≤3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共283例,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83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中,临床表现以黏液血便(71.4%)、大便习惯改变(63.6%)最为常见,全组误诊率31.7%,肿瘤部位以直肠(57.2%)最多,其次是乙状结肠(15.8%),恶性度高的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共占50.4%,TNM分期:Ⅰ期11.0%,Ⅱ期23.2%,Ⅲ期29.5%,Ⅳ期36.3%,5年生存率:Ⅰ期79%,Ⅱ期71%,Ⅲ期44%,Ⅳ期6%,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8%和35%。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误诊率高,恶性度高的病理类型比例高,分期晚,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青年人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创伤及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卢焕全 黄兆伦 +1 位作者 叶镇彭 吴志明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128-112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胃癌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给术后创伤及预后带来的作用。方法:选取施行病灶切除手术的97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4例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手术,作为根治组;33例患者采取姑息性切除,作为姑息组。临床观察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胃癌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给术后创伤及预后带来的作用。方法:选取施行病灶切除手术的97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4例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手术,作为根治组;33例患者采取姑息性切除,作为姑息组。临床观察评价患者术后创伤,并调访、评析两组患者术后健康状况。结果:与姑息组相比,根治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长、住院均时、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输血量、手术时长、住院均时、并发症等指标随胃切除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组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比姑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采取根治性手术,相对姑息性治疗而言,术后创伤未见增加,且患者预后状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切除手术 姑息性切除 胃癌 创伤 预后
下载PDF
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联合美蓝染色法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卢焕全 叶镇彭 +2 位作者 黄兆伦 吴志明 卢星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0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联合美蓝染色法应用于肝癌患者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1例肝癌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传统Prigle法治疗,观察组61例予以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联合美蓝染色法治...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联合美蓝染色法应用于肝癌患者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1例肝癌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传统Prigle法治疗,观察组61例予以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联合美蓝染色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与费用组间差异较大,且观察组各项明显更理想(P〈0.05);观察组术后AST、ALT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与复发率分别为9.84%与13.11%,对照组为31.67%与3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联合美蓝染色法应用于临床对肝癌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且并发症率与复发率低,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sson蒂横断式 精准肝切除 美蓝染色法 肝癌
下载PDF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及完成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卢焕全 黄兆伦 +2 位作者 叶镇彭 吴志明 卢星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及完成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近端胃切除术的胃上部癌患者50例设为甲组,选择同期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胃上部癌患者50例设为乙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及完成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近端胃切除术的胃上部癌患者50例设为甲组,选择同期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胃上部癌患者50例设为乙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6次化疗完成情况。结果两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0%)明显高于乙组(18.0%)(P<0.05)。甲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学毒性发生率(P<0.05)。甲组完成率明显低于乙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上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术会降低患者的辅助化疗耐受性和6次化疗完成率,该术式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切除 全胃切除 化疗 耐受性 完成率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焕全 吴志明 周景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3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效果。方法 6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131Ⅰ清甲治疗。... 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术结合131Ⅰ清甲治疗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效果。方法 60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131Ⅰ清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手足麻木感、甲状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治疗效果;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术后1个月经131Ⅰ清甲治疗成功者11例;其余19例患者中,接受第2阶段的131Ⅰ清甲治疗者12例,接受第3阶段的131Ⅰ清甲治疗者7例,接受第4阶段的131Ⅰ清甲治疗者6例。观察组中接受第1、2、3、4阶段治疗的患者治疗前PTH水平分别为(12.95±1.24)、(13.54±1.01)、(13.87±1.11)、(14.12±1.15)ng/dl,与对照组的(12.89±1.33)、(13.45±1.08)、(13.79±1.14)、(14.17±1.20)ng/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肿瘤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配合术后131Ⅰ清甲用于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治疗中疗效确切,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小,且利于预防肿瘤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131Ⅰ清甲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 并发症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夏荣 俞武生 +6 位作者 卢春丽 吴志明 卢焕全 尹永硕 黄兆伦 叶镇彭 王在国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3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小肝癌患者个体化诊治的经验。结果 53例中手术切除35例,其中肿瘤位置较深而术中无法扪及18例,15... 目的探讨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3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小肝癌患者个体化诊治的经验。结果 53例中手术切除35例,其中肿瘤位置较深而术中无法扪及18例,15例联合B超定位,3例术中体内标志联合CT/MRI定位。2例手术切除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微创治疗18例,其中射频消融术(RFA)13例,无水酒精注射术(PEI)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2例。手术切除组和微创治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2%和71.3%;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3.3%、24.5%、37.1%和17.4%、31.8%、4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应注意乙肝病史,同时结合多种检查及密切随访综合判断。术中B超和体内标志联合CT/MRI能准确定位微小病灶。小肝癌的治疗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切除 射频消融 诊断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朱亚萍 卢焕全 +5 位作者 孔令亨 吴海燕 郑美春 王玲燕 沈芳 杨霞 《全科护理》 2008年第30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病人术后XELOX和FOLFOX6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予以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比Dukes’B或C期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使用XELOX和FOLFOX6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结果]XELOX组较FOL-FOX6组出现较多的...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病人术后XELOX和FOLFOX6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予以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比Dukes’B或C期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使用XELOX和FOLFOX6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结果]XELOX组较FOL-FOX6组出现较多的手足综合征和神经毒性(P<0.05);而FOLFOX6组出现较多的恶心、脱发和外周静脉炎(P<0.05),其余不良反应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结果为临床选择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提供了治疗依据,以进一步预防和减轻化疗药物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志强 俞武生 +7 位作者 卢春丽 卢焕全 胡夏荣 吴志明 尹永硕 王在国 韦玮 郭荣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收治的63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单纯肝癌切除术(Ⅰ组),18例行肝切除同时联合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Ⅱ组),19例行术前...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收治的63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单纯肝癌切除术(Ⅰ组),18例行肝切除同时联合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Ⅱ组),19例行术前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联合肝切除(Ⅲ组)。观察3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分析围术期出血、输血和并发症等情况,比较各组1、3年总生存率。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较单纯手术组明显改善,与术前PSE组无明显差异。术前PSE组患者出血量和输血量均较Ⅱ组和Ⅰ组明显减少(P<0.05)。联合手术组和术前PSE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患者,Ⅰ、Ⅱ和Ⅲ组患者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5%、38.1%,82.8%、52.6%和85.5%、56.3%,Ⅰ组患者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肝脾联合手术和术前PSE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PSE治疗更适合严重的门脉高压、巨脾、老龄和体质差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脾功能亢进 肝切除 脾切除 部分性脾栓塞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肿瘤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月春 王东霞 +2 位作者 李菜诗 卢焕全 叶镇彭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结直肠肿瘤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效果。方法结直肠肿瘤病人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FTS流程组,n=28)和对照组(CPM组,n=28),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等指标。...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结直肠肿瘤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效果。方法结直肠肿瘤病人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FTS流程组,n=28)和对照组(CPM组,n=28),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等指标。结果①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流程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50)。②胃肠道症状: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腹胀天数、总腹痛天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S理念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中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加速病人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肿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月春 王东霞 +2 位作者 卢焕全 叶镇彭 陈崇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腹腔镜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根治性切除,用支撑吻合管完成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功14例,吻合时间15~30 m...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腹腔镜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根治性切除,用支撑吻合管完成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功14例,吻合时间15~30 min,直肠系膜均完整切除,其中结肠与外科肛管吻合8例,结肠与解剖肛管吻合6例.术后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瘘者.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5.71%(12/14).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57%(11/14)及7.14%(1/14).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检查 直肠系膜切除术 支撑吻合管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近期、远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润枢 莫林耀 +7 位作者 何锡华 陈建华 吴志明 郭裕良 卢焕全 叶镇彭 黄兆伦 卢星照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后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93例。两组术前均采用新辅助化疗干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后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93例。两组术前均采用新辅助化疗干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两组均为期3年随访调查,评估其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4.39±38.46)m L、(1.28±0.81)d、(11.94±3.21)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52±4.98)枚,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3%、0,均低于对照组,其尿路感染、吻合口漏、出血及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生存率为80.65%,低于对照组的92.4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2.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改善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整体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开腹手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患者远期生存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5-LOX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月春 王东霞 +3 位作者 卢焕全 叶镇彭 吴志明 陈建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5-脂氧合酶(5-LOX)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及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结直肠癌5-LOX表达,以VEGFR-3单克隆抗体行微淋巴管内皮细胞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5-脂氧合酶(5-LOX)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及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结直肠癌5-LOX表达,以VEGFR-3单克隆抗体行微淋巴管内皮细胞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52例结直肠癌标本中5-LOX阳性表达率73.08%(38/52)。5-LOX在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1);浸润较深(T1+T2)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较浅(T3+T4)组(P<0.05);未分化、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并且5-LOX阳性组的LMVD(26.61±6.93)高于阴性组(13.86±4.83,P<0.05)。结论 5-LOX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及癌组织LMV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5-脂氧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3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志明 卢焕全 周景华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评价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应用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诊的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给予观察组甲... 目的评价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应用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诊的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给予观察组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将两组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5.65±10.12)min短于对照组(115.58±11.18)min,观察组住院时间(7.63±0.54)d短于对照组(8.21±0.69)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15±6.52)m L少于对照组(31.05±5.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包含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5)。观察组术后的甲状旁腺素(17.65±0.12)pg/mL及血清钙离子(2.18±0.01)mmol/L均大于对照组(8.64±0.11)pg/mL、(1.19±0.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应用不同术式的疗效不同,推荐使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并发症 甲状旁腺素 血清钙离子
下载PDF
肝癌采用美蓝染色法辅助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治疗对复发的预防作用
14
作者 俞武生 王在国 +2 位作者 叶振伟 何广宁 卢焕全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928-1929,共2页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采用美蓝染色法辅助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肝癌不规则切除术治疗...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采用美蓝染色法辅助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肝癌不规则切除术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美蓝染色法辅助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患者术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术后3年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更短,出血量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少,术后1年、3年肝癌复发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美蓝染色法辅助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效果明确、术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且术后1年、3年的复发率相比常规术式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美蓝染色法 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 术后复发
下载PDF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再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15
作者 胡夏荣 谢楚平 +3 位作者 陈思远 吴志明 梁子君 卢焕全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复发需再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观察组实施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手术,对照组实施经颈白线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复发需再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观察组实施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手术,对照组实施经颈白线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甲状腺显露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甲状腺上极、下极、外侧显露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峡部显露效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伤口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中应用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有利于显露局部结构,减轻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带状肌间入路 再手术
下载PDF
86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经验
16
作者 王在国 俞武生 +5 位作者 叶振伟 林志强 何润沛 郑惊雷 胡夏荣 卢焕全 《世界肿瘤杂志》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总结86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6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分组:病灶切除+全身或者局部化疗(A组)31例;射频消融(RF)+全身化疗(B组... 目的总结86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6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分组:病灶切除+全身或者局部化疗(A组)31例;射频消融(RF)+全身化疗(B组)2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全身化疗(C组)18例;单纯全身化疗(D组)11例;拒绝上述任何治疗措施而仅仅中医中药治疗(E组)6例。结果A、B、C、D、E各组的6mo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8.9%、72.7%、66.7%;12mo生存率分别为90.3%、50%、50%、45-4%、33.3%;24mo生存率分别为4814%、10%、11.1%、0%、0%;36mo生存率分别为6.5%、0%、0%、0%、0%。A、B、C、D、E各组的中位生存率分别为19mo、12mo、12mo、8mo、4mo。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依旧不乐观,积极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是作者的主要诊治经验。在选择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时,应当首先考虑病灶切除加全身或者局部化疗,其次考虑RF或者HACE加全身化疗,不要轻易选择单纯全身化疗,单纯中医中药治疗不应该被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肝转移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囊肿切除与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成人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强 卢焕全 +1 位作者 王凯辉 吕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970-971,共2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与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成人胆总管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及樟木头医院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36例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选择行囊肿或囊肿大部分切除后与...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与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成人胆总管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及樟木头医院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36例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选择行囊肿或囊肿大部分切除后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对于全身状况差者,术后半年行二期囊肿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优良率为86.1%,在随访期间,5例患者发生癌变,癌变率13.9%;1例患者发生胆漏,2例患者发生胆管炎,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根据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辅助检查,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胆总管囊肿 治疗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对肠系膜血管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8
18
作者 邓润枢 莫林耀 +7 位作者 何锡华 陈建华 蔡任军 王在国 黄石川 卢焕全 黄兆伦 吴志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MSCTA)技术对肠系膜血管的评估价值,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血管解剖和游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间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单一手术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术、且术前行MS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MSCTA)技术对肠系膜血管的评估价值,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血管解剖和游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间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单一手术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术、且术前行MSCTA检查的50例患者(MSCTA组)的临床资料。通过MSCTA对患者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和变异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收集同期同一手术组所施行的5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但术前未行MSCTA检查而仅行常规腹部平扫及增强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MSCTA能清晰地显示出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及变异情况,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为100%(50/50)。与常规cT组相比,MSCT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95D±23.2)min比(218.0±19.6)min,t=8.326,P=0.01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68.1±18.8)ml比(206.5±14.3)ml,t=-19.369,P=0.002)。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MSCTA技术能准确获悉肠系膜血管的走行及变异情况,从而有利于缩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血管裸化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肠系膜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