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人句表现情状下的上海意象英译变化研究——以《长恨歌》弄堂意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晓莉 卢秋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2-68,共7页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运用大量拟人句刻画上海的弄堂意象,赋予弄堂生命,讲述上海弄堂的性格特征和背景故事。以塑造弄堂意象的拟人句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现原文拟人句多表现静态情状,英译后则多表现动态情状,弄堂意象与原文相比更加客观可...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运用大量拟人句刻画上海的弄堂意象,赋予弄堂生命,讲述上海弄堂的性格特征和背景故事。以塑造弄堂意象的拟人句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现原文拟人句多表现静态情状,英译后则多表现动态情状,弄堂意象与原文相比更加客观可感,并从个人经验信息作用下译者的情绪作用、社会因素作用下译者的惯习因素和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图式三个方面对这种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拟人句 表现情状 弄堂意象
下载PDF
前景化视角下的人物形象英译——以《芙蓉镇》中胡玉音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晓莉 卢秋真 《当代外语研究》 2019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芙蓉镇》中前景化的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社会地位、展示地域风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主人公胡玉音为研究对象,统计出原文中塑造其形象的所有词汇偏离和方言偏离,考察这些前景化语言的英译过程和效果,揭示胡玉音形... 《芙蓉镇》中前景化的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社会地位、展示地域风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主人公胡玉音为研究对象,统计出原文中塑造其形象的所有词汇偏离和方言偏离,考察这些前景化语言的英译过程和效果,揭示胡玉音形象英译后的变化,并从国家机构的翻译动机、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图式以及译者的文化身份三个方面作出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英译文对前景化语言的选用,要以最大限度地准确再现原文的前景化效果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镇》 前景化语言 词汇偏离 方言偏离 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