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毒性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海文 卢耀勇 +1 位作者 张坤强 杨长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7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放疗与大分割放疗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放疗与大分割放疗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采取大分割放疗,对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对患者均随访12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地转移率、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急性皮肤反应(1~2级放射性损伤)有16例,声嘶10例,放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等血液毒性反应4例,超过半年以上的晚期损伤,包括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皮肤溃疡形成、臂丛损伤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仅有5例患者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性改变较前增多,两组急性和晚期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的短期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当,两者放疗后毒副作用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考虑替代常规分割放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分割放疗 毒性 大分割放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文 张坤强 +2 位作者 杨长福 卢耀勇 韦华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74例肺癌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74例肺癌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海绵窦侵犯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海文 张坤强 卢耀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鼻咽癌海绵窦侵犯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60例,患者进行海绵窦侵犯调强放射治疗,并且针对患者放射治疗后的放射性颞叶损伤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所有患者进... 目的研究分析鼻咽癌海绵窦侵犯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60例,患者进行海绵窦侵犯调强放射治疗,并且针对患者放射治疗后的放射性颞叶损伤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后的治疗情况,分析研究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的临床特点。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后,有58例在放射治疗半年至4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颞叶损伤。经过治疗后,有40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18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5例鼻咽癌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肿瘤恶化后死亡。治疗过程中,24例病情一直保持稳定状态,12位患者在出现临床病症后经过医院的针对性治疗后已经好转,17例患者治疗进展缓慢。结论鼻咽癌海绵窦侵犯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临床特点与患者的肿瘤部位,患者的颞叶被照射部位以及体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海绵窦侵犯调强放疗 放射性颞叶损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基于VMAT放疗技术联合化疗加用尼妥珠单抗治疗EGFR表达阳性的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陈海文 卢耀勇 张坤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4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的Ⅳa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放疗技术联合化疗加用尼妥珠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1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EGFR表达阳性的Ⅳa... 目的 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的Ⅳa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放疗技术联合化疗加用尼妥珠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1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EGFR表达阳性的Ⅳa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VMAT放疗+化疗,试验组VMAT放疗+化疗+尼妥珠单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鼻咽癌客观缓解率(ORR)、完全缓解率(CR)、无进展生存期(PFS)、肿瘤学指标、毒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OR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R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FS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EB病毒(E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BV DNA定量较治疗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VMAT放疗技术联合化疗加用尼妥珠单抗治疗的方案用于EGFR表达阳性的Ⅳa期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 容积调强放射治疗 尼妥珠单抗 肿瘤学指标 毒副反应
下载PDF
纳米金-聚乙烯亚胺基因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卢耀勇 王冬晓 +2 位作者 王建国 张霞 王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0期3807-3810,共4页
目的:基因方法治疗癌症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基因载体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纳米基因载体合成简单,成本低廉,并能够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受核酸酶降解,因此纳米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基因输送。我们拟开展聚乙烯亚胺-纳米... 目的:基因方法治疗癌症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基因载体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纳米基因载体合成简单,成本低廉,并能够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受核酸酶降解,因此纳米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基因输送。我们拟开展聚乙烯亚胺-纳米金基因载体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采用层层包裹技术制备基因载体,首先通过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颗粒后,应用11-巯基十一烷酸对金颗粒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带有羧基,然后进一步将带有氨基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与羧基进行连接。应用动态光散射(DLS),紫外可见光谱(U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构建的纳米基因载体进行表征。结果:成功制备了聚乙烯亚胺-纳米金基因载体,检测表明每一步制备出的产物纳米尺寸在20-30 nm之间,液体均匀稳定,分散系数(PDI)在0.2以下,Zeta电位测定表明,每步的产物电荷变化与外层包裹的反应物有关。尽管金颗粒外层包裹聚乙烯亚胺,但是总体上纳米载体尺寸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TEM检测表明每一步形成了均匀的、单分散的、球状的纳米颗粒。结论:我们通过层层包裹技术成功制备了聚乙烯亚胺-纳米金基因载体,在进一步开展的生物活性的检测中,希望通过纳米载体的携带作用,将基因转染进靶细胞,从而检测相关基因对靶细胞的沉默作用,提高基因药物的应用,为开发新型基因药物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聚乙烯亚胺 基因载体 制备
原文传递
叶酸受体介导的负载紫杉醇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的制备
6
作者 王莺 卢耀勇 +2 位作者 张霞 王冬晓 王建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3期2411-2414,2424,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肿瘤组织的药物输送系统,是解决目前临床肿瘤化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拟开展叶酸受体介导的负载紫杉醇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以丁二酰化肝素为载体,通过碳二亚胺法将叶酸和丁二酰化肝素连接,制备肝素... 目的:构建靶向肿瘤组织的药物输送系统,是解决目前临床肿瘤化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拟开展叶酸受体介导的负载紫杉醇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以丁二酰化肝素为载体,通过碳二亚胺法将叶酸和丁二酰化肝素连接,制备肝素-叶酸偶联物,然后通过物理方法将紫杉醇包裹在肝素-叶酸偶联物中,在水溶性条件下体系自组装成肝素-叶酸-紫杉醇纳米粒。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构建的纳米药物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观测其在水溶性条件下的自组装行为。结果:成功制备了肝素-叶酸-紫杉醇纳米药物输送系统,检测表明药物系统带有8.5%(w/w)的叶酸并负载9.6%(w/w)的药物,SEM检测表明形成了球状的纳米颗粒,DLS表明粒子的粒径在了86 nm左右。结论:我们成功制备了叶酸受体介导的负载紫杉醇的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在进一步开展的生物活性的检测中,希望通过叶酸受体的靶向作用,引导药物定向分布在肿瘤组织,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其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为开发新型靶向药物输送系统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 紫杉醇 纳米药物输送系统 制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