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K型三系花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卢良峰 张弛 邓淑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21,共3页
通过对普通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两对)以及一个恢复系的花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观察,发现在单核期和双核期,K型三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无差异。在三核期,K型三系的酶谱出现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关键词 小麦 K型细胞质 花药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K型小麦保持系及恢复系筛选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卢良峰 朱凤荣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6,共4页
以 1 1个BC1 ~BC1 2 的K型不育系与 30个新品种 (系 )不完全测交F1 为研究对象 ,从调查自交结实率和单倍体频率入手 ,分析了供试原始群体的育性状况 ;根据K型不育性的特点建立了恢复度计算 (国内法和国际法 )的回归方程 y =2 .84+ 1 .7... 以 1 1个BC1 ~BC1 2 的K型不育系与 30个新品种 (系 )不完全测交F1 为研究对象 ,从调查自交结实率和单倍体频率入手 ,分析了供试原始群体的育性状况 ;根据K型不育性的特点建立了恢复度计算 (国内法和国际法 )的回归方程 y =2 .84+ 1 .78x ,提出K型恢复系恢复度的最低标准应定为 75 % (国内法 ) ;阐述了sp途径 (斯卑尔脱小麦 1BSrfv1 基因途径 )在K型小麦雄性不育性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提出K型不育系是否产生单倍体主要决定于其来源是 1B/1R途径还是sp途径 ,杂交种的单倍体诱导率主要取决于不育系的遗传背景 ,而与测交父本关系不大或仅为次要因素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小麦 保持系 恢复系 筛选
下载PDF
K型杂种小麦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卢良峰 弓丽英 +1 位作者 宋志伟 路红卫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8,共3页
对4个K型杂种小麦和其对应的父本(即常规品种)的灌浆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的灌浆过程仍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其灌浆速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灌浆时间表现不足。
关键词 K型杂种 小麦 灌浆 灌浆速率 灌浆高峰期
下载PDF
多效唑在K型杂种小麦制种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卢良峰 弓利英 程保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2-24,共3页
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μl/L,在K型杂种小麦制种中对母本(不育系)于起身-拔节期一次性喷施,可降低株高,同时延缓生育进程,若花期相遇良好,可提高异交结实率,从而提高制种产量.结果表明,多效唑在7个组合中应用,平均株高降低15.5 cm... 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μl/L,在K型杂种小麦制种中对母本(不育系)于起身-拔节期一次性喷施,可降低株高,同时延缓生育进程,若花期相遇良好,可提高异交结实率,从而提高制种产量.结果表明,多效唑在7个组合中应用,平均株高降低15.5 cm,不育系开花期推迟1~2 d,平均异交结实提高率为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K型杂种小麦 制种
下载PDF
小麦K型(Ae.kotschi)雄性不育性育性恢复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卢良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9期69-71,共3页
该研究选用3个高恢复度K型小麦杂交种的F2群体、1个化杀杂交种F2群体、1个K型杂交种F3高恢复度株系及1个常规品种群体,以自交结实率作为育性判断标准,通过对分离群体的田间育性调查,对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研究选用3个高恢复度K型小麦杂交种的F2群体、1个化杀杂交种F2群体、1个K型杂交种F3高恢复度株系及1个常规品种群体,以自交结实率作为育性判断标准,通过对分离群体的田间育性调查,对小麦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K型胞质雄性不育的F2群体中,可育单株与不育单株的比例经卡方检验符合63:1的理论比例,因此可以推断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由3对主效恢复基因控制,并表现为孢子体不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K型雄性不育性 主效基因 孢子体不育
下载PDF
河南夏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6
作者 卢良峰 《河南农业》 2010年第10X期48-49,共2页
河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省份之一,尤其在黄淮夏大豆产区居于首位。2010年播种面积约在690万亩左右。大豆年产量约90万吨,年消费量达300万吨以上,生产量自给率不足30%。由于去冬今春以来,气温偏低,物候普遍偏晚。
关键词 夏大豆 田间管理技术 黄淮麦区 淮夏 小麦收获 杂草焚 播种面积 鼓粒期 花荚期 开花结荚期
下载PDF
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和55%普草克防除冬小麦田间杂草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林剑 卢良峰 +1 位作者 张佰玲 谷晓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77,共2页
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对冬小麦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与55%普草克相比,防效相当。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建议优先选用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其冬前喷施的适宜用量为2500ml/hm2。
关键词 除草剂 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 55%普草克 冬小麦 杂草
下载PDF
小麦K-CMS保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蔡健 程士刚 +3 位作者 范海燕 范可章 卢良峰 汪海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1期58-61,共4页
通过对21个小麦K-CMS保持系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旨在分析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2年田间试验得到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长、穗粒草重、穗粒数、穗粒重、旗叶长等农艺性状为依据,计算21个品种间遗传距离,采用类平均分析法(U... 通过对21个小麦K-CMS保持系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旨在分析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2年田间试验得到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长、穗粒草重、穗粒数、穗粒重、旗叶长等农艺性状为依据,计算21个品种间遗传距离,采用类平均分析法(UPGMA)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1个品种共划分为6个类群,Ⅰ类为‘大作1号’、‘国育101’、‘濮麦6311’、‘中育1211’、‘焦麦268’、‘长育918’、‘泛麦526’;Ⅱ类为‘锦科2号’、‘安农12’;Ⅲ类为‘经科168’;Ⅳ类为‘偃农27’、‘农科668’;Ⅴ类为‘存麦15’、‘上麦1号’、‘聊麦18’、‘囤麦127’、‘科林04177’、‘光泰54’、‘郑麦1290’、‘耕麦787’;Ⅵ类为‘昌麦9号’。划分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并把系谱来源不清的品种划分到相应的杂种优势群。小麦K-CMS保持系品种形状检测是研究保持系品种间遗传差异的一种方法,可为小麦"三系"选育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K-CMS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节节麦和黑麦杂种胚再生植株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锁平 卢良峰 +1 位作者 张大乐 王伟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0-625,共6页
利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技术产生了节节麦和黑麦杂种幼胚无性系.胚拯救直接成苗植株、继代培养60d的再生植株和继代培养420d的再生杂种植株PMCs减数分裂MI染色体构型分别为10.82I+1.57II+0.01III,9.96I+1.59II+0.25III+0.03IV,7... 利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技术产生了节节麦和黑麦杂种幼胚无性系.胚拯救直接成苗植株、继代培养60d的再生植株和继代培养420d的再生杂种植株PMCs减数分裂MI染色体构型分别为10.82I+1.57II+0.01III,9.96I+1.59II+0.25III+0.03IV,7.59Ⅰ+3.10Ⅱ+0.05Ⅲ+0.01IV.继代培养420d左右胚再生无性系其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频率大幅度提高,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表明其染色体配对频率提高和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无关.提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可能是增加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增加属间种基因交流的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黑麦 属间杂种 基因组原位杂交 减数分裂配对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下载PDF
小麦K-CMS保持系的SRAP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可章 祝旋 +4 位作者 邢斌 赵翔 马同富 卢良峰 蔡健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0期5-10,共6页
为更好地对小麦K-CMS保持系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筛选优良亲本,以进一步提高小麦杂交育种的效率。利用SRAP技术,对30份小麦K-CMS保持系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以SRAP标记在30个品种之间扩增的多态性位点数据,采用Nei和Li的方法,计算品种间... 为更好地对小麦K-CMS保持系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筛选优良亲本,以进一步提高小麦杂交育种的效率。利用SRAP技术,对30份小麦K-CMS保持系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以SRAP标记在30个品种之间扩增的多态性位点数据,采用Nei和Li的方法,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以2年田间试验得到的品种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长、穗粒草重、穗粒数、穗粒重、旗叶长等表现型性状平均数经正态标准化后,采用欧氏距离计算品种间遗传距离,再比较分析。分析表明,82对SRAP引物揭示出多态性,多态率68.3%,获得208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3.68条多态性谱带,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基于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与系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若以整个遗传距离的总平均数作尺度对聚类图的结果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6类。Mantel检测表明,SRAP标记数据计算的遗传距离矩阵和表现型计算的遗传距离矩阵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0.8123(t=11.325>t0.01)。SRAP标记是检测品种间遗传差异的有效方法,可为小麦K-CMS保持系种质资源遗传差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还证实,一个骨干亲本与由其衍生出来的品种(系)之间的遗传差异一般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K-CMS保持系 遗传多样性 SRAP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顺先 卢良峰 +3 位作者 樊亚敏 弓利英 张翠翠 李学慧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出了目前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在教材、教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革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在教法及施教层次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高专 遗传学 教学
下载PDF
小麦K-CMS保持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海燕 范可章 +1 位作者 蔡健 卢良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22个小麦K-CMS保持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以2年田间试验得到的品种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长、穗粒草重、穗粒数、穗粒重、旗叶长等农艺性状为依据,计算22个品种间遗传距离,采用类平均分析法对供试材...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22个小麦K-CMS保持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以2年田间试验得到的品种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长、穗粒草重、穗粒数、穗粒重、旗叶长等农艺性状为依据,计算22个品种间遗传距离,采用类平均分析法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1个品种共划分为5个类群,Ⅰ类为金源6号,秦豫麦1号,宝亮1号,财源1号,光泰68,粮源26;Ⅱ类为郑大121,金科1号,南04-59,华育129;Ⅲ类为驻麦168,科林7371,宇丰1号,红满天1号;Ⅳ类为凭心2号,河科大527,鑫麦68,科森05-1;Ⅴ类为洛麦30,珍麦1号,百农419,建华0165。划分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并把系谱来源不清的品种划分到相应的杂种优势群。小麦K-CMS保持系品种形态学形状检测是研究保持系品种间遗传差异的一种方法,可为小麦"三系"选育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K-CMS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授粉时期及玉米类型对小麦×玉米结实与得胚的影响
13
作者 申顺先 李学慧 +3 位作者 路红卫 贺爱利 尹钧 卢良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4-600,共7页
为了提高小麦×玉米的得胚率,利用糯玉米西星糯玉1号与普通玉米金博士658的花粉,在小麦雄性不育系K百农192A的始花期、初花期、盛花期授粉,研究不同花期用不同玉米授粉对小麦单倍体胚诱导与不同小穗位、粒位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小麦×玉米的得胚率,利用糯玉米西星糯玉1号与普通玉米金博士658的花粉,在小麦雄性不育系K百农192A的始花期、初花期、盛花期授粉,研究不同花期用不同玉米授粉对小麦单倍体胚诱导与不同小穗位、粒位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初花期授粉的每穗颖果数(60.8)显著多于始花期授粉(55.3),且二者极显著多于盛花期授粉(46.1);金博士658授粉的颖果得胚率和每穗胚数(5.3%,2.8)极显著高于西星糯玉1号授粉的(3.3%,1.8),用金博士658在小麦初花期授粉时二者最高(5.6%,3.3)。授粉时期的推移有利于下部小穗的结实,不利于中上部小穗的结实,但对中下部小穗的结实影响不大。同一小穗位不同粒位的结实率差异显著,基本符合:第1粒位≥第2粒位>第3粒位>第4粒位>第5粒位。授粉时期的推移不利于上部至顶部小穗第1、2粒位的结实,而有利于下部小穗第3、4、5粒位的结实;初花期授粉比始花期与盛花期授粉更有利于中上部小穗第3、4、5粒位的结实;西星糯玉1号比金博士658授粉更有利于第3、4、5粒位的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结实与得胚 授粉时期 玉米类型 小穗位 粒位
下载PDF
水稻恢复系SSSLW23-19-06-06-11对WA-CMS的遗传模式分析
14
作者 蔡健 蔡鲲鹏 +1 位作者 范可章 卢良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27-28,34,共3页
[目的]研究恢复系SSSL W23-07-06-01-09中的恢复基因Rf3和Rf4对于野败型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模式。[方法]以野败型不育系博白A为母本,恢复系SSSLW23-07-06-01-09(Rf3Rf3/Rf4Rf4)为父本杂交,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回交的方法构建BC3F2... [目的]研究恢复系SSSL W23-07-06-01-09中的恢复基因Rf3和Rf4对于野败型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模式。[方法]以野败型不育系博白A为母本,恢复系SSSLW23-07-06-01-09(Rf3Rf3/Rf4Rf4)为父本杂交,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连续回交的方法构建BC3F2群体,从中选择携带基因型Rf3Rf3/Rf4Rf4、rf3rf3/Rf4Rf4的单株,考察其花粉和小穗育性。[结果]恢复系SSSLW23-07-06-01-09中的恢复基因对于WA型不育系博白A表现出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在恢复系SSSLW23-07-06-01-09中,除主效恢复基因Rf3和Rf4外,微效基因或者修饰基因也表现出对于博白A的恢复性作用,且效应较大。[结论]为水稻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野败型 恢复基因
下载PDF
农业类高职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
15
作者 申顺先 李学慧 +2 位作者 卢良峰 弓利英 张翠翠 《农技服务》 2009年第9期152-152,161,共2页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改革遗传学教学内容与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为农业类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现职业性、突破教学质量提高瓶颈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类高职 遗传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K型杂种小麦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规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志伟 卢良峰 +1 位作者 弓利英 程道全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16-218,共3页
在河南省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型杂种小麦亩产660kg左右,吸收N28.47kg、P2O25.85kg、K2O22.16kg,每生产100kg籽实需N4.29kg、P2O50.88kg、K2O3.33kg;... 在河南省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型杂种小麦亩产660kg左右,吸收N28.47kg、P2O25.85kg、K2O22.16kg,每生产100kg籽实需N4.29kg、P2O50.88kg、K2O3.33kg;其干物质积累高峰在孕穗灌浆期,吸氧高峰在孕穗-灌浆期,吸磷、钾高峰在孕穗期;K型杂种小麦经济产量系数为27.11%,谷草比为1∶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杂种 小麦 吸肥规律 氮肥 磷肥 钾肥
原文传递
K型杂种小麦对氮磷钾的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志伟 卢良峰 +1 位作者 弓利英 程道全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76-278,共3页
在河南省潮土上设置试验。结果表明,K型杂种小麦养分的积累、分配与转移与普通小麦不同。其氮的积累速度以灌浆期最高,磷、钾以孕穗期最高;氮、磷前期主要分配在叶、鞘、茎,而成熟时有84.56%的氮和81.32%的磷分配在籽... 在河南省潮土上设置试验。结果表明,K型杂种小麦养分的积累、分配与转移与普通小麦不同。其氮的积累速度以灌浆期最高,磷、钾以孕穗期最高;氮、磷前期主要分配在叶、鞘、茎,而成熟时有84.56%的氮和81.32%的磷分配在籽粒中。钾前期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后期向茎秆、叶鞘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 小麦 养分积累 养分分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