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挑战与机遇
1
作者 卢茜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第18期85-87,共3页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媒体深度融合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首先阐明了媒体深度融合的定位及深刻内涵。其次,指出了数字化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三大挑战:技术挑战、产业挑战、社会挑战。最后,提出了把握三大机遇,即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媒体深度融合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首先阐明了媒体深度融合的定位及深刻内涵。其次,指出了数字化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三大挑战:技术挑战、产业挑战、社会挑战。最后,提出了把握三大机遇,即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升媒体效能;拓展产业价值链,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强社会互动,建立信任型媒体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媒体深度融合 挑战 机遇 创新
下载PDF
新闻记者以“四力”触摸民生脉搏
2
作者 卢茜倩 《声屏世界》 2023年第17期108-110,共3页
“四力”在引导新闻记者正确从事民生新闻报道方面非常重要,新闻记者通过走访、调查以及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获取到最新的新闻素材,了解到民生最真实的情况,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线索和灵感,制作出更加有温度和深度的新闻报道。此外,新闻... “四力”在引导新闻记者正确从事民生新闻报道方面非常重要,新闻记者通过走访、调查以及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获取到最新的新闻素材,了解到民生最真实的情况,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线索和灵感,制作出更加有温度和深度的新闻报道。此外,新闻记者还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创新性的写作风格等,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脱颖而出。文章以民生新闻为例,探讨了新闻记者如何通过“四力”触摸到民生脉搏,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 “四力” 民生新闻 新闻报道
下载PDF
微合金元素Nb、V对热成形钢组织及氢脆敏感性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谷海容 卢茜倩 +3 位作者 刘永刚 晋家春 詹华 崔磊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295-300,共6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3D原子探针等检测手段和持续弯曲+0.1 mol/L HCl溶液浸泡的实验方法,对Nb、V微合金化的热成形钢22MnB5NbV和传统未微合金化的热成形钢22MnB5的组织及氢脆敏感性能进行...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3D原子探针等检测手段和持续弯曲+0.1 mol/L HCl溶液浸泡的实验方法,对Nb、V微合金化的热成形钢22MnB5NbV和传统未微合金化的热成形钢22MnB5的组织及氢脆敏感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22MnB5,22MnB5NbV淬火后组织更细小,均匀性更好;相同应力水平、氢环境溶液条件下,22MnB5NbV板发生延迟断裂对应的时间长于22MnB5,其发生延迟断裂对应的临界应力水平高于22MnB5;22MnB5NbV钢基体小角度晶界数量多于22MnB5,且Nb、V通过与C结合形成的第二相粒子区域可有效捕获H元素,抑制氢扩散,起到降低材料氢脆敏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微合金化 氢脆敏感性 耐氢致延迟断裂
下载PDF
X70管线钢高温回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贞益 卢茜倩 +1 位作者 姜辉 姜金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57-159,162,共4页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室温横向拉伸、-20℃横向冲击及-15℃落锤撕裂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高温回火温度对X70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650℃回火时,X70管线钢的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索体,屈服强度在500/V[Pa以上,抗拉强度在...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室温横向拉伸、-20℃横向冲击及-15℃落锤撕裂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高温回火温度对X70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650℃回火时,X70管线钢的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索体,屈服强度在500/V[Pa以上,抗拉强度在600MPa以上,完全能满足X70管线钢对强度的要求。而回火温度超过750℃时,X70管线钢含有大量的多边形铁素体,-20℃横向冲击功降到193J,-15℃落锤剪切面积百分数只有82%,850℃回火时,屈服强度只有340SPa。综合比较。X70管线钢在500~650℃回火、保温25min的条件下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 X70管线钢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590 MPa级双相钢中铁素体含量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笑芳 卢茜倩 +1 位作者 邓宗吉 晋家春 《江西冶金》 2021年第6期35-38,49,共5页
实验研究了均热温度和缓冷温度对590 MPa级双相钢铁素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热温度在770~830℃范围内变化时,铁素体总量基本稳定;缓冷温度在670~710℃范围内变化时,铁素体总量略微改变。均热温度提高10℃,新生铁素体约增加5.1%;缓... 实验研究了均热温度和缓冷温度对590 MPa级双相钢铁素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热温度在770~830℃范围内变化时,铁素体总量基本稳定;缓冷温度在670~710℃范围内变化时,铁素体总量略微改变。均热温度提高10℃,新生铁素体约增加5.1%;缓冷温度降低10℃,铁素体总量约增加0.73%。双相钢工业生产中,采用“高均热+低缓冷”的退火工艺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铁素体 均热温度 缓冷温度
下载PDF
Q&PB工艺对钢的组织演变及显微硬度的影响
6
作者 卢茜倩 谷海容 +2 位作者 崔磊 肖洋洋 冷德平 《科技视界》 2020年第24期58-62,共5页
采用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进行热模拟,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硬度计研究了Q&PB工艺中退火温度、配分温度、配分时间对钢的组织演变、残留奥氏体含量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Q&PB工艺处理后,室温组织... 采用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进行热模拟,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硬度计研究了Q&PB工艺中退火温度、配分温度、配分时间对钢的组织演变、残留奥氏体含量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Q&PB工艺处理后,室温组织主要由铁素体(F)+块状马氏体(M)+粒状贝氏体(GB)+板条状贝氏体(LB)+残余奥氏体(RA)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减小,马氏体内部板条相貌逐渐清晰。随着配分温度的提高,配分时间的增加,马氏体组织回火转变特征变得明显,渗碳体逐渐析出。综合比较,850℃退火,400℃配分100 s,试验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24.70%与显微硬度315.6HV的匹配值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L805 Q&PB 配分 残余奥氏体 显微硬度
下载PDF
卷取温度对热成形钢晶间氧化层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晋家春 谷海容 +4 位作者 崔磊 汪永国 卢茜倩 刘飞 曹煜 《安徽冶金》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通过不同的卷取温度(680、620℃)下的光学显微组织分析对比研究了热轧工艺对热成形钢原材料晶间氧化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工艺尤其是热轧卷取温度对热成形钢原材料表面晶间氧化层深度的影响很大,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合理的控轧控冷(... 通过不同的卷取温度(680、620℃)下的光学显微组织分析对比研究了热轧工艺对热成形钢原材料晶间氧化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工艺尤其是热轧卷取温度对热成形钢原材料表面晶间氧化层深度的影响很大,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合理的控轧控冷(TMCP)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晶间氧化 控轧控冷
下载PDF
不同应变速率下1800MPa级热成形钢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晋家春 邓宗吉 +1 位作者 杨峥 卢茜倩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8,共3页
针对1800MPa级热冲压成形用钢,采用Zwick HTM 5020型高速拉伸试验机对1800MPa级热成形钢进行高速拉伸实验,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 s-1、0.1 s-1、1 s-1、10 s-1、100 s-1、1000 s-1,得到相应的强度和延伸率数据,并对强度和延伸率变化规律... 针对1800MPa级热冲压成形用钢,采用Zwick HTM 5020型高速拉伸试验机对1800MPa级热成形钢进行高速拉伸实验,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 s-1、0.1 s-1、1 s-1、10 s-1、100 s-1、1000 s-1,得到相应的强度和延伸率数据,并对强度和延伸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为10-3 s-1-1 s-1时,强度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较低;在应变速率为101 s-1-103 s-1时,强度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较高。另外,本实验钢在较低应变速率下(10-3 s-1-1 s-1),延伸率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很高,延伸率增速的转折点为0.1 s-1;应变速率≥0.1 s-1时,实验钢断后延伸率>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00 MPa热冲压 动态载荷 应变速率 绝热温升
下载PDF
回炉奥氏体化次数对22MnB5铝硅镀层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邓宗吉 周世龙 +2 位作者 郑笑芳 闫伟 卢茜倩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2-35,共4页
针对铝硅镀层热冲压钢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时,炉内的料片迅速取出是否可回炉奥氏体化再利用的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Zwick-Z100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回炉奥氏体化次数对22MnB5铝硅镀层钢板组织性能的影... 针对铝硅镀层热冲压钢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时,炉内的料片迅速取出是否可回炉奥氏体化再利用的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Zwick-Z100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回炉奥氏体化次数对22MnB5铝硅镀层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次回炉奥氏体化淬火后,实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和马氏体组织仍较细,抗拉强度降幅较小。之后,随着回炉奥氏体化次数的增加,奥氏体晶粒长大明显,马氏体组织开始粗化,板条束变宽,抗拉强度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MnB5 回炉奥氏体化次数 显微组织 奥氏体晶粒尺寸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合金元素Al对C-Si-Mn系高强钢高温热力学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冷德平 肖洋洋 +1 位作者 卢茜倩 崔磊 《科技视界》 2020年第22期68-70,共3页
通过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采用圆柱试样拉伸的方法,研究了C-Si-Mn-(Al)系冷轧超高强钢的高温热力学行为,分析了实验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热变形抗力的变化规律及Al元素对热变形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变形抗力与变形量正相关,与变... 通过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采用圆柱试样拉伸的方法,研究了C-Si-Mn-(Al)系冷轧超高强钢的高温热力学行为,分析了实验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热变形抗力的变化规律及Al元素对热变形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变形抗力与变形量正相关,与变形温度负相关,一定量Al元素可显著提高钢的热变形抗力,延迟动态再结晶。利用Thermal-calc热力学软件对实验钢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合金元素Al对实验钢Ac3温度影响较大,适当添加Al元素能够有效扩大两相区温度窗口,有利于实际退火过程中高温段相比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元素Al 冷轧超高强钢 热变形抗力
下载PDF
卷取温度对800MPa级高扩孔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阳 卢茜倩 +3 位作者 谷海容 马聪 陈忠 田志俊 《物理测试》 CAS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冲孔扩孔试验机对不同卷取温度下800 MPa级热轧酸洗扩孔钢的组织、力学性能、扩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卷取温度为450~600℃时,组织主要由铁素体+贝氏体组成,且随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增大,...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冲孔扩孔试验机对不同卷取温度下800 MPa级热轧酸洗扩孔钢的组织、力学性能、扩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卷取温度为450~600℃时,组织主要由铁素体+贝氏体组成,且随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增大,贝氏体体积分数减少,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升,伸长率变化不大,扩孔率明显减小。综合考虑,卷取温度为450~500℃时,抗拉强度在780 MPa以上,扩孔率达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扩孔钢 卷取温度 组织与性能 扩孔率
原文传递
退火温度对1000 MPa级Q&P钢组织性能及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茜倩 谷海容 +2 位作者 崔磊 肖洋洋 冷德平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4,共5页
通过SEM、EBSD、XRD、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1 000 MPa级Q&P钢组织演变、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的影响。结果表明:800~900℃退火,室温组织主要由铁素体(F)+马氏体(M)+残余奥氏体(RA)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 通过SEM、EBSD、XRD、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1 000 MPa级Q&P钢组织演变、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的影响。结果表明:800~900℃退火,室温组织主要由铁素体(F)+马氏体(M)+残余奥氏体(RA)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体积分数增加,且马氏体内部板条逐渐清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的比例增加,晶界越多的地方残余奥氏体越密集。在850℃退火时,强度和塑性达到最佳结合,抗拉强度为991.33 MPa,延伸率为18.58%,达到Q&P980强塑性标准(抗拉强度≥980 MPa,延伸率≥15%)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钢 退火温度 残余奥氏体 淬火配分
原文传递
960MPa级高强钢相变规律及热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茜倩 谷海容 +2 位作者 崔磊 汪永国 晋家春 《物理测试》 CAS 2021年第2期10-14,共5页
借助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通过金相、透射电镜、室温拉伸、-40℃冲击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960 MPa级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90~880℃温度范围内,试验钢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提高,马氏体量逐渐增加,铁素体... 借助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通过金相、透射电镜、室温拉伸、-40℃冲击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960 MPa级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90~880℃温度范围内,试验钢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提高,马氏体量逐渐增加,铁素体量逐渐减少,在850℃淬火,铁素体含量基本为零,组织最为均匀细小。随着回火温度从180℃提高到450℃,马氏体的板条逐渐分解,板条状的渗碳体开始聚集和球化。淬火加热温度高于850℃时,材料的屈服强度大于960 MPa;在450℃回火,材料具有更佳的冲击韧性。对本试验钢而言,采用850℃淬火+450℃回火,具有最佳的强韧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960 CCT曲线 热处理 组织与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镀层重量的铝硅镀层加热时的镀层结构转变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世龙 叶盛薇 +3 位作者 邓璐璐 邓宗吉 卢茜倩 郑笑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8-245,共8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研究了不同镀层重量的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经不同温度和时间加热后的镀层结构转变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重量的铝硅镀层在完全合金化后的镀层结构相同,由基体至表面依次为扩散层、Fe-Al层、Fe-Al-Si层和Fe-Al表面层...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研究了不同镀层重量的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经不同温度和时间加热后的镀层结构转变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重量的铝硅镀层在完全合金化后的镀层结构相同,由基体至表面依次为扩散层、Fe-Al层、Fe-Al-Si层和Fe-Al表面层;随着加热的进行,Fe-Al-Si层和扩散层逐渐增厚,Fe-Al-Si层中Si含量逐渐降低,厚镀层AS150未出现镀层层数减少的现象,薄镀层AS40、AS80出现镀层层数减少的情况。综合考虑铝硅镀层热成形钢加热后的镀层结构、性能变化和产品使用要求,对于1.4 mm厚22MnB5钢基板,薄镀层AS40、AS80的优选热处理工艺为900~930℃×3~6 min,厚镀层AS150的优选热处理工艺为900~930℃×4~6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铝硅镀层 镀层重量 镀层结构 加热
原文传递
加热工艺对1800 MPa级热成形钢冷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晋家春 邓宗吉 +5 位作者 杨峥 李子涛 卢茜倩 崔磊 刘永刚 詹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利用冷弯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研究手段,分析了热冲压成形工艺过程中的加热保温时间对1800 MPa级热成形钢微观组织和冷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试验钢热冲压成形后的原始奥氏体晶粒长大,当保温时间为5 min时... 利用冷弯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研究手段,分析了热冲压成形工艺过程中的加热保温时间对1800 MPa级热成形钢微观组织和冷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试验钢热冲压成形后的原始奥氏体晶粒长大,当保温时间为5 min时,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约为5μm,细小且均匀,当保温时间达到9 min时,出现异常粗大晶粒。冷弯角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关系密切,冷弯角随着晶粒的长大而减小,在5 min时获得最大冷弯角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00 MPa级热成形钢 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 热冲压 加热保温时间 冷弯性能
原文传递
汽车空心稳定杆用钢CCT曲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阳 谷海容 +2 位作者 汪永国 卢茜倩 晋家春 《物理测试》 CAS 2021年第2期15-18,共4页
在DIL805A/D热膨胀仪上测定了34MnB5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热膨胀曲线。根据试验数据测得了Ac_(1)和Ac_(3),并结合金相和硬度法,绘制出了试验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对试验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组织转变情况及硬度变化... 在DIL805A/D热膨胀仪上测定了34MnB5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热膨胀曲线。根据试验数据测得了Ac_(1)和Ac_(3),并结合金相和硬度法,绘制出了试验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对试验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组织转变情况及硬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较慢在3℃/s以下时,相变产物主要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平均显微硬度为223.7HV;当冷却速度在3~15℃/s时,相变产物主要为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当冷却速度较快在15℃/s以上时,主要生成单相马氏体组织,平均显微硬度为552.7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MnB5 CCT曲线 组织转变 膨胀法
原文传递
加热时间对Al-Si涂覆热成形钢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晋家春 卢茜倩 邓宗吉 《电子技术(上海)》 2020年第4期74-75,共2页
采用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进行热模拟,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加热时间对不同初始镀层厚度的Al-Si涂覆热成形钢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时间延长,涂层中出现了裂纹和柯肯达尔空洞;总镀层厚度和相互扩散层厚度均增加。AS140材料总镀... 采用DIL805A/D淬火变形膨胀仪进行热模拟,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加热时间对不同初始镀层厚度的Al-Si涂覆热成形钢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时间延长,涂层中出现了裂纹和柯肯达尔空洞;总镀层厚度和相互扩散层厚度均增加。AS140材料总镀层厚度增加速率比AS40材料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模拟 加热时间 热成形钢 DIL805 Al-Si涂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