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降,在中西文化交流与汉学确立过程中,以地方戏为主体的中国戏剧译介与海外流传逐渐构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涵与渠道。西方引入中国戏曲艺术与戏剧表演始于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文本翻译,其最初译本出现在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明清以降,在中西文化交流与汉学确立过程中,以地方戏为主体的中国戏剧译介与海外流传逐渐构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涵与渠道。西方引入中国戏曲艺术与戏剧表演始于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文本翻译,其最初译本出现在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Jean-Baptist Du Halde,1674—1743)在巴黎出版的四卷本《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etphysique de l’empirede laChine)之中,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 Henri-Maria de Prémare)依据元杂剧作家纪君祥的历史剧《赵氏孤儿》(《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大报仇》)改译而成。展开更多
文摘明清以降,在中西文化交流与汉学确立过程中,以地方戏为主体的中国戏剧译介与海外流传逐渐构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涵与渠道。西方引入中国戏曲艺术与戏剧表演始于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文本翻译,其最初译本出现在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Jean-Baptist Du Halde,1674—1743)在巴黎出版的四卷本《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etphysique de l’empirede laChine)之中,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 Henri-Maria de Prémare)依据元杂剧作家纪君祥的历史剧《赵氏孤儿》(《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大报仇》)改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