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瑞滨与表阿霉素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毅刚 卢路定 +1 位作者 赖淑贞 曾庆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评价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长春瑞滨25 mg/m2,d1,8;表阿霉素80 mg/m2,d1,静注。结果43例中CR 4例(9.3%),PR 21例(48.8%),SD 13例(30.2%),PD 5例(11.6%),总有效率(CR+PR)58.1%。其中既往曾用CMF... 目的评价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长春瑞滨25 mg/m2,d1,8;表阿霉素80 mg/m2,d1,静注。结果43例中CR 4例(9.3%),PR 21例(48.8%),SD 13例(30.2%),PD 5例(11.6%),总有效率(CR+PR)58.1%。其中既往曾用CMF方案化疗的19例患者,有效率为63.2%;曾用FAC方案化疗的24例有效率为54.2%。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其次是静脉炎。结论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长春瑞滨 表阿霉素
下载PDF
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个体化目标营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利平 朱晓峰 +1 位作者 韩光明 卢路定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0期179-181,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8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8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营养风险发生率。结果:试验组ALB、PA、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8.52%,低于对照组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还能多角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营养风险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营养干预 生活质量 营养状况 晚期结直肠癌 营养风险评估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腔广泛转移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卢路定 韩光明 +3 位作者 赵利平 姚瑞 李毅刚 朱晓峰 《海峡药学》 2017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对晚期胃癌合并腹腔广泛转移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化疗及多西他赛腹腔灌注与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的疗效分析对比。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确定诊断的91例患者按照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分析对晚期胃癌合并腹腔广泛转移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化疗及多西他赛腹腔灌注与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的疗效分析对比。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确定诊断的91例患者按照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将两组疗效、KPS评分、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近期疗效远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从实验组毒副作用、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一般状态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以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及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可获得更高的有效率,缩小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本方法容易实施,病人容易接受,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化疗 多西他赛腹腔灌注 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腔广泛转移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卢路定 韩光明 李毅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06-507,共2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缓慢,发病率较高,早期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等临床特点,故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胃癌晚期[1]。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癌晚期患者主要采用化疗,且多为药物联合治疗,此法与手术切除疗法相比,可延长...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缓慢,发病率较高,早期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等临床特点,故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胃癌晚期[1]。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癌晚期患者主要采用化疗,且多为药物联合治疗,此法与手术切除疗法相比,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增加患者的耐受性。笔者就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52例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奥沙利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阿那曲唑在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路定 韩光明 李毅刚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874-1875,共2页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阿那曲唑在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为今后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82例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阿那曲唑组与他莫昔芬组,每组41例。患...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阿那曲唑在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为今后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82例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阿那曲唑组与他莫昔芬组,每组41例。患者均于术前12周接受内分泌治疗,其中阿那曲唑组用药为阿那曲唑1 mg,1次/d,他莫昔芬组组用药为他莫昔芬20 mg,1次/d。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肿瘤客观观察指标、血雌二醇水平、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阿那曲唑组的有效率(39.02%)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59,P<0.05)。两组患者血E2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9,t2=15.21,P<0.05),且治疗后两组比较,阿那曲唑组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6,P<0.05);阿那曲唑组的E2平均抑制率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86,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那曲唑用于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耐受良好,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那曲唑 他莫昔芬 晚期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晓华 卢路定 +1 位作者 谭本仁 翁伟明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5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化疗方案治疗的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mFOLFOX6化疗方... 目的 探讨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化疗方案治疗的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免疫指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水平分别为(15.62±1.52)μg/L、(30.12±2.41)k 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23±2.48)μg/L、(43.36±2.89)k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9、20.816,P<0.05);两组治疗后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为(33.21±3.74)g/L,对照组为(33.06±3.71)g/L,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满意,其机制同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关,且药物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及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化疗 晚期结肠癌 疗效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卢路定 韩光明 +2 位作者 刘洪波 姚瑞 李毅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4期2719-2722,2674,共5页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晚期NSCLC患者177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PP组)72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DP组)53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GP组)52例,...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晚期NSCLC患者177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PP组)72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DP组)53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GP组)52例,比较三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根据临床疗效将PP组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影响因素。结果:PP组疾病控制率(DCR)与客观有效率(ORR)均显著高于GP组(均P<0.05);PP组与DP组近期疗效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PP组的药物毒副作用均显著优于DP组与GP组(均P<0.05)。PP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DP组与GP组(均P<0.05),在无吸烟、腺癌与IV期晚期NSCLC患者中,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有效率更高。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佳,与多西他赛相当并显著优于吉西他滨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小,且受吸烟状况、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顺铂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治疗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利平 陈慧勇 +1 位作者 韩光明 卢路定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1年第3期507-508,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姑息治疗,分析两组营养状况、疼痛视觉...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晚期肺癌患者,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姑息治疗,分析两组营养状况、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卡氏(KP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和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和QO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姑息治疗能够改善晚期肺癌患者营养状况、缓解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姑息治疗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卢路定 韩光明 李毅刚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化疗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DDP)对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156例复发卵巢癌患者,其中对照组(74例)采用顺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另外实验组(82例)采用GEM+DDP治疗,比较两种方案治疗效果,并分析产生的... 目的观察化疗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DDP)对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156例复发卵巢癌患者,其中对照组(74例)采用顺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另外实验组(82例)采用GEM+DDP治疗,比较两种方案治疗效果,并分析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22例(26.8%),部分缓解38例(46.3%),总有效率为73.2%(60/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4%(4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皮疹等过敏反应,但程度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而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并且对心脏毒性较大。结论 GEM+DDP方案明显提升复发卵巢癌的总有效率,适用范围广,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性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复发 吉西他滨 顺铂 联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