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耳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内耳蛋白
1
作者 伦玉强 陈嘉伟 +3 位作者 袁浩 卢佩恒 梁瑞 卢连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内耳疾病是耳科常见疾病,可以引起包括听力损失、眩晕、耳鸣在内的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为临床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内耳疾病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已发现多种与内耳疾病相关的蛋白标志物。... 内耳疾病是耳科常见疾病,可以引起包括听力损失、眩晕、耳鸣在内的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为临床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内耳疾病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已发现多种与内耳疾病相关的蛋白标志物。检测蛋白标志物可能有助于对内耳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我们旨在就内耳疾病相关蛋白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疾病 诊断 预后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7
2
作者 卢连军 黄维国 +1 位作者 邱建华 王锦玲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的病例资料。结果  6 5 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病率为4.46 %。术前 8例 (1.2 3% )为慢性化脓性...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的面神经麻痹的病例资料。结果  6 5 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相关的面神经麻痹发病率为4.46 %。术前 8例 (1.2 3% )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 ,其中 5例为胆脂瘤型 ,耳流脓史平均 2 0 .5年 ;术中 12例(1.85 % )为乳突根治术中损伤面神经所致 ,其中 6例为胆脂瘤型中耳炎 ,6例为骨疡型中耳炎 ,损伤部位 8例在面神经水平段 ,4例在锥曲段 ;术后 9例 (1.38% )为面神经水肿或炎症反应所致。结论 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病程较长、面神经解剖标志不清、医师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面神经麻痹发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中耳炎 并发症 面神经麻痹 病因学
下载PDF
大鼠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的分布及神经损伤再支配后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卢连军 王锦玲 +3 位作者 邱建华 黄维国 刘顺利 武胜昔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8-431,I001,共5页
目的 研究正常和面神经损伤后再支配条件下大鼠面神经不同分支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采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观察正常情况下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神经元的分布 ,以及神经损伤发生再支配后二者分布方式的变化。结果 正常情况下 ,发出颊支... 目的 研究正常和面神经损伤后再支配条件下大鼠面神经不同分支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采用荧光素逆行双标法观察正常情况下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神经元的分布 ,以及神经损伤发生再支配后二者分布方式的变化。结果 正常情况下 ,发出颊支的神经元与发出下颌缘支的神经元位于面神经核中间内侧和外侧亚核 ,呈完全交迭分布 ;两种神经元排列紧密 ,但未见双标记神经元。面神经切断吻合后 4个月 ,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神经元仍主要呈交迭分布 ,但标记的神经元数明显减少 ,神经元排列松散 ,部分颊支和下颌缘支神经元分布到背侧、腹内侧和内侧亚核。面神经切断吻合后 6个月 ,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的分布方式与面神经吻合后 4个月时基本相同 ,但标记的神经元数明显增多 ,并见 1%~ 2 %的双标记神经元。结论 正常情况下面神经核内颊支神经元与下颌缘支神经元分布方式提示在颊支和下颌缘支的远端可能存在广泛的交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面神经核 运动神经元 分布 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大鼠面神经切断及修复后面神经核内STAT3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卢连军 王锦玲 +3 位作者 邱建华 黄维国 武胜昔 刘顺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及修复条件下 ,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STAT3mRNA和蛋白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法 ,观察成年大鼠面神经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STAT3mRNA和蛋白的时程变化。结果 面神经切断后损伤侧面神...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及修复条件下 ,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STAT3mRNA和蛋白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法 ,观察成年大鼠面神经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STAT3mRNA和蛋白的时程变化。结果 面神经切断后损伤侧面神经核STAT3mRNA信号的强度增加 ,在术后第 2 1d和 35d ,面神经单纯切断组和面神经切断后端端吻合组间STAT3mRNA信号的强度相差显著(P <0 .0 5 )。结论 面神经损伤后 ,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内由STAT 3介导的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增加。在面神经无再生状态下 ,STAT 3表达上调呈持续性 ;而在面神经再生状态下 ,随着面神经的成功再生 ,S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运动神经元 神经切断 神经吻合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染色法
下载PDF
大鼠面神经切断及修复后面神经核内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卢连军 武胜昔 +3 位作者 邱建华 王锦玲 黄维国 刘顺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5-368,T063,共5页
为了研究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在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的动态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成年大鼠面神经外周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的时程变化。结果证明 ,面神经切断后 ,损伤... 为了研究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在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的动态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成年大鼠面神经外周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的时程变化。结果证明 ,面神经切断后 ,损伤侧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均明显下降 ,术后第 7d下降至最低。面神经切断后立即行端端吻合 ,术后 7d内手术侧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的下降规律与面神经单纯切断组相同。面神经吻合后 ,术侧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的回升最早出现在吻合后第 14 d,术后 3 5 d手术侧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恢复至正常。上述结果提示 ,面神经吻合并不能阻止损伤侧面神经核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阳性产物的下降 ;伴随着面神经再支配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乙酰转移酶 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 神经切断 端端吻合 大鼠 修复
下载PDF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喉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卢连军 查定军 +1 位作者 薛涛 邱建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1-694,共4页
背景与目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D3,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体内外实验均已证明它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观察其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 背景与目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D3,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体内外实验均已证明它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观察其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2细胞,培养时添加100、10和1nmol/L1,25(OH)2D3,分别作用24、48、72和96h后,用四唑蓝比色实验(MTT)检测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blot检测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P38、JNK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1,25(OH)2D3可以显著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10nmol/L1,25(OH)2D3作用96h可以诱导Hep-2细胞凋亡,凋亡率为(34.08±1.75)%;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随1,25(OH)2D3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和JNK的磷酸化程度没有明显改变;应用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080作用后,1,25(OH)2D3诱导的Hep-2细胞凋亡率减少。结论:1,25(OH)2D3可诱导喉癌细胞Hep-2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HEP-2细胞 维生素D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面神经切断及修复后面神经核内受体酪氨酸激酶B和C mRNA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卢连军 王锦玲 +3 位作者 邱建华 黄维国 武胜昔 刘顺利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9-263,T002,共6页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及修复条件下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受体酪氨酸激酶B和C(receptortyrossinekinaseB C ,trkB和trkC )mRNA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及修复条件下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受体酪氨酸激酶B和C(receptortyrossinekinaseB C ,trkB和trkC )mRNA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的方法 ,观察成年大鼠面神经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trkB和trkCmRNA的时程变化。结果 面神经单纯切断组术后第 3日损伤侧面神经核trkBmRNA信号强度开始增加 ,7d增加最为明显 ,14d开始下降 ,但 2 1d与 35d损伤侧trkBmRNA信号强度仍高于未损伤侧。神经切断后trkC的变化与trkB相反。在面神经切断后端端吻合组 ,损伤侧面神经核trkB和trkCmRNA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单纯切断组基本相同 ,但吻合组trkB和trkCmRNA信号强度在术后 35d已恢复正常。RT PCR的结果与原位杂交结果基本一致。术后 2 1d和 35d面神经核trkB和trkC阳性条带相对密度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ttrkB ,2 1=13 795 ,ttrkC ,2 1=7 4 4 5 ,ttrkB ,3 5=8 5 6 0 ,ttrkC ,3 5=10 132 ,P <0 0 1)。结论 面神经损伤可引起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trkBmRNA升高 ,而trkCmRNA下降 ;面神经切断后即刻行端端吻合并不能影响神经损伤所诱导的trkB和trkCmRNA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运动神经元 神经再生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原位杂交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面神经损伤 RT-PCR
下载PDF
噪声暴露对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卢连军 林颖 +2 位作者 陈俊 查定军 邱建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为了探讨噪声暴露对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ERK1/2磷酸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豚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暴露组又分为两组,暴露时间分别为4 h和6 h。然后用Evans蓝染色和硝酸镧示踪法检测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 为了探讨噪声暴露对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ERK1/2磷酸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豚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暴露组又分为两组,暴露时间分别为4 h和6 h。然后用Evans蓝染色和硝酸镧示踪法检测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方法检验耳蜗组织中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噪声暴露后4 h和6 h,耳蜗组织Evans蓝的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镧颗粒仅滞留在血管纹毛细血管腔内,噪声暴露组镧颗粒分别见于毛细血管腔、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围组织内;另外,噪声暴露组(4 h和6 h)耳蜗组织ERK1/2水平与对照组接近,但ERK1/2的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加;两种噪声暴露处理对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及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ERK1/2抑制剂PD98059可部分降低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以上结果提示噪声暴露可增加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ERK1/2磷酸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血迷路屏障 ERK1/2豚鼠
下载PDF
面神经切断及修复对面神经核囊状乙酰胆碱转运体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卢连军 王锦玲 +2 位作者 邱建华 黄维国 刘顺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14-1515,F003,共3页
目的在胆碱能末梢的胞质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依赖囊状乙酰胆碱转运体(vesicularacetylcholinetransporter,VAChT)运输至突触囊泡,面神经损伤后使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Ach合成明显减少,但对VAChT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探讨面神经损... 目的在胆碱能末梢的胞质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依赖囊状乙酰胆碱转运体(vesicularacetylcholinetransporter,VAChT)运输至突触囊泡,面神经损伤后使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Ach合成明显减少,但对VAChT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探讨面神经损伤及修复对面神经核VAChT的影响作此研究。方法采用200~250g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成面神经单纯切断组和切断后端端吻合组,以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成年大鼠面神经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VAChT免疫阳性产物的时程变化。结果面神经切断后,与对照侧相比,损伤侧面神经核VAChT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免疫染色强度均明显下降,术后7d下降最为明显。面神经切断后立即行端端吻合,早期损伤侧面神经核VAChT免疫阳性产物的变化与单纯切断组相同,但伴随着面神经再支配的发生,面神经核VAChT免疫阳性产物逐渐恢复正常。面神经单纯切断组和面神经切断后吻合组之间,在术后14,21和35d手术侧面神经核VAChT免疫染色强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4=10.382,t21=13.892,t35=16.245,P<0.05)。结论面神经损伤可导致面神经核VAChT合成明显减少,伴随着面神经的成功再生,VAChT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切断 面神经修复 面神经核 囊状乙酰胆碱转运体 运动神经元 大鼠 面神经损伤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损伤面神经核中MHC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连军 王锦玲 +2 位作者 黄维国 邱建华 刘顺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小胶质细胞MHCⅠ,Ⅱ类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单克隆抗体OX18检测MHCⅠ类抗原,用单克隆抗体Ox6检测MHCⅡ类抗原,比较地塞米松治疗组与对照组MH...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小胶质细胞MHCⅠ,Ⅱ类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单克隆抗体OX18检测MHCⅠ类抗原,用单克隆抗体Ox6检测MHCⅡ类抗原,比较地塞米松治疗组与对照组MHCⅠ,Ⅱ类抗原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地塞米松治疗组损伤面神经核中MHCⅡ类抗原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而MHCⅠ类抗原表达两组之间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下调损伤面神经核中MHCⅡ类抗原的表达,而对MHCⅠ类抗原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核 MHC抗原 地塞米松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诱导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连军 邱建华 +2 位作者 王锦玲 黄维国 刘顺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面神经损伤诱导面神经核小胶质细胞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及其动态变化。方法:面神经损伤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单克隆抗体OX18检测MHCⅠ类抗原,单克隆抗体OX6检测MHCⅡ类抗原,观... 目的:探讨外周面神经损伤诱导面神经核小胶质细胞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及其动态变化。方法:面神经损伤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单克隆抗体OX18检测MHCⅠ类抗原,单克隆抗体OX6检测MHCⅡ类抗原,观察MHC抗原阳性细胞的形状、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外周面神经损伤诱导面神经核MHCⅠ类抗原表达明显增加,MHCⅡ类抗原表达轻度增多。MHCⅠ类抗原表达出现于术后第2日,阳性细胞为分枝状小胶质细胞,于术后第5~7日达到高峰,阳性小胶质细胞组成环状包绕神经元,随后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术后40d仅能见到个别阳性细胞,MHCⅡ类抗原表达出现于术后第2日,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也为分枝状小胶质细胞,术后观察40d发现阳性小胶质细胞随术后时间延长,数量略有增多。结论:在面神经损伤和再生过程中,面神经核小胶质细胞可能为免疫活性细胞,同时MHC抗原还可能具有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主要组织 相容性复合体
下载PDF
大鼠面神经切断及修复对面神经核磷酸化的影响
12
作者 卢连军 王锦玲 +2 位作者 邱建华 黄维国 刘顺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767-1769,共3页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及修复对面神经核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 ,观察成年大鼠面神经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的时程变化 .结果 面神经切断后 ,损伤侧面神经核于损伤早期即出现磷酸苏...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及修复对面神经核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 ,观察成年大鼠面神经切断和即刻端端吻合后面神经核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的时程变化 .结果 面神经切断后 ,损伤侧面神经核于损伤早期即出现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免疫染色强度的明显增加 ,术后 14 d已基本降至正常水平 .磷酸苏氨酸免疫染色部位主要位于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 ,而磷酸酪氨酸免疫染色阳性细胞为小胶质细胞 .面神经切断后吻合组面神经核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免疫染色强度的变化趋势同面神经单纯切断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面神经核 神经切断 神经吻合 磷酸化
下载PDF
维生素D衍生物EB1089对人喉癌细胞Hep-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卢连军 查定军 +1 位作者 薛涛 邱建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EB1089对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100nmol/L)EB1089处理24,48,96h对Hep-2细胞的抑制率;TUNEL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EB108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浓度和... 目的:探讨EB1089对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100nmol/L)EB1089处理24,48,96h对Hep-2细胞的抑制率;TUNEL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EB108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P<0.05),对Hep-2细胞的抑制率为2.6%~70.0%;10,100nmol/LEB1089处理细胞48h,可诱导Hep-2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指数分别为22.8±1.6和53.8±3.6,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EB1089处理细胞12,24,48,96h后Caspase-3的活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09,2.72,4.91,5.23倍(P<0.05);用Caspase-3活性抑制剂可部分缓解EB1089诱导的Hep-2细胞凋亡.结论:EB1089可能通过诱导Caspase-3活性增加的方式抑制Hep-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1089 喉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NMNAT1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4
作者 卢连军 薛涛 +4 位作者 屈涓 林颖 查定军 陈阳 邱建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138-2140,共3页
目的:构建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酰转移酶-1(NMNAT1)基因慢病毒载体,为其体内外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靶向NMNAT1基因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GC-E3/Lenti中,获得pGC-E3-NMNAT1统一质粒,经PCR检测以及测序鉴定后,与慢病毒包装质粒通过Lipofect... 目的:构建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酰转移酶-1(NMNAT1)基因慢病毒载体,为其体内外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靶向NMNAT1基因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GC-E3/Lenti中,获得pGC-E3-NMNAT1统一质粒,经PCR检测以及测序鉴定后,与慢病毒包装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共转染至包装细胞293T,包装产生病毒液,并测定其滴度.结果: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实,Nmnat1核苷酸链序列插入正确,包装慢病毒产生病毒悬液的滴度为1×105U/L.结论:成功构建NMNAT1基因慢病毒载体,为研究其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功能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NAT1 面神经损伤 慢病毒属
下载PDF
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5
作者 许敏 高伟 +4 位作者 李晓媛 韩宇 陈阳 卢连军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伤性鼓膜穿孔与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成形术后愈合率及手术前后的听力变化.方法2008年7月~2011年7月于我科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外伤性鼓膜穿孔组19例(20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4例(55耳).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伤性鼓膜穿孔与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成形术后愈合率及手术前后的听力变化.方法2008年7月~2011年7月于我科接受首次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外伤性鼓膜穿孔组19例(20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4例(55耳).术前及术后三个月随访使用电子耳镜检查鼓膜像,听力评估以500 Hz、1000 Hz、2000 Hz和4000 Hz的气骨导差(Air Bone Gap, ABG)平均数x-±s表示.结果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手术愈合率是70.00%(14/20).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愈合率为92.73%(51/55),连续校正的X2=4.74,P〈0.05;鼓膜愈合率与年龄、手术方式(外置或内置)以及穿孔大小未见明显相关性.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术前平均ABG为17.25±5.81 dB HL,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前平均ABG为23.34±9.53 dB,两组术前平均听力比较t=2.68,p=0.003.外伤性鼓膜愈合的14例术前平均ABG为17.85±6.15 dB,术后为10.58±5.99 dB,p=0.005;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51例鼓膜愈合术前ABG为23.35±9.76 dB,术后为14.28±10.53 dB,p=0.001,两组术后听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手术修补成功率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低.多数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听力损失较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轻,而手术成功率更低,需要耳科医生在术前谈话中注意交代手术风险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鼓膜穿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成形术
下载PDF
60例不同材料听骨链重建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阳 韩宇 +1 位作者 卢连军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型鼓室成形术采用自体和人工材料重建听骨链在听力改善、手术时间及费用的差别,为听骨链重建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接受Ⅲa型鼓室成形术使用自体砧骨、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和钛质部分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的随访资...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型鼓室成形术采用自体和人工材料重建听骨链在听力改善、手术时间及费用的差别,为听骨链重建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接受Ⅲa型鼓室成形术使用自体砧骨、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和钛质部分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的随访资料完整的60例(60耳)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32例为闭合式手术,28例为开放式手术。听力统计以500、1000、2000和4000Hz的平均气骨导差值计算。结果闭合式手术中自体砧骨组、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钛质部分听骨三组比较,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分别缩小(16.7±15.0)dB、(18.8±15.3)dB、(14.7±7.7)dB,均有明显改善,各组听力改善程度没有显著差别。开放式手术的自体砧骨组的听力改善不如人工听骨的两组听力改善。三组的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差别,但是采用自体砧骨的住院费是最低的,使用钛质听骨显著增加了医疗费用。结论自体和人工听骨链重建材料都可以有效提高听力,选择自体砧骨的鼓室成形术可以减少医疗费用,但在合并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时听力改善不如使用人工听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听骨 听骨链重建 鼓室成形术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二次手术和初次手术的听力疗效配对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曦 韩宇 +4 位作者 张昌明 高伟 陈阳 卢连军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包括胆脂瘤型和非胆脂瘤型)的二次手术和初次手术的听力变化,分析二次鼓室成形术提高听力的可能。方法回顾2006~2011年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我院由通讯作者完成的二次鼓室成形修复手术(非分期手术)且有完整... 目的比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包括胆脂瘤型和非胆脂瘤型)的二次手术和初次手术的听力变化,分析二次鼓室成形术提高听力的可能。方法回顾2006~2011年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我院由通讯作者完成的二次鼓室成形修复手术(非分期手术)且有完整听力随访资料的患者共16例,选择作者同期完成的初次手术患者按照相似病史和年龄、相同性别和术式(单纯鼓室成形术或鼓室成形并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16例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用术后平均气骨导差ABG≤20 dB和手术前后气导差值ACG≥10 dB为标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听力变化和听力提高成功率,同时观察手术并发症如感染和面瘫情况。结果 7对病例行单纯鼓室成形术,9对病例行鼓室成形并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二次手术组术后平均ABG≤20 dB比例为43.8%,初次手术组比例为68.8%,卡方检验P=0.289,无统计学差异。二次手术组手术前后ACG≥10 dB比例为62.5%,初次手术组比例为50%,卡方检验P=0.754,无统计学差异。二次手术组中术后ABG≤20 dB且ACG≥10 dB比例为31.3%,初次手术组比例为43.8%,卡方检验P=0.687,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面瘫和感染记录。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复发或听力差可行二次鼓室成形术,二次手术的听力提高比例虽比初次手术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所以,中耳炎二次手术在清除病灶的同时也可以积极争取保存或提高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修复手术 听力保存 配对研究
下载PDF
CT及MRI诊断异位脑膜瘤6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美娟 王锦玲 +3 位作者 宦怡 陈福权 王枫 卢连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790-1792,共3页
目的 探讨 CT及 MRI在鼻窦、中耳异位脑膜瘤术前的诊断价值 .方法 我科 1981/ 2 0 0 1年收治鼻窦脑膜瘤 5例 ,中耳脑膜瘤 1例 ,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  5例鼻窦脑膜瘤术前 CT和 /或 X线检查均为鼻窦内高密度或低密度影 ,窦腔... 目的 探讨 CT及 MRI在鼻窦、中耳异位脑膜瘤术前的诊断价值 .方法 我科 1981/ 2 0 0 1年收治鼻窦脑膜瘤 5例 ,中耳脑膜瘤 1例 ,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  5例鼻窦脑膜瘤术前 CT和 /或 X线检查均为鼻窦内高密度或低密度影 ,窦腔呈膨胀性改变 ,经术后病理确诊 . 1例中耳脑膜瘤 CT显示硬化型乳突 ,不除外胆脂瘤 ,术后 2次行颅脑 CT扫描未见异常 ,MRI检查见小脑角占位病变 ,包绕颈内动、静脉 ,侵犯岩尖、海绵窦、中耳 ,下达颈部 ,经开颅手术证实 ,确诊为颅颈交通性脑膜瘤 .结论  CT诊断脑膜瘤的优势是可明确显示钙化 ,可直接显示肿瘤引起的骨质破坏范围 ;MRI对软组织有很好的分辨率 ,可多方位显示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 .确诊最终依靠病理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慢性锰中毒对大鼠听功能及耳蜗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晓旭 丁忠家 +6 位作者 王人凤 施泽涛 邢蔚 闫辉 武瑾 宋勇莉 卢连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锰中毒对大鼠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断乳21天的SD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30只)给予氯化锰水溶液(MnCl2·4H2O,100mg·kg-1d-1)连续灌胃12w,对照组(30只)以同法给予等量... 目的探讨锰中毒对大鼠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断乳21天的SD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30只)给予氯化锰水溶液(MnCl2·4H2O,100mg·kg-1d-1)连续灌胃12w,对照组(30只)以同法给予等量去离子水。于灌胃4、8和12w后分别检测两组大鼠血锰浓度,于灌胃12w对两组大鼠分别行ABR检测,基底膜铺片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观察毛细胞形态及计数,HE染色观察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及计数,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染毒组大鼠灌胃4、8、12w后血锰浓度分别为24.1±2.4、31.5±2.6、26.7±2.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7、11.2±2.1、12.7±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灌胃12w后,染毒组大鼠4、8、16、24、32kHz ABR反应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高频阈值升高显著。灌胃12w后,染毒组耳蜗毛细胞缺失,以底回缺失明显;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线粒体嵴断裂或消失,呈空泡样变。结论慢性锰中毒可导致大鼠耳蜗毛细胞缺失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进而导致大鼠听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中毒 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细胞 听力损失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建华 乔莉 +3 位作者 卢连军 陈阳 查定军 王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7-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相关问题。方法2000.12~2000.12人工耳蜗植入手术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4~20岁,其中语前聋24例,语后聋6例;先天性聋16例,有耳毒性药物史12例,腮腺炎病史2例。先天性聋中,经CT和MRI证实Mondini综合症...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相关问题。方法2000.12~2000.12人工耳蜗植入手术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4~20岁,其中语前聋24例,语后聋6例;先天性聋16例,有耳毒性药物史12例,腮腺炎病史2例。先天性聋中,经CT和MRI证实Mondini综合症2例,前庭导水管扩大2例。术前听力学检查60耳中59耳短声ABR阈值>100dBnHL,1耳>90db,1例病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正常。所有患者均经后鼓室进路行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中面神经监测。其中植入澳大利亚24型K、M人工耳蜗23例,24Contour4例,奥地利Med-EL 40^+2例,美国Clarion人工耳蜗1例。术后1~1.5月开机调试及跟踪随访。结果 耳蜗植入成功29例,1例因耳蜗纤维化电极未能全部植入。10例病人术后3d有轻度眩晕,1例病人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病人出院后因感冒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出院前行X线电极定位,开机调试后所有患者均能听到声音。行为测听,平均听阈40dBHL,术后随访,已有8例入正常学校上学。结论 保证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有效,除术前对病人的检查进行综合评价外,术中要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手术 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