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果导向理念下创新融合项目式团队学习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1
作者 王雅梅 孔璐 +4 位作者 张静 周妍 卢雅彬 牛静 秦琼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6-1648,共13页
结合专业课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分子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具备作为... 结合专业课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分子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具备作为课程思政载体的天然优势。本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成果导向(OBE),创新性融合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PBGS)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二者的有机融合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做了有益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深入挖掘思政案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践管理和优化评价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践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师生评价优秀。课前及课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90%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拓展了视野,增长了学识,50%~70%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坚定了医学专业学习的自信。通过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多项国家级奖。证明该教学模式拓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的培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德才兼备和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理念 融合 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 医学分子生物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Tmed2促进体外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元 熊霞辉 +2 位作者 卢雅彬 朱宁 陈梅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研究Tmed2基因对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分别在小鼠MC3T3-E1细胞中过表达和抑制Tmed2,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用雌激素处理细胞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及Tmed2基因的表达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水平,MTS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 目的研究Tmed2基因对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分别在小鼠MC3T3-E1细胞中过表达和抑制Tmed2,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用雌激素处理细胞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及Tmed2基因的表达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水平,MTS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水平。结果过表达Tmed2使MC3T3-E1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且Cyclin A的表达升高。而抑制Tmed2基因表达使MC3T3-E1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雌激素处理使细胞增殖速度加快的同时,Tmed2基因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Tmed2通过上调Cyclin A的表达,使S期细胞比例增加,加快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此外,Tmed2的表达受雌激素的调控,可能参与雌激素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d2 MC3T3-E1细胞 细胞增殖 雌激素
下载PDF
Txndc5介导雌激素诱导的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加快
3
作者 王乐 卢雅彬 +2 位作者 熊霞辉 朱宁 陈梅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1-766,共6页
目的研究Txndc5基因在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雌激素诱导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或在MC3T3-E1细胞中分别用质粒载体过表达Txndc5和用siRNA抑制Txndc5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Txndc5和细胞周期蛋白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 目的研究Txndc5基因在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雌激素诱导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或在MC3T3-E1细胞中分别用质粒载体过表达Txndc5和用siRNA抑制Txndc5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Txndc5和细胞周期蛋白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Cyclin A的mRNA水平,MTS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雌激素诱导MC3T3-E1增殖加快时,Txndc5的蛋白水平亦上升。抑制Txndc5的表达阻止雌激素的促细胞增殖作用。过表达Txndc5使MC3T3-E1细胞增殖速度加快,S期细胞比例增加,同步化细胞进入细胞周期18 h时,过表达Txndc5组Cyclin A的表达升高,且S期细胞比例为18.69%±4.08%,而对照组仅为8.15%±3.68%。抑制Txndc5的表达则使MC3T3-E1细胞增殖速度减慢,S期细胞比例减少,Cyclin A的表达下降。抑制Cyclin A的表达减弱Txndc5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Txndc5通过上调Cyclin A的表达介导雌激素的促前成骨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xndc5 MC3T3-E1细胞 细胞增殖 雌激素
下载PDF
中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雅梅 周妍 +1 位作者 卢雅彬 李纤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第3期291-295,共5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对医学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医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基于传承与创新理念,通过探索中医传承创新的维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在教学目标、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对医学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医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基于传承与创新理念,通过探索中医传承创新的维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在教学目标、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中拓展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构建中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全课程思政体系,使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中医学专业学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使命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医学专业科学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专业 分子生物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两种脑性瘫痪鼠模型的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贺媛媛 栾佐 +5 位作者 唐久来 杨印祥 郝庆飞 杜庆安 卢雅彬 宁浩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3期6173-6178,共6页
背景:现阶段主要围绕宫内窘迫,围生期缺氧缺血,胆红素脑病以及生后感染因素来构建脑性瘫痪模型,脑损伤后遗症不明显,联合损伤构建模式被逐渐认识。目的:采用孕后期宫内感染及缺氧联合序贯缺氧缺血构建脑性瘫痪大鼠模型,对这些模型鼠进... 背景:现阶段主要围绕宫内窘迫,围生期缺氧缺血,胆红素脑病以及生后感染因素来构建脑性瘫痪模型,脑损伤后遗症不明显,联合损伤构建模式被逐渐认识。目的:采用孕后期宫内感染及缺氧联合序贯缺氧缺血构建脑性瘫痪大鼠模型,对这些模型鼠进行评估,比较存在优势。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16d行腹腔脂多糖注射并缺氧2.5h,对照组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隔日1次,直至分娩,所生幼鼠与其母鼠属同一组。实验1组幼鼠生后7d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生后14和28d分别行体质量、爬梯、mNSS评分、旷场实验和病理切片。结果与结论:实验1组动物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爬梯掉下来的次数及MN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8d爬行距离最短,各项检测均提示生长发育迟缓,肌力肌张力不稳定,正常反射出现较迟(P<0.05),病理切片提示灰质神经元排列紊乱,白质层变薄,炎性细胞浸润。实验2组幼鼠脑损伤程度较实验1组轻,后遗症状不明显。提示孕后期脂多糖注射及缺氧合并生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制备大鼠脑性瘫痪模型并能稳定至生后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感染 脑性瘫痪 缺氧缺血 行为学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脑出血后白质损伤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刚 卢雅彬 李纤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6,共18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上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液病或脑血管淀粉样变等病因,血液自破裂的血管溢出,血肿压迫且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脑实质,造成中枢...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上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液病或脑血管淀粉样变等病因,血液自破裂的血管溢出,血肿压迫且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脑实质,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灰质与白质,灰质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白质由髓鞘包覆的神经轴突和少突胶质细胞组成。目前,ICH的研究多集中于灰质损伤的机制,而针对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这或是临床使用神经元退行性变保护剂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确定占位效应、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机制是ICH后WMI的原因,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故针对ICH后WMI的治疗手段亦不成熟。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述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总结WMI的病理改变,并重点讨论ICH后WMI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白质损伤 分子机制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适于人源少突胶质前体细胞长期体外扩增的较经济的培养方法
7
作者 卢雅彬 杨印祥 +1 位作者 汪兆艳 栾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 细胞替代治疗是髓鞘化障碍疾病的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细胞替代治疗必须具有相应的体外培养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方法.因此,本研究为了提供临床治疗所需的细胞,发展出了一种简单、经济且高效的获得人源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方... 目的 细胞替代治疗是髓鞘化障碍疾病的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细胞替代治疗必须具有相应的体外培养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方法.因此,本研究为了提供临床治疗所需的细胞,发展出了一种简单、经济且高效的获得人源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方法 通过磁珠分选的方法得到人源OPCs,将其接种到OPCs增殖培养基中,观察短期(2、4、6、8d)和长期体外培养中OPCs的形态,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第4代细胞OPCs特异标志O4、转录因子Sox10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DGFαR)的表达情况及诱导后分化为少突细胞的能力,同时观察B27和N1对OPCs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 短期培养时,OPCs具有典型的双极或是三极形态且增殖状况良好.经过4代的长期培养,4代细胞均具有典型双极或三极形态;第4代OP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90%以上细胞表达OPCs特异标志O4、Sox10和PDGFαR,诱导后,可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可见经过4代的长期培养,OPCs仍保持着初始性状且具有分化为少突细胞的能力并且仍然保持着较高纯度,表明该培养基适合人源OPCs长期培养.结论 使用该培养方法,分离得到的人源OPCs在体外不仅能够稳定培养和扩增,还具有分化为少突细胞的能力.通过这种可重复的方法,可以在体外尽可能简单的稳定获得大量高纯度人源OPCs,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选择.且该方法使用较少的细胞因子,因此为髓鞘化障碍或髓鞘损伤疾病将来的细胞治疗,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临床的OPCs的稳定高效的较经济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扩增 少突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改良型脑性瘫痪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媛媛 栾佐 +5 位作者 唐久来 杨印祥 郝庆飞 杜庆安 卢雅彬 宁浩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孕后期脂多糖混合溶液腹腔注射及序贯缺氧缺血对幼鼠出生28d时体质量、行为学的影响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评定新型脑性瘫痪动物模型构建的优势。方法孕鼠(首次怀孕10d)15只,随机取12只为实验组,孕16d时予脂多糖腹腔注射及... 目的探讨孕后期脂多糖混合溶液腹腔注射及序贯缺氧缺血对幼鼠出生28d时体质量、行为学的影响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评定新型脑性瘫痪动物模型构建的优势。方法孕鼠(首次怀孕10d)15只,随机取12只为实验组,孕16d时予脂多糖腹腔注射及缺氧处理,隔日1次,直至分娩,新生大鼠与母鼠为同一组,新生大鼠出生7d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对照组孕鼠于相应13期予9g/L盐水腹腔注射至分娩,分娩后新生大鼠与母鼠为同一组。2组新生大鼠监测出生28d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质量、睁眼时间、抓力实验、旋杆实验,并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大鼠出生体质量分别为(5.6±0.9)g和(6.2±0.8)g,睁眼时间分别为左眼(16.9±2.0)d和(13.0±2.0)d,右眼(23.1±2.6)d和(13.7±1.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抓力测试过程中得分分别为(2.7±0.8)分和(1.5±0.4)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4.9±2.5)分和(1.2±1.0)分,2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旋杆实验得分分别为(1.9±0.6)分和(1.9±0.4)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实验组脑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神经元排列紊乱,丢失,白质变薄,脑实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到明显细胞海绵状变性;对照组灰质层清晰,神经元规则排列,灰白质界限清楚。结论孕后期予脂多糖腹腔注射及序贯缺氧缺血能构建稳定的脑性瘫痪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感染 脑性瘫痪 缺氧缺血 行为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