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的隐忧——沈从文与阿来文学创作比较谈 |
卢顽梅
|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2
|
|
2
|
在历史的夹缝中──试析《蛙》中的姑姑形象 |
卢顽梅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4 |
1
|
|
3
|
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徘徊——读刘洪涛先生的《沈从文与张兆和》之后 |
卢顽梅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1
|
|
4
|
论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的蓝脸与洪泰岳形象 |
卢顽梅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5 |
1
|
|
5
|
周朴园与佟振保悲剧形象论 |
卢顽梅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0 |
|
6
|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开掘与提升——论次仁罗布的小说创作 |
卢顽梅
|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0 |
|
7
|
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文化内涵 |
卢顽梅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8
|
论宁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
卢顽梅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22 |
0 |
|
9
|
王小忠文学创作论 |
卢顽梅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0
|
抗争与逃离──评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 |
卢顽梅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1
|
评小说《一路格桑花》 |
卢顽梅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2
|
莫言的“创伤性记忆”与其创作 |
卢顽梅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3
|
在有生中我发现了“美”——论湘西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
卢顽梅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4
|
绝世的苍凉——以《已婚男人杨泊》和《离婚指南》为例评苏童的婚姻小说 |
卢顽梅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5
|
生命具有神性:沈从文作品对人性的发掘 |
卢顽梅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6
|
在宽阔处倾听灵魂的回响 |
卢顽梅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7
|
论沈从文的文学观 |
卢顽梅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2005 |
1
|
|
18
|
批判视野下的莫言作品赏析 |
卢顽梅
|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历史的颓败——苏童小说《罂粟之家》与刘恒小说《伏羲伏羲》比较分析 |
卢顽梅
|
《芒种》
|
2018 |
0 |
|
20
|
当代藏族作家的民族文学观及其创作实践——以藏族作家阿来为例 |
卢顽梅
|
《芒种》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