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临床决定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4 位作者 谢远见 于增志 秦茵 吴友明 卢颖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3期1920-1921,共2页
目的判别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最重要的临床变量,为优化此类患者步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用Fugl-Me... 目的判别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最重要的临床变量,为优化此类患者步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用Fugl-Meyer评价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测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评定足跖屈肌张力。对步行时间-距离因子和临床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0例患者的步行速度为35.45(4.10~67.40)m/min,平均步长为34.41cm,平均步频为91.59steps/min。患者的步行时间-距离因子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Pearson'sr=0.669~0.880;P<0.001);步行速度和步长与足跖屈肌张力痉挛程度呈负相关(Pearson'sr=-0.280~-0.481;P<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决定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最重要的临床变量分别为下肢运动功能(R2=0.766,P<0.001)、平衡功能(R2=0.701,P<0.001)和下肢肌力(R2=0.757,P<0.001);决定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最重要的下肢肌力分别为髋屈曲肌力(R2=0.573,P<0.001)、膝伸展肌力(R2=0.583,P<0.001)和髋屈曲肌力(R2=0.191,P<0.05)。结论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尤其髋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临床决定因素 时间-距离因子 步行速度 步长 足跖屈肌张力痉挛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4 位作者 谢远见 于增志 秦茵 吴友明 卢颖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对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间进行Pearson和Spearman...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对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间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0位患者的步行速度为35.45(4.10~67.40)m/min,平均步长为34.41cm,平均步频为91.59steps/min,步长步频比为0.0038(0.0020~0.0054)犤m/(steps·min)犦。患者的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57和r=0.874,P<0.001);步长和步频之间也呈正相关(r=0.781,P<0.001);步长步频比与步行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差(r=0.280,P>0.05)。回归分析发现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915和R2=0.763,P<0.001),步长与步频之间也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610,P<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步长对步行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R2=0.878,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步行速度与时间-距离因子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规律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患者的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步行速度 步长 步频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谢远见 瓮长水 +4 位作者 毕胜 秦茵 于增志 吴友明 卢颖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32-1533,共2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下肢肌力在影响步行功能恢复上的决定因素,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程序提供指南。方法37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Motricity指数评测患侧下...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下肢肌力在影响步行功能恢复上的决定因素,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程序提供指南。方法37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Motricity指数评测患侧下肢肌力,测定在自然舒适状态下的10m步行速度,用FIM中的步行项目测量步行的独立性。对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738和0.695,P<0.001);患侧髋屈曲肌力是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最重要的决定因素(R2=0.331和0.479,P<0.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患侧下肢肌力在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恢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侧下肢肌力 步行速度 步行独立性 偏瘫 测定
下载PDF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卢颖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525-2527,共3页
目的:从步行速度和步行效率两方面观察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6/2006-08郾城中心医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以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①所有受试者分别在佩带和不佩带踝足矫形器的情况... 目的:从步行速度和步行效率两方面观察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6/2006-08郾城中心医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以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①所有受试者分别在佩带和不佩带踝足矫形器的情况下评测10m最大步行速度和生理消耗指数,观察踝足矫形器对步行速度和步行效率的影响。②根据在不佩带踝足矫形器时的最大步行速度将脑卒中患者分成低速组、中速组和快速组3组,比较各组在佩带和不佩带踝足矫形器情况下的10m最大步行速度和生理消耗指数。结果: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佩带踝足矫形器情况下,脑卒中患者的步行速度比不佩带时明显加快[(50.1±14.4),(43.2±14.3)m/min,P<0.01],对照组步行速度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②在佩带踝足矫形器情况下,脑卒中患者的生理消耗指数较不佩带时降低(0.92±0.15,1.02±0.18,P<0.01),对照组生理消耗指数较佩带时增高(P<0.01)。③低、中快速组患者的步行速度在佩带踝足矫形器时比不佩带明显增加(P<0.01),且3组步行速度改善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低、中快速组患者的生理消耗指数在佩带踝足矫形器时比不佩带时明显降低(P<0.01),但低速和中速组患者生理消耗指数较快速组降低明显(P<0.01)。结论:踝足矫形器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步行效率,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踝足矫形器 步行速度 步行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