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与工业低碳协调发展研究——来自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尹剑 夏芮兹 +1 位作者 姜洪涛 卫丹琪 《区域金融研究》 2024年第4期68-77,共10页
在新发展格局中,数字经济不仅是推进绿色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也与实现工业低碳化紧密相连。以2011—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应用三个维度,选取农业、工业、服务业、智能制造及数字... 在新发展格局中,数字经济不仅是推进绿色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也与实现工业低碳化紧密相连。以2011—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应用三个维度,选取农业、工业、服务业、智能制造及数字交易等方面的详细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收敛分析发现该区域数字经济与工业低碳发展的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但存在阶段性发散与收敛特征。该地区各省份表现出条件β收敛特征,特别是西北区显示出绝对β收敛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在考虑多因素后,广西和海南有潜力实现高度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推动该区域各省份数字经济和工业低碳协同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低碳 西部陆海新通道 耦合协调度模型 收敛分析
下载PDF
挠力河流域耕地变化及其对流域植被及蒸散发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尹剑 夏芮兹 +3 位作者 卫丹琪 丁乙 姜洪涛 罗心愿 《人民珠江》 2023年第12期23-34,共12页
挠力河流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中国粮食安全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在耕地扩张及种植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因此,识别耕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对地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1980... 挠力河流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中国粮食安全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在耕地扩张及种植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因此,识别耕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对地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198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然后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实际蒸散发数据,利用耕地变化生态影响指数估算其生态影响,利用蒸散发变化估算其耗水影响。研究发现:①40 a间流域耕地面积从7273.22 km^(2)显著增加至15313.62 km^(2),增加了110.55%,主要来自于林地和湿地的开垦;②流域内近20 a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水田和旱地的互转,在面积上旱改水大于水改旱;③2000—2020年流域的NDVI和蒸散发均呈现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8.15%和18.58%,耕地区域NDVI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季节,相反在非生长季对NDVI变化贡献低;④各类耕地变化对流域NDVI和年蒸散发的贡献率不尽相同,退耕还林对保护生态和减少耗水有贡献,湿地开垦虽然增加了生长季NDVI但也增加了流域耗水,水改旱有利于流域保水,而旱改水工程增加蒸发耗水,可能带来水资源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结构 植被生态 蒸散发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基于夜间灯光和土地利用的珠江流域城市碳排放估算及其时空动态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斌 卫丹琪 +2 位作者 丁乙 姜洪涛 尹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揭示珠江流域碳排放时空演化和空间集聚特征,对推进流域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耦合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构建碳排放估算模型,从流域、城市和网格尺度分析了珠江流域碳排放空间变化趋势,使用探索性时空... 揭示珠江流域碳排放时空演化和空间集聚特征,对推进流域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耦合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构建碳排放估算模型,从流域、城市和网格尺度分析了珠江流域碳排放空间变化趋势,使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和修正引力模型探讨了城市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珠江流域碳排放总量从2005年的29497万t增长至2019年的31877万t,东莞、深圳和广州始终是高碳排放城市。网格尺度上高碳排放集聚区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向周边扩张,中上游高碳排放区呈点状分布。珠江流域碳排放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交互效应呈下降趋势。时空动态分析显示相邻城市碳排放存在正向协同发展趋势。城市碳排放关联强度均值由5.93增长至18.97,核心节点城市对外辐射能力得到提升,碳排放关联网络结构呈集中化趋势。该方法耦合多源数据开展碳排放估算研究,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可为碳排放时空动态分析和低碳减排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数据 珠江流域 碳排放 遥感估算
原文传递
珠三角碳达峰系统动力学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丁乙 尹剑 +3 位作者 姜洪涛 夏芮兹 卫丹琪 罗心愿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9,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数据,利用IPCC法对珠三角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然后运用STIRPAT模型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7个维度,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碳排放影响因素,并依据广东省发展目标提出8种预测方案。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对2021—2035... 基于2000—2020年数据,利用IPCC法对珠三角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然后运用STIRPAT模型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7个维度,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碳排放影响因素,并依据广东省发展目标提出8种预测方案。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对2021—2035年不同政策方案下的珠三角碳排放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1)既定政策情形下,珠三角2030年可实现碳达峰;2)一定的政策干预可以减少碳排放,但若政府放松管理,将无法实现碳达峰;3)实行单一减排政策情景下,碳达峰时间集中于2025—2030年;4)多种碳减排政策协调控制情境下可在2024年实现碳达峰,优于单一碳减排政策。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与碳排放预测结果,提出增加城市绿化、重视政策间协调配合与城市间空间联系、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电力系统、加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等政策建议,将有助于碳达峰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珠三角城市群 空间杜宾模型 STIRPAT模型 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