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骨近端截骨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外侧软组织张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忠华 张浩 +3 位作者 孙骏 顾伟 李志强 卫晓恩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分析截骨对患者膝外侧软组织张力影响,验证弓弦理论可靠性。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71例,脱落3例,完成全部试验患者68例,其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51...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分析截骨对患者膝外侧软组织张力影响,验证弓弦理论可靠性。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71例,脱落3例,完成全部试验患者68例,其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51~79(68.0±7.0)岁,随访时间4~12(3.76±1.94)周。患者入院后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在负重状态下膝外侧软组织张力大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等指标。结果:根据VAS得分,参照包宗昭等治疗前后评分对单一指标的疗效判断标准评定,显效37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术后3例出现足背伸无力,1例出现足背感觉异常,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患者术后1个月VAS、WOMAC评分均小于术前(P<0.001)。患者术后1个月膝外侧软组织张力均小于术前(P<0.001)。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短期内安全有效,截骨后1个月患者在负重状态下膝外侧软组织张力升高,但长期变化仍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软组织张力测定 腓骨近端截骨术 不均匀沉降理论 弓弦理论
下载PDF
双极桡骨头假体置换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9
2
作者 卫晓恩 洪海平 +1 位作者 沈卫国 徐玉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寻求严重粉碎性桡骨头骨折重建桡骨头的治疗手段,推广使用双极桡骨头假体置换的新技术。[方法]临床应用5例,男2例,女3例,平均37.4岁(29~48岁),均为新鲜桡骨头骨折,MasonⅢ型4例,MasonⅣ型1例。所有患者伤后3~11 d(平均6 d)均Ⅰ... [目的]寻求严重粉碎性桡骨头骨折重建桡骨头的治疗手段,推广使用双极桡骨头假体置换的新技术。[方法]临床应用5例,男2例,女3例,平均37.4岁(29~48岁),均为新鲜桡骨头骨折,MasonⅢ型4例,MasonⅣ型1例。所有患者伤后3~11 d(平均6 d)均Ⅰ期行双极桡骨头假体置换,手术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MasonⅢ型骨折病例术后48 h开始关节逐步主被动功能操练。MasonⅣ骨折的1例患者同时行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修复,术后在支具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手术后按照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临床观察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7~50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时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平均92.2分,优3例,良2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极桡骨头假体因其自身的特点和更符合现代关节外科假体设计的理念,是治疗严重粉碎桡骨头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 骨折 人工关节 假体 置换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基质蛋白多糖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卫晓恩 庄志杰 +1 位作者 石印玉 曹月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138-13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关节软骨基质蛋白多糖的变化与正常人比较,探索建立早期骨关节炎滑液中生化指标判断标准。方法:选择2002-01/2003-0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科门诊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平均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关节软骨基质蛋白多糖的变化与正常人比较,探索建立早期骨关节炎滑液中生化指标判断标准。方法:选择2002-01/2003-0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科门诊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平均年龄47岁。无明显骨赘形成和关节间隙狭窄影像学表现,患者知情并同意。按年龄分为30~39岁组,平均年龄35.1岁;40~49岁组,平均年龄44.9岁;≥50岁组,平均年龄65.4岁。选择同期无关节疾患的正常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参与者均知情同意,平均年龄38.7岁。收集患者和正常人的关节滑液2~5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滑液样本中蛋白多糖的水平。结果:纳入患者60例,正常者1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不同年龄段骨关节炎组与正常组关节滑液中蛋白多糖含量:正常对照组滑液中蛋白多糖水平为(29.8±8.4)μg/L,30~39岁组升高[(94.9±74.2)μg/L,40~49岁达到最高[(288.7±118.6)μg/L,P<0.01],≥50岁组明显降低[(178.6±126.1)μg/L],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和30~39岁组(P<0.01)。结论: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蛋白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蛋白多糖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早期骨关节炎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关节 蛋白聚糖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多种移植体修复周围神经的比较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卫晓恩 韩西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修复神经缺损的材料甚多,但至今尚未见各种材料的比较研究。为了比较自体神经、肌肉、静脉、肌腱及硅橡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选用SD大白鼠,切断腓总神经,制成0.6cm缺损,分别用不同移植物桥接缺损。于术后6周、12周在电... 修复神经缺损的材料甚多,但至今尚未见各种材料的比较研究。为了比较自体神经、肌肉、静脉、肌腱及硅橡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选用SD大白鼠,切断腓总神经,制成0.6cm缺损,分别用不同移植物桥接缺损。于术后6周、12周在电生理、胫前肌称重、远端轴突计数及组织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自体神经移植在各方面均优于其它移植体,而静脉组又优于另外3组。对各种移植体中神经再生的特点及其成熟过程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别的有关神经再生微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自体神经移植
下载PDF
骨关节炎的遗传学因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卫晓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期8-9,12,共3页
遗传学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该文综述了骨关节炎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分子遗传学 COL2A1 OA
下载PDF
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改进及诸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卫晓恩 田丰年 张久元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6期328-330,共3页
针对目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术中存在的不足,作者在针尾处理,钢丝环扎方式,克氏针打入位置,改善血供等方面再改进,通过51例临床应用,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1-3年,优良率98%。文中就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改进的... 针对目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术中存在的不足,作者在针尾处理,钢丝环扎方式,克氏针打入位置,改善血供等方面再改进,通过51例临床应用,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1-3年,优良率98%。文中就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改进的力学特点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张力带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骨关节炎软骨基质蛋白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卫晓恩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9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本文综述了关节软骨基质蛋白聚糖的结构、功能和在骨关节炎时蛋白聚糖的量、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提示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蛋白聚糖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基质 蛋白聚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关节炎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8
作者 卫晓恩 杨庆铭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0年第4期191-194,共4页
遗传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本文综述了骨关节炎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特别述及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分子遗传学 COL2A1 研究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印文 郑昱新 +9 位作者 王学宗 张琥 孙慕政 卫晓恩 顾新丰 匡勇 张磊 沈孜良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 :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经皮锁定接骨板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其中男89例,女35例;... 目的 :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经皮锁定接骨板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其中男89例,女35例;左侧53例,右侧71例;年龄21~81岁,平均(48.62±8.93)岁;摔伤94例,车祸伤30例。微创组66例,男4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72±9.23)岁;29例合并腓骨(或外踝)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5例,B型12例,C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9 d;采用手法闭合复位技术结合MIPPO治疗。常规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08±9.66)岁;26例合并腓骨(或外踝)骨折;根据AO分型,A型41例,B型10例,C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3 d;采用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7.34±1.42)cm,常规组(21.82±2.35)cm,微创组较常规组切口小;微创组手术时间(44.48±10.00)min,常规组(59.42±11.84)min,微创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2个月。微创组65例在术后15~20周骨折愈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予补肾续骨中药口服后愈合,术后均未出现伤口处表皮感染、皮肤裂开及骨外露;常规组4例出现伤口裂开、感染,致钢板外露,3例出现骨不连并再次手术,其余骨折均愈合良好。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等现象。按照Johner-Wruhs功能评定标准,微创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结合了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骨科的优点,既保护了软组织,将手术程序简化,创伤降到最小,又能获得较坚强的内固定,保证踝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具有软组织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符合微创生物学内固定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法 骨科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MAPK-ERK1/2信号通路调控成骨性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 被引量:21
10
作者 丁道芳 李玲慧 +3 位作者 宋奕 杜国庆 卫晓恩 曹月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大鼠血清作用下,激活或抑制MAPK-ERK1/2信号通路对大鼠成骨细胞的成骨性基因表达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形态和碱性磷酸酶初步鉴定后,分别用1%和5%的大鼠血清进行培养24 h,WB检测MAPK-ERK1/2信...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大鼠血清作用下,激活或抑制MAPK-ERK1/2信号通路对大鼠成骨细胞的成骨性基因表达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形态和碱性磷酸酶初步鉴定后,分别用1%和5%的大鼠血清进行培养24 h,WB检测MAPK-ERK1/2信号通路蛋白p-ERK1/2和ERK1/2表达,同时检测成骨性基因(Runx2、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和增殖蛋白PCNA的表达;MAPK-ERK1/2信号通路阻断剂PD0325901抑制P-ERK1/2的表达后观察对Runx2、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和增殖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 5%大鼠血清激活p-ERK1/2水平明显高于1%大鼠血清(P<0.05),在MAPK-ERK1/2高水平激活状态下,成骨性基因如Runx2、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出现显著的增加及促进PCNA的表达;当抑制MAPK-ERK1/2信号通路时,成骨性基因Runx2、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下调,且PCNA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激活MAPKERK1/2通路促进成骨基因表达和成骨细胞增殖,抑制此通路将抑制成骨性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此通路可能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成骨细胞 成骨性基因表达 大鼠血清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印文 卫晓恩 +6 位作者 高宁阳 李志强 匡勇 郑昱新 顾新丰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75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6例,女49例;年龄22~80岁,平均52.1岁;受伤至手... 目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75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6例,女49例;年龄22~80岁,平均52.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2d;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微创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30±8.72)岁;Neer分型Ⅱ型22例,Ⅲ型11例;在手法闭合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经肩峰下三角肌小切口插入固定进行治疗.常规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10±9.29)岁;Ne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5例;手术经常规的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显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后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分别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应用VAS评分记录术后1、3d手术伤口疼痛情况;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记录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并进行两组比较,同时比较两种患者术后肩关节正位X线片上肱骨近端颈干角.结果:75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微创组手术切口(6.74±0.38) cm,常规组(16.82±1.74) cm,微创组较常规组切口小;微创组出血(110.15±29.49) ml,常规组(326.19±59.71)ml,微创组较常规组出血少;微创组手术时间(48.60±10.18) min,常规组(68.84±16.22) min,微创组较常规组手术时间短.常规组3例出现骨不连并再次手术,2例出现肱骨头坏死.微创组Constant-Murley评分88.94±2.57,常规组86.00±3.36,微创组评分高于常规组.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既能减少手术创伤,又能保证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使肩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复位 外科手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印文 匡勇 +6 位作者 顾新丰 郑昱新 李志强 卫晓恩 卢伟达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1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2~78岁,平均4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7d;摔伤19例,车祸伤9...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2~78岁,平均4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7d;摔伤19例,车祸伤9例。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11例。在手法闭合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经肩峰下三角肌小切口微创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并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8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0min,出血量平均110ml,手术切口长度平均5.6cm。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钢板螺钉位置良好。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骨折在术后6~8周愈合,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无固定失败。随访期无肱骨头坏死病例,24例无肩痛,4例偶有肩痛,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平均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91.0±5.8)分,其中优24例,良3例,可1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既将手术的创伤降到最小,又能保证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使得肩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5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印文 匡勇 +6 位作者 顾新丰 郑昱新 李志强 卫晓恩 张明才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上段、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6例胫骨骨折,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平均41.3岁;左侧25例,右侧31例;34例为摔伤,22例为车祸伤;从受... 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上段、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6例胫骨骨折,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平均41.3岁;左侧25例,右侧31例;34例为摔伤,22例为车祸伤;从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1.7d;中上段15例,中下段41例;临床表现小腿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术后采用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56例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46min,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钢板螺钉位置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表浅或深层感染。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4.2个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经自体髂骨植骨后骨折愈合,其余55例患者骨折在术后15~20周愈合,无固定失败;术后4~6个月均下地行走,7个月后行走无跛行,膝、踝关节功能与伤前一致且双下肢对称。按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结果优46例,良9例,中1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结合了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骨科的优点,既保护了软组织,将手术程序简化、创伤降到最小,又能获得坚强的内固定,保证膝、踝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具有软组织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近、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符合微创生物学内固定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闭合复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洪海平 卫晓恩 +4 位作者 陈勇 张明云 徐玉云 朱首豪 詹红生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Myotonometer肌肉状态测试系统测定并对比患者双侧股四头肌的肌张力,同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患侧膝关节功能,采...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Myotonometer肌肉状态测试系统测定并对比患者双侧股四头肌的肌张力,同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患侧膝关节功能,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股四头肌肌张力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结果:1股四头肌肌张力。静息状态下健侧股内侧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股直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股外侧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及股四头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均值均低于患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97±3.36)kg·mm,(22.78±2.85)kg·mm,t=-4.935,P=0.000;(18.00±3.69)kg·mm,(18.98±3.91)kg·mm,t=-3.309,P=0.002;(17.78±3.55)kg·mm,(19.19±3.31)kg·mm,t=-4.437,P=0.000;(18.89±3.02)kg·mm,(20.32±2.94)kg·mm,t=-7.704,P=0.000]。2股四头肌肌张力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分析。本组患者患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4.72±8.87)分。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侧膝关节功能评分与静息状态下股内侧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股直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股外侧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及股四头肌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均值均呈负相关(r=-0.686,P=0.000;r=-0.570,P=0.000;r=-0.656,P=0.000;r=-0.719,P=0.000)。3股四头肌肌张力与膝关节功能的回归分析。本组患者患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股四头肌静息状态下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均值的散点图提示二者存在直线相关趋势。以患侧膝关节功能评分为自变量(X),以患侧股四头肌静息状态下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均值为因变量(Y),建立直线回归方程,Y=38.57-0.244X(F=62.126,P=0.000)。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患侧股四头肌肌张力与膝关节功能呈负线性关系。由此推测,股四头肌肌张力降低可能既是膝骨关节炎的病变结果又是其病因,而通过改善患侧股四头肌肌张力或许能从力学机制上阻断或减缓膝骨关节炎发展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 股四头肌 肌张力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骨折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印文 郑昱新 +7 位作者 沈孜良 王树强 卫晓恩 张磊 顾新丰 匡勇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 V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18例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 V型骨折,男16例,女2例;年龄22-67岁,平均41岁。车祸伤12例...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 V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18例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 V型骨折,男16例,女2例;年龄22-67岁,平均41岁。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1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4-9 d,平均6.2 d。11例使用股骨髁锁定钢板倒置内固定,7例使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手术时间90-155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350-650 ml,平均425 ml。术中或术后输血共16例,平均输血量300 ml。住院天数为12-18 d,平均14 d。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22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6.6个月。术后未发生感染、内固定失败、髋内翻、下肢外旋畸形、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末次随访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53.22±6.48,其中优12例,良6例。结论:在坚持生物学固定的前提下,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 V型骨折,具有力学强度高、血供干扰少、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是治疗该类型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石氏伤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规范(一)——分期诊断方案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明才 王翔 +7 位作者 石瑛 俞仲翔 陈东煜 郑昱新 卫晓恩 陈元川 石印玉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基于石氏伤科对慢性脊柱病损病因病机的创新理论认识与综合评估诊疗方案的最新研究,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阐述石氏伤科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诊断方案的操作规范。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石氏伤科 分期诊断 辨证论治 操作规范
下载PDF
屏障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如明 张琥 +6 位作者 滕胜 卫晓恩 刘印文 谈绎文 孙骏 邢汝维 张瑾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评价屏障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STS)的疗效。方法:对81例复发性STS行屏障切除术。27例术中切缘再确认。修复重建73例。手术+放疗+化疗3例;手术+放疗3例;手术+化疗10例。1例术前隔离热药灌注。结果:术中切缘阳性2例,占7.4%。... 目的:评价屏障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STS)的疗效。方法:对81例复发性STS行屏障切除术。27例术中切缘再确认。修复重建73例。手术+放疗+化疗3例;手术+放疗3例;手术+化疗10例。1例术前隔离热药灌注。结果:术中切缘阳性2例,占7.4%。随访时间平均30个月(12~138个月),复发13例,占16.0%。屏障切除后的平均复发时间较前次延长18个月。结论:屏障切除术复发率明显低于广泛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外科学 软组织肉瘤 复发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滑液中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庄志杰 卫晓恩 +1 位作者 石印玉 曹月龙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骨关节炎(OA)不同中医证型滑液中关节软骨基质蛋白多糖(PG)和透明质酸(HA)的变化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包括瘀血阻络(C组)、肾虚寒凝(D组)、肾虚髓亏(B组)3种证型各20例;10名正常人(A组)。收... 目的:观察骨关节炎(OA)不同中医证型滑液中关节软骨基质蛋白多糖(PG)和透明质酸(HA)的变化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包括瘀血阻络(C组)、肾虚寒凝(D组)、肾虚髓亏(B组)3种证型各20例;10名正常人(A组)。收集以上患者和正常人的关节滑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检测滑液样本中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的水平。结果:OA患者滑液中P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组滑液中PG水平最高,HA比另两组(B、D组)较高。D组PG水平次之,HA也降低。而在B组PG和HA均明显降低。结论:膝OA患者滑液中PG与HA含量在不同证型之间有差异,可将滑液中PG和HA含量作为中医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蛋白多糖 透明质酸 中医证型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透明质酸含量变化及关节功能状态的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月龙 卫晓恩 +3 位作者 庄志杰 郑昱新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医正骨》 2008年第9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关节液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F HA)变化,并分析膝OA患者的关节功能状态。方法:本研究包含二项病例对照研究。在一项临床研究中,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按年龄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关节液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F HA)变化,并分析膝OA患者的关节功能状态。方法:本研究包含二项病例对照研究。在一项临床研究中,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按年龄段分为30~40岁、40~50岁和大于50岁年龄段组,以10名平均年龄为38.7岁的正常人群作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关节滑液样本中透明质酸的含量。在另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为33名膝OA病人,对照组为31名正常人。采用肌肉-骨骼-关节评估系统(Muscle Evaluation Svstem MES)进行包括下肢肌力、抗骨折能力、膝关节活动空间、静态平衡性、动态平衡性等项目的关节功能整体评估。结果:骨性关节炎患者滑液中透明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在各年龄段之间并无明显差别。正常组与骨性关节炎组在抗骨折能力、关节活动空间、静态平衡性及动态平衡性上无显著差异,但骨性关节炎组下肢肌力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升高,下肢肌力则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生理病理学 透明质酸 关节功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膝痹病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玮 洪海平 +5 位作者 卫晓恩 王卫国 汪韬 郁林海 黄芬 詹红生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膝痹病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Myotonometer(R)-肌肉状态测试系统测量双侧股四头肌静息状态肌张力RAUC,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侧膝关节进行评分。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膝痹病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Myotonometer(R)-肌肉状态测试系统测量双侧股四头肌静息状态肌张力RAUC,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侧膝关节进行评分。所有患者针刺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膝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变化及膝关节功能。结果:患侧膝关节静息状态股四头肌肌张力RAUC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侧膝关节HSS功能积分和股四头肌静息状态肌张力RAUC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膝痹病患者患膝股四头肌静息状态肌张力较健侧膝关节要低,针刺治疗可通过增加股四头肌肌张力、恢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以治疗膝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病 股四头肌肌张力 疼痛 针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