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芍的临床和药理研究现状及发展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卫欣荣 魏元平 《山西中医》 1994年第2期52-53,共2页
本文综述了近3年来国内对白芍的临床和药理研究现状,比较了白芍与人参相似的药理作用及在化学结构上的异同,并提示其有可能开发为一味用途较广的新药。
关键词 白芍 临床 药理
下载PDF
二种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对比试验
2
作者 徐新红 刘佩红 +1 位作者 屠益平 卫欣荣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对比试验 免疫效果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公共卫生意义 人畜共患病 动物传染病 经济损失
下载PDF
青年急性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静 卫欣荣 张洪波 《当代医学》 2019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青年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青年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而观察组则加用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价,记录并发症情况,实施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急性脑梗塞或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那个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急性脑梗塞 缺血性脑血管病 静脉溶栓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静 张洪波 卫欣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0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0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9.62±6.21)分、SDS评分(49.81±4.12)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56±5.21)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57.72±6.21)分、SDS评分(55.82±2.82)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82±2.84)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状况,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心理治疗 脑梗死后抑郁 神经功能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